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王庙 |
释义 | 旧时专门供奉龙王之庙宇,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一、单县龙王庙龙王庙不是一条路,而是一个范围,解放西路、国药厂、塔子桥立交桥附近范围都称为龙王庙。 早期因为有龙王庙批发市场而闻名。 镇名,位于单县城东南10公里,总面积88.8平方公里,人口5.4万,耕地8.9万亩。该乡地理位置优越,省道新、老定砀路均横穿境内,交通便利。小城镇建设日趋完善,集贸市场日趋繁荣,乡驻地开发高标准商业等10华里,新建商贸楼1200间,商贸经济区和工业园区达800亩。 该乡农业基础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进入良好阶段,高效农业、现代农业初步规模,已形成1万亩山药、2万亩桑园、3万亩花生、4万亩小麦良种基地的种植业发展布局,粮经比例达到了4:6。畜牧业发展强劲。年存栏鲁西黄牛1万头,青山羊15万只,生猪5万头,鸡禽类养殖40万只。 工业基础较好。现已建起南、北两个工业园区,其中南部罗庄工业区总占地500亩,黄杨路、孙孟路纵横其间,交通便利,工业起步较早,北部龙王庙工业区属新建工业园区,总占地300亩,位于乡政府驻地、省道新定砀路一侧,地理位置优越,现代化小城镇建设和大型商贸市场都建在这里。现工业园区已吸引青岛、漳州、淄博等地的八家客商来此投资厂,共集中了大小企业和个体工有559家,初步形成了粮油加工、木材加工、纺织器制造等为主的发展新格局。 二、烟台龙王庙位于烟台,始建于明代,是当地人为祈雨保丰年而修建,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烟台山重获新生。94年,烟台山管理部门对龙王庙进行过一次维修。2000年又对龙王庙进行了一次维修,使这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庙宇恢复原貌。 三、大连龙王庙大连龙王庙旅游度假区位于大连的北大门——瓦房店市李官镇。南距大连120公里,北至沈阳240公里。该度假区包括海滨浴场、森林公园、游乐场、别墅群和服务区。这里滩缓、沙细、水清、浪稳,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海滨浴场;岸边,山峦起伏,林木苍翠,古迹众多。每当阵阵海风传来渔歌唱晚,令人油然而醉,流连忘返。 四、菏泽牡丹区龙王庙菏泽市西南22.5公里王浩屯镇刁屯河之东,有一个树木蓊郁的龙王冯村。该村冯氏之祖冯重礼原为山西省襄恒县人,于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年间(1488-1505)迁此建立庄园。此处本是黄泛区遗址,地势低洼,盐碱地多,遂取名为冯家洼。 明武宗朱厚燳正德七年(1512年),相传有一个名叫焦义行排行老三的壮汉到冯家洼投宿,愿意帮助冯重礼种地。冯重礼许诺之后,焦三便起早贪黑,奋力干活,砍刨荆根,播种粮棉。每逢天旱苗枯,焦三却能兴云布雨,有求必应。焦三做短工三年期满,便于冯重礼约定在浓云密布、雷震骤雨时再来相会。焦三话音刚落,忽然天昏地暗,雷声隆隆,焦三已腾入云空,杳无踪影。冯重礼这时才知道“焦三”是龙王的化名。冯家洼百姓为答谢龙王之恩,就在冯家洼村南盖了一座龙王庙,冯家洼也更名为龙王冯。 龙王庙院落占地5亩。庙门高耸,巍峨壮观。庙内有一古潭,谓之龙坑。庙院正北,建有大殿、配殿各一座。大殿之前,建有迎接香客的彩棚,重檐叠起,脊兽排立,俨若龙宫前的引道。彩棚这后,乃三间龙宫大殿。殿中塑有金色龙王面南正坐,龙目闪闪,俯瞰下界。龙王之后,塑有廒山图影,指点江山风水。殿东塑有苍髯老翁,慈眉善目,喜色盈眶。殿西塑有二侍者并立,南为牛头爷,手执三股钢叉,欲除暴安良;北为夜叉爷,怒睁二目凝视,待打抱不平。