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释义 | 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自治县文联),成立于1980年8月20日。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80年8月26日至28日在隆林县城新州镇召开。 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原名)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80年8月26日至28日在隆林县城新州镇召开。出席本次大会的文学爱好者及各乡镇分管宣传文化的领导,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共147人,代表中有苗、彝、仡佬、壮、汉等民族。大会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文艺工作的有关指示,贯彻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和自治区、百色地区第三次文代会精神,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来文艺工作正反方面的经验教训,讨论和制定今后我县文艺创作的方针和任务,选举产生县文联领导机构。大会经过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自治县第一届文联领导班子: 主席:韦少坚(壮族) 副主席:韦革新(彝族) 秘书长:覃汉尊(壮族) 常 委:韦少坚(壮族)、韦革新(彝族)、覃汉尊(壮族)、黄钲(壮族)、朱玉雪(壮族)、何辉炳(壮族)、邝国凡(壮族)。 领导班子产生后,即于当日宣告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成立。 由于县文联的“三定”(定编制、定人员、定经费)未落实,文联机构形同虚设,领导成员也未设专职,均为兼职。又因常务副主席韦革新当时在县文化馆工作,所以县文联成立后则靠挂在县文化馆。这期间,文联主要工作是主办该县的文艺刊物《金钟山文艺》,并利用这块园地发表文艺新作和及时发现、培养文艺新人,推动全县的文艺创作,丰富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第二次文代会 自治县文联第二次文代会于1985年7月19 日至20日在县城召开,出席本次大会的代表有苗、 彝、仡佬、壮、汉民族的专业和业余作者、民歌手、民 间老艺人和各乡镇文化专干等共86人。会上,韦革新代表第一届文联委员会作第一届文联的工作报 告:《总结成绩,继续前进,为繁荣我县民族文艺而 努力》。大会选举产生了自治县文联第二届领导班子,他们是: 顾 问:韦少坚(壮族) 主 席:韦革新(彝族) 副主席:覃世省(壮族)、朱玉雪(壮族)、杨光富(苗族) 秘书长:李树荣(壮族) 常 委:韦革新(彝族)、覃汉省(壮族)、朱玉雪(壮族)、杨光富(苗族)、杨建禄(壮族)、李树荣(壮族)、陈玉宝(汉族)。人员仍未设专职,县文联仍靠挂在县文化馆。 本届文联在韦革新的主持下,全县的文艺创作呈现出一个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局面。在本届文联历时的11年里,县文联利用《金钟山文艺》这块园地发表文艺新作和培养文艺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全县专、业余作者,在各级各地刊物上发表的作品有:长篇小说一部、中篇小说一部、短篇小说69篇、散文43篇,报告文学15篇,诗歌24篇(首),散文诗12首(章)。除现代文学外,民族民间文学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果:1986年至1987年,由文联、文化局牵头,组织了几十名文艺爱好者组成的民间文学工作队,分赴各乡村去挖掘、搜集、整理的民间文学计140多万字的资料,最后合编成“三套集成”隆林卷,共收进《隆林各族民间故事》169篇,约30万字;《隆林各族歌谣》3万余字;《隆林各族谚语》1200多条。此间,我县作者还在区内外报刊上发表各族民间故事40余篇。 本届文联领导还向县财政争取资金支持,于1987年举办了自治县首届民族文艺创作评奖活动,共评出各艺术门类的优秀作品47篇(首),作者面达41人,获荣誉奖6篇,优秀奖15篇,鼓励奖26篇。这期间,我县作者在各地获奖的作品有:报告文学3篇、诗1首、戏剧4出、舞蹈6个,歌曲2首。 第三次文代会 自治县文联第三次文代会于1996年8月13日至14日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共82名,其中:第二届文联委员2名,各协会会员代表59名,有关单位领导及乡(镇)领导21名。文学界代表17名,音乐界代表4名,舞蹈界代表3名,美术摄影界代表7名,戏剧界代表4名,民间文艺界代表8名,书法界代表10名,影视界代表3名。妇女代表6名,占7.3%;少数民族代表58名,占70.7%。 会上,由第二届文联主席韦革新作第二届文联工作报告:《振奋精神,重整旗鼓,为繁荣我县民族文艺创作而努力》。 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了自治县第三届文联领导班子,他们是: 主 席:杨光华(兼职) 常务副主席:韦武辉(专职)、副主席:陈玉宝(兼职) 常委会委员:杨光华(苗族)、韦武辉(壮族)、陈玉宝(汉族)、韦玉坚(壮族)、杨永福(壮族)、杨振民(壮族)、杨朝林(苗族)。 因文联“三定”未落实,县文联则改靠挂在县委宣传部。 第四次文代会 自治县文联第四次文代会于2000年7月7日召开。出席本次大会的代表共93名,其中:各协会代表68名;有关单位领导及各乡(镇)分管宣传、文化的领导为特邀代表共25名;文学界代表23名;美术界代表6名;书法界代表6名;摄影界代表6名;音乐界代表5名;舞蹈界代表5名;影视界代表5名;戏剧界代表5名;民间文学界代表7名;乡(镇)分管领导及各有关部门领导23名;代表中妇女代表共17名,占18.2%。会上,由第三届文联副主席陈玉宝代表第三届文联主席杨光华作第三届文联的工作报告:《团结、务实、创新,为讴歌我县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而奋斗》。 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四届文联领导机构。名单如下: 主 席:陈玉宝(专职) 副主席:韦武辉(兼职)、杨朝林(兼职) 常委:陈玉宝(汉族)、韦武辉(壮族)、杨朝林(苗族)、蒋宴云(汉族)、杨永福(壮族)、邹光荣(汉族)、黄三标(壮族)、黄秀娟(女、壮族)、施斌(仡佬族)(见中共隆林县委组织部隆组复[200011号文件)。 因县文联的“三定”一直未落实,所以县文联仍靠挂在县委宣传部。在新一届县委领导的关心下,尤其是在文联领导的努力争取下,2003年8月27日,县编办以隆编委通字[2003)12号文《关于同意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核定事业编制的通知》下文:“同意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为财政全额拨款单位,不再靠挂县委宣传部,归口宣传文化系统,属于社会群团,核定事业编制3人。”至此,县文联结束了长达几十年之久的“三无”历史。 第五次文代会 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五次文代会于2008年3月7日召开。出席本次大会的代表共75名,其中文学界代表22名;美术界代表7名;书法界代表7名;摄影界代表6名;音乐界代表7名;舞蹈界代表6名;影视界代表5名;戏剧界代表6名;民间文学界代表9名;代表中妇女代表共19名,乡(镇)分管领导及各有关部门领导23名。大会由第五届文联主席赵素君作第五届文联工作报告:《唱响时代旋律 繁荣民族文化 努力开创我县文学艺术创作新局面》 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五届文联领导机构。名单如下: 主 席:赵素君(专职) 副主席:杨志辉(专职) 黄恩瑞(兼职) 委员:赵素君(壮、女、县文联主席、文学) 、杨志辉(苗、县文联副主席、民间文学)、黄恩瑞(壮、县文联兼职副主席、县委宣传部理论股股长、文学)、林 斌(苗、县文明办副主任、摄影) 、韦武辉(壮、县委宣传部、美术)、邹光荣(汉、民族中学工会主席、美术)、杨永福(壮、新州一小教师、书法)、张明寰(壮、县文联干部、书法)、杨瑷宁(壮、女、县特校校长、音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