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龙霸西域
释义

玄幻小说,讲诉陈汤博达善属文。家贫丐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西至长安求官,得太官献食丞。数岁,富平侯张勃与汤交,高其能。初元二年,元帝诏列侯举茂材,勃举汤。汤待迁,父死不奔丧,司隶奏汤无循行,勃选举故不以实,坐削户二百,会薨,因赐谥曰缪侯。汤下狱论。后复以荐为郎,数求使外国。久之,迁西域副校尉,与甘延寿俱出。

飞妖西域

编者简介:

男,新疆和静县人,祖籍,河南信阳,青年文学作家。为人孤僻怪异,让人难以琢磨,所以其写的文章也另有一番风味,耐人寻味。

赵杰作家厌读书,好写书,是个不折不扣的写作奇才,很多读者认为其中篇小说《幻之泪》与郭敬明的《幻城》在写法上极其相似,但是作者本人却不以为然,赵杰一再表明说自己所用的写法是开创性的。

赵杰作家的《幻之泪》被台湾与大陆的文学爱好者称为最悲惨的玄幻、战争、言情小说。

主要代表作有:《幻之泪》、《不卸甲》、《河南人站起来》等。

【飞妖西域】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兵人也。少好书,博达善属文。家贫丐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西至长安求官,得太官献食丞。数岁,富平侯张勃与汤交,高其能。初元二年,元帝诏列侯举茂材,勃举汤。汤待迁,父死不奔丧,司隶奏汤无循行,勃选举故不以实,坐削户二百,会薨,因赐谥曰缪侯。汤下狱论。后复以荐为郎,数求使外国。久之,迁西域副校尉,与甘延寿俱出。甘延寿字君况,北地郁郅人也。少以良家子善骑射为羽林,投石拔距绝于等伦,尝超逾羽林亭楼,由是迁为郎。试弁,为朝门,以材力爱幸。稍迁至辽东太守,免官。车骑将军许嘉荐延寿为郎中,谏大夫,使西域都护、骑都尉,与副校尉陈汤共诛斩郅支单于,封义成侯。

公元前58年,匈奴帝国分裂,五单于并立,经过一番斗争,呼韩邪单于取胜,但其堂兄郅支单于又自立。前54年,呼韩邪单于战败南迁,匈奴遂分为南北两部,而为争取外援,双方都将太子送至汉长安为人质。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入朝觐见汉宣帝,并要求全民迁居河套,附属于汉,被接纳。在汉的帮助下,南匈奴实力大增,不断攻击郅支单于部,迫使其向北迁移至今天的西伯利亚地区。前45年,郅支单于要求汉交还其在长安为质的太子,朝廷派遣卫司马谷吉送郅支太子回国。谷吉是个迂腐的儒士,为求仁至义尽,不听劝阻,一直把太子护送到贝加尔湖附近的临时首都坚昆王城。然而他的殷勤辛劳郅支单于不但不领情,反而记恨汉朝偏向呼韩邪单于,把谷吉一行人杀掉,过后又惮于汉的威势,再度率部西迁康居(今哈萨克的突厥斯坦地区)。时值康居国与乌孙国发生战争,也希望借助匈奴的力量,其国王就与郅支单于互相嫁女与对方,结为姻亲,共同对抗乌孙。乌孙战败后向汉靠拢,寻求支援,而郅支单于居功自傲,杀掉康居国王女儿及其臣民数百人,又欺辱邻近的大宛等国。汉朝三次派使臣向郅支单于索取谷吉等人尸骨,郅支不肯,并且困辱使者,态度嚣张。而当时汉元帝即位不久,实行偃武修文政策,并不想兴师讨伐。

建昭三年,汤与延寿出西域。这次出使西域,他们一身武将打扮只带着一支护卫军队,而不是征讨大军。陈汤一路登高望远,他认真观察地形及周围的环境并记录了下来。到西域都护治所以后陈汤日夜研究以郅支单于为目标的西域作战方针。一日,在议事厅内陈汤一面环视着议事厅周围的装饰一面兴奋地对甘延寿说道:“甘都护”啊!你知道吗?我现在终于可以大展宏图了,今后我绝不会在让朝廷小看我陈汤。

一旁的甘延寿听罢百思不得其解的嘟囔道:我真不明白你脑袋里整天在想些什么?舒适安逸的生活你不去享受却非要向朝廷请求出使外国,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遭罪。也难怪甘延寿不明白陈汤的心思,有谁会傻到逍遥自在的生活不去享受,却偏要去过那种寂寞无聊的生活。看来在甘延寿的印象当中愿意过这种生活的陈汤还是第一个。

陈汤却不以为然地回答道:大丈夫生于人世不立功名岂不悲哉?此来外国不是遭罪而是为国效力,扬我大汉之龙威于塞外。甘延寿听罢陈汤的话语如此铿锵有力,他突然觉得陈汤此人不同凡响,便谦虚地对陈汤说道:愿闻其详。

