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龙门古镇
释义

龙门古镇,是个距杭州仅五十余公里的小镇,据传是三国孙权的故里。村内以独特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是现今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山乡古镇。村后有龙门山,海拔1067米,峰峦重叠,气象万千,为富阳群山之冠。东汉名士严子陵曾游龙门,观山势异常,赞叹:“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古镇也因此得名。龙门90%以上的村民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家族的后裔,千百年来,经各房一代又一代的建筑,从一个大家庭的聚居地,形成今日的古镇。

中文名称:龙门古镇

所属地区:杭州市

地理位置:富春江南岸

人口:7000多

著名景点:孙氏宗祠

摘要

古镇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共建有孙氏厅堂40多座,砖砌牌楼3座和1座古塔1座寺庙。镇内屋舍房廊相连,长街曲巷连贯相通,镇外的人进入镇里,如入迷宫。

简介

龙门古镇位于杭州市西南52公里的富春江南岸,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旅游线上的国家一级景点,有320国 道与之相连,交通便捷。 东汉名士严子陵游览龙门山时称赞“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龙门古镇因此得名。三国时东吴大帝孙权的后裔聚居于此,已逾千年。全镇现有7000多人, 90%以上姓孙。

到龙门古镇旅游,可感受到江南特有的民俗风情,领略孙权家族千年来所形成的浓厚的孙氏文化,饱览秀美的龙门山自然风光,重温严子陵游览时的诗情画意。这里有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且极为罕见的明清古建筑群。走进古镇,看不到皖南徽商豪宅的金碧辉煌,也体会不到在拱桥下泛舟的水乡幽情。到处是卵石铺成的小路,还有以卵石作墙垣的民宅民居,暴露原木本色的宽阔的厅堂,处处散发着山村的粗犷与清新。这里的古建筑类型是非常齐全的,不仅有民宅,还有明代的砖砌牌楼,有塔、寺,有祠堂和数十座厅堂……这些功能各异的建筑物在历经沧桑和战乱之后,至今保存完好,伴随着古樟,小桥,溪流与古街,构成了古镇独特的风景。

龙门山崛起于东南,剡溪与龙门溪交汇于镇北。“此处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东汉严子陵畅游龙门山时赞叹不已,古镇也因此得名。一路沿龙门溪而上,只见山道逶迤,山岩森列,两侧奇峰异石凸出,形似钟鼓。谷中溪水萦绕,林木苍翠,漫步期间,身心随之轻盈起来。走着,走着,渐有忽轻忽重的水声入耳,寻声而去,但见断壁陡峭,飞瀑直泻,落差百米,宛如白练当空,跌入龙潭,珠雾迷蒙,如入绝佳仙境。郁达夫在《龙门山题壁》诗中赞曰:天外银河一道斜,四山飞瀑尽鸣蛙。明朝我欲扶桑去,可许砚边泛钓搓。

“龙门”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意蕴深厚的文化概念。龙门90%以上的村民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家族的后裔,据家谱记载,从三国时孙权到民国28年(1939年),孙氏已繁衍到65世。千百年来,经各房一代又一代的建筑,从一个大家庭的聚居地,形成今日的古镇。古镇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共建有孙氏厅堂40多座,砖砌牌楼3座和1座古塔1座寺庙。镇内屋舍房廊相连,长街曲巷连贯相通,镇外的人进入镇里,如入迷宫。之后,至今保存完好,伴随着古樟,小桥,溪流与古街,构成了古镇独特的风景。

富春一景

地处富春江南,是“富春十景”之一,仙霞岭余脉的龙门山下,距富阳市区16公里,全镇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古镇面积约2平方公里。有2600多户7000余人口,是全市最大的自然村,其中90%以上是吴大帝孙权的后裔,沿袭至今已是第65代了。

