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芽楤木 |
释义 | 研究表明,龙芽楤木有强壮、抗炎、抗癌、抗病毒、保肝、降血脂、降血糖等药理作用,对变态反应及心血管系统有影响,并可提高机体耐缺氧的能力等。保肝及抗糖尿病作用。 基本介绍龙牙楤木别名刺老鸦、刺龙牙、刺嫩牙。为五加科多年生落叶小乔木。以根、根皮入药。味苦、辛、性平,有滋肾强精,补气安神,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健胃利尿等功能。龙芽楤木,即辽东楤木(Aralia Clata(mig)Seem),别名刺龙芽,刺老芽,五加科楤木属植物,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1.5—6米,树皮灰色,枝疏生细刺,叶大型,互生,花期7—8月,果熟期9—10月。喜湿润和较肥沃土壤,多生于阴坡或半阴坡,分布于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属东北三省的特有树种。 主要功效风湿性关节炎、神经衰弱、慢性胃炎、肝炎、胃溃疡、肾炎、水肿、糖尿病、阳虚无力、肾虚阳痿、胃癌、绒毛膜上皮癌、子宫癌等癌症。春季嫩芽可食,是名山菜,有清火、健胃的功效,其营养极为丰富。 有效成份根皮含三萜皂甙为楤木皂甙A、B、C,尚含生物碱、香豆精,挥发油、鞣质等。根含三萜烯糖甙,具有增进心肌张力,兴奋和强壮心脏的作用。叶含皂甙,其皂甙元是常春藤皂甙元。可水解成矢车菊素、木糖、半乳糖。种子含脂肪油35.91%药理试验证明:楤木属植物,具有与人参相似的“适应原”样作用。但其毒性较人参、刺五加等大四倍左右。其根皮的醇浸液,长期服用可增进人的体力和智力活动效能。兴奋人体中枢神经。叶和根的酊剂可以降压。 植物种类五加科楤木属植物有40余种, 分布亚洲及北美洲。国产28种,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山区,其中20种可供药用,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许多种类为中草药。龙芽楤木(Aralia elata)又称为刺龙芽、刺老鸦、树龙芽、虎阳刺、刺老芽、刺嫩芽、鹊不踏、辽东楤木,系五加科楤木属植物。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此外还有东北土当归和楤木分布。苏联、朝鲜和日本等地亦有龙芽楤木分布,其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有关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龙芽楤木(辽东楤木)、楤木、太白楤木及黄毛楤木等,其中研究最多的是龙芽楤木。其性味辛苦,有小毒,药用部位主要是根皮、树皮及叶,食用其嫩芽,种子可榨油。 化学成分不同地区、不同采集时期、不同部位的龙芽楤木其化学成分有较大的差异。龙芽楤木的化学成分有楤木皂甙类化合物、脂肪类化合物、挥发油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以上研究最多的是皂甙类化合物,主要是三萜皂苷类。对其它成分的研究较少。龙芽楤木嫩芽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糖、脂肪、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氨基酸以及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龙芽楤木叶、根茎均含有皂甙,叶有常春藤皂甙元、齐墩果酸及槲皮素。根有龙芽楤木皂甙A、B、C,甙元均为齐墩果酸。根中还含有生物碱、挥发油、香豆素、豆甾醇及β?谷甾醇等成分。秋天的叶、成熟的果实以及春天的芽中含有花青甙。龙芽楤木是医食两用植物,其嫩芽不仅是可口的蔬菜,而且含有楤木皂甙多种氨基酸以及多种无机元素。其根皮与人参相似,除含有多种甙元外,还含有生物碱、胆碱、香豆精及挥发油等物质。 药理作用研究表明,龙芽楤木有强壮、抗炎、抗癌、抗病毒、保肝、降血脂、降血糖等药理作用,对变态反应及心血管系统有影响,并可提高机体耐缺氧的能力等。保肝及抗糖尿病作用。龙芽楤木的根皮在民间用作治疗神经衰弱、风湿病、糖尿病、肝炎及胃痉挛。有报道从龙芽楤木中分离出来的三萜皂甙化合物,显示出具有抗糖尿病和抗四氯化碳引起的肝细胞损害的作用;抗肿瘤作用。为了获得低毒性的化合物,有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发现了从龙芽楤木(在日本一般叫做Taranome)叶中提取出来的水溶性化合物,其纯化的蛋白质命名为aralin,具有抗肿瘤的作用。龙芽楤木叶总皂甙对荷瘤鼠TNE?α有一定的诱生作用,提示龙芽葱木叶总皂甙可能通过诱生TNE?α发挥其抑制肿瘤的作用;抗氧化作用。