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六个一体化 |
释义 | “六个一体化”是指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这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在经过6年多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中总结出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标准。 城乡一体化的实践者认为:“六个一体化”都是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路径。其中,科学规划是基础,产业发展是支撑,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是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城乡均衡化配置以及管理体制的建立则是保障。 在城乡一体化改革之始,成都就将“城市规划”变革为“城乡规划”,即城乡一盘棋,将广大农村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等各项规划范畴,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全域成都”规划体系、城乡体系和监督执行体系。 城乡产业一体化,避免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弊端,成都顺应现代产业发展的规律,遵循“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思想,统筹推进“三个集中”,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机制,成都正着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形成了城乡一体化、梯度布局、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所在。在5年推进城乡一体化、对农民建立一系列公共服务的基础上,成都2008年开始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归属清晰、权责分明、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要求,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制度,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和颁证,并在市、县、镇都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立了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的市场体制。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是改善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必然要求。成都实施了网络城乡交通体系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向农村覆盖、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和城乡信息服务一体化,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城市自来水和天然气覆盖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村通固定电话和广播电视、移动信号覆盖率100%。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是最能体现以人为本、共创共享的制度安排。成都大力推进公共服务改革,建立了城乡一体化服务体制和经费筹集、财政投入机制,在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城市公共资源优势向农村覆盖,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为城乡统筹提供了制度保障。成都市先后对30多个部门进行了职能整合归并,建立起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大部门管理体制,促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和延伸;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对“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08年全市财政对“三农”投入比2003年增长了13.78倍,基层治理机制在灾后重建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进一步完善,很多村、组自发诞生了“监事会”、“公共资源管理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农民在参与经济发展和民主管理中当家作主,发挥了主体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