龙门古镇是我国古代宗族聚居形态的典型,至今仍较完好地保存着明清两代建筑群与古街风貌。

镇外的龙门山及主峰杏梅尖雄伟峻拔。龙门瀑布犹虚悬白练,飞珠溅玉,声如雷鸣,可与雁荡山大龙湫比美。

龙门古镇以其“古”字而闻名,一是因为90%以上的村民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的后裔,定居已有千余年,民风纯朴:二是全镇仍完整保留着江南罕见的明清古建筑群。龙门古镇是我国古代宗族聚居形态的典型,千余年来随着孙氏家族的繁衍昌炽,逐渐形成了以“厅堂为中心的厅屋组合院落”。历史上这里原有60多座厅堂、古建筑。历经战乱,保存较完成的尚有2座祠堂,30多座厅堂,3座砖砌牌楼和1座古塔,一座寺庙。从厅堂的建筑形式看,可分为“井”与“回”字形两种,是厅堂四周环以本房成员住宅,再筑以高墙,形成封闭式的院落。古镇内厅堂密布,巷道纵横,墙檐相连,房廊相接,走进古镇令人如坠迷宫,东西莫辨,别有一番情趣,“大雨天串门、跑遍全村不湿鞋”就是最生动的写照。

距龙门古镇1公里处,有龙门山山高林茂,群峰逶迤,山上有龙门瀑布犹虚悬白练,飞珠溅玉,声如雷鸣,山下设龙门客栈,有农家特色的餐饮。

“龙门”还是一个意蕴深厚的文化概念。龙门90%以上的村民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家族的后裔,据家谱记载,从三国时孙权到民国28年(1939年),孙氏已繁衍到65世。千百年来,经各房一代又一代的建筑,从一个大家庭的聚居地,形成今日的古镇。古镇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共建有孙氏厅堂40多座,砖砌牌楼3座和1座古塔1座寺庙。镇内屋舍房廊相连,长街曲巷连贯相通。

龙门有一条长约400米的卵石古街。古巷里清风如水,街上的卵石温婉,两旁的店铺依稀可见古时的招牌,小店里的光线暗淡,旧式的算盘、盛着糖果的玻璃瓶、还有红红的二踢脚,都搁在高大沉重的老式木制柜台上。据说,村里的老人都喜欢在拐脚处的一块条石上话家常。

景点介绍

古镇溯源

东汉初年,名士严子陵游历龙门,惊讶于此处美景,不禁叹曰:“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赞叹间,赋予了这块灵秀之地一个响亮的名字——龙门。追溯古镇千年历史,三国吴大帝孙权后裔们以勤奋、智慧,秉承着先祖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把龙门打造成为了孙氏家族的“世外桃源”。有了龙门山水的庇护,孙氏家族终发展成今天两千多户,七千多人的江南一大望族,现拥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为江南最大的古村落。

景点提示:跃龙桥、孝友堂、思源堂、游客中心、龙门驿。

老街乡情

繁嚣、热闹是老街的主题。这条长近三里,宽三米许的街市历来繁华,尤其是明嘉靖至清康乾盛世间,龙门孙氏“半列儒林,咸饶富有”,更使老街成为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之地。其间店铺大多为前店后坊、前店后居,商业活动的忙碍与劳作之余的闲适相得益彰,凸现山乡古镇明清街市的独特韵味。龙门历来以农耕为本,作为唯一的商品交换场所,老街给静谧、内敛的古镇增添了别样的风采。

景点提示:旧厅、承恩堂(工部)、关帝庙、石扶梯。

溪畔人家

穿村而过龙门溪濡养着千年古镇。村民傍溪而筑,滨溪而居,民风质朴淳厚,邻里和睦可亲,世袭耕读传家遗风。古色民居沿溪堤次第胪列,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区别于其他古镇,这里溪道两岸自古没有店铺,谢绝了市 侩习气和商业的烦杂。生活在此处,清淡、安逸而单纯,与嘈杂涣离,与纷乱无缘。彳亍其间,体悟山乡古镇的特有韵味,淳朴和亲情构建的和谐氛围让人流连。

景点提示:庆锡桥、孙晓梅故居、万安桥、耕读世家、粉署留香牌楼。

百步遗踪

以脚步来丈量厅堂的长度,百步;用时间来丈量厅堂的长度,百年。百年的历史让厅堂中的脚步,走得蹒跚。百步厅长廊独特的建筑构造依在,恢弘大气的建筑面貌依存。但沧海桑田,历史展示了它无情的一面,咸正堂的断垣残瓦,述说着古镇呵护的不易,文化遗存在现实破坏和自然侵蚀中,显得很脆弱。这给了世人一个严峻而急迫的课题,如何让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更为久长的留存?留住历史,就是留住我们自己的根。

