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龙滚镇
释义

龙滚镇位于海南省东南部海榆东线140公里处。东临浩瀚的南海,西依革命胜地六连岭群峦与国营东岭农场接壤,南靠山根镇,北与琼海市毗邻,东北部沿海与博鳌亚洲论坛一水相隔。龙滚河流经博鳌与九曲江、万泉河形成三河交汇流入南海。

基本情况

龙滚镇位于海南省东南部海榆东线140公里处。东临浩瀚的南海,西依革命胜地六连岭群峦与国营东岭农场接壤,南靠山根镇,北与琼海市毗邻,东北部沿海与博鳌亚洲论坛一水相隔。龙滚河流经博鳌与九曲江、万泉河形成三河交汇流入南海。

全镇17个行政村1个镇办农场,总面积152平方公里,总人口2.35万。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0600万元,比上年增长8%;农业总产值13068万元,比上年增长7.6%;财政收入3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97元,比上年增长6%,是万宁较为富裕乡镇之一。

自然资源

龙滚镇地处低纬度,在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最高平均气温(七月份)34.5℃,最低平均气温(一月)18.7℃,高低温差15.8℃,年平均气温西部山区22℃,东部沿海23℃,气候炎热,没有寒冬。

沿海年降雨2100-2200毫米,西部山区2600-2700毫米。气候特征是受海水和海洋季风的直接影响和调节作风,降雨量高度集中,气候湿润,多台风,7-10月为台风盛期。

龙滚河发源于六连岭,流经该镇,注入南海,镇内有四大田洋,即坡尾洋、东郎洋、西郎洋、文曲洋,区内地下水富水程度中等,水质具有城镇供水价值。

基础设施

龙滚镇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海榆东主干线和环岛东线高速横穿而过,南距万宁市政府所在地44公里,北距省会海口市130公里。全镇160多个村庄120个生产基地交通四通八达。

镇内现有2900KVA供电能力,实际用电量仅为1100KWA余量大,可满足项目用电需要。最近市供电公司将在该镇一所3.5万的变电站,供电充足富余。

供水:龙滚镇现有一自来水厂,供水能力为200t/d。

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龙滚镇已建设雨水、污水排放系统,本项目交易市场废水排入城镇污水管网集中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镇污水管网。

龙滚镇已有程控电话交换机2400门,目前仅开通1600门,尚有较大容纳新用户能力。移动通讯也可在龙滚镇区域使用。

人文优势

1、龙滚镇是革命的摇篮,陶育着一大批革命先驱和党的优秀儿女。早期为李大钊忠实同事和最得力助手,曾任北平市委农村部长的莫国荣,曾任全国政协常委、广东省副省长、中将军衔、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庄田,曾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的谢育才等一批革命家就出生在龙滚。

2、龙滚镇是海南省著名的华侨之乡。海外华侨和港澳

台同胞有2.7万多人,旅居世界19个国家和地区,比本地人口多4000余人,现归侨眷占镇总人口的85%,每年有近5000华侨回乡探亲和观光。1999年该镇被评为全国侨务工作先进单位。

3、龙滚镇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窗口。

(1)龙滚镇是全国著名的菠萝生产基地,曾被国家誉为"南亚热带作物名优产品示范基地",种植面积2.5万亩,农业人口人均1.5亩,年产菠萝6300万斤,产值约3900万元,仅菠萝一项人均收入2050元,税收100多万元,党和国家领导朱镕基、胡锦涛、温家宝等同志分别于1998年12月、1996年3月和1999年12月亲临我镇视察。

(3)龙滚镇市场繁荣。有传统的六月"军坡",吸引海口、琼海、文昌、屯昌、陵水、三亚等市县客商前来从事交易活动,还有星期日集贸日,吸引周边市县乡镇的客商集市。龙滚镇集墟面积1.5平方公里,是万宁市菠萝、胡椒、香蕉、冬季瓜菜等农副产品集散地,每逢菠萝收获季节,14 个省市140多名客商到这里设点收购菠萝,每天有120多部省外车辆开进龙滚收购菠萝、胡椒和瓜菜海鲜等农副产品,年均运销省外的农副产品12万吨以上,还有省外3000多人前来该镇务工经商。