陈汤慷慨陈词地说道:郅支单于剽悍残暴,四处扩张土地屡战屡胜屠杀无辜百姓称霸于西域,一旦他征服了西域各个小国就会对汉朝构成威胁,如果朝廷不制止的话,日后他必定是西域的祸害,大汉的劲敌。现在他虽然居住地遥远,但是城池防御力很差,没有大的杀伤性武器。我们可以调动屯田戍边的士兵联合西域各国的兵力出其不意,直捣黄龙,郅支必败。郅支单于不得民心,人人恨之入骨,就算他逃跑了也没有藏身之处。这立功的大好时机不就触手可得了。一旁的甘延寿听的津津有味,他沉思了片刻赞同地说道:不错,这的确是一个好注意。不过我们必须上奏朝廷,然后调遣大军一举拿下郅支单于。“上奏朝廷?没那个必要。你觉得朝廷会批准吗?”陈汤冷冰冰的问道。

甘延寿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反问道:怎么?你想瞒天过海,先斩后奏?

“还有别的办法吗?”陈汤严肃的问道。此时甘延寿脸色铁青,只见他板起了面孔严厉地呵斥道:家有家法,国有国规,伪造圣谕可是死罪。有我在此绝不容你胡来,丢弃性命。

陈汤见甘延寿如此认真便继续慷慨的分析道:上奏朝廷公卿议事意见不一,必错失良机,元帝偃武修文,兴师出征的可能性很小。如果现在不及时消灭郅支单于,等他征服了其他小国后必定会逐渐的强大起来,到时在兴师讨伐晚矣!大好汉室江山威震四海,岂能容此鼠辈胡作非为,灭我大汉之龙威?机不可失,时不在来。

甘延寿听罢后觉得陈汤说的很有道理。但是私自假传圣谕调兵遣将可是死罪,国无章法不成方圆,这样做乃大逆不道,陛下轻则斩我等人头颅,重则说不定要满门抄斩,想到这甘延寿不由得打了个冷战。他还是坚定地对陈汤说:不管怎样我绝不允许你触犯汉律,一切计划必须上奏朝廷,由朝廷决定。

陈汤听后顿时觉得甘延寿这个人胆小如鼠。无奈,他只好嘴上答应了甘延寿现将此事上报朝廷,但是他的心里却在盘算着他做官以来的第一件功劳。一天清晨,陈汤正在房内研究如何才能说服甘延寿和他一起征战郅支单于,这时房门被敲响了。“谁?”陈汤没好气的问道。“将军,是我刘管家,甘都护派人来要你去他府上议事。”敲门的管家回到道。

陈汤觉得莫名其妙,大清早的能有什么事?他对管家应了一声,随后起身前往甘延寿府邸。

刚到甘延寿府邸,甘延寿府上的管家就告诉陈汤说甘延寿水土不服卧病不起,陈汤听后大喜。

甘延寿卧室内。甘延寿对陈汤说:陈将军,我水土不服难以料理事务,一切军务暂且由你代管。

一旁的陈汤听后连忙安慰道:甘都护安心养病,我一定竭尽全力为都护效劳。甘延寿很信任陈汤,他觉得此人很有才华。但是他还是不放心的叮嘱道:陈将军你可不要在我生病期间出任何乱子啊。

陈汤一本正经的领命道:甘都护放心,莫将绝不辱使命。正事说完了以后两人又寒碜了一会陈汤便告退去了都护治所。

陈汤到达都护治所的第一件事就是召见自己的几名心腹,令他们前往汉朝的附属国及屯田戍边的军队假传圣谕调动他们的军队到指定地点集结征伐郅支。陈汤所做的一切都在秘密的进行着。十数日后甘延寿的病情已有好转。一日中午突然有名全副武装的武将急冲冲的闯进了甘延寿的书房,此时甘延寿还在休息。

“急急忙忙的怎么了?”甘延寿起身好奇地问道。

武将结结巴巴地说道:报告将军,不...不...不好了。“别急,有什么事慢慢说。”甘延寿突然觉得有什么不妙便对武将安慰道。武将显然还是很慌张,只见他神情紧张的说道:将军,陈将军调集了大批的军队足有四多万人马,现在正在城外候命。“什么?你在说一遍。”甘延寿吃惊的说道。“陈将军调集了三四万人马的军队正在城外候命,您快去看看吧。”武将又重复道。

此时甘延寿才知道自己没有听错他慌了连忙从床上爬了起来大声怒吼道:陈汤他想干什么?想造反吗?

