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龙坪乡
释义

乡政府驻活龙坪,人口38100人,面积314平方千米。辖39个村委会:活龙、大坝、蛮界、野茶、八家台、板桥河、孙家沟、茶林堡、东厢溪、河坎上、牡丹坪、三根桥、冲天坪、海龙坪、花土、柴树坪、楼子庄、朝阳寺、水坝、汤岩嵌、隐(疒包)树、晓溪、望相田、观音塘、盘海田、喻家界、龙井、长岭、马鞍山、赵水溪、大作落、干桩坪、龙生塘、小作落、拱桥、二仙岩、凤凰、秧坪、台坪。其资源十分丰富,在开发后发展快速。

概况

龙坪乡隶属湖北省建始县管辖,乡政府驻龙潭坪,人口44026人,面积172平方千米。辖36个村委会:龙潭坪、姜家坪、魏家垭、新场垭、辽箭坪、楂树坪、崔家坝、二台荒、青林沟、柳林荒、金盆坦、彭家坦、下棋棚、新佛寺、店子坪、桃源垭、岔口子、大树湾、杨桥河、申酉坪、山羊头、小垭子、后湾、铁场坝、野果寨、花椒园、玉兰坪、黄金坦、长岭岗。

[地理位置]

龙坪乡位于建始县东北角,地跨东经110009`,北纬30048`。南与高坪隔石柱河、石门河而相望,西接茅田,北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

全乡版土面积225平方公里,其版土图图形状如正向长江游去的一条鲤鱼。全境属于巫山山脉,山脉走向纵横交错,山峰高度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境内层峦叠障、沟壑纵横、多槽、坦和坡地。西北最高点尖峰山海拔1882米,东南最低点下方河海拔800米,海拔高低相差1000余米。境内年平均气温14OC,年平均降雨量1400—1600毫米,无霜期200天左右,俗有“自古龙坪多云雾”之称,属典型的高寒山区。

209国道经过境内7个村和龙潭、楂树坪两个乡集镇,经209国道距巴东港63公里、距邺州镇82公里,“楂红”、“楂巫”公路穿过距龙潭坪集镇19公里的楂树坪集镇,向南28公里接318国道线,向北通重庆市巫山县城。

[历史沿革]

龙坪自改土归流后,一直属建始管辖,民国7年(1918年),龙坪属建始县设“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10个区的礼字区。民国24年(1935年),龙坪属长梁区所辖的联保。民国25年(1936年),龙坪属建始县所辖的一个乡。民国32年(1943年),龙坪属茅田区的一个乡,辖10个保168个甲。

1949年11月6日,建始县人民政府成立后,龙坪属于茅田区所辖的乡。1950年,龙坪的10个保改为10个行政村,仍属茅田区所管辖。1953年至1955年,龙坪建乡15个,撤消行政村,辖350个互助组,其间于1954年组建农业合作社1个,到1955年发展到10个。1956年,组建农业合作社35个,其中高级社1个。1957年,建乡8个,辖36个大队,218个生产队。1958年,龙坪、高坪合并为高龙公社,龙坪设9个管理区,辖 31个大队,128个生产队。1959年至1975年3月,将9个管理区改为区辖的9个人民公社,其大队由31个合并为28个,生产队由128个增加为210个,1964年2月将生产队合并为186个。1975年4月,龙坪设立县辖的龙坪、阳坪、申酉3个人民公社,将原高坪的荣河公社划归申酉公社,将原柳林公社的大洪大队和阳坪公社的和兴大队划归青花公社。龙坪、阳坪、申酉3个人民公社下辖28个大队,186个生产队。

[行政区划]

1984年7月,折社建区,原龙坪、阳坪、申酉3个人民公社合并为龙坪区,下辖龙潭坪、光河、楂树坪、柳林、下棋棚、申酉坪、小垭、花椒园、玉兰9个乡(镇)人民政府,设立1个区集镇,将原前进大队在集镇范围内的3个生产队划归原社直的农科大队变更为许家湾村。