景点提示:百步厅、咸正堂、百花厅、子孙厅。

乡野田园

青山环抱,溪流浅唱,村中酒香浓郁、风情宜人,村外稻花飘香、鸟语传情。区别于水乡风光,不同于园林景致,龙门自有一番别样的乡野风情,农人、农具、农田,谱写出一首浑厚、悠扬的田园牧歌。辛勤的耕耘、劳作,换来的是五谷丰登、丰衣足食,使生活无虞。院落内是精致、恬静的厅堂,院落外是宽阔、粗犷的乡野,田园生活和乡野情趣两相交映,互为补益,龙门人因此细腻而不矫情,豪放而不蛮直。

景点提示:百狮厅、龙头石。

山色水声

龙门之美浓缩在青山绿水间。古镇背靠龙门山,山势巍峨雄浑,树木葱郁茂盛。发源于龙门山瀑布的龙门溪,穿村而过,淙淙汩汩,汇入剡溪,潺流廿里进富春江。慈祥、苍老的太婆桥与那百年古樟见证了沧桑历程,千百年不变的是一个旋律,潺沄声伴奏着灵动的田园生活,“小桥、流水、人家”绘就的是一幅“天人合一”的和谐画卷。受龙门山嘉树庇荫,得龙门溪丽水滋养,观雄山之佳色,闻秀溪之清音,龙门尽染灵气。

景点提示:太婆桥、古樟、百花广场、龙门溪。

义门流芳

义门牌楼上漫漶的图案,斑驳的雕饰,演绎出一个鲜活的“义”字,死板的封建族训得以贴近生活的展示,生发出流传至今的动人故事。明朝嘉靖二十三年,龙门的那场大天灾中,义士孙潮倾其家产,救济灾民,他感人肺腑的义举,让朝廷、官府感佩。义门不光是一座有形的建筑,更是一座无形的丰碑,它使“乐善好施”、“积善行乐”成为镌刻在龙门人心底的操守,使“积善人家庆有余”成为孙氏家族千百年矢志不渝信奉的持家之道。

景点提示:义门牌楼、积善堂、世德堂、厚祉堂。

砚池夜月

一泓清水,轻风拂动,泛起层层涟漪,水草、鸟禽点缀其间,更富灵性。月上枝头,倒映出的依然是那轮千年前的明月,空灵、清幽。宛若一方大砚台的池水,昭示着读书乃是家族的最大希冀所在,没有比高中状元,考取功名更能光耀门楣的了。借自然之物寓示家族信条,这是何等的刻骨铭心。掬起一捧清泉,映出的是一代代读书人,背负着家庭、个人的前程,寒窗沥血,宵夜旰食。看,砚池边,明月下,青衿书生还在踱步。

景点提示:明哲堂、山乐堂、砚池。

孙氏大宗

孙氏一门自古多豪杰,吴大帝孙权驰骋疆场、平定江南、经略台湾,成就一代霸业。上溯春秋时,写就《孙子兵法》的兵圣孙武,至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都与龙门孙氏有着割不断的血脉亲情。厚重的家族史,凝聚成龙门浓厚的宗族文化氛围,铿锵的祭文声中跪拜的是每一个晚辈,屹立的是诸如“十八评事”孙祁,工部主事孙坤,长葛县令孙濡、“七县首富”孙潮,“山西第一廉吏”孙衔,巾帼英烈孙晓梅……这般动天地,泣鬼神的铮铮志士,他们构成是龙门有血有肉的历史。

景点提示:孙氏宗祠、明前园戏台及广场。

深巷幽居

深长的弄巷,幽静的庭院,构成了龙门的基本单元。数百幢明清古建筑密匝匝地树立于古镇,由一条条鹅卵石铺就的巷道串联着,宛若迷宫。这或许就是孙氏家族有意而为的深不可测的意境,也把防御意识融到了寻常的生活中。一个宏大的防御设施,孙氏骨子中留存着东吴尚武的基因。而在深巷的那端,幽居之所,却是别有洞天,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在五彩缤纷地上演,柴米油盐,酸甜苦辣,让生活有滋有味。

