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子湖区 |
释义 | 安徽省工业商贸重镇蚌埠市分为龙子湖、蚌山、禹会、淮上四个行政区。龙子湖区为于市区东部,辖6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镇。辖区总面积161.68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余人。 区人民政府驻解放路。邮编:233000。代码:340302。区号:0552。拼音:Longzihu Qu。 中文名称:龙子湖区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安徽省蚌埠市 下辖地区:解放街道,东风街道 政府驻地:解放路 地理位置:安徽东北部,蚌埠市东部 面积:161.68平方公里 人口:24万 方言:中原官话(信蚌片)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双龙山 车牌代码:皖C 温度带:亚热带 干湿区:湿润区 交通区位地理位置龙子湖区为于蚌埠市区东部,辖6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镇。辖区总面积161.68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余人。交通状况龙子湖区作为蚌埠市东大门,蚌埠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坐落在本辖区。合徐、蚌宁高速公路经辖区周边而过。辖区内有华东地区最大的铁海联运的集装箱货运站,可直接办理货物的出口运输,汽运货柜当天可抵达北京、上海、天津、南京、连云港、济南、西安、武汉、南昌等城市;辖区距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港仅6公里,可借助港口通达海外。随着辖区内京沪高速铁路车站(沿途五大站点之一)的动工建设,京沪线电气化改造工程的开展,蚌埠市将进一步融入长三角一小时经济圈。随着4C级蚌埠新机场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使用,龙子湖区乃至蚌埠市的交通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历史沿革1958年龙子湖地区及以东以南由凤阳县划属蚌埠市,在此之前均属凤阳县,2000年,东市区辖7个街道。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42240人,其中各街道人口(人):解放街道90667东风街道22807治淮街道28412东升街道33816宏业村街道28900曹山街道7626龙湖新村街道30012 2004年1月1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4]4号),调整蚌埠市部分行政区划:东市区更名为龙子湖区;龙子湖区辖原东市区的东风、治淮、东升、解放和曹山5个街道;原中市区的延安街道;原郊区的李楼乡、长淮卫镇,雪华乡的曹彭、仇岗、孙郢、山南4个村。区人民政府驻解放路。 2004年底,龙子湖辖6个街道、1个镇、1个乡。 行政区划龙子湖辖6个街道、1个镇、1个乡:东风街道、延安街道、治淮街道、东升街道、解放街道、曹山街道、长淮卫镇、李楼乡。 经济概况2009年全区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08亿元,同比增长10.6%,完成市全年目标17亿元的200.5%,增幅比市全年目标16.4%低5.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8亿元,同比增长8.4%,完成区全年目标1.4亿元的128.6%,增幅比区全年目标5.2%高3.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6.6亿元,同比增长13.4%,完成区全年目标6.34亿元的261.8%,增幅比区全年目标17.8%低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5.68亿元,同比增长8.4%,完成区全年目标9.26亿元的169.3%,增幅比区全年目标17.3%低8.9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纯收入4675元,同比增长10.36%。其中:长淮卫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990元,同比增长10.02%;李楼乡农民人均纯收入4386元,同比增长11.18%。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2268万元,同比增长16%,其中:地方收入23816万元,同比增长15%。财政支出21688万元,同比增长35%。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3亿元,同比增长51.2%。其中:工业投资完成9.2亿元,占总投资的39.5%。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在全市9个县区中排第四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在全市9个县区中排第八位。投资完成额占2009年目标任务20.29亿元的115%。 历史文化蚌埠具有非常典型,堪称与黄河文化相媲美的淮河流域文化,从荆涂文化延伸到楚汉文化,承继到大明文化,历史发展的脉络十分清晰。一些耳熟能详的历史时间都可以在5917平方公里的珠城大地找到历史的印记。 地处蚌埠东部的龙子湖区,楚汉文化有着极为明显的印记,这里有以汉代末年,三国时期曹操当年的练兵场,名曰:“曹山(也称双龙山)”;有吴国著名大将鲁肃驻兵建城的“东、西鲁山(因两座山形似两个火炉,因此又被称为东、西炉山)”;有建于汉平帝永平年间的栖岩寺。上述遗址、遗存形成了淮河流域“三国时期”重要的文化遗存,这些遗存向北可延伸至合肥、亳州、徐州等城市形成汉文化(暨三国文化)旅游圈,极具开发价值。 与汉文化相对应的是从人文、到历史、到地理的大量明文化遗迹、遗存。