龙芽楤木皮可显著地提高糖尿病大鼠肾脏的谷胱甘肽转硫酶(GST),具有降低脂质过氧化和蛋白质羰基化的作用。龙芽楤木嫩芽生品可增加衰老小鼠脑及肝SOD活性及降低MDA的含量[14],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龙芽楤木皂甙对大鼠正常在体心肌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并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抗诱变作用。利用龙芽楤木叶总皂甙进行的抗诱变实验结果表明,龙芽楤木对诱变剂诱发的遗传物质损伤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龙牙楤木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由于天然的食物可能是很好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源泉,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发展与保护林区野生山野菜资源因自然生长在森林环境中,无污染,而且营养丰富,口味鲜美,风味独特,多数不但可以生食,而且还是食品加工工业的重要源料。 龙芽楤木系五加科落叶小乔木。历史以来,人们一直把采集龙芽楤木作为发展多种经营种发家致富的重要品种。由于掠夺性的采集,使其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龙牙楤木的蕴藏量和可采量逐年减少,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市场价格一涨再涨,就其盐渍品而言,其价格由前两年的0.8万元/吨涨到1.2--1.4万元/吨。80年代末,龙牙楤木已被省政府列为濒危经济植物加以保护。其龙牙楤木的嫩芽被人们称为山野菜之珍品。而且还具有药用、食用、工业加工、观赏等价值。1988年国际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研讨会上,专家指出:山野菜将是下世纪家庭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绿色食品,市场开发潜力巨大。日本民间用其治疗糖尿病、胃肠疾病。前苏联有关文献报导龙牙楤木的根皮对心脏有强壮作用,效果较人参强,对老年痴呆症、阳痿、多种神经衰弱综合症等均有类似人参的作用。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选择退耕还林的适宜地块营造龙牙楤木经济林,不仅绿化了荒山,防止水土流失,而且更好的保护了野生资源。 高产家植方法一种龙芽楤木的高产家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a、处理种子,将晒干的种子用500倍液的多菌灵粉剂浸泡1小时,种子捞出后拌5倍的细沙面子,然后将种子和细沙面子一起贮存在木箱里,将木箱放在室外。在室外,温度为摄氏零度之前木箱里要保持50%左右的湿度,然后将*木种子在沙箱里冷冻一冬; b、做床育苗。时间进入4月初,当地表化5公分深的时候(各地因积温不同,均以此为标准)做床,床高8公分,宽1.5米,长不限,床面土要打细,然后把冷冻好的种子细沙面均匀地撒在床面上,种子的密度为1000粒/平方米。种子撒完后,用细筛子往床面上筛一层5毫米的细土,细土压实后,床面上要苫草帘子,然后向草帘子上浇水,直至把床土浇透为止;之后每两天浇一次水,床土的相对温度保持在70%为宜。8-10天种子就能发出芽来。种子发芽后马上把草帘子去掉,之后随时浇水,除草,保持苗床干净。当9月中旬*木的叶子全部落下后,苗床要上5公分厚的越冬土,即防寒土; c、整地移栽:第二年早春,当地表化20公分深的时候开始移栽。移栽前先选地整地,楤木怕涝,要选山坡地、岗地和不存水的平地为最好。选好地后进行整地,如果是熟地,趟65公分的垄;如果是荒地,就得把草皮子刮掉,刮出一个直径60公分大小的圆,然后移栽。移栽前还得把苗床上的木小苗用锹起出来,随后把小苗的根放进500倍液的多菌灵粉剂中消毒,移栽时要先刨一个20公分深的坑,把*木的根全部放进坑中,只露苗尖,踏实就可以了,株距是50-60公分; d、当苗子长出四片真叶时,用小刀把木的生长点轻轻抠掉,不要抠得太深。抠生长点可使*木多分枝,使它从单轴分枝的植物变成合轴分枝的植物。在第一年上冻前,必须在根部上越冬土,即防冻土。移栽后的次年春天,当掰完刺龙芽后,打一次矮状素,抑制龙芽木高长,使它长粗; e、田间管理,龙芽*木移栽后的次年不用铲地,也不用趟地,如果地里杂草太高,可用镰刀打一遍草。 组织培养方法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是一种龙芽楤木组织培养方法。本发明选择龙芽楤木当年形成的1~2厘米左右的越冬枝条,以休眠芽刚刚萌发茎尖作外植体,在超净工作台上剥取茎尖,把具有2~3片幼叶的茎尖接种到琼脂固化的分化培养基上。