殿顶纵贯二梁,各盘一龙,头朝南,尾向北,名为雨师爷,又称雨布爷。大殿四壁,皆绘龙王传说中的各种图形,光怪陆离,栩栩如生。 大殿左侧,有三间配殿。中间挂有1944年定陶县城南晁村晁秀立要笔撰写的一副对联:询野老村农羡冯家为东道主,抚残碑断碣知焦姓乃上方神。 龙王冯村北有一口八角琉璃井,水质清洌苦甜,从未干涸,被誉为奇观。 龙王冯村至今尚珍藏关于龙王爷传刘的一卷画轴,图文并茂,绘录着龙王逸事百余幅。例如《龙坑龙井通东海》:讲焦三在冯家洼第三年春天,天旱无雨,田间禾苗半枯,人们焦灼异常。焦三对冯重礼说:“东家且勿惊慌,明天便可浇地。”冯重礼不大相信,只是唉声叹气。可是到了下半夜,忽然雷雨交加,大雨下得坑满壕平,这一年庄稼获得了好收成。又如《十八亩地一棵苗》:说焦三为冯重礼种了一块十八亩地红高粱,焦三在间苗时,只留下了五棵苗——中间一棵,四角各留一棵,冯重礼见了,没有好气儿地说:“锄得不错,就是留苗太稠。”焦三随即把地角的四棵锄掉了,把冯重礼气得直想发火。这棵独苗长到处暑,高粱秆长得有屋粱粗细。到高粱抽穗时,远看像一片火烧云,近看像一团红玛瑙。焦三把这十八亩地轧成一片坦场,便上到高粱棵上,抡开枣木杆子一甩,高粱粒子像下红雨一样落下,足有1米多厚。焦三说:“东家,你要不了这么多,我就往外倒吧。”焦三把枣木杆子往不南一抡,“哗”的一声,一片红云往东南去了,使东南百里以内的高粱,整整丰收了三年。 因为焦三是龙王的化形,龙王冯一带居民为纪念龙王爷恩德,曾在明代集资修建过龙王庙,立过石碑,刻过碑文。可惜原来的庙宇、石碑和《康惠龙王传》在历次战乱及“文化大革命”中均被损毁,现仅存有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三年(1877年)御笔题字“泽沛苍生”一幅金匾,龙王冯附近百姓捐资于1988年重新修复龙王庙,以志纪念。 现在,每逢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和“七月初五龙诞辰”之吉日,苏、鲁、豫、皖等各方人士,按时参加龙王冯的龙王庙会,这已成为访亲问友、繁荣经济的民间节目。 五、织金县龙王庙位于城关镇清泉路龙潭南侧。始建于清代中期。坐南向北。由大殿、两厢、山门组成。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现存大殿,面阔五间,通面阔19.1米,进深五间,通进深11米许,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悬山青瓦顶。前后带廊,分别深3.5米、2.9米。隔扇门窗。 六、海淀黑龙潭及龙王庙黑龙潭及龙王庙在海淀区寿安山北山腰。传说山上产黑石,质细腻,金代曾采石为宫女画眉,称为黛石,山亦因此叫画眉山。 山腰有圆潭,径10余米,水从山峡石隙中流入潭内,溢时流泻山下田野中。传说有黑龙潜藏水底,故名黑龙潭。周围建有回廊33间,潭后有庙,名黑龙王庙,东向依山而筑,殿宇层层上升。庙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祭祀黑龙王,天旱时在此祈雨。庙内现存明清及民国重修碑、御制碑及祈雨灵应碑等多块。 七、盐城龙王庙龙祠,是盐城东门外龙王庙(今东门闸附近)。此庙建于明万历十年 (公元1582年),坐落在范公堤畔。庙前林荫夹道,四旁古柏参天,甚为幽静。清人高岑题《龙祠胜慨》诗曰: 百年华构古神祠,胜概逢春信觉奇。 殿柳绿圃清昼永,宫花红衬夕阳迟。 楼台金碧征遗构,霖雨苍生乐盛时。 愧乏郑虔三绝笔,新图画取更题诗。 紧靠龙王庙旁边,还有一座八蜡庙,此庙是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盐城知县黄垣为纪元末殉国的吴川刘猛将军所建,始称刘将军庙。