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龙镇农场
释义

龙镇农场位于五大连池市境内,地处小兴安岭南麓缓坡地带,北与引龙河农场相邻;南与二龙山农场相望;东与襄河农场连界;西与沾河林业局毗邻。212国道、北黑铁路横穿腹地,是国铁、地铁的交汇点。全场总面积39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8.7万亩,林地8875亩,水域3137亩。龙镇农场资源丰富,有松、椴、桦、柞等多种木材;有山参、党参、黄芪等珍贵药材。农场辖18个农业生产队和15个直属企事业单位。全场人口1.3万人,其中职工4000人,汉族人口占96.4%,其余为回、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

简介

黑龙江省北安垦区龙镇农场--位于小兴安岭北麓的五大连池市境内。土地总面积70.8万亩,耕地面积28.6万亩,林地30万亩,总人口1.3万人,下设19个农业生产队、14个场直企事业单位。 龙镇农场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适合多种作物种植。这里以优质(硬质)小麦、高产大豆而名扬省内外。 1999年生产5.4万吨粮豆销售看好。1997年以来投资4500万元更新农机设备,保证农业生产。讷北灌区 可开发水田3万亩。畜牧业发展已形成规模,计划种植苜蓿草达2万亩,现有奶牛1500头、黄牛2700头, 有千头猪养殖场3个,万只鸡养殖场5个,有日处理鲜奶20吨乳品厂一座,年加工2万头生猪的屠宰厂一座, 年生产豆秸颗粒粕2000吨的饲料厂一座,年生产面粉3万吨的粮油加工厂一座。

龙镇农场交通便利,哈黑铁路、哈黑公路、沾五公路由场部通过,是北上黑河、南下哈尔滨的交通要道。 这里有先进的通信设施,上乘的医疗设备,良好的汉字环境,是垦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小城镇建设 成绩突出,整洁靓丽,是垦区小城镇建设先进场。近年来,龙镇农场发挥资源优势,先后建起 “农垦大市场”、“商贸万米楼”、“商业两条街”,从业经商人数达4000人,年经营额达2亿多元。

经济与社会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龙镇农场利用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经济。1997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7232万元,比1994年增长145%,全口径利润2187万元,比1994年增长144%。

龙镇农场坚持“四到户、两自理”,成立家庭农场1800个,1998年上缴农场管理费2160万元。加大了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990年以来,改造低产田8万亩,基础设施投入资金1600万元;不断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实现了粮食高产稳产,1997年粮豆总产5.5万吨,比1994年增长89.6%;其中小麦平均亩产272公斤,大豆平均亩产162公斤。以种、养、加为主体的自营经济快速发展,1997年产值3000万元。现有乳品厂、食加工厂及水利公司、基建公司、物资公司、粮贸公司等企业,由于产权制度改革,使企业走出场门,进入市场。

全场有各类专业批发市场3个,其中“龙垦大市场”集商品批发与零售为一体,年营业额达2500万元。

在城镇建设上,1997年,投资650万元建成场区内1.7公里的路灯,有配套设施齐全的高等级白色路面,场队实现公路联网。集资筹建1000万元兴建万米综合楼,水、电、路、电讯、电视设施齐全。

龙镇农场文化活动设施齐全,有中小学6所,学龄儿童入学率100%,1996年通过国家“普九”验收。场医院设备先进,是区域医疗中心,并建成辐射各队卫生所的医疗网络,计划生育达标率100%。龙镇农场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自1992年以来,年均增长26%,电话普及率40%,有线电视入户率95%,住房砖瓦率98%。

前景展望

龙镇农场将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争取到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2亿元,粮食总产量6.5万吨,全口径利润3200万元,人均收入5000元,在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龙镇农场。

地理位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