获得荣誉

该镇各项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1998-1999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六好乡镇党委",全省十佳环境优美小城镇,全国侨务工作先进单位;2000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小城镇建设全省卫生乡镇椰岛杯竞赛先进单位";2001年被评为海南省纪检监察工作嘉奖集体;2002年被省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

美丽传说

关于龙滚镇名称,据说,是先有了龙滚河后才得名的。在龙滚这地方,远古就传下了一个美丽而动人的神话故事。

据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大地干旱龟裂,草木不生,赤地茫茫,民不聊生。

有一天,忽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闪闪,人们听到一声巨响,天开地裂,只见一条巨龙翻滚而起,腾飞直下云天。从此,大地上留下了一条深深的弯弯曲曲的龙身痕沟,山涧野岭地水都流到这里,汇成了日夜奔腾的河流。

河水驱除了大地的干旱,解救了千千万万的村民。以后,人们把这条河命名为龙滚河。将镇名称之为龙滚镇

乡镇变化

据了解,位于我省东线高速公路万宁市龙滚高速公路出口北侧的龙滚镇。乐内、和顺、山根、水坡是万宁龙滚菠萝的主要生产地。该地区种植菠萝面积达13000多亩,占龙滚地区种植菠萝的七成左右。该地区自1985年开始种植菠萝,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已形成规模化种植,每年上市的菠萝约有7000多亩。但是,菠萝却因为交通不便没有最大限度地给当地农民带来实惠。因为贯通该镇四个村菠萝产地的道路有七公里是狭窄的乡间小路,被村民们形象地称为“菠萝路”,路面凹凸不平,坡度高,一到雨季便无法通行,大卡车更加无法进出运货。多年来,每到运销菠萝时节,村民们都要先用“三脚猫”将菠萝运到高速公路旁,然后再装上大货车。这样既增加了收购成本,减少了农民的收入,又延误运销时间,菠萝品质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影响。如果扩大修整路面,工程量包括建一座小型桥梁、六个公路涵洞,全部施工需要投资30多万元。镇里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始终没有开工建设。这条运销菠萝的通道一直制约着龙滚菠萝的规模化生产,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去年,省交通厅支持20多万元,龙滚镇镇委、和顺村在外工作的老干部符明积极做工作,动员外出人员捐款,共筹集资金9万元。周边村民纷纷投工投劳,去年底,这条“菠萝路”的改造修整工程顺利开工。今年春节前,一条6米宽的乡村大道铺展在村民们的面前。和顺村村民符再平高兴地说,路通了,今年他种的40亩菠萝卖价与其他产地一样了。和顺村党支部书记梁定雄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终于告别了被动局面,菠萝产业有希望做得更大,新的一年和顺村充满希望,路通了,财源一定能滚滚而来。据龙滚镇委书记陈儒川介绍,建这条路涉及较多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前难度很大,但这次经过做细心的说服工作,并对损失大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偿或帮助发展生产,群众都能做到自觉自愿。如和顺村村民符会军有1亩多已长果的菠萝地必须征用来修建新路,他们一家人二话没说,就将地让了出来,还主动为新路建设投劳。

经济优势

龙滚镇能成为万宁市、农村经济建设的佼佼者,在于依托侨乡优势,并主要基于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龙滚镇

立足侨情 争取侨心

侨乡,有众多的海外侨胞,是归侨、侨眷聚居他。改革开放以来,龙滚镇委、镇政府就意识到:“侨”是龙滚的优势,是建设龙滚镇的能动力,做好“侨”的工作,可以加快侨乡经济建设步伐,带动侨乡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各项改革措施的完善。他们从本镇的侨情出发,把发展战略的重点首先描准在争取侨心之上。多年来,他们倾注精力,做了大量的工作:

侨房的落实

至1995年止,龙滚镇率先完成全镇历史遗留侨房的落实工作和各项侨务政策的落实工作。先后退还侨房43间,补偿、赔偿人民币86500余元;纠正各种涉侨案件18宗,回收归侨干部、职工15人,安置归侨、侨眷12人,为归侨孤寡老人3人解决定补等;

加大宣传力度

自1990以来,龙滚镇政府每年都拨出一笔专款,组织专门队伍,利用广播、有线电视、墙报、标语、宣传车等在全镇范围里大力宣传侨务法规、宣传侨乡建设的前景和意义,宣传归侨、侨眷、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爱国爱乡的热情和事迹,利用各种大小会议贯彻党的侨务方针、政策,强化全镇干部、群众为“侨”服务意识,致力使全镇上下形成一个理解、尊重和爱戴侨胞的良好社会风气。同时还在各村建立侨情信息网络,每有海外乡亲回乡,镇委一班人主动上门拜访,并责成有关单位为海外乡亲提供各方面的方便,每逢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镇政府不失时机地召开回乡侨胞座谈会,镇委、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到会与海外乡亲促膝谈心,介绍家乡发展的设想,通报家乡建设的情况,倾听侨胞对家乡各项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增进侨胞对家乡的了解,密切海内外的联系,力图形成齐心合力建设家乡的共识。每年龙滚镇接待海外乡亲不少于300多人次,镇委一班人周而复始地开展这项活动,从未间断;

深化涉侨来信来访工作

近几年来,龙滚镇每周几乎接待涉侨来访都不少于10多人次,每年收复涉侨来信不低于100封,镇委、镇政府坚持把处理来信来访视为服务于侨的一种机遇,他们订立了工作制度,既派专人负责,书记、镇长又亲自抓。长期以来,他们做到了热情接待,有信必复,有求必应,在依法、及时解决各种问题的同时,抓住来信来访机会,有针对性地对那些上门的侨胞、归侨、侨眷做好宣传工作,进行政策性引导,从而稳定了侨心,取得侨胞的信赖;

贯彻执行侨务法律法规,尽心护侨益

近几年来,龙滚镇委、镇政府把学习宣传侨务政策、法律、法规当做党政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常抓不懈。他们有一条人人皆知的政令;侨乡干部既是侨法的执法者,又是侨法宣传员,要当一名侨乡的合格干部,必须学好侨法,熟悉侨情,牢固树立护侨意识,增强依法护侨的自觉性现和责任感。他们把这项政令纳入干部年终考核内容。近几年来,为保障归侨、侨眷及海外侨胞合法权益,他们妥善协同司法等有关部门,理直气壮,有效地行使职权职能,及时处理了侵犯侨益事件及各种纠纷,每年10月份,开展一次全镇执行《保护法》检查工作,杜绝了重大侵侨事件的发生,使侵侨行为逐年减少.赢得了侨胞的赞扬。

5、重视侨联工作。自1980年龙滚镇侨联恢复活动以来,便受到镇委、镇政府的格外呵护,为解决侨联的活动场所,1991年镇政府在墟镇闹市区无偿拨给侨联229平方米的地皮和4万元人民币,帮助侨联利用海外乡亲的捐款建起一幢二层楼,去年,又帮助侨联增建一层,目前,龙滚镇侨联已拥有一幢建筑面积680多平方米,集办公、经营铺面,芳名馆和设备齐全的招待所为一体的三层综合大楼。平时,镇委、镇政府十分关心侨联、侨务工作。书记、镇长定刚听取侨联工作汇报,积极协助、支持侨联开展各项活动。由于镇委、镇政府对侨联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使侨联工作有声有色,1994年,龙滚镇侨联被评为第五届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表彰的侨界先进集体。

