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柳子戏 |
释义 | 柳子戏是流行于以菏泽、济宁、徐州为中心鲁苏豫皖冀五省交界的三十余个县的地方戏曲剧种。又名弦子戏,黄河以北有“糠窝窝”、“百调子”、“吹腔”之称呼,是中国戏曲古老声腔之一。我国戏曲史上曾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之称的“东柳”就是山东柳子戏。 艺术特点(柳子戏的唱腔以俗曲和柳子调为主 曲子与小令是由长短句为主要结构组成的曲牌) 学术价值((1)研究明清时期的戏曲音乐 (2)研究民族音乐) 剧种简介柳子戏是以元、明、清以来流传于中原一带的民间俗曲小令为基础,并吸收高腔、青阳、乱弹、昆腔、罗罗、皮簧等声腔的部分剧目及唱腔,逐渐发展演变而成。因曲牌中有一种柳子调,故得名柳子戏。该戏与大弦子戏、罗子戏、卷戏等同出一源且相互影响;都以三弦作为主要乐器,辅之笙、笛,均属弦索声腔系统。 柳子戏有近五百年的历史,传统剧目二百余出,音乐唱腔曲牌六百余支,调式分为越调、平调、下调、二八调、反工四调和转调,一般以前四调为主。主要伴奏乐器有曲笛、笙、小三弦,俗称三大件。唱词是以长短句为主,通过挂“序”(齐言体)的手法,两者交错演唱,变化无穷,多姿多彩。由于宫调繁多,音乐优美,唱腔典雅古朴、清新绵邈,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哎咳”和“百调子”之称。加之行当齐全,各行都有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故能将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淋漓尽致、一览无余的展现在戏曲舞台上。 2006年5月20日,柳子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流行区域历史上柳子戏广泛流布于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五省交界的三十余个县,各地对其的叫法也不尽相同。流传于运河以东的曲阜、泰安、临沂、莒县、沂南一带的柳子戏,习惯称为“弦子戏”;黄河以北则称为“北(百)调子”、“糠窝窝”;在临清田庄(旧清平县治),称为“吹腔”。 戏鼎时期柳子戏鼎时期流范围有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苏、西至四川,北到辽宁大连,南及苏州七省市的广大地区。 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中记载:“开封和临清二地,是河南弦索腔与山东柳子腔这两大姊妹剧种生长的良好温床。”弦索腔向更远的地方流布……乾嘉之际,弦索腔曾南至苏州,北到北京,一度以“东柳”称盛。 相关史料记载《大连市志》:清末,梆子腔、柳子腔、皮黄腔在大连地区流行……… 《成都文化》2005.7.15期载……清代雍正、乾降年间"花部"戏曲勃兴,继有柳子腔、皮黄腔入川,逐渐与四川语音、地方民俗、本土民间小调和秧歌相融合,衍化为川剧的昆腔、高腔、胡琴、弹戏及灯戏,形成了风格统一的四川地方剧种。 历史沿革明清时期柳子戏是山东古老剧种之一。早在明万历年间,就有沈德符(1578-1642年)在《野获编·时尚小令》中记载:元人小令,行于赵燕,后流传各地。自宣德、正统至成化、弘治年间,中原流行[琐南枝]、[傍妆台]、[山坡羊],之后又有[耍孩儿]、[驻云飞]、[醉太平]诸曲流行。嘉靖、隆庆间,兴起[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天皇]、[干荷叶]、[银绞丝]等曲,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学,人人喜听。文中所说“中原”系为以河南开封为中心的周围地带。即后来柳子戏、大弦子戏、罗子戏、卷戏等剧种的主要流行区域。柳子戏现存的俗曲,许多与明、清俗曲刻本中的曲牌名称相同。如《山坡羊》、《琐南枝》、《耍孩儿》、《沽美酒》、《黄莺儿》等。由此可见柳子戏主要是在元、明、清以来民间流行的俗曲小令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成。