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嶓冢 |
释义 | bō zhǒng ㄅㄛ ㄓㄨㄙˇ 嶓冢 山名。在今 甘肃省 天水 与 礼县 之间。古人称是 汉水 上源(汉江河源头为陕西省宁强县大安镇的汉王山(嶓冢山))。《书·禹贡》:“导 嶓冢 至于 荆山 。”《楚辞·九章·思美人》:“指 嶓冢 之西隈兮,与纁黄以为期。” 洪兴祖 补注:“指 嶓冢 之西隈,言日薄於西山也。” 南朝 梁 江淹 《扇上彩画赋》:“空青出 峨嵋 之阳,雌黄出 嶓冢 之阴。” 嶓冢县故城:在今县城西20公里铜钱坝乡铜钱坝村。位于汉江北岸,川陕公路、阳安铁路从北经过。南对阳沔山,山、川、城池形成犄角势。三面丘陵向东开阔,扼川陕要道口。现今地名即由西汉文帝元年(前179)邓通在此铸铜钱而得名。北魏延昌二年(513)分沔阳县西设嶓冢县,置县治于此。隋大业三年(607)改嶓冢县为西县。唐武德八年(625)县治东移白马城。嶓冢县故城历经三朝112年,城垣早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