景点提示:庆锡堂、春及堂、余荫堂。

龙门庙会

农历九月初一,是龙门古镇的传统的庙会。相传,从北宋期间就有此活动,流传至今也已近千年历史了。龙门自孙权十九世孙匡力子忠始迁龙门后,生治、洽二子,治为长子,洽为次子,洽仕宋为秘书省校郎中。洽生余庆, 仕宋为承事郎。余庆生裕,裕仕宋为朝散大夫。裕生景纯,宋元三年考取进士,任右学士。自洽至景纯的四代中,都在朝为官,代代有人才。为不忘祖宗,光耀门第,洽在晚年设想建造祭拜祖宗的香火祠和家庙,经过族内祖孙三代商量后,决定在村的西南,(现孙氏宗祠)东面选择了一块地建造了一座香火祠,名为“孙处士祠”以纪念祖先钟公。洽公百年后,余庆公也已到晚年,为实现父亲遗愿,与儿子裕和孙子景纯商量后,决定在石塔山(古称水口山)下的大路旁建造一座家庙,为纪念祖先种瓜积德而出天子,就取名“荫功天子庙”,建成以后余庆公故世,裕安葬好父亲后,择日开庙。此时,孙景纯已在朝为官,他不忘祖先遗训,查到吴大帝于九月迁都建业(今南京)立帝,又不忘太祖和祖父为此操劳而故世,他们也都是九月所生,所以就定为农历九月初一为开庙之日。这就是庙会的来由。

到明代永乐年间至嘉靖年间,龙门孙氏后裔迅速繁衍,成为富春望族,为了每年有经费搞祭祖和庙会活动,建立了祭会,富有人家自愿捐田并参加祭会,会田由本会会员轮流耕种,每年收入全部用于庙会,会社家底越来越丰厚,每年九月初一前邀集会员宴会后,商量请戏班子,修桥铺路造凉亭,捐助本族孤老残疾等筹备工作。明永乐至嘉靖年间各种会社已发展到百数。龙门的盛大庙会,古时有三处以上祠堂和庙宇日夜演戏,人们拜菩萨、拜祖宗,大办宴席,大做善事。族人遍邀亲朋好友,倾其所有,热情招待。方圆百里各地商贩纷纷前来赶集。古镇街道人山人海,富春江两岸,以此为最。

地方特产

文台粉条

相传孙坚(孙权的父亲,字文台)十七岁那年在钱塘打击海贼时,天大旱,众将士饥渴难耐。孙坚遂命居在山间的农户准备粮食。农户家贫,家中只有地瓜,粉条,便混在一起煮熟之后供孙坚和部下食用。众人品尝之下,觉得异常鲜美。此时,忽然风起云涌,顷刻大雨倾盆,大旱天气顿减。自此,钱塘、富阳有食用粉条的习俗,以求风调雨顺。

用料:地瓜粉条、肉丝、本芹丝、香干丝、红椒丝

形象描述:口感润滑,很有咬劲,菜色透明

国太豆腐

孙权的母亲吴国太一生节俭持家,教子有方,而且她还擅长烧各种各样的家常菜,“国太豆腐”相传就是由她捡了几颗地上的毛豆而制作出来的。这道菜用陈年猪脚炖豆腐,文火煨,酥香醇厚鲜嫩可口。

用料:陈年猪脚、石磨豆腐,慢火炖两三个小时,盛放用煲最适宜

江东元宝

典故:相传,三国时孙权之母吴国太爱吃猪爪,适逢寿诞,当时有江西籍厨师回乡探亲时带回当地特制蜜糖,取猪爪前段做成元宝形状,文火煨之敬贺。此菜汁稠味美,酥香醇厚,颇受国太及孙权之厚爱。