龙滚镇委、镇政府立足侨情,脚踏实地为侨服务,不仅增进了与广大海外乡亲的情谊,而且激发了海外乡亲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的热情。据不完全统计,至1998年止,全镇共接受海外乡亲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800万余元,接受捐建的项目有:中小学校21所,医院1间,桥梁6座及乡村公路和一批公共设施。

发挥侨力建设墟镇

侨乡墟镇是侨乡的一个“窗口”,建设侨乡墟镇是带动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决策。

从1985年开始,龙滚镇委、镇政府在省、县建设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实地测量,他们贯彻国务院有关小城镇建设法规,立足高起点,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墟镇建设的长远规划,绘制了《龙滚墟镇建设规划图》。

电脑给我们展示了龙滚墟镇建设如下几组数据;

至1998年止,共筹集资金12600万元,其中侨资占82%,建起楼房601间,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拥有7条街道,总长3150米,整个墟镇面积由原来不足10.2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1.5平方公里:

—一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建起2个综合农贸市场,占地1.5万平方米,新建公厕4座,停车场2个,铺设水泥、柏油路面总长2680米;

—一墟镇长达1240米的主要街道安上路灯,铺设彩砖人行道,增建龙滚镇至高速路出口处水泥路面800多米,疏通地下排污道3640米,植造绿化带4242米;

—一墟镇道路硬化率达95%,基本实现“四化”(硬化、绿化、美化、净化),自来水用户率达95%,通讯设备拥有率达90%;

—一1998年初,按总体规划要求,又引资1400万元开发建设龙西街176间铺面,同时着手改造二层楼房;

此外,龙滚墟镇还拥有中、小学、幼儿园、医院各1所。老干部之家2所,卡拉OK歌舞厅2家,影剧场2个,有线电视用户达400多家。

龙滚墟镇建设起点高、速度快,规划科学获省、市及有关部门高度评价。1993年至1997年龙滚镇连续五年被海南省激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历年历次全市村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检查评比中,龙滚墟镇均占鳌头。1997年龙滚镇委书记陈秋川同志被海南省委评为海南省十佳优秀乡镇党委书记。龙滚镇委一班人深有体会地说:“成绩来自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更与海外侨胞密切相关,实践使我们对邓小平‘海外关系是个的好东西’的英明论断有更深的理解。”1986年龙滚镇完成墟镇建设整体规划伊始,首先遇到的是资金问题,为尽快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他们大胆改作墟镇建设投资体制,实行广开财路,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方面采取国家、集体、个人相结合的筹资方法;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本镇海外侨胞众多的优势。通过侨联搭线、铺路,先后与17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乡亲、侨领、知名人士,同乡会、宗亲会、海外社团等沟通了联系,在全镇范围里动员归侨、侨眷开展“一人一封信”活动,并利用归侨、侨眷出国出港探亲和海外乡亲回乡的机会宣传,鼓动海外乡亲投资家乡建设新墟镇。为调动海外乡亲建设家乡积极性,镇委、镇政府还制订了优惠政策,推行“谁投资、谁受益”和“低地价、高让利、求发展”的原则,打破了过去地方则政单一投资搞建设的格局,使墟镇建设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不可讳言,龙滚墟镇建设,侨资起了重要作用,龙滚新墟镇前期工程由侨资兴建,第一批楼房由海外乡亲投资2000多万元建造。侨资的注入推动了归侨、侨眷,带动了各行各业,激发了投资,集资建墟镇的热潮。已具规模的龙滚墟镇,目前正实行高效能市政管理,该镇相继出台了一整套建设文明墟镇,培养市民良好形象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市政管理队伍,采取门前“三包”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了小城镇市政各项工作的管理水平。现在,龙滚墟镇整然有序,实现了禽畜圈养、垃圾归桶、广告归栏、摊点归位、农贸归市。1998年再次被海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和“优美小墟镇”的称号。