正在这时突然陈汤身穿战甲,腰上挂着佩剑带着十几名武将跑了进来。

甘延寿见陈汤如此打扮便举起右手,手指指向陈汤吼叫道:陈汤你想造反吗?还不赶快跟我一块去把军队撤了。

这时陈汤拔出了腰间的佩剑用威胁的口气呵斥道:怎么?大军已经到此,你想阻挡大军吗?为人臣子不为国效力,你配做大汉的将军吗?甘延寿泄听罢后彻底无言了,他知道自己是阻挡不了大军的,现在唯有一拼于是甘延寿只好依从了陈汤。是夜甘延寿与陈汤和各路军队的将军一起开会商讨了进军计划。军队规定了统一的口令,大军共分为两大队,一队由甘延寿带领走南道,过葱岭经大宛;另一队由陈汤带领走北道,入赤谷,过乌孙与康居境。次日清晨大军备足了粮草大张旗鼓,浩浩荡荡的向北进发了。

行军中赶上康居副王带数千骑人马侵掠赤谷城,他们不仅抢夺到大批畜产,还常常侵袭汉军。陈汤命所部西域联军进攻康居副王,杀死四百多人,夺回被康居副王俘虏的赤谷城民,把俘获的牛、羊、马作为军粮。到达康居东界后,又严禁军人抢掠当地人,并与当地的康居首领饮酒为盟,谕以威信。大军势如破竹,一直到单于城六十里才停军立营。同时,当地的康居人也怨恨郅支单于的残暴,把城内匈奴人的实情尽数告知给陈汤。

次日,大军又前行三十里,扎营待命。

此时康居城内宫殿里的郅支单于已经得知大汉的军队兵临城下了,他暴躁的对自己的属下吼道:那大汉的皇帝老儿偏向呼韩邪单于就算了,现在怎么又调遣大军来攻击我们?

这时一名官员恐慌的对郅支单于说道:大王何不派人去问个来龙去脉呢?

于是郅支单于便拍使臣去陈汤处询问。使臣见了陈汤问道:陈将军,你们大汉的军队为什么道我们这里来?

陈汤答道:我们陛下可怜你们单于远弃国土,屈身于康居境内,现在特派西域都护前来迎接单于一家回去,但是怕惊动单于,所以没有直接抵达城下。双方使节往来数次问答。

甘延寿、陈汤觉得时机差不多了,攻城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就责备郅支单于使臣:我们为单于而远道前来,至今没有名王大人前来拜见听命,郅支单于怎么这么无礼!我们兵来道远,人畜疲惫已极,军粮又快吃完了,恐怕这样子回不去,希望单于与大臣赶紧商量回复我们。

使臣只好点头依从,便回去复命于郅支单于。

郅支单于听罢使臣的解释后便大怒,辱骂道:汉朝狗官竟敢欺我无人,明天就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次日,陈汤命令各路军队前进,距城三里扎阵。向前望去,只见单于城上遍布五彩旗幡,数百人披甲站立于城上,又有百余骑在城下来往驰骋,以耀兵威。城门口还有百余步兵摆成鱼鳞阵,操练演习。

这时城上的士兵不停向陈汤的军队叫喊道:来呀!进攻啊!

陈汤身披战甲,手握佩剑,他对旁边的甘延寿说道:看来郅支单于是胆怯心虚呀。甘延寿不解地问道:陈将军,何出此言?陈汤笑着解释道:郅支单于这样做就像人走夜路大声叫唤,给自己壮胆而已。

甘延寿听罢便哈哈大笑,说道:我还一位他有多厉害呢,也不国尔尔。

正在这时,匈奴骑兵百余人突然朝陈汤的大军阵前驰来。汉军便把弩机瞄准了前来挑逗的匈奴骑兵,匈奴兵见状连忙掉转马头跑了回去。

这时陈汤大声命令道:放箭!“搜!嗖!嗖!,无数支利箭犹,速度如风一般直射匈奴骑兵和步兵。

匈奴兵吓得都争先恐后的跑回了城中。这时甘延寿、陈汤亲自击鼓,军队立时齐向前冲,直扑城下,穿堑攻城,以劲弩射得楼上披甲兵士跑往楼下。由于土城外有木城,匈奴兵从木城栅格里向外射箭,杀伤不小。联军纵火烧掉木城。

天色渐渐的黑了下来。深夜,数百骑匈奴禁不住大火灼烧,趁黑往外逃窜,刚出城门时便箭如雨下全被陈汤的军队迎头射杀。 郅支单于此时犹如热锅里的蚂蚁急的团团转。刚开始郅支单于得知汉兵来到的消息时,本来想逃跑。但他怀疑康居人怨恨自己而作汉兵的内应,又听说敌国乌孙及其他城郭国都出兵助汉人征伐自己,感觉无所逃遁。当时他已经带人出城,思前想后,决定回城坚守。