这些遗迹、遗存与凤阳的明朝开国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与南京市形成一道形成中原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明文化开篇历史。拓展了具有特色的明文化旅游观光带。一是以龙子湖为标志的山水观光带。二是与龙子湖山水相依的双龙山(也叫曹山),形似两条巨龙,头头相抵,尾尾相呼,俯卧在龙子湖边,形成绝佳的山水画面。三是长淮卫镇。该镇为千年古镇,建于唐宋,北临淮水,明代朱元璋建中都城,曾定为中都八卫之一,始称长淮卫。该镇有著名的“十王四妃墓”(朱元璋叔父寿春王等三代合葬墓)和明代驸马黄曾和兵部尚书单安仁墓。从史料上看,历史资源十分丰富。随着辖区内省级龙子湖风景区的规划建设,龙子湖区的旅游文化层次也会更上一个台阶。 科技人才龙子湖区辖区内有安徽财经大学(东校区)、蚌埠医学院(新校区)、蚌埠学院(新校区)、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等4所高等院校,有中央研究机构2所,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万余人。占地近6000亩的综合性蚌埠大学园区正在建设之中。 产业布局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重点发展房地产、现代商贸和新兴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教育和旅游娱乐业,有选择地发展仓储运输业和加工业,带动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已初步形成中心商务区、工业园区、大学园区、龙子湖风景区四大功能区。 进入“十一五”,龙子湖区以其公开、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全面推行招商引资全日制、保姆式服务新举措,让落户该区的客商“动心”、“放心”、“称心”、“舒心”,在“实”字上下工夫,在“新”字上做文章,在“全”字上出高招,彰显辖区优势和魅力,提升区域良好形象。 相关传说双龙山的传说 蚌埠市郊有座双龙山,山东西两坡各有一块长长的怪石,自山脚一直攀附至山顶,宛如两条石龙。传说从前这山不叫双龙山,山上也没有这两条“石龙”,它的原名叫“草山”。后来山上为什么出现了两条“石龙”?草山为何改为双龙山呢?这里却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 相传很久以前,在山脚下住着一家姓李的老农民,老夫妻俩都有五十来岁,膝下没有儿女,他们多么盼望添个孩子。后来李奶奶竟然怀孕了,而且一胎生下两个儿子!这可把老两口乐坏了。俩孩子长得是一模一样,除了他们的爹娘以外,几乎谁也认不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人们就含糊地称他们为李家兄弟。 兄弟俩渐渐地长大了,他们既在山脚下种地,又到山上砍柴。在庄稼行里,他们样样都行。不久老大娶了媳妇,一年后生了个胖儿子,一家老小更是欢喜不尽。 几年来,在这里发生了一桩怪事,就是每当晴天晴久了,在人们都担心要闹旱灾的时候,淮河上空便会浮起两朵白云,下它一阵不大不小的细雨,很快的,天又晴起来了。这样不仅给正在做田的农民增添几分凉意,而且庄稼得到了调顺的雨水后,长得格外茂盛。因此这一带地方,接连几年都是禾苗旺盛,五谷丰登。 可是有一天中午,晴空万里,却忽然刮了几阵狂风,刹时间黑云滚滚,雷电交加,大雨倾盆。不多时,“嗵!”的一声,从云缝中掉下两个人来,刹时间雨止,大家连忙围上去一看,原来是李家兄弟俩,已经摔得不省人事了。人们忙把他俩抬到家中,大媳妇一见孩子他爸,哭得死去活来,老两口更是悲痛万分。老妈妈奔到两个儿子身边,用自己的脸贴贴儿子的脸,用颤抖的手抚摸着儿子,啊!他们的胸口还热乎乎地乱跳呢!她知道儿子并没有死,就叫媳妇快去烧两碗姜汤来。婆媳二人忙把姜汤灌到他俩口腹之中,只听得他俩肚子咕咕一响,不一会兄弟俩都醒过来了。他俩一睁眼,就是哇的一声,吐出两口鲜血。乡邻们看到了这个情景,心中也都非常难过,络绎不绝地围上前来询问安慰,兄弟俩便把事情的原委向众人说了一遍。 原来他俩都是东海龙王的儿子,因为有一天他们多行了三分雨,救活了老百姓一片庄稼,就触怒了玉皇大帝,于是玉帝就罚他们到人间受苦。正因为他兄弟俩是两条小龙,所以经常要到淮河里去洗澡。当他们看到两岸庄稼旱得快干死了,心中很是不忍,所以就在每次洗澡时候,总要泛起两朵白云,下它一阵小雨,这样就使老百姓的庄稼得以五谷丰登。不幸这件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就派了天兵天将,趁他们又在洗澡的时候,把他们抓上天去痛打了一顿,又罚他们七七四十九天不准到淮河洗澡,想让老百姓的庄稼都旱死,如若不然,定斩不饶。 人们听了他们这一番倾诉,个个惊奇得心酸泪下,气愤填膺。有人劝他们好好在家休养,养好了身体再说。可是他们兄弟二人心中早有打算,下定了决心,拼出命来也不能让众百姓的庄稼缺水。 过了些日子,天又旱了。一天中午,淮河上空又飘出两朵白云,白云越张越大,遮住火热的太阳,刹时间洒了一阵细雨,凉嗖嗖的,在地里干活的乡邻们感到很舒服。大家知道这又是李家兄弟在为人们做好事,于是大家对他俩就愈加敬重。 七七四十九天过去了,玉皇大帝以为老百姓的庄稼早都旱死了呢,待他掐指一算,哎呀!老百姓的庄稼不仅没有旱死,而且金黄黄的粮食都收割进仓了。这一下玉皇大帝可恼火透了,亲自率领着天兵天将来抓李家兄弟。李家兄弟在天上与他们打了一阵,败将下来,在家中又无藏身之所,只得钻到草山上的草木丛中躲藏。玉皇大帝的天兵天将到李家没抓着人,就喷放天火烧李家的房子。房子接着草堆,草堆连着草山上的树木,熊熊的烈火,烧得他们兄弟无处躲,无处藏,终于现出了原身。老爹老妈和媳妇也都悲惨地葬身在火海。见此情景,虽经乡邻们一齐上前,奋力把这毒火扑灭,只见两条白龙的尸体,一东一西,头对头搂抱着草山,至死都是亲密不可分的样子。此时只见山脚下也出现了一条小龙正在那里哇哇地啼叫,人们猜想这必定是李家的孩子。于是,大家七手八脚地上前给他身上泼水,接着大雨之后,这条小龙就借着雨水游到淮河里去了。在他游过的地方,又出现了一条小河,这条河就是如今蚌埠东郊的龙子河。日久天长,那兄弟俩的龙身逐渐变成了两条石龙,至今还盘卧在山的两边。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兄弟不畏权势、为民兴利的功劳,就把“草山”改名为“双龙山”,并且在山前面盖起一座龙王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