墟镇建设规范化给全镇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典范。龙滚17个村委会,村村有村规民约和长远建设规划,许多村庄仿效龙滚城采取多渠道集资(海外乡亲、外出干部职工和村民各捐一点)的方法创建文明村庄。仁造、福塘等村近几年来共集资50余万元,全村男女老幼齐动手,整顿村容村貌,铺设水泥村道,修建水井、水塔、村门,仁造村还为本村17位革命先烈建造革命烈士纪念亭。去年仁造村被评为海南省侨乡文明村庄,省侨办组织全省侨务系统代表参观时,代表们为该村所有村道、排污道水泥硬板化、家禽家畜归栏和净洁的村庄卫生等给予高度的评价。1997年以来,龙滚镇共投资75.5万人民币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新建三级无害化厕所1261座,使全镇农户三级无害厕所达2066座,占农户总数40%以上,全镇实现了户户用井水,人人饮用卫生水。

因地制宜 发展经济

侨汇赡家、馈赠亲友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长期来,侨汇是龙滚桥乡的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几乎家家都有这笔收入。过去侨汇只能作侨眷生活性的消费,未能转变为生产资本,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龙滚镇委、镇政府就关注着侨汇的挖掘和利用问题。如何把归侨、侨眷手中的侨汇转变为产业资本,发展侨乡农村经济,变输血为造血,这一课题上了镇党委首要的议事日程。为掌握发展农村经济的第一手材料,合理配置资源,镇党委一班人踏遍了龙滚的山山水水,对各个区域进行全面调查研究,聘请专家对水文、土壤、气候等进行科学分析、论证,在这基础上,他们根据实际巧妙地把龙滚划分为东、中、西三种类型区域,提出一个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归侨、侨眷侨汇及村民手中闲散资金,滚动运作,发展区域经济的大胆设想;东部沿海以发展深海捕捞业、海滨旅游业和林业为主;中部平原以淡水养鱼、养鸭、种植反季节瓜菜和发展运输、服务等第三产业为主;西部山区、丘陵地带以发展菠萝、橡胶、胡椒及水果等种植为主。这种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理资源发展农村区域经济的战略部署很快转变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为尽快启动群众的积极性,他们首先物色对象在各区域搞示范点,同时组织镇干部分片包点,深入农村,走访农户,引导农民摒弃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更新观念,挖掘潜力,为增强群众对发展区域经济的消信心、减少风险合盲目冒进,镇委、镇政府拨出专款聘请专家、农艺师、技术员实地讲学,办培训班,1994年以来每年都聘请省级专家市级农艺师和技术员举办技术培训班2一3期,培训党员、干部、农民232人次,组织干部群众往外地参观取经73场次。目前,全镇已有282名归侨、侨眷掌握了二门以上技术,经市科协考核,均获农民技术职称。同时,镇委、镇政府还在各村委会建立科技站或科技小组,建立健全乡镇科技网络。1998年底,龙滚镇区域开发已初具规模,菠萝种植从水坡、龙楼辐射到16个村委会。菠萝种植也从原有的村级、农民联合体发展到干部十农民、公司十农民等股份制形式,1996年底,全镇菠萝种植面积已达1700公顷,成为海南省最大的菠萝基地,被国家农业部农垦局、农业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授予“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1998全镇仅菠萝收入就达4650万元,人均达2000元。被誉为“菠萝村”的和顺村,1998年菠萝收入达150万元,户均收入1.53万元,该村共98户417人,现已有15个10万元户,每户银行存款不低于2万元。区域性开发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全镇有85%以上的归侨、侨眷原有的侨汇在开发生产的轨道上越滚越多,龙楼村侨眷李崇雄1997年仅菠萝收入就达15万元。近几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龙滚视察,1998年12月20日朱总理视察龙滚菠萝基地时给予高度的评价。

菠萝成为龙滚镇的龙头产业,被海外乡亲誉为“造福工程”,这个工程不仅丰富了侨乡人民的腰包,改善侨乡人民的生活,又给侨乡人民带来了种植热潮的效应。目前,全镇人均种植经济作物10公项,真可谓龙滚无闲地。