这种由俗曲组成的地方戏曲在清初即已在山东境内流行。《聊斋志异》作者、山东淄川(今淄博)人蒲松龄就曾编过“戏三出”:《考词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闹馆》。其中《闹馆》一剧至今仍为柳子戏传唱。到清中叶乾隆年间,柳子戏(弦子戏)已在山东、河南一带广为传播。李绿园写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小说《歧路灯》中就曾有“历城的一班弦子戏”,而且是“山东弦子戏”曾在河南开封演出的记载。据史料记载,清初柳子戏还曾在北京演出过。在《日下看花记》中曾有“有明肇始,昆腔洋洋盈耳,而弋阳、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会,笙磐同音,歌咏升平,伶工荟萃,莫盛于京华”的记载。文中所记述的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前的情况。然而那时柳子腔就已被列入“一时称盛”的剧种,与昆、弋、梆相提并论,被称为“东柳、西梆、南昆、北弋。”然而,自乾隆五十五年徽班进京后,皮簧逐渐占据京城剧坛,柳子腔只好返回山东、冀南和豫东一带,在农村集镇中演唱,再未恢复当年盛况。咸丰初年(1851年)左右,演红脸的艺人姚天机在鲁西南创立科班,培养出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演员,如“十里轰、盖山东、玻璃水眼、张道洪”。咸丰十年前后,柳子戏名旦戴金枝,曾在一天之内连唱十五次《锯大缸》。在这之后的著名演员有刘玉柱(小生)、江米人(旦)、姚兰臣(丑)、周保三(净)等。到宣统二年(1910年)左右,柳子戏职业班社以运河为界分为四路。西路为曹县的义盛班,由张庆云领班,活动于菏泽、济宁一带;东路由立家兴领班,活动于费县、临沂等地;南路由张敬友带班,活动于苏北、丰县一带;北路由苗发云组班,以章丘为活动中心。 民国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柳子戏几经磨难,艺人们或改唱他戏,或弃戏务农,只有个别剧社勉强维持演出,惨淡经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柳子戏这一古老戏种得到恢复和发展。一些县级柳子戏剧团纷纷成立,如郓城县工农剧社、复程县新声剧社、曲阜县新声剧社、嘉祥人民剧社等。其中郓城县工农剧社最有名。1954年郓城县工农剧社参加了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其出演剧目《黄桑店》等获演出奖,主要演员也分获演员奖。同年,郓城县工农剧社调菏泽为地区柳子剧团。1959年又上调省,成为山东省柳子剧团。同年10月24日,毛泽东在济南观看了柳子戏《玩会跳船》、《张飞闯辕门》。1962年,剧目《孙安动本》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电影。1979年10月,曹禺同名话剧《王昭君》被改编成柳子戏,并参加山东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获创作及演出奖。1982年山东省戏剧演出月期间,省柳子剧团演出的《琵琶遗恨》获剧本改编奖、导演奖、音乐设计奖、优秀舞美设计奖、服装设计奖等奖项,主要演员并获表演奖。 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和时代的发展,柳子戏的优秀传统剧目《孙安动本》、《玩会跳船》、《红罗记》、《五台会兄》、《张飞闯辕门》、《白兔记》等得以恢复上演,还改编移植了《琵琶遗恨》、《王昭君》、《花木兰》、《卧龙求凤》、《江姐》、《法魂》等一大批优秀剧目。1992年,《张飞闯辕门》参加全国优秀剧目展演,获剧目表演两项最高奖,1998年,《法魂》一剧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 2002年,山东省柳子剧团剧团推出大型历史故事剧《风雨帝王家》首演取得成功,这是继《孙安动本》后的又一部力作 2004年9月,剧团在阔别首都舞台四十五年后的柳子戏再次晋京演出,将柳子戏经典传统剧目《孙安动本》和新编历史故事剧《风雨帝王家》奉献给了首都观众,受到各界好评,使剧团再创辉煌。 