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盐城知县陈荫培改建为八蜡庙,腊有八者,指先啬、司蔷、农、邮表辍、猫虎、坊、水庸、昆虫,意思是祭祀八位神灵的庙。清人王兆熊有《春日过八蜡庙》诗云: 精庐春自好,徐步入方塘。 溪柳匀新绿,瓶梅绽暖黄。 云低栖野寺,竹影瘦匡床。 徙倚经坛晚,清风度夕阳 站在龙王庙前,可远眺范公堤外的烟墩。烟墩为明嘉靖三十二年 (公元1553年),抗侯名将戚继光率军驻扎盐城西北姚家荡和盐城东南西团时,发动军民新建,共73座之多。东门闸下的头墩、伍佑的三墩等,均为烟墩。每墩有士兵5名,负责瞭望与守卫。一旦倭寇入侵,立即在墩上举火报警,各墩见一墩起烟,皆相继举火,内地官员见了即急驰救援,合力狙击。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四月,盘据在崇明三沙的倭寇三万多人,欲进犯扬州,在如皋被千户王良、吕雄打败,向北逃窜。白驹村民戴选和校秀因事外出,路遇倭寇犯境,二人奋力阻击,戴选用盐叉戳死一个倭寇,因盐叉生锈,尚未来得及从倭寇身上拔出,另一倭寇就从侧面断其左臂,戴选不顾疼痛,用右手夺下倭刀,独臂再战,终因寡不敌众,二人英勇就义。是年八月,倭寇又窜至刘庄场,副使刘景韶率军还击,连战皆捷,将倭寇围困在刘庄。这时,副总兵刘显偕同参将曹克新率领本部两千精兵增援,经过一场恶战,全歼倭寇600余人。倭寇见有了戒备,多少年不敢轻易来犯,至今人们仍传颂戚家军的抗倭功绩。清康熙七年 (公元1668年)盐城知县陈继美有《初春巡阅墩台二首》,其一云: 墩堡星罗接大荒,凭高远眺海云翔。 射城庐舍临蛟窟,淮甸桑田逼水乡。 试武春堤追细柳,谈文紫陌忆长扬。 年来城外波涛静,岛国犹知有圣王。 八、武汉汉口龙王庙汉口龙王庙位于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的汉口岸。全长1080米,曾经是一座庙在那里,为的是镇水患。在98洪水时国家领导人还亲临龙王庙指挥工作。据《汉口竹枝词》记载,龙王庙码头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明洪武年间,汉水改道由沌口改为龙王庙出口,龙王庙地段,河面狭窄,岸陡水急,船多倾覆,素以险要著称,故有人修筑龙王庙祈求龙王爷保佑平安。但是,有几十的时间里龙王庙是有址无庙的。在抗战时期,日本人对这一带进行了大轰炸,使现在的江汉公园、和平里这里成为一遍废墟。解放以后,龙王庙码头为武汉市水运公司专用码头。沿汉江而上有打扣巷码头、肥运公司码头和集家嘴码头等。 另外位于汉口龙王庙的沿江一号超体验购物中心正在全力打造集旅游、购物、时尚、休闲、娱乐、教育于一体的国际化商贸旅游航母,即将建成集超体验购物中心、时尚生活中心、商贸旅游中心三大板块为一体的大型国际广场,以“吃、住、行、游、娱、购”形成大武汉滨江特色商贸旅游区,成为集购物、休闲、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超大型商贸旅游航母。 2011年2月1日,汉口龙王庙龙王阁正式对外开放,市民春节期间又增好去处。据悉,龙王阁位于龙王庙公园的顶峰,是以中华龙文化为主、传统主流文化为辅的综合性文化景点。当日,江汉区民族街舞龙队的红龙、黄龙齐上阵,为龙王阁开放助阵,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游玩。 长江和汉江交汇处,原有历史上“镇水患”的龙王庙。1930年沿江修路时,庙被拆除。时隔80年,这里涌现出新的景点“龙王阁”。“龙王阁”为汉口第一阁,设计为清代北派仿古建筑风格,建筑面积约600平米,总高度约20米。主体采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斗、拱、梁、柱、仿油漆彩画,为清代金龙和玺装饰效果,与对岸武昌黄鹤楼、汉阳晴川阁遥相呼应。