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娄源功
释义

娄源功,男,河南原阳县人,汉族,1957年4月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民盟河南省委副主委,河南省优秀专家,现任河南大学校长。

概述

基本信息

娄源功

本科毕业于河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及管理专业,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工作初期曾先后在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太原理工大学脱产进修学习二年,并三次赴澳大利亚、德国、英国等国家接受物流培训和考察学习。现兼任中国流通经济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河南省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

娄源功历任河南工业大学(原郑州粮食学院)国际贸易系副主任 流通科学系副主任、经济贸易系主任,中国粮食物流研究培训中心(河南工业大学)副主任,河南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副院长,河南工业大学副校长等职。2002年由省委组织部选派担任新乡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一年。2005年2月任黄淮学院院长。2009年2月,任河南大学校长。

娄源功的学术研究领域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物流管理。1998年为国家粮食局主持完成《当前我国粮食形势分析报告》;1999年主持完成《中国华粮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上报国家计划委员会;2000年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主持完成《中国储备粮意外灾害保险问题研究报告》;2001年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储备粮库建设与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被国家科技部鉴定为“国内首创,填补空白”,此项成果已被国家粮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用于国家储备粮布局的辅助决策;2002年主编国家“十五”重点图书《WTO与河南粮食》,获河南省优秀图书二等奖;2003年主持的河南省软科学项目《河南省粮食资源合理利用与开发研究》,被鉴定为“国内领先”;2004年为国家粮食局主持完成《中国储备粮物流“十一五”发展规划》;另外,还主持承担国家软科学项目一项。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

主持的商业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富含油油料直接浸出工艺与设备》研究项目,其鉴定结论为“国内首创”;《植物油特种加工成套机组的研究》项目,被鉴定为“国内领先”,并获河南省“科技进 步二等奖”。2003年主持的21世纪河南省教学改革项目《经济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及主干课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实践》,获“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主持承担的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河南省粮食流通利益均衡机制研究》,获“河南省实用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河南省软科学项目《WTO框架下河南粮食产业研究》,获“河南省实用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目前正主持进行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中国粮食安全及物流管理系列图书》的研究与撰写工作。现仍为河南工业大学产业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第一带头人、河南省人文社科基地河南工业大学物流中心主任,并主持日常学术研究工作。

娄源功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和担任高校管理工作,治学态度严谨,科研业绩丰硕,工作思路清晰,富有开拓精神,具有复合型的学术研究功底和多岗位锻炼的工作经历,有战略思维,有创新意识,有国际化视野,是一位领导型专家和学者型校长。担任黄淮学院院长期间,在院党委领导下,带领学院行政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奠基性工作,首倡了“只有逗号、没有句号,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学院精神,卓有远见地提出了“开放式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国际化合作牵手世界知名高校”的内涵建设发展思路,探索出了经济后发地区高校快速发展的新路子,积极推进科学管理,引领学校迅速迈入快速发展轨道。在日常工作中,他为人豁达,做事缜密,以人为本,关爱师生,作风朴实,平易近人,注重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实际问题,有着很高的学术魅力、人格魅力和领导魅力,深受师生拥戴。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开封。100年前,这里是河南贡院的所在地,20世纪初的欧风美雨和辛亥革命胜利的曙光,孕育催生了这所大学。1912年,以林伯襄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贤在这里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后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后经几易校名,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2000年,组建成新的河南大学。200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河南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在全国排名中位居67位(2010数据)。

建校99年来,河南大学严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在一代代学人的精心铸造下,逐渐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优良校风和前瞻开放、面向世界,坚持真理、追求进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兼容并包、海纳百川,不事浮华、严谨朴实的河大精神,在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教育振兴的过程中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在以范文澜、冯友兰、冯景兰、罗章龙、郭绍虞、罗廷光、萧一山、樊映川、毛礼锐、姜亮夫、嵇文甫、任访秋、党鸿辛等一大批专家学者、院士为代表的名师执教下,河南大学已培养了40余万名各类专门人才。

师资力量

在河大校友中,有73位成为院士、学部委员,一百五十余人担任或曾经担任过副部级以上的领导职务,不少校友如侯镜如、袁宝华、王国权、赵毅敏、尹达、邓拓、白寿彝、杨廷宝、高济宇、姚雪垠、周而复、吴强、马可、赵九章、梁光烈等都成为蜚声中外的社会名家。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大学的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培养与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扩大招生、新校区建设等,在提高办学层次、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和扩大发展规模、办学空间、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已经成为一所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先后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是世界大学联合会和亚太大学联合会成员。

河南大学现有明伦校区、金明校区、中山校区、郑州校区等校区。现有83个本科专业,33个硕士一级学科、208个二级硕士学位授予点,18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一级学科、7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教职工4000多人,其中专兼职工作的院士12人,教授、副教授11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41000余人,其中研究生6000余人,留学生近200人。学校拥有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特种功能材料、植物逆境生物学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建有国家教育部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教育部体育艺术师资培训培养基地、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及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4个国家级教育、科研基地。办有出版社和多种学术刊物,图书馆藏书400余万册。校区总面积40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其中明伦校区近代建筑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河南大学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河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做好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百年的风雨和磨砺,百年的奋斗与辉煌,河南大学正乘风扬帆,充满信心,朝着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迈进。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