再将分化出的组织苗剪下,进行继代培养,得到大量分化组培苗,最后在培养基上对组培苗进行生根培养。应用本发明,可以快速繁殖龙芽楤木组培苗木。本发明取材量小,操作容易,分化指数高,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刺嫩芽生产技术。可以保持龙芽楤木植株的优良性状,并可大规模生产。本发明的应用,可有效地保护野生资源,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1、一种龙芽楤木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是包括龙芽楤木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接种,转接继代培养,生根培养四个过程;选择龙芽楤木当年形成的1~2厘米左右的越冬枝条,以休眠芽刚刚萌发茎尖作外植体,选晴天下午将材料剪回,室内培养至刚刚萌发,用解剖刀将芽带一块木质部切下来,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消毒30~40秒;用准备的无菌干滤纸吸去经选择和消毒的龙芽楤木外植体残留水分,在超净工作台上剥取茎尖,操作时左手拿镊子把带木质部的萌芽夹住,将芽伸到解剖镜下,右手持解剖刀依次剥去休眠芽鳞片和大部分幼叶,将具有2~3片幼叶的茎尖接种到琼脂固化MS+NAA1.0+GA0.2+BA1.0的分化培养基上,保持在25±1℃温度下,先暗培养再光照下培养后,得到组织苗;把组织苗接种到MS+NAA1.0+GA0.2+BA1.0或MS+IAA0.5+GA0.5+BA1.0的培养基上,得到分化组培苗;在1/2MS+NAA0.5~1.0+GA0~0.2+BA0~0.1+ASP300+GLU450的培养基上,对组培苗进行生根培养。 参考文献王忠壮, 全山丛, 林锦明, 等. 国产楤木属药食兼用植物嫩芽的鉴定[J]. 中国中药杂志, 1999, 24(9): 528-530. 孙桂波, 李锐, 周莉玲, 等. 龙芽楤木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3, 14(2): 139-141. 贾世昌, 张庆武, 曹长清, 等.龙芽楤木的开发及利用[J]. 吉林林业科技, 1997, 127(4): 52-53. 宋少江, 彭缨, 王丽君, 等. 龙芽楤木根皮中新皂苷的结构鉴定[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1, 11(3): 174-176. Wang Z, Song S, Lu H, et al. Effect of three triterpenoid compounds isolated from root bark of Aralia elata on stimulus?induced superoxide generation and tyrosyl phosphorylation and translocation of p47(phox) and p67(phox) to cell membrane in human neutrophil[J]. Clin Chim Acta, 2003, 336(1-2): 65-72. Tomatsu M, Ohnishi?Kameyama M, Shibamoto N. Aralin, a new cytotoxic protein from Aralia elata, inducing apoptosis in human cancer cells[J]. Cancer Lett, 2003, 199(1): 19-25. 吴勃岩, 王晶, 宋春燕. 龙芽葱木叶总皂甙对荷瘤鼠TNF?α的诱生作用[J] . 中医药学报, 2003, 31(6): 52-53. Chung C K, Jung M E. Ethanol fraction of Aralia elata Seemann enhances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lowers serum lipids in rats when administered with benzo(a)pyrene[J]. Biol Pharm Bull. 2003, 26(10): 1502-1504. 王桂云, 张淑芹, 董琦. 龙芽楤木嫩芽生品对小鼠脑及肝 SOD 及 MDA 的影响[J]. 中国林副特产, 2003, 64(1): 10. 葛敬岩, 郭春尧, 赵春燕, 等. 龙牙葱木皂苷对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2002, 27(6): 601-602. 吴勃岩, 闻杰, 张韵, 等. 龙牙楤木叶总皂甙抗诱变性研究[J]. 中医药信息, 2000, 17(4): 74.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