郅支单于硬撑着队属下说道:汉兵远来兵马疲困,不能久攻,到时自然就会撤退。

片刻后郅支单于身披甲胄带领护卫跑向了城楼上指挥,他几十个大小老婆也很英勇,都操弓向汉军射箭。

陈汤的军队矢发如雨,突然一只箭不偏不倚命中了郅支单于大鼻子,此时他的几十个夫人也死伤殆尽。郅支单于勉强支持,下城骑马,逃入内城。

半夜,木城被陈汤的军队攻陷,守城匈奴兵向城外大呼,当时还有亲匈奴的万余康居骑兵绕城环行,声援匈奴。黎明时分,四面火起,联军士兵大喊登城,锣鼓惊天动地,汉军推着攻城车攻进土城中。见势不好,康居兵逃走。汉兵攻入内城,军队蜂涌入内到处纵火。

这时,陈汤的手下大将杜勋手持大刀挥舞着向匈奴兵砍去。突然他发现不远处一群匈奴兵在护着一个人,那不是别人,正是前面在城楼上指挥匈奴兵的后郅支单于,杜勋连忙砍翻了身旁的几名匈奴兵直奔郅支单于处。很快杜勋比昂解决了郅支单于的护卫兵,郅支单于惊恐万分连忙提刀向杜勋砍去,杜勋灵敏的躲了过去并反扑一刀砍下了郅支单于的头颅。

杜勋不敢疑迟便拎起郅支单于的头颅杀向陈汤处复命,陈汤见自己的手下已斩杀了郅支单于心里便激动万分。只见他接过郅支单于的头颅并举在空中大声叫道:郅支单于已死,降者不杀。匈奴兵见自己的首领被陈汤举在了空中,都跪在了地上高呼饶命。于是陈汤和甘延寿便下令收降匈奴士兵并原地整顿。

当日汉军从狱中解救出两名汉朝的使者,从宫中搜出已故使者谷吉所带的文书信件。入城将士搜捕敌军,诛杀了郅支单于的妻妾、太子以及得封的王公等共一千五百一十八人,生擒吏一百四十五人。另外俘虏敌兵一千余人,都交给了参与打击郅支的小国军队。是夜陈汤命人取拿出笔墨,当即写下了扬眉吐气的疏奏: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书写完毕以后便急忙命人带着奏章及支单于的头颅火速送往朝廷报捷。数日后陈汤的军队休整完毕以后便撤军朝长安进发。朝廷收到奏章以后汉元帝便立刻召集官员商讨如何封赏甘延寿和陈汤。

中书令石显、匡衡认为甘延寿和陈汤假传圣旨,犯有大罪,以功相抵,不予诛杀就可以了,如果再予封爵赏赐,那么今后的出国使者争先效仿,必然无事生非,为国招难。元帝听了觉得也有道理,但他内心还是想嘉奖有功之将,于是此事便议而不决,拖延下去。

宗正刘向认为,对待甘延寿和陈汤仅以功过相抵是不公平的。于是他又上书皇帝,专门评析了扫除郅支的艰难以及意义,他认为甘、陈“总百蛮之君,揽城郭之兵,出百死,入绝域,遂蹈康居,屠五重城,搴歙侯之旗,斩郅支之首,县旌万里之外,扬威昆山之西,扫谷吉之耻,立昭明之功,万夷慑伏,莫不惧震。呼韩邪单于见郅支已诛,且喜且惧,乡风驰义,稽首来宾,愿守北籓,累世称臣。立千载之功,建万世之安,群臣大勋莫大焉。”

于是汉元帝便下令沿路县城摆设酒食夹道欢迎得胜之军过境。陈汤、甘延寿回朝后汉元帝对二人问道:陈汤、甘延寿你二人为何假传圣谕?陈汤跪向汉元帝面色不改,镇定自若的抢先回答道:陛下,郅支单于叛逆不臣服于汉室,四处征战扩张,久为祸患,灭我大汉之龙威,不可不除。若我奏报朝廷必耽搁时务,用兵之道乃兵贵神速,出其不意而制胜,所以只好冒死假传圣谕,请陛下降罪。

汉元帝听后龙颜大悦,便又问道:你二人该当何罪?“死罪”陈汤和甘延寿同时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汉元帝铿锵有力的说道:“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二位将军敢在无外援、缺粮草的情况下出百死,入绝域,冒死捍卫我大汉王朝乃忠义之臣子,尔等乃大汉之功臣,虽假传圣谕,但伏诛了大汉的祸根郅支,应重赏。

于是汉元帝便下令封甘延寿为义成侯,赐陈汤爵位为关内侯,各赏食邑三百户、黄金百斤,并拜陈汤为射声校尉,延寿为长水校尉。陈汤、甘延寿二人跪拜于汉元帝高呼万岁。这次的胜利,结束了西汉与匈奴的百年战争,洗去了汉室所遭受的屈辱,提高了汉朝在西域各国的威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7: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