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聋教育信息化 |
释义 | 简介聋教育是特殊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聋教育学校的信息化就是针对听力障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育的各方面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语言训练,使学生能够融入主流社会与大多数人群沟通、交流,最终实现聋校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包括范围聋校教育信息化应包含信息基础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和专用设备开发使用建设四个部分。 详细介绍信息基础建设,是信息化的保证。不仅包括校园网建设还应该包括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教育教学管理系统、远程交流网络建设等等。 专用设备建设,是特殊教育信息化的特色。根据不同程度障碍的聋童要使用不同的康复设备,只有专用设备的充分利用才能真正体现信息技术在聋校信息化与普通学校信息化的区别,甚至与智障学校、视障学校信息化的区别。这里所提出的专用设备不仅包含硬件设备同时也包含对聋童康复管理、康复训练等专用软件建设。但是由于目前我国企业界对特殊教育重视不够的现状,决定了聋校既是专用设备的使用者还要兼任专用设备的开发者,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学校能够专心教育教学,不再兼任其他职业的时候,我国的聋教育就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信息资源建设,是开展信息化的关键。如果只有硬件,教师教育教学没有可用的资源(数字的、模拟的),那么再贵、再先进的硬件只能束之高阁,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资源建设中还要特别注意突出体现聋校学生的需要,符合现代教育思想中的以学为主的理念。 信息技术教育普及,是聋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信息技术教育最终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本人认为应该是培养聋生适应现代社会必备的信息素养,加快融入主流社会的步伐。关于信息素养的定义,王吉庆在《信息素养论》 一书中这样写到: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育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它包含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评价。聋校学生的根本教育目标 中提出:聋生应具有“一定的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信息素养正是聋生融入信息社会所必备的重要技能之一。聋校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聋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聋校信息技术教育包含信息技术学科教育、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是目前聋校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环节,它的认真实施还能够促进其他两个方面的迅速发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