它改变了汉口“无阁”的历史,开放后将与沿江一号Mall形成集休闲、娱乐、商贸、旅游为一体的国际旅游购物黄金亮点。此外,历史上传说中的水府等民间传说也立碑予以纪念。在龙王庙险段,各种展览也不少。 当地政府和投资方正在征集文物,目前已经征集到6米高2米阔的黄花梨木雕九尾龙、中国画龙第一人龙黔石专门绘画的“观音与龙”、中国龙字书法第一人高军虎捐的百变龙字长卷,堪称“镇阁之宝”。 九、河北省大名县龙王庙镇龙王庙镇位于河北省大名县辖内,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4.75万。辖2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龙王庙村。106国道和邯(郸)大(名)公路纵横过境。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冀、鲁、豫三省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地带。 1953年置龙王庙乡,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镇。1996年元月赵站乡并入。1997年,面积50.4平方千米,人口4.2万,辖庙一、庙二、庙三、庙四、石槽坊、北漳、东范堤、中范堤、西范堤、东高村、西高村、三角店、郑村、双庙、东木堤、西木堤、甘庄、东曹口、西曹口、前街、冀拐、寨里、王庄、东苑湾、西苑湾、新苑湾、花二庄等27个行政村. 龙王庙镇属黄河冲积平原,黑龙港流域,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有漳河、卫河、马夹河三条河流横贯全境,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适合花生、小麦、玉米、大豆等多种农作物和各类干鲜果品的种植。 十、山西潞城县东邑龙王庙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潞城县东南5千米处的东邑乡东邑村中,东北紧依卢医山,西南与农舍毗邻居,松柏苍翠,绿树成荫,景色十分优雅。该庙创建年代不详,金代以后多次重修。现存主要殿宇属于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庙坐北向南,共为两进院落,中轴线上有山门,戏楼、正殿,两侧有耳殿、厢房等,共有殿宇33间。山门位居庙前、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琉璃脊兽,筒板瓦作。琉璃以黄绿红三色为主,色彩艳丽。柱头科三踩斗拱单下昂,昂呈琴面式,耍头同昂型。明次间各施补间科,斗拱同柱头科。明间辟门,以作通道。倒座戏楼位居山门之后,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上下两层,下面明间辟通道,上建戏楼,硬山顶。柱头科五踩斗拱双下昂,昂呈琴面式,明次间各施补间科两朵,斗拱形制同柱头科。前后檐圆柱方额,结构精巧。屋顶琉璃脊兽,筒板布瓦装修,古朴雅致。正殿系庙内的一个主体建筑,建于高台之上,广深三间,六架椽屋,四椽栿对前乳栿,通檐用三柱,单檐悬山顶。斗拱为柱高四分之一,柱升起与柱侧角明显。柱头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昂为琴面式,耍头同昂型。明次间各施补间铺作一朵,出四十五度斜拱。殿内四椽栿上置平梁,用脊瓜柱,大叉手,梁架规整,结构简练,虽经后人多次重修,仍保留金代建筑风格。殿顶琉璃脊兽,筒板布瓦装修,举折平缓,出檐深远。前檐破子棂窗,隔扇门装修。殿内三壁残存人物故事,壁画依稀可见。整个殿堂气势雄伟,古朴壮观。 