1996年11月,撤消龙坪区建立龙坪乡人民政府,原9个乡(镇)人民政府变更为9个管理区,将楂树坪集镇纳入建制镇。1997年7月,将玉兰坪管理区的玉兰坪、黄金坦两个村合并到龙潭坪管理区,全乡辖8个管理区30个村(居)民委员会267个村(居)民小组。2002年4月,撤消8个管理区设立龙潭坪、楂树坪、申酉坪3个办事处。2002年11月,将居委会、龙潭村、许家湾村合并为龙潭坪村,全乡30个行政村变成28个行政村。

境内资源

[土地资源]

全乡总面积22467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5330公顷(天然林12000公顷,人工林3330公顷),河流、道路、宅基地及草山草坡面积4600公顷,耕地面积2670公顷,现有耕地面积约2537公顷。 由于全境地面型态结构的沟、槽、淌、坡交错存在,大于25度的坡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35%左右,耕地主要为两大类型,一类是高山一带的冷气灰色田,地力较差,一类是二高山一带的大土田,地力稍强一些,全乡以玉米和洋芋生产为主,二高山以下生产小麦、油菜、豌豆和花生。其经济作物,高山主要出产蔬菜、党参、玄参、西大黄、云木香、大力子、桔梗、独活等,二高山一带以烤烟、魔芋为主。

[生物资源]

立体型自然气候,使境内蕴藏了较为丰富的生物资源。有国家二级保护树种马褂木,俗名鹅掌秋。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锦鸡,且分布较为广泛。有名贵树种泡桐树,数量不多,零星分布。在下棋棚村的下棋棚生长着一棵很大的华山松,树高36米,胸径0.95米。在杨桥河村的白果树坪有棵巨大的白果树,此树枝繁叶茂,占地面积达0.1公顷。全乡盛产梨子和苹果,高山的部分地方盛产核桃。二高山以下盛产柿子。芸豆,又名大四季豆,是高山一带的特产。在辽箭坪、岳家坪、桃园垭、山羊头等地有一定规模的茶叶,其茶叶品质较好。另外,野生天麻,贯叶连翘(对叶草)、鱼腥草等野生中药材较为丰富,每年都有大量采购,是农民收入的一个补充部分。

[水能资源]

境内主要河流有冷水河和纸洪溪,冷水河发源于铁场坝和小垭子交界的龙洞子,流经下方河、毛茸河注入野三河。纸洪溪发源于辽箭坪与瓦渣坪交界的猴子洞,流经马玲河注入重庆市的抱龙河。两条河流曾经开发建成电站4座装机容量1184千瓦。

[矿产资源]

境内已探明的矿藏、矿产资源有煤、铁、硫、硒、铅、耐火材料、墨玉大理石和石灰石8种。硫铁矿主要分布在十八格一带,储量3200万吨,1958年大办钢铁和人民公社时社办企业进行过大量开采。全乡煤炭储量达8200万吨,重点妥布在铁场坝、吴家湾、磨场沟、杨家槽、黑岩包、阴阳槽、姜家沟等地,柳林煤矿生产的无烟煤是远近较闻名的优质煤。全乡煤炭开采最高产量达10万吨以上,产值2800万元,目前仍是该乡的一大支柱产业。

党政工作概况

2003年至2004年,全乡按照“三大一转”工作思路,即“狠抓三色产业,突出三大建设、转变政府职能。”(三色产业:以煤炭为主的黑色产业,以烤烟为主的金色产业,以药材、高山反季节蔬菜和林业为主的绿色产业;三大建设:集镇建设,路网建设,小康村示范建设),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和着力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整合经济建设资源,团结拼搏、艰苦奋斗,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2004年农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至1.3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427.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79元,在全县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一。

农业效益有所提高。全乡烤烟生产面积稳定,收入上升,2003年种植7442亩,2004年种植6143亩,在生产上注重科技投入,普遍推行“三先两高”栽培技术,进一步推进“从数量效益型到质量效益型,从不适宜区到适宜区,从分散经营到规模经营”的三个转向,形成了一定的质量效益和规模效益,,2004年,完成收购量1.8万担,实现收购额506万元,税收101万元。高山反季节蔬菜以“吉财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大力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形成了“公司+基地+农产”的产业发展格局,到2004年,全乡发展反季节蔬菜达到5000亩,实现收入500万元。道地中药材的加工增殖初具规模,“玉泉”公司投资近600万元在邺州镇建成了中药饮片加工厂,其产品被市场看好,全乡药材面积达到1.8万亩,实现产值1500万元。林业建设以“天保工程”为中心,狠抓人工植林、退耕还林和基地建设,2003年至2004年,共计封山育林19万亩,退耕还林4955.9亩。畜牧业呈恢复性发展趋势,全乡抓住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的机遇,大力发展生猪生产,实现总产值2151万元。