用料:猪爪、蜜糖、冰糖、高汤、酱油、精盐、味精、葱、姜。

烹饪方法:猪爪过水(使肉质富有弹性),用沙锅,以葱、姜垫底,取高汤、蜜糖、冰糖用旺火烧开,小火慢炖。

面筋坊

面筋是古镇龙门特有的食品。据传说,是孙权出征前,其母为儿特制的美食。孙权称帝后,每逢佳节,必以此为上等佳肴,宴请群臣。孙权历代后裔继承本家传统配方,用手工精制成风味独特的面筋,流传至今已有一千余年了,是高档宴会、家宴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品种有:红烧三鲜面筋、面筋猪蹄煲、面筋老鸭煲、油炸面筋、冷盘等。

龙门古镇的弄

千百年来,龙门古镇随着孙氏家族的繁衍昌炽,逐渐形成了以厅堂为中心的众多居住院落,墙檐相连,房廊纵 横,卵石铺砌的长弄密如蛛网。弄,成了古建筑专家、学者和旅游者的觅古探幽的亮点。进入古镇,东西莫辨,尤入迷宫。相传,古镇整体布局是根据孙武后裔及吴大帝子孙的众多兵家以迷魂阵的格局所建造。古镇,除了老街以外,都为长弄小巷,外人入内,走着走着认为到顶,转个弯又是长弄通道,再转个弯也可能又回到老地方。古镇历尽沧桑迷宫般的弄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

弄,其取名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内涵,她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理论道德意识的典型,也是宗族社会的缩影。即:十房弄、三房弄、七房弄等以宗族房系取名。官房弄,其堂名为“馀荫堂”又称“官房厅”,该宗族出了河南长葛县知县孙濡和四川岳池县知县孙海威而取名“官房”,他们为官时清正廉洁、爱民如子,以“只可绝我子孙,不可绝我子民”,所受河南长葛人民敬仰.所以官房厅、官房弄具有纪念意义。

还有:盛家弄、洪家弄、沈家弄、赖家弄等弄,以姓氏家族而取名,因封建时代,龙门孙氏为大姓,而小姓家族为了避免出路纠纷,有的买土地作为自己的出路,有的还四至分明。所以这些弄成为各家族的私有出路为名。有的弄以堂名而取名,即:祠堂弄,以孙氏祠堂而取名,明哲堂弄,以明哲堂取名;怀珍弄,以怀珍堂取名。有的以建筑物名称取名,朝岁弄,以有一座从朝岁庙而取名;木桥弄,因古时剡溪上建有木桥以桥取名。总之,龙门有名字的弄都有她们一段历史文化故事。

另外,还有无名的弄有几百条,每座厅堂两旁都有弄,因龙门古时有一百多座厅堂,也已有几百条弄了。这些弄 都通往厅堂,又称“弄堂”,是古代给女人走进厅堂的专用路,因封建社会在堂内接待客人或办婚丧喜事,女人端茶,上菜不能往前厅走,只能往边弄走后堂边门进堂。所以女人一般很少进厅堂,只有家庭有特殊事情,即:认亲、议事需要夫人,小姐上场也得走弄堂进边门进堂,因此,女人难得进堂,进堂又象客人一样,古时又称“堂客”。密如蛛网的狭小长弄,从千百年来有着龙门孙氏家族永不分离的亲密感。家与家之间,房与房之间,族与族之间紧紧相连,反映了吴大帝后裔有着社会礼仪道德和社会精神文明的历史缩影,走百家连一家,体现了孙氏家族连为一体的宗族凝聚力。

换个角度说:弄,成为龙门古镇的一种安全防范建筑。相传,清代“长矛”造反,来龙门火烧了几座厅堂,最后被龙门村民在弄堂楼窗里用石灰包扎走而不敢侵犯。日本侵略军也到过龙门,走进长弄,转个弯就东西莫辨,也赶紧撤走,派飞机放了几个炸弹也不敢侵犯。解放前,国民党抓壮丁,青年们不愿去当兵,保长来了,他往后门穿过几条小弄逃之妖妖。家庭之中,如有特发性事情,村民们通过小弄穿家走户传递信息,很快可以紧急集合。夏天到了,龙门的弄口有三三俩俩的村民乘凉,龙门有句古话“若要凉,座弄堂”,弄堂风最凉,胜过家中空调,弄堂乘凉也是村民的一种享受。古镇的弄与孙氏宗族发展的悠久历史是分不开的,千百年来一直陪伴着吴大帝后裔团结祥和地居住在一起。如今,成为国内外学者和旅游者觅古探幽和旅游观光的胜地。