十一、山东泰安大汶口龙王庙该庙位于大汶口镇和平村以东,现水电站以北处,始建于1756年,占地约30亩,原为当地群众供奉龙王,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祭祀场所,并逐步演化成为群众进行商业及娱乐活动的场所。在解放战争期间毁于战乱,现仅存遗址。 十二、青岛市龙王庙建于1931年,庙址在青岛市黄岛区辖区大石头顶东头沿海边处,庙内有龙王爷等神像。院内有纸池1个,四周有围墙,大殿3间,副殿2间。每到初一、十五,沿海来往船只进港上庙祭奠,占地近1亩。解放后,庙宇被拆除。 十三、黑龙江兴凯湖龙王庙龙王庙就是兴凯湖东端与俄罗斯的交界点,在边防站里边,一般人进不去;里面有个碑,写着“兴凯湖”和“察河源”。没有到龙王庙的车,而且路况很差,不是越野根本进不去,两边都是漫漫湿地。那里有个观火楼,可以看看周围一望无垠的湿地。从兴凯湖农场出发,半天可以来回。 介绍兴凯湖龙王庙历史悠久,早在清末民初,当地居民为乞求龙王多献鱼虾,保佑福祉,募资兴建了龙王小庙。里面供奉的是小白龙,当地的老百姓逢年过节都要来拜拜龙王,尤其是渔民去湖中打鱼之前,经常要来烧一烛高香。兴凯湖龙王庙是我国最东部的一座庙宇,也是我国迎来早晨第一缕阳光的一座庙宇。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了东北土地,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兴凯湖地区成了抗日联军经常活动的地带,并在兴凯湖西岸、白泡子,建立了密山县最早的一批党支部,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斗争。龙王庙也在抗日斗争时期遭日本侵略者的严重破坏,早已村毁人离,龙王小庙也片瓦无存。 兴凯湖龙王庙 1955年,兴凯湖农场的诞生,揭开了古老兴凯湖历史上崭新的一页。如今的兴凯湖成为我国惟一的国际自然保护区,也是“新开流文化遗址”的所在地。2000年,兴凯湖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按着兴凯湖中心景区总体规划的要求,为弘扬民族民俗传统文化,保留当地渔民崇尚龙王,祈福平安、丰收、祥和的风俗习惯。在西山恢复建设了龙王庙景观,由杨成久先生个人出资重新恢复修建,占地宽广,庙宇雄伟壮观。这里森林茂密,曲径通幽,东为兴凯湖养殖场,南邻小兴凯湖,西靠兴凯湖自然历史博物馆,北接兴凯湖旅游公路。主干工程已于2003年竣工,二期、三期扩建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施工当中。龙王庙的恢复,吸引着哈、齐、牡、佳等八方游客,行人日增,香火不断……” “二月二”龙王庙会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兴凯湖“龙王庙”都举办龙王庙会,为一方百姓祈福纳祥,为八方信士带福还家。 我国农历每年二月初二离春耕之时已经不远,自古传说,这时龙已抬头,百虫已经出蛰,预示着大地复苏,万象更新。龙,是行雨管水的神灵。所以人们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年景寄予了龙神。从古至今,雨,对于以农业立国的中国有非凡的意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而及时雨就是粮食,就是生命,也就是国本。龙神恰恰掌管着这命脉。因而为人们世代尊崇。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人在对龙神崇拜的观念中包含有深厚的天人合一思想:人和万物息息相通,人与大自然和谐就有幸福!