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全乡以“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提高综合效益”为目标,敞开山门,招商引资,以煤炭开采和加工为主的工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2003年至2004年,共计引进资金3000万元,建成年产原煤2万吨以上的煤矿15家,建成年加工颗粒煤炭10万吨的加工厂1个。到2004年实现煤炭工业增加值2300万元,提供税费340万元,其中税收240万元。

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2003年至2004年,投资10万元安装净化器一台,龙潭坪集镇规划区内的路面全部硬化,下水道和人行道建设全面竣工,集镇面貌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整改和新修乡村公路42公里,交通运输能力明显提高。启动小康村示范建设3个,建设、整改小康路3条14公里。

其它事业全面进步。治安防控体系推行“110”工程,即1个中心户长带领周边10户以上农户开展治安防范工作,从2004年6月份开始,在全乡村民推选“中心户长”338个,广大村民在“中心户长”的带领下,推行“联防、联治、联学、联帮、联建、联富”六联活动,开创了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新局面。计划生育工作紧跟时代步伐,广泛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形成科技推广体系,科技事业蓬勃向上。基础教育调整布局,得到巩固。医疗卫生取得非典型性肺炎防治工作的胜利,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村人民的健康水平有所提高。文化工作启动“2131”工程。广播电视实现乡与县的光纤联网,完成集镇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建设。

[蔬菜冻库投入使用]2004年7月18日,由“吉财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投资80万元,于2003年9月动工建设、占地300平方米,可储存冷冻蔬菜20余吨的蔬菜冻库在龙潭坪正式投入使用。该冻库是全县第一座蔬菜冻库,将带动高山反季节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龙潭坪小流域得到治理]

2003年4月,争取国家财政小流域治理项目资金63万元,由县财政局主持,乡政府协调正式启动龙潭坪小流域治理工程。2003年11月治理工程结束并通过验收。修复、加固主渠道1080米,U型渠道400米。

[“龙腾化工”落户龙坪]

2003年7月,浙江温洲人陈希君投资350万元,在龙潭坪集镇筹建以生产超微膜为主的“龙腾化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5占地3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和办公楼全面竣工,机械设备安装调试成功,并在当地招聘员工25名。6月22日,公司正式投入生产,当年生产农用微膜约5吨,年底,由于原材料和技术等原因公司被迫停产。

[集镇道路全部硬化]

2003年2月25日,赵家湾联通维护站至209国道段动工,投资20.8万元,于2003年11月22日完成路面硬化及下水道建设。2003年4月29日民族大道(乡中学门前至209国道)、人行道、下水道及前进大道(民族大道至许家湾500米延伸处)路面硬化及下水道建设动工,投资50万元,于2003年9月底完工。2004年5月31日,乡民族小学至209国道394米道路路面硬化及下水道建设动工,投资24.8万元,于2004年7月完工。2004年6月28日,集镇老街(人民大道至民族小学250米段)路面硬化及下水道建设动工,投资13.4万元,于2004年8月完工。

[路网建设卓有成效]

2003年至2004年,全乡共计投入资金157.8万元,整改、新修乡村公路9条42公里。其中2003年投资64万元,整改玉兰坪、许家湾村组公路2条8公里,新修玉兰坪村级公路2公里,整改“龙申”公路209国道至小垭子段山重砂石四级路6公里,整改魏家垭至杨家槽矿山山重砂石四级路6公里;2004年投资93.8万元,整改209国道至后湾山重砂石四级路4公里,整改金盆坦村山重砂石四级路4公里,整改“龙申”公路小垭子至山羊头段山重砂石四级路4公里,整改龙潭坪至花椒园山重砂石四级路3公里,整改铁厂坝矿山山重砂石四级路5公里。

[学三观践三为求实效]