民风民俗

同年会

同年会有三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不等的同年,这是龙门庙会异于外地的习俗。每年庙会,三十岁男丁同年必挑大梁。庙会活动中难度最大的事都由三十岁同年会来干,如请最好的戏班子,修险路等。活动经费大家临时捐募,富者多出,出于自愿,贫者少捐,大家谅解。土地改革后,以会田为基础的各种会社自行消失,独有同年会越来越火红,入会人员扩大到女性。改成为三十岁做同年戏,五十岁以上同年会捐资修桥铺路做好事。

祭祖

每年祖是全族合力筹办的大典,分春秋两祭,春祭农历二月初二,由龙门孙氏大房、四房筹备;秋祭农历十月十九,由龙门孙氏五房、七房筹备。二、三、六房基本迁居外地,不须筹备,但届时必须由房长率领房中头面人物来参加祭祖大典。祭祖大典在孙氏宗祠举行,从东、西辕门进入,步步登高。宗祠分前后三进,前是门厅,五间门面,中设戏台,台前一在天井,左右屋环绕;中为正厅,方砖铺地,又称状元地,梁上挂满匾额,是孙氏家族决定重大事情的议事厅;后厅为荫堂,上面排列着孙氏祖宗的牌位。宗祠平时人迹罕至,除祭祖外,只有族中遇到大事,才郑重其事地开祠堂门。祭祖三日,全族停工,穿戴整齐,如度节日。午后,祠堂开门演戏,一曲方了,族人齐集,祭祖大典开始。此时,正门至荫堂中门大开,祖宗牌位,前六张八仙桌并列,上铺红毡,摆上数以百计的菜肴、果品、糕点,中间饰以鲜花、纸马。桌前特制供架上放着全猪全羊,白肉上系着彩条红绸。一对手臂粗的巨型蜡烛红光四射,显示一派庄严景象。

元宵灯节

龙门古镇“闹元宵”有着自己不同的特色,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到正月十八落灯,在古镇的祠堂和所有的厅堂 里都挂上有传统特色的各种花灯和红纱灯。每座厅堂上方的正中挂着各房、各支祖宗的画像,又称承支阿太。前面供桌上放满各种果品糕点,族人都要向祖宗上香祭祖。保佑来年平平安安,吉祥如意,一年更比一年好。此外,还有不同色彩的传统戏灯。元宵佳节历时五天热闹非常,戏灯、花灯、锣鼓、鞭炮、铳声等等不绝于耳目,把龙门古镇人民卷入在一片欢乐声中。

除了花灯以外,还有各种戏灯:

(一)龙灯。它是龙门传统而古老的戏灯,和全国各地的龙灯一样,象征着龙门人民是龙的传人。龙门的龙灯有桥龙、兜水龙、柴箍龙等。最有特色的是桥龙,底部有木板串成,木板上面做龙身,每节长约1.5米左右,总长为50-100节,整条龙身用竹编和各种颜色的彩纸和绸布做成。龙头龙尾制得特别精致,里面装有蜡烛灯具,夜间观看光彩迷人。

(二)竹马。也是龙门传统的表演形式。马分头尾两部分。用竹制成,外面糊上彩纸。跳竹马时将马头马尾放置在人的前后,人在中间如骑在马上一般。龙门的竹马和别地不同之处在于,它由传统战马沿袭而来,跳时呈作战阵势,一般有八匹马组成一支队伍,令旗带路,逐对的上阵和下阵。正月十五夜里表演时增加两匹大红马,称“扫马”,跳演节目都为三国故事。

(三)舞狮。狮头用竹、狮身用绸缎布料制成,狮有大小之分。大狮由两人联袂跳,小狮一人一只,一人持绣球引路。跳狮子者多为年轻人,它技术要求高,十分耗费体力,变化多端地表现了狮子的情态,更增添了古镇闹元宵的活泼气氛。