因此在每年的二月初二,人们礼拜龙神,争先“剃龙头”,这个习俗一直顺延至今,这已不仅仅是祈求龙王赐雨以保人寿年丰,而且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二月二”龙王庙会 兴凯湖龙王庙举办龙王庙会的民俗活动,是想把这一习俗发扬光大,同时也是为挖掘兴凯湖民间风俗和弘扬传统的地域文化做一有益尝试。欢迎广大信士和朋友光临,带来您美好的愿望,这里将给您一份真诚的祝福! 历史龙王庙位于兴凯湖畔,中俄交界的地方,来到这里的人们听到这个名字都饶有兴趣的想去看一看。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当时的黑龙江称为白龙江,由完达山的一条白蛇化成的白龙管辖,因其身材矮小,所以称其为“小白龙”。有那么一年,从山东游逛来了一条形粗体壮,只有半截尾巴的黑龙。他见白龙江水深流长,自己又无家可归,便潜入江中与小白龙争夺王位。经过十几个日夜的生死搏斗,黑龙击败了小白龙,从此白龙江便改称为黑龙江了。这就是黑龙江人耳熟能详的“秃尾巴老李”的故事。 再说那小白龙战败后逃到了兴凯湖,把这里作为自己的新家。他打败了湖中胡作非为的老鳖精,勤勤恳恳地为沿湖百姓行云布雨。为使沿湖百姓免受水灾,它在河东开了一条松阿察河,在湖西修了一条湖岗,把兴凯湖治理得井井有条。兴凯湖沿岸,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为了表达对小白龙的爱戴,便在兴凯湖的东南角修了一座龙王庙,每年6月13日小白龙生日这天去祭拜。 据说后来,这里一度成了中俄两国人民物资交易的地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甚是红火。来到这里的人们,都毕恭毕敬地朝拜龙王,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幸福。由于日伪时期的“并屯内迁”,人们都向内地迁移,加上自然的变化,这里渐渐被人遗忘,庙址也不复存在了。但是这个传说仍然在人们的口中流传,成了人们美好的回忆。 有人说:“大自然是有生命和感情的。人类尊重她,她便回报人类以温馨的笑容”。历经千年的沧桑,兴凯湖仍保持着其圣洁的处水身,正以其温馨的笑容回报人类对她的尊重。 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人在对龙神崇拜的观念中包含有深厚的天人合一思想:人和万物息息相通,人与大自然和谐就有幸福! 为弘扬民族民俗传统文化,保留当地渔民崇尚龙王,祈福平安、丰收、祥和的风俗习惯。在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湖岗上恢复建设了龙王庙景观。景观的复建不但为兴凯湖景区增添了新的景点,而且结束了兴凯湖当地龙王庙有其名无其实的历史,深受当地渔民的欢迎,也吸引了大批前来观光的外地游客。 兴凯湖湿地保护区湿地保护区,水域广阔、水草茂盛,位于兴凯湖北部,具有天然绿洲的神韵和高品位的人文景观,被拉姆萨尔湿地公约组织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湿地广阔,水草茂盛,多种集聚东亚特征的绿色植被中栖息着几十种水禽、候鸟和野生动物,其中丹顶鹤、东方白鹳、海雕、黑熊、水獭、雪兔、马鹿等在这里筑窝育子,随处可见,到此一游会给您留下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美好感觉。 一个有经历的人往往也是有故事的人,兴凯湖也是如此。兴凯湖本身是两国共有的一个界湖,又经松阿察河流入乌苏里江,而乌苏里江最后注入黑龙江。于是,与有着丰富生活经历的人一样,在兴凯湖人的心里,有着好多关于兴凯湖的迷人故事,这使本身就风光旖旎的兴凯平添了一份神秘与传奇。 在很久很久以前,当时的黑龙江称为白龙江,由完达山的一条白蛇化成的白龙管辖,因其身材矮小,所以称其为“小白龙”。有那么一年,从山东游逛来了一条形粗体壮,只有半截尾巴的黑龙。