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六街乡 |
释义 | 六街乡地处晋宁县东南面,距县城28千米,与江川、玉溪红塔区接壤,属三县交界,人杰地灵,资源丰富,交通便捷,通讯发达,水电充足,距昆玉高速公路15千米,平均海拔2150米。辖区内山峦叠翠,森林茂密,涓涓泉水,潺潺有声,森林覆盖率56.5%。有广阔的山场,肥沃的土地,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可供开发。 简介撤乡设镇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昆明市部分乡撤乡设镇的批复》及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晋宁等五个县部分乡撤乡设镇的批复》,2009年11月26日,六街撤乡设镇。 六街镇位于晋宁县东南部。面积108.58平方千米,人口1.26万人(2006年)。辖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六街,距县城28千米。 历史沿革以驻地月逢农历一、六赶集得名。1950年前,先后为永宁、翠峰乡,1950年为原晋宁县第五区(后改为三区),1956年建六街乡,1958年属上蒜公社,1961年析置六街公社,1983年改为乡,1984年改为区,1986年改为六街乡(中国政区大典:1988年复置六街乡)。1997年,面积108.6平方千米,人口1.2万人,辖六街、大营、龙王堂、三印、王家湾、青菜、大庄、干海、新寨9个行政村。2006年,辖六街、大营、龙王塘、三印、大庄、新寨、干海、青菜、王家湾9个行政村。 六街镇被誉为纯天然地下矿泉水的龙王龙潭、三印龙潭、大庄黑、白龙潭,日出水量各为1000立方米。境内柴河水库是滇池最主要的向心水系之一,从属滇池和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护地域范畴,是昆明市南线调水2258引水济昆主要水源区,也是市、县森林水土以及水源涵养重点保护地域,已成为昆明市生态农业镇。由于无污染、无公害、纯天然绿色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吸引了大批商贸客户前来签订种、养殖的相关合同,同时大批都市人慕名而来垂钓生态鱼,品尝无公害绿色食品及山茅野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已成为烤烟、洋芋(马铃薯)、荷兰豆(小荚豆)等绿色经济产品和各种水果、干果、药材、野生菌类生长的良好环境。每年雨季,六街镇林茂菌多,各种野生菌漫山遍野,成为晋宁县最大的产菌乡,年产野生菌150吨以上,旺季日均上市2.5吨,盛产黄老人、干巴菌、鸡棕、松茸、牛肝菌等20多种优质野生菌。 资源矿产六街镇境内磷矿资源尤为丰富,晋宁县磷矿石已探明储量为8.4亿吨,六街镇境内就有3亿吨,占晋宁县总储量的三分之一,且磷矿石品位高、储量大、品种齐全:有适合湿法加工的低镁磷矿,也有适合热法加工的高硅磷比磷矿石,其品位最高的含五氧化二磷达36%左右,矿石中的有害氧化物含量较低,特别是含砷较低,比较适合深、精加工高质量磷系列(低砷黄磷、优质普钙、磷铵等)产品。因此,六街镇还被誉为“磷都之镇”。 经济建设2006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21432万元;工业增加值完成3450万元,新增固定资产2300万元;2005年六街镇实现财政收入1039万元,其中:上划中央税收346万元(增值税的75%部份),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25元,粮食产量完成401万千克;生猪出栏10050头。六街镇党委政府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农村工作全局。牢牢把握建设现代新昆明的发展机遇,以人为本,以发展为主题,按照夯实基础,增强后劲;优化结构、确保重点;整合资源,提升财力;科技兴镇,提高素质;转变职能,强化服务的基本思路,全面整合磷矿资源、教育资源、农业产业资源;优化投资环境,培植骨干税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六街镇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镇财政财力有限,在建和待建项目资金缺口较大,许多建设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六街集镇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借申报示范镇评选的机遇,今后将逐年争取各级支持,对集镇街道进行改造、修缮,提升集镇功能。 基础设施六街镇党委、政府解放思想,团结务实,抢抓机遇,多方筹措资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公共设施:一是投资200万元新建六街中学综合教学楼,完善配置了现代远程教学设备;二是投资250多万元,新建六街中心小学综合教学楼,确保了教育普及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正常实施,为今后六街乡的发展培育人才;三是投资100万元修缮了六街卫生院和各村卫生所;四是投资10万元,新建六街乡计生服务所,并购置了相关设备,相应建立了妇幼保健、卫生防疫、医疗急救等服务,使集镇人员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五是投资37万元,修缮了六街派出所,使六街派出所焕然一新,为确保六街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2)基础设施:一是投资450万元,新建六街集镇自来水厂及管网,解决了集镇居民生活用水;二是投资130万元,建成六街集贸市场,形成了晋宁县第三大商品集散地;三是投资400万元,建成了集镇2千米长的东西南北大街,并对街道进行了绿化,安装了路灯;四是投资270多万元,新建了乡政府职工住宿楼,并对机关花园进行了改造;五是投资550万元,修建了上六公路,打通六街至江川,六街至玉溪的主要交通干线,全乡公路四通八达;六是电信交换机容量10000门,固定电话用户1400多户,小灵通、移动通讯已全部开通,全乡网络信号和电视覆盖实现了村村通。