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释义 | 简介保护区位置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隆宝镇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 33°08′~33°14′,东经96°25′~96°37′ 成立时间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 保护区级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概况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隆宝镇境内,海拔高度4100—4200米,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面积10000公顷,距玉树州州府结古镇约75公里。玉树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县,在农业经济中畜牧业占主导地位。全县9个乡,据1999年青海年鉴统计表明,总人口为7.45万人,15688户,工农业总产值11475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77元。 保护区特点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主要的保护对象是黑颈鹤等水禽及栖息地。保护区内主要植被类型为草甸和淡水沼泽,为水禽候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黑颈鹤栖息繁殖的集中地区,每年有150多只黑颈鹤在保护区内筑巢繁殖。每年4月,牧草刚刚返青,黑颈鹤从南方到达这里,生儿育女,避暑度假,待到牧草枯黄的10月上旬,它们携儿带女飞往南部越冬。 自然地理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通天河畔,以隆宝湖为中心包括周围的沼泽地、水洼地、小河流,面积10000公顷。地势呈南北走向的峡谷形状,滩地长30公里,宽1.5-4公里,源水面积为5000公顷,四周被高山环抱呈“凹”字形,海拔4050-42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保护区之一。有河流、湖泊、雪山、冰川等多种湿地类型。通天河支流益曲在此穿过,形成5个大小不等、水深在0.2-0.4米的湖泊,还有众多的泉水喷涌而出,水量稳定,水质洁净。纵横迂回的溪流,星罗棋布的湖泊沼地把草滩切割成无数大上不等的"沙洲"和"小岛"。 保护区气候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冬季受青藏冷高压所控制,夏季受东南暖气流沿通天河侵入等影响。气候变化剧烈,冷而干旱--,无四季之别,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长--全年日照时间约2300小时,辐射强烈,风大,自然灾害频繁。年平均气温-0.4℃,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9.3℃,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11.1℃。四月结冰的湖水开始融化、牧草开始返青,6-8月雨水多而集中,比较湿润,十月中旬牧草枯黄,湖水11月结冰,冬季风大、干燥、气温低。 土壤为高寒草甸治泽土,由于区内冬春地表被冰雪覆盖,夏季冰雪融化,这种冻融交替,地表侵蚀,使地表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水坑和松软草墩。地面有塔头和水洼地,土层一般原50厘米。 植物有30多种,其中水生植物有10多种,其他多为湿生草本植物。水生植物主要有轮藻、杉叶藻等,草本植物有蒿草、圆囊苔草、矮金莲花、水麦冬、长花野青茅、驴蹄草及金蜡梅等。优势植物有水毛茛、毛茛、西伯利亚蓼等。低等植物有包括名贵的冬虫夏草在内的真菌16种。保护区无国家级保护物。 兽类有4目5科7种,其中雪豹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藏原羚和黄羊,还有水獭、狼、狐、鼬等。 昆虫20多种,其中有4种珍贵的高原蝶类。 野生鸟类5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黑颈鹤、黑鹳、胡秃鹫、白尾海雕、玉带海雕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大天鹅、高山兀鹫、短耳鸮、纵纹腹小鸮、斑头雁、藏雪鸡、秃鹫、猎隼8种,还有赤麻鸭、潜鸭、绿头鸭、秋沙鸭、棕头鸥、红脚鹬等多种水禽。湖岸草甸上有百灵、云雀等小型鸟类20多种。 地理位置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隆宝镇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 33°08′~33°14′,东经96°25′~96°37′ 地形地貌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通天河畔,以隆宝湖为中心包括周围的沼泽地、水洼地、小河流,面积10000公顷。地势呈南北走向的峡谷形状,滩地长30公里,宽1.5-4公里,源水面积为5000公顷,四周被高山环抱呈“凹”字形,海拔4050-42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保护区之一。有河流、湖泊、雪山、冰川等多种湿地类型。通天河支流益曲在此穿过,形成5个大小不等、水深在0.2-0.4米的湖泊,还有众多的泉水喷涌而出,水量稳定,水质洁净。纵横迂回的溪流,星罗棋布的湖泊沼地把草滩切割成无数大上不等的“沙洲”和“小岛”。 气候保护区气候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冬季受青藏冷高压所控制,夏季受东南暖气流沿通天河侵入等影响。气候变化剧烈,冷而干旱,无四季之别,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长--全年日照时间约2300小时,辐射强烈,风大,自然灾害频繁。年平均气温-0.4℃,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9.3℃,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11.1℃。四月结冰的湖水开始融化、牧草开始返青,6-8月雨水多而集中,比较湿润,十月中旬牧草枯黄,湖水11月结冰,冬季风大、干燥、气温低。 土壤土壤为高寒草甸治泽土,由于区内冬春地表被冰雪覆盖,夏季冰雪融化,这种冻融交替,地表侵蚀,使地表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水坑和松软草墩。地面有塔头和水洼地,土层一般原50厘米。 生物资源植物资源植物有30多种,其中水生植物有10多种,其他多为湿生草本植物。水生植物主要有轮藻、杉叶藻等,草本植物有蒿草、圆囊苔草、矮金莲花、水麦冬、长花野青茅、驴蹄草及金蜡梅等。优势植物有水毛茛、毛茛、西伯利亚蓼等。低等植物有包括名贵的冬虫夏草在内的真菌16种。保护区无国家级保护物。 动物资源兽类:有4目5科7种,其中雪豹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藏原羚和黄羊,还有水獭、狼、狐、鼬等。 昆虫:20多种,其中有4种珍贵的高原蝶类。 野生鸟类:5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黑颈鹤、黑鹳、胡秃鹫、白尾海雕、玉带海雕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大天鹅、高山兀鹫、短耳鸮、纵纹腹小鸮、斑头雁、藏雪鸡、秃鹫、猎隼8种,还有赤麻鸭、潜鸭、绿头鸭、秋沙鸭、棕头鸥、红脚鹬等多种水禽。湖岸草甸上有百灵、云雀等小型鸟类20多种。 管理状况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在4300米以上,是典型的高原湿地,也是中国地域海拔最高的黑颈鹤栖息繁衍地。地处长江源头一级支流结曲河发源地的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颈鹤一直以“黑颈鹤的故乡”闻名于世。但近年来,保护区工作人员发现,不仅黑颈鹤的数量增加了,在这里栖息的其他鸟类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也都有了明显增加。 保护区落实《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规范(试行)》和国家林业局明传电报精神,进一步明确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职责,采取点面结合、专群结合的监测方式,用《规范》规范监测工作,认真按明传电报要求进行监测防控工作;二要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根据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监测站点的布控,充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管理站点,实现一站多能;三进一步规范监测工作,按照规范要求做好监测信息记录;四建立健全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档案;五要进一步加强全省野生鸟类禽流感监测工作,禽流感的高发季节,加强重点区域、疫区外围和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监测;六要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使相关部门能够支持林业部门的监测工作。 进入隆宝滩后,这里地形平缓,山脉绵亘。极目远眺,5个相连的湖体和群山形成了一片水草丰美的景象。透过保护站的高倍望远镜看到,四只黑颈鹤正在绿油油的草滩上舒展“筋骨”,红色的头顶、黑色的脖颈、白色的羽翼,走起路来袅袅婷婷,不愧是鸟中仙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