他见白龙江水深流长,自己又无家可归,便潜入江中与小白龙争夺王位。经过十几个日夜的生死搏斗,黑龙击败了小白龙,从此白龙江便改称为黑龙江了。这就是黑龙江人耳熟能详的“秃尾巴老李”的故事。 再说那小白龙战败后逃到了兴凯湖,把这里作为自己的新家。他打败了湖中胡作非为的老鳖精,勤勤恳恳地为沿湖百姓行云布雨。为使沿湖百姓免受水灾,全在河东开了一条松阿察河,在湖西修了一条湖岗,把兴凯湖治理得井井有条。兴凯湖沿岸,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为了表达对小白龙的爱戴,便在兴凯湖的东南角修了一座龙王庙,每年6月13日小白龙生日这天去祭拜。 有人说:“大自然是有生命和感情的。人类尊重她,她便回报人类以温馨的笑容”。历经千年的沧桑,兴凯湖仍保持着其圣洁的处水身,正以其温馨的笑容回报人类对她的尊重. 十四、安顺龙王庙坐落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城内中华北路西侧大龙井上端,始建于明天启年间,开山者为心莲和尚,施田者为御史梅琼(安顺人)。清道光十二年(1833)贵州提督陈钟美、安顺知府常恩、普定县知县陈 煜重修。庙前有石坊一座,棂额一院格局。前殿三间祀龙王,后殿祀佛,左右厢各三间。旧时每逢天旱,官府即带领城中官绅市民至此求雨。 十五、河南 平舆 龙王庙河南省平舆县龙王庙位于平舆县城东北方向十一公里处, 现属庙湾镇管辖。 龙王庙村委是庙湾镇十四个行政村之一,有13个村民组。近年来在各级领导和当地人名群众的努力下,龙王庙集市发展迅速,大小商店林立,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市场经济繁荣。龙王庙集市在每月的农历单号为逢集,而双号为背集。 龙王庙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举行一年一度的传统庙会。庙会总共有五天,从农历的三月十三到三月十七。在这几天有中老年人比较喜欢的戏曲,还有年轻人比较喜欢的歌舞,以及各种杂玩和小吃让你应接不暇。 龙王庙小学和平舆县第一初级中学都坐落于该村委,这为该村委的发展教育带来了很好的地理优势。 龙王庙殿和平舆县第一初级中学在同一座小岛上,该岛三面环水,环境非常美好。在每月的初一十五当地人们会到该庙去烧香。龙王庙殿历史悠久,是县文物重点保护对象。 十六、玉山龙王庙玉山龙王庙 位于 江西省 玉山县城冰溪镇七里街(上市头)234号,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三清山东南山脚下。坐北朝南,面宽14.5米,进深33米,建筑面积约478平方米。庙分三进,中间龙廷高台上供奉龙王,龙子龙孙分坐两旁。正门上方嵌青石匾两方,上匾竖镌“龙王庙”三字,下匾横镌“泽润苍生”四字。相传龙王庙原址建于冰溪南门大丘头,始建时间已无考。据清同治《玉山县志》记载,清·嘉庆戊辰(1808年),“玉山龙王庙合都重建”于现址,迄今已有200余年历史。 清·同治元年桂月(1862年9月),立“奉宪合地公禁”碑于庙前东墙,是玉山迄今发现保存最古老的乡规民约碑。庙内殿堂两厢大柱子刻有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江西历史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方志远教授 2004年4月献题的长联一幅:“龙王庙祀龙王风调雨顺四方皆沐惠泽三清山下第一庙,七里街长七里车攘马熙八省尽称通衢广信府中不二街”。 十七、河南省郑州市龙王庙村龙王庙:历史白龙王庙位于郑州西郊贾鲁河东岸的二砂牛奶站外。 据民国五年(1916年)《郑县志·建置志》记载:“州西有白龙王庙”。关于白龙王庙的来历,在郑州西郊民间广为流传着一个脍炙人口的传说。 在很早很早以前,贾鲁河东岸住着一位忠厚善良而又勤劳的老农。