2004年2月1日至5月1日,以坚持“三为”(部门为企业、机关为基层、干部为群众服务)为主题的“三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权力观、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政绩观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集中教育活动在全乡公务员、党群系列干部、乡直各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及各村级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参学对象220人。学习教育活动分宣传动员学习,征求意见、查找问题,整改总结三个阶段进行。以宣传教育方式为主,以加快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以强化“三为”为着力点,着重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官本位”及特权思想,为政不勤不廉、执法不公、执纪不严、失职、渎职问题,着重解决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作风飘浮、弄虚作假、政令不通、好大喜功、搞“形象工程”的问题,着重解决实际矛盾和问题。通过集中学习,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理论素质和政治思想素质,转变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合力。“三观”集中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完成20公里乡村路网建设,集镇水库治漏前期工程结束,整顿二个村级党支部,解决柳林荒村15户农民饮水困难,清毁铁厂坝危岩,消除安全隐患,扶贫搬迁45户,全面硬化集镇路面,开展农资市场打假,消毁价值4000多元的伪劣商品。

[群策群力消除茅草棚]

2003年4月14日,全乡解决农村特困户住茅草棚工作按照“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调配合、争取各界支持、依靠群众参与”的机制在全乡全面铺开。2003年9月10日,全乡51户179人住茅草棚的特困人口全部迁入新居。消茅工程共投入资金38.1万元,接受社会捐款9300元,为改造户帮助木料600件,其它物资折款5600元,减免税费8960元,投工投劳3650个。

[福星工程顺利实施]

2003年8月,占地2089平方米、建筑面积1010平方米的龙坪中心福利院建成,该院有房屋三栋27间,院民室14间,露天活动场地800平方米,建有沼气池、洗衣台等公共设施。集中供养52位五保老人。

[柳林荒小学危房消除]

2003年5月至11月,争取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资金47万元,乡政府投资2万元,消除柳林荒小学危房面积680平方米,新建校舍730平方米。

[“2131”工程正式启动]由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起的“2131”工程(即21世纪1村1月1场电影)于2003年8月在龙坪乡正式启动,到2004年底,全乡共放电影280场,观众达2.5万人次。

[广播电视光纤联网]

2003年8月初,县广播电视局在龙潭坪、楂树坪两个集镇开通了光纤信号,广播电视正式实现县乡光纤联网。8月下旬,广播电视站职工筹资5万元,开始建设龙潭坪集镇有线电视传输网络,9月底建成传输网络第一期工程约2公里杆程,完成投资额11万元,当年入网终端用户200余户,安装共揽广播音箱10只。次年9月中旬,广播电视站投入资金3.3万元,建成了楂树坪集镇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入网终端用户30户。到2004年底,龙潭坪、楂树坪两个集镇共计建成传输网络5公里杆程,总投资14万元,入网终端用户300余户。

[“非典”防治取得胜利]

2003年4月22日,龙坪全面进入非典型性肺炎防治工作。“防非”期间,共计监测登记返乡人员480人(次),排查“非典”疑似病人28例,留观1例,全乡未发生非典型肺炎病例。

[医疗设施得到改善]

2003年8月,省政府下拔防治非典专项资金10万元新建龙坪乡中心卫生院发热门诊,添置了半自动生化仪、心电监护仪等防治“非典”专项设备。2004年1月,乡政府和县卫生局拔款10万元,单位自筹32万元(其中职工集资10万元),共计投入42万元,对业务楼进行维修,住宅楼加层,新修院墙和厕所,硬化院内及临街场地。2004年11月,单位自筹资金8万元新建了4间手术室,添置了手术无影灯、电动洗胃机等医疗设施。

[林业站受省级表彰]

2004年1月,龙坪乡林业站被湖北省林业局表彰为“先进林业工作站”。2004年7月,省政协主席王生铁、县委书记刘志兵等领导现场调研后给予好评。

2004年3月,龙坪林业站以租赁农户荒山、荒地的方式,在花岩坦(龙潭村、花椒园村两村交界处,离集镇1.5公里)建立了1200亩厚朴、林下间作草本药材的林药基地。

机构编制、党政机关领导人。

全乡行政机关1个,在编人员62人,其中事业编制8人;事业单位12个,在编人员89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0: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