四)魁星。即文曲星,又称文魁,是一个用竹和绸缎精制的神像。他手持毛笔作点状元状,祝愿读书人奋发努力,得中状元。跳魁星着要跑遍每座厅堂、店铺、民居,给人送去祝福。因其变化甚多,无比活跃,需要有丰富经验的人去跳,其表演往往令围观者开怀大笑。

古镇荣誉

2006年2月10日,龙门古镇荣获省旅游局颁发的“浙江魅力乡村”称号。

2006年6月28日,沪浙两地的上海同济大学、中国美院等6所高校写生基地授牌仪式在龙门古镇举行。这又为龙门增添了一份亮丽的风景线。

2006年龙门古镇入选“读者喜爱的——2006浙江休闲魅力名镇”

2006年国家旅游局授予龙门古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称号。龙门成为富阳第三个4A级景区。

2007年4月8日,杭州生活品质·休闲生活点评结果揭晓,龙门古镇入选杭州“休闲生活·年度区块”,这是杭州地区郊县中唯一入选的区块。

2007年4月24日,龙门古镇在首次最美的村落评选中获第一名;龙门山在首届富阳最美的山评选中排名第二。

2007年12月9日,全国首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外国留学生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杭州龙门古镇举行。

龙门古镇交通线路

公交车:从富阳市区到龙门古镇仅20公里车程,每天有数十班中巴往返。

自驾车:自驾车从杭州出发沿320国道南线或者杭新景(即杭千)高速公路往桐庐方向,经中埠收费站后,沿19省道前行8公里即可到达龙门 。自驾车:杭州至富阳320国道往桐庐、建德方向,中埠大桥收费站前行100米下道口左转省道,8公里即可到达龙门古镇。

上海方向:从上海芷江路汽车站出发,每天有4班车去富阳,3小时左右。富阳的汽车西站有直达车去龙门,10分钟一班,每天有数十班中巴往返。车费人均4.5元,半个小时左右到。

龙门古镇发展设想

龙门古镇当做古镇来开发,在观念上是非常落后的,当然由于观念的落后,其开发建设也相当不成功,至今为止,虽然在2007年完成了一些修缮,但是总体来讲,是一年不如一年,其实这个环境已经非常接近于鲁迅先生小说的故乡了。

笔者曾经与当地镇委书记有过探讨,也提出过切实的发展方法,但是该镇领导班子一把手是急功近利,在没有任何本地资金资源和可用资源的情况下,想大搞基础建设,我认为其想法幼稚,二其他的成员,给人的感觉就是龙门人太穷,搞了建设,自己没什么好处,反正也是过渡一下就回县城任职,所以走走形式的心态比较严重。

笔者认为,当地的旅游资源已经接近枯竭,再投资也是枉然,幸好,此地交通环境不错,历史上也无工业和商业资源,相当一块白地,如若利用其地里位置,结合省会城市文化、经济、政治集中的优势,作为省城一个文化、居住的压力分解地,那是相当好的。

具体做法是,基础建设可以循序渐进,不需要立刻投多少资金,只要做好几块内容。1、是衔接好与省城的交通联络,譬如利用现有的资源,开通杭州九溪到龙门古镇的专线公交线路,这样的费用极低,回报却相当可观。2、处理好当地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不合理的状态,对剡溪和秀溪进行改造,让山泉围绕整个村子绕几圈,一是可以蓄水,一是可以改善用水环境。3、尽快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旧村改造,在近2年时间内,建设成5000户左右的出租房任务。这样才能有效利用当地的配套设施,同时为建立一定居住人气和文化底蕴,建立相当的基础。

游玩须知

龙门古镇门票价格是68元

龙门古镇购票须知 ① 景区开放时间:8:00—17:00

② 儿童票:身高1.2米—1.5米购票35元,1.2米以下免票

③60岁以上老人持老证购票35元/人

④景区门票一票制,无其他景区小门票

相关影视作品

《租个女友回家过年》

《佳期如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