一日清晨,有一衣衫褴褛的汉子找上门来,自称是外地人,逃荒到此,愿投在老农门下当一长工。老农见他外表朴实,年轻力壮,欣然应允。次日用过早饭,老农叫汉子去菜园浇地。汉子答应一声背起铁锹便向菜园走去。傍晚时分还不见汉子收工,老农来到菜园一看,见菜地仍然干旱着,长工正在井旁酣睡着,心里就有点气,但又一想,长工初来乍到,也得让他歇歇脚吧。 第三日凌晨,老农又来到菜园。见菜地大部分已浇了水,心中暗暗称赞长工能干,但不免对长工又犯了猜疑,为什么他白天睡觉,夜晚干活,而且比一般人干得都快呢?到了夜深人静时,老农借月光一瞧,只见一条白龙尾巴缠在辘轳上,龙身扎进水井,井水就像银柱般直冲云天,然后落到垄沟里,向菜地流去,老农不由惊叫一声,吓瘫在地。那条白龙听到人的惊叫声,急忙化为人形,见是主人,慌忙上前施礼,并道出实言:“我本是上天一小白龙,前几日,在行雨时,因记错了时辰,违犯了天律,被玉帝打下凡间。我见东家以善为本,又年老体弱,便投在你门下效力,以求赎罪,不想被东家看破行藏,伤了元气,因此,此处再难栖身,只得向东家告别。”老农听后恍然大悟,极力挽留,但为时已晚。 事后消息不翼而飞,乡亲们成群结队来菜园焚香祷告,祈求白龙保佑此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大家为纪念白龙便集资在菜园附近修建一白龙王庙。日后,白龙王庙香火旺盛,每年阴历二月二为白龙王庙会,届时张灯结彩在龙王神像前摆设供品,男女老少烧香致祭,还有唱戏,热闹非凡。 建国后,经过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人们不信有什么“龙王爷”了,白龙王庙被拆除。 后来此地更名为“龙王庙”村! 龙王庙:现代隶属:郑州市中牟县白沙镇。 经济繁荣、农民富裕、交通四通八达、毗邻全球最大的物流工业园(正在建设中······)。 铁路:陇海铁路。 公路:北邻郑开大道、东邻郑州四环、南邻郑汴大道(G310国道)和物流大道、西邻万三公路。 是中国的:大蒜基地、小麦基地、西瓜基地、蔬菜基地等等农产品出口基地。 广东廉江市草塘仔村龙王庙 在离广东廉江的罗州城遗址不远的草塘仔村旁,有一座龙王庙,走进庙中一看,一块镶嵌在墙体的旧石刻文吸引了我,细看碑文得知:这座龙王庙始建于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二零零一年重建,距今已一百二十二年。 草塘仔村龙王庙又称五湖四海龙王庙。据石碑记载,在清光绪年间,这里连续遭受干旱,每次村民在龙湖边的小山坡上祈雨,都得到了应验。应村民的要求,当时的知县蒋廷桂带领大家集资,修建了这座龙王庙,从此香火不断。可是,在文革期间,龙王庙遭毁,仅保存了这块石碑,即使这样,龙王庙香火也不断。二零零一年,村民再次集资重建了龙王庙。每逢初一、十五和传统节日,村民都来这里祭龙王。这座建于光绪年间,经历了百年的磨难的龙王庙,虽为重建,现在既非省级、也非市级文物,甚至作为是一级的文物都不是,感到有点可惜。 十八、上海浦东龙王庙位于浦东新区龚路乡启明村钦公塘西侧。始建于明崇祯二年。 清光绪二年,为纪念筑塘防御海潮的南汇知县钦琏,于庙左增建了钦公祠。光绪八年、民国7年先后集资修扩建,庙屋达到20余间。 解放后,庙祠部分圮废,大殿改作小学。 1988年,小学搬出,大殿经全面修建,并将庙、祠合一,称龙王庙。1990年10月18日重新开放,恢复宗教活动。 修复后的龙王庙,前有新造的牌楼,入门有宽敞的庭院,两旁为客堂。前殿主祀财神(赵公明);后殿西厅祀奉太上老君、玉皇大帝、龙王;东厅祀奉照天侯杨府大神、钦公老爷(钦琏)。庭院西厢房设有长生和往生牌位;东厢房祀奉城隍、猛将。每月初一、十五,是龙王庙香期,农历八月十八日,祭祀龙王,十月十五日祭祀钦琏。 1988年起,该庙住持为孙根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