养殖业、捕捞业、运输业是龙滚镇的又一个经济增长点,去年全镇水产产量1905吨,总产值1656万元;全镇淡水养殖面积达3250亩;运输业已发展到拥有10轮大卡车18部。大巴、中巴豪华车16部、丰田车22部、各种机动车375部。

乡镇企业发展迅速。目前,全镇已有侨属、侨资、乡镇企业3家,投资额达3000多万元人民币,1996年以来仅为菠萝运销项就增办了13个竹器包装厂,解决归侨、侨眷就业300余人,增加了地方税源。去年侨属、侨资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4000多人,总产值8304万元,比92年增长20%,1998年全镇农民个人存款突破1亿元大关。

龙滚镇农村经济高速发展,推动全镇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现各村委会都有长远建设规划蓝图,从镇至村委会、村民小组及各种养基地的公路网络已形成,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种养基地通汽车。全镇出现了盖楼房的多,骑摩托车的多,使用家电的多。大格村委会已有90%以上的农民按村委会的规划建起水泥结构的新型农民住宅。龙滚在发挥侨乡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的道路上已露“尖尖角”。

强化服务 着眼未来

近年来,龙滚镇农村经济建设成绩斐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镇委、镇政府不仅起了决策作用,而且还起到了铺路搭桥之作用。他们带领全镇人民从根本上突破了龙滚传统的封闭的和落后的农业经济体制,积极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参与竞争,重新调整产业结构,全面规划开发高效热带区域性农业生产基地,形成种养双轮驱动、相互促进、充分发展的新格局。并为实现这新格局,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九十年代初,当群众对区域性开发仍存在模糊认识,许多归侨、侨眷不愿把手中的侨汇和闲散资金变为产业资本时,镇委一班人分工包片,驻扎村委会,深入农户,宣传政策,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克服保守倾向。为树立广大群众的信心,他们按区域推行示范效应,组织技术人员帮助农民代选品种,传播技术,释疑解难。1994年,水坡村委会菠萝种植取得了成效,他们及时总结、推广水坡种植经验,以典型带路,从而激发龙滚种植热潮。

龙滚种养业异军突起年年增产增收,然而,流通问题却成为农户的后顾之忧,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为广开农产品流通渠道,近几年来,龙滚镇委、镇政府把实施流通工作当做一件大事来抓,他们一方面加快农贸市场的建设,鼓励农民进入市场唱主角,努力强化产品的产、销一条龙;另一方面发挥原有的商业和供销部门流通渠道之作用,动员有关部门帮助农民走出镇外、市外、省外办市场。同时,镇委、镇政府还选派28人奔赴全国15个点推销菠萝,沟通各种农村产品供销信息,为龙滚农产品疏通销路。目前,龙滚镇已拥有一支数百人的专业流通大军,在全国各地建起了菠萝产品销售网络。每年约有280多位各地客商亲临龙滚购销菠萝,为消除客户“出门一时难”的情绪,龙滚镇委、镇政府积极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咨询,协调有关部门主动为客户解忧排难,并派出镇干部、派出所干警蹲点各村委会,在全镇范围内强化文明贸易,杜绝强卖和霸市现象。外地客商深有体会地说:来到龙滚镇如归自己的家……。龙滚菠萝已成为“名牌”产品占领东北市场,销售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名牌”效应又给龙滚种植业增添了腾飞的动力。

龙滚是万宁市发展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一朵奇葩,为侨乡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是,成功后的龙滚镇委、镇政府并非满足现状,他们对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以上指出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局,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同时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有着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他们的目光已投向未来,并着手今后三年的战略部署;一是先创办二大示范基地,种植龙眼100亩、荔枝150亩;二是规划绿色系统工程,创建胡椒、椰子、橡胶等热带作物种植基地,在全镇范围内推广“菠萝起家、胡椒兴家、荔枝龙眼橡胶安家”的总体方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