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居村 |
释义 | 1 福建省泉州安溪县蓬莱镇龙居村村庄名,在我国福建省泉州安溪县蓬莱镇、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新中镇等地都有村庄叫龙居村。 ◎ 简介龙居村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安溪县蓬莱镇,在镇政府驻地西北13公里处,龙潭溪畔,五凤山麓,海拔210米。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李大在此据险称帝,竖旗起义,聚集兵众,建寨称王18年,并开科取士,封官赐爵,进行反元斗争。因龙为帝王的象征,该地遂称龙居,延续至今。村址设在龙居圩,辖21个自然村,废村大谋。该地五凤山有元朝李大帝都遗址,今尚存“石交椅”一方,旧墙基99间;还有始建于明的龙显堂,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侨乡。村民主要为林、胡、杨、姚、郑、魏姓。 ◎ 地名含义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李大在此据险称帝,竖旗起义,聚集兵众,建寨称王18年,并开科取士,封官赐爵,进行反元斗争。因龙为帝王的象征,该地遂称龙居,延续至今。 ◎ 历史沿革明、清属金田乡兴一里,民国三十五年属尚卿乡龙居保,1952年属第十区龙居乡,1958年成立蓬莱公社龙居大队,1984年改为龙居村委会。 ◎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龙居村位于蓬莱镇的西北部,距蓬莱镇政府所在地14公里,有一条古老的龙居街道,元尚公路穿街而过。东至蓬莱镇上西村,西与蓬莱镇龙溪村相邻,南和蓬莱镇吾邦村接壤,北与蓬莱镇温泉村相连。 ◎ 人口与土地面积龙居村村落面积8.58平方公里,辖9个自然角落,33个村民小组。人口约5000人左右,村里有7个姓:林、胡、姚、郑、杨、魏、唐。 ◎ 物产经济龙居村主要是农业生产,原龙居村是以播种水稻为主,随着改革开放,村现在已引进了龙居村制衣厂、石料板材加工厂、五凤香厂,并且借尚卿乡竹藤加工的辐射,龙居村许多村民利用业余时间创办家庭式的竹藤加工站,更为可喜的是,茶叶生产年年增产,改造低产茶园的现象蔚然成风,茶农的收入越来越高,已逐步走向富裕型的小康村。每逢每月的一、六日群众都会自行集市,进行交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龙居街道的交易市场。在历史沿革中,龙居街道已称为初具规模的茶叶及农产品的市场。茶叶生产是龙居村的产业支柱。 ◎ 名胜古迹龙居村有闻名天下的五凤山(李大带霸王称帝的地方),是天然的旅游胜地,亦有供奉观音的龙显堂,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亦是天然的旅游胜地。 龙显堂:龙显堂乃观音圣庙(原名龙居庵,县志乾隆版已载)。始建明代宪宗成化二十三(公元1465年),历经五百余年,历史悠久,文化绵长。1981年,经有识之士倡议,海内外乡贤同心协力,重修圣庙,圣庙焕然一新,龙显堂文物古迹亦是研究闽南宗教文化的价值珍品。2003年6月,龙显堂被安溪县人民政府列入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圣庙之内的埕角有五百多年的罗汉松,此松据说每年长三寸,雷(新雷)鸣同矮三分,现在树高25米,枝繁叶茂,是安溪三圣树之一。随着政府宗教政策的落实,很多海内外善男信女纷纷前来龙显堂进香。现在本村各宫庙围绕龙显堂成珠结串,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旅游胜地和休闲的地方。 ◎ 山峰1、五凤山 又名大寨林。五凤山是李大带率军起义的地方,据传说,五凤山上有块李大带称帝坐的金椅,后李大带兵败时,金椅飞入长坑的九车潭,从此就没人看到金椅,后五凤山改为旅游胜地。 2、石鸡、石狗 明朝末期,龙居村有一个山像石鸡、石狗,据传说当时石鸡能啼,石狗会叫,因为此地山高地险,可以看得很远,也是后来李大带的烽火台,是探子报探外来强敌入侵的哨所。 2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新中镇龙居村旌阳区新中镇龙居村位于旌阳区东部,与中江县富兴镇相邻,地处深丘,幅员面积6.5平方公里,辖20个村民小组,936户,总人口2697人,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27元。自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开展以来,龙居村紧密结合灾后农房重建、产业发展、环境配套实施建设,着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龙居新村。 一是高起点规划聚居点建设。配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优美乡镇打造的要求,以相对集中、依山傍水、交通便利、风格统一为原则,着重强调聚居点的功能、环保和美化的统一,即将建成的“龙居新村聚居点”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堪与城市小区媲美。 二是规划与产业发展并行。在规划重建住房时,广泛征求农口部门意见,将住房与养殖用房一并纳入规划,形成聚居点住房风格一致、后房设计为养殖用房的房屋布局,统一推广优质肉兔养殖,动员群众发展肉兔养殖业,打造特色产业带,今年养殖户将达到100余户,三年内将达到300户。同时,探索丘陵旱地经济作物种植,在山地发展干果业,大力发展优质薄壳核桃,种植面积达560亩;在沟地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种植蔬菜达260亩。2009以来,特色种养殖业实现户均增收1500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