(3)农田水利设施:围绕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逐步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全乡范围内兴修田间道路3500米,整治河道2500米,支砌三面光沟道15500米,新建水窖2430个,投资建设了小型水库,对病险坝塘进行了除险加固,保证了蓄水量,充分保障了农田灌溉用水,确保了经济的长足发展。 人文地理六街山清水秀,每年举办正月开街文艺展演、三教殿圣会、民族调子会、火把节、斗鸟会、农家乐等民间文化活动热闹非凡,吸引了八方宾客;辖区内森林资源、水利资源极为丰富,植被茂密,大小库塘众多,山中古藤缠绵,山泉叮咚,百鸟鸣唱,景色宜人,是集生态、观光、山地旅游、垂钓、餐饮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圣地。 截止2006年底,全乡设有中心小学校1所,有4所完全小学,有教师70人,小学生1492人,中学有教师40人,中学生741人;全乡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233人,入学率达100%。设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1个,图书室1个。 医疗机构健全,有乡级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2人,病床19张,有村级卫生所9所,医务人员15人。结合六街乡实际,对全乡乡村医生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极大提高了全乡医疗服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开展计划生育整治专项行动,出生人口控制在137人,出生率为10‰,计划生育率达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综合节育率为89%,乡各项计生工作指标均完成和超额完成区计生局下达的任务。继续巩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全乡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2%,一年来共为245名参合农民进行减免门诊住院费6.85万元。 社会保障事业稳健起步,农村医疗预防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全面加强和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初步建立,参保人数10344人,参合率达91.8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正着手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正在逐步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参保人数达20人,老龄、残疾人工作得到重视,六街乡建有敬老院一所,共有五保户53户。 特色产业依托自然资源、水利、交通等有利条件,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和新项目,积极发展特色产业。烤烟支柱地位和品牌进一步巩固;磷矿资源开发日趋成熟稳定;荷兰豆、马铃薯种植成规模化发展;各种农产品成功进入国际市场;农家乐开发今后将成为旅游、休闲、度假的亮点;野生菌交易量占全县的三分之二;蔬菜产业潜力巨大。 十二五规划“十二五”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打造民富镇强和谐新六街;主要目标是: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20%,到2015年分别达到52137万元和3782万元;森林覆盖率达到58%,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5%,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和9%,到2015年分别达到19750元和10000元;适龄学生入学率达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综合覆盖率达90%,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实现上述目标,报告强调要正确处理好五个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关系: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无形”与“有形”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民生改善与软环境建设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正确把握好体制机制与队伍建设的关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