2005年,山东省柳子剧团一级演员陈媛同志在《风雨帝王家》一剧中饰“韦后”一角,一举荣获第二十二届梅花奖;年底又传来捷报,柳子戏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艺术特点柳子戏表演程式粗犷豪放,风格独特;人物动作设计,惟妙惟肖,生活气息浓厚。如武将出场,必先在台上表演踢腿、打飞脚、亮相;发怒时双脚跳起,表示急躁情绪;对打时多用真刀真枪。 柳子戏的唱腔以俗曲和柳子调为主其中俗曲部分比重较大,现存的200多个传统剧目中,由俗曲联成的约占二分之一。代表性剧目有 《白兔记》 (兴围、回围、磨房)、《金锁记》、《孙安动本》、《玩会跳船》、《抱妆盒》、《燕青打擂》、《三盗芭蕉扇》等。俗曲曲调委婉曲折,能够表达细腻复杂的思想感情,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之称。其曲牌有曲子与小令和客腔。 曲子与小令是由长短句为主要结构组成的曲牌这类曲牌的词格与唱腔的结构都比较严谨,每支曲牌的句数和每句曲词的字数都是固定的。速度缓慢、旋律华丽的原板(慢三眼板)曲牌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这部分曲牌的特点是字简腔繁,中间多虚词衬字,或将一部分词反复唱。曲子与小令包括“五大曲”、“复曲”、“单曲”、“小令”。 “五大曲”是指柳子戏中常用曲牌〔山坡羊〕、〔锁南枝〕、〔驻云飞〕、〔黄莺儿〕、〔耍孩儿〕。其中每支曲牌唱腔都有各种不同的节奏变化,并且男女腔齐全,各自均可自成一套。因此“五大曲”基本上代表了柳子戏音乐的主要风格。 客腔是指吸收其他剧种声腔的曲调,如[青阳]、[乱弹]、[罗罗]、[昆腔]、[皮簧]等。这些来源于不同剧种的声腔以其特有的音乐风格和艺术特点为柳子戏增色不少,并在长期融合使用中逐渐“柳子化”,成为柳子戏唱腔曲牌音调的组成部分,如[越调]、[平调]、[二八调]、[下调]。 柳子戏的伴奏乐器主要有竹笛、笙、三弦,伴奏时以单旋律的随腔齐奏为主。在伴腔时,笛子吹奏的旋律基本与唱腔相同,而笙和三弦则可加花变奏;演奏过门时,笛子可即兴发挥,与笙和三弦构成支声复调,艺人称其为“严丝合缝”、“风雨不透”。柳子戏的乐队由丝竹乐器和打击乐器两部分组成。丝竹乐器俗称文场,以笛子、笙、小三弦为主,兼用唢呐;打击乐器称武场,包括板鼓、大锣、小锣、手镲、小镲、堂鼓、四大扇等乐器。打击乐合奏时,发出“荒、扑、歹”的声音,音调鲜明,与其他剧种多有不同。 学术价值(1)研究明清时期的戏曲音乐在柳子戏600余支曲牌中,绝大部分曲牌结构严谨规范,曲调行腔委婉,曲牌过门完整齐备,调式丰富多变,风格各异;尤其是慢三眼节奏的曲牌,它加上唱词即为唱腔曲牌,不加演唱又是结构完整的器乐曲牌;而且它有异于其他剧种的摹拟唱腔的音乐旋律、结构,这自成体系、自呈面貌的音乐结构形式,对研究明清时期的戏曲音乐现象具有重要的作用及参考借鉴价值。 (2)研究民族音乐柳子戏音乐对研究中国北方戏曲、元代散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柳子戏音乐对中国民族音乐具有持久的借鉴作用。 实用价值(1)受到现代人喜爱柳子戏音乐具备旺盛的生命力,它的鉴赏价值得到现代人的认同与喜爱。如1998年纪念香港回归一周年音乐会上的开场唢呐独奏曲,就是源于柳子戏音乐曲牌《一枝花》。 柳子戏传统剧目《玩会跳船》中的音乐已被人民音乐出版社编录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音乐教材中。 (2)柳子戏音乐对兄弟剧种音乐的影响梅兰芳在《东柳重青》一文中说“……京剧里有一出《小上坟》,大家说是‘柳子腔’,用笛子伴奏,唱词七字成文”; 台北新剧团2004年移植改编柳子戏《孙安动本》,排出《孙安进京》在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 中国京剧院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移植柳子戏《孙安动本》,李和曾扮演孙安,并成功演出;黑龙江京剧院移植的柳子戏《孙安动本》做为剧院的保留剧目,长年上演; 中国歌剧舞剧院排演《红嫂》曾吸收过柳子戏音乐素材; 吕剧,黄梅戏都曾移植过柳子戏传统剧目《玩会跳船》; 豫剧、秦腔也曾移植过《孙安动本》。 (3)寓教于乐柳子戏的剧目、表演,数百年来都起到了高台教化、寓教于乐的积极作用。它的许多剧目都充满了扶正惩恶、清正爱民、精忠报国、尊老爱幼、扶危济困、侠胆义肠、见义勇为等高风亮节,这为推动社会发展,丰富大众娱乐生活,塑造社会人文精神,弘扬优良道德规范,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角色行当历史上柳子戏传统的脚色行当分为四生、四旦、四花脸,三大门头十二行。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随着柳子戏演出剧目的增多、演出阵容的扩大,脚色行当的划分也日趋明确具体,演变为现行的生、旦、净、末、丑五大门类。 生行生行包括红脸、净面大王、外脚、帮生、秀生、大武生、武生、娃娃生等角色。红脸,又称大红脸,是柳子戏特有的脚色行当。本工生行中的开脸戏,兼工净行中的唱功戏,俗称“黑红搅子”。其唱腔高亢浑厚,动作威武刚健。表演以唱为主,重在造型。剧中所扮人物如《斩貂》中的关羽、《挂龙灯》中的赵匡胤等。历史上本行名角辈出,多为班社的台柱子,如早期艺人姚天机、王连壁、小王连壁、马修润(小姚天机)等。1950-1963年期间最著名的演员是张春雷。净面大王,又称净面文生、胡子生。因其俊扮化妆而得名。多戴黑三髯,主要扮演剧中正面角色。重唱功,其唱腔流畅自如,圆润悠扬;念白抑扬顿挫。表演从容稳健大方。如《孙安动本》中的孙安等。秀生,又称文生或小生,兼演穷生。其唱腔委婉柔和,身段潇洒大方,表演斯文儒雅。如《张飞闯辕门》中的诸葛亮等。大武生,又称架子生。主要扮演年轻武将。如《下江东》中的赵云等。 旦行旦行中的角色有青衣、红衣、闺门旦、刀马旦、武旦、彩旦、老旦。青衣多扮演出身贫苦的成年妇女。其唱腔委婉,嗓音纯正,吐字清晰;身段动作稳重文静。如《白兔记》中的李三娘。红衣,又称红衫子、花旦、小旦。扮演年轻俏丽、大胆热情的姑娘、大家使女、小家碧玉或风流放荡的妇女。表演中身段灵活、举止轻快、眉目传情。其唱腔甜润,道白爽朗。如《玩会跳船》中的云霞、《雀山指路》中的穆桂英等。闺门旦,扮演善良貌美、有教养的闺阁女子。其表演端庄秀丽、娇柔含情;道白柔声慢语、注重声韵;唱腔清爽。如《观灯》中的胡秀英、《玩会跳船》中的白月娟等;刀马旦,因提刀跨马而得名。其唱腔洪亮圆润、身段潇洒大方,多扮演剧中女帅、女将、女妖、女寨主等角色;武旦,为武打戏中角色。其身段敏捷、轻盈,唱念响亮,表演中常用武术拳脚。如《打店》中的孙二娘等;彩旦,又称丑旦,多扮演剧中凶狠丑陋或风趣滑稽的角色。其表演夸张、粗俗、泼辣。如《游西湖》中的媒婆、《大观灯》中的母老虎等。老旦,主要扮演老年妇女,并有官、民、贫、富之分。 净行净行中有大花脸、二花脸、武花脸。大花脸,也称黑脸,在剧中多扮演官员、将帅、好汉一类的角色。其唱腔高亢浑厚,表演气势磅礴、豪放、粗犷。如《错断颜查散》中的包拯、《曹操逼宫》中的曹操等;二花脸,多扮演剧中性格豪爽、勇敢、机智或凶狠的人物角色。其嗓音洪亮,表演注重把子、折扇、云帚和腿功。如《安南国》中的邓飞虎等。 丑行丑行,有文丑、武丑、老丑、公子丑诸类。文丑,有官民之分,多饰演性格风趣诙谐、富于生活气息的舞台人物。如《安南国》中的常不中、《凤簪记》中的李狠等;武丑,表演轻盈机敏,常用“矮子步”、“矮子旋风脚”等技功,唱腔少,念白亦不多。打斗中常使用武术拳脚和多种刀枪花架。如《投西川》中的抓地虎、《花蝴蝶》中的蒋平等。老丑系戴白吊搭或白四喜的老年丑角,多扮演剧中性格善良诙谐的人物角色。如《麦里藏金》中的李万良、《万盏灯》中的王半仙等;公子丑,多扮演剧中放荡霸道、愚蠢无能的富家公子、纨绔子弟等人物角色,表演中念唱花俏、面目表情丰富。如《游西湖》中的胡思、《胡罗锅抢亲》中的胡罗锅。 早期科班曹县孙老家镇温楼村曾礼堂科班是一个柳子戏班,始于1915年,管主是该村的曾礼堂,简称曾家班。该班共培养了三期学员,按入学早晚分为春、秋、明三代。曾家班每期学员为40人左右,学员的年龄10至15岁,大都是温楼附近村庄的孩子。在此任教的老师,春字辈、秋字辈为王福润,明字辈是姬春花。 1935年,由张春雷集合毕业的学员组成一个柳子戏班,在东明、菏泽、丰县、曹县一带演出,获得了很大反响。1942年,曾家班改为公义班,1944年被抗日民主政府接管,改名为“新生剧社”。柳子戏原没有女演员,解放后从河南商丘四平调剧团内招来一些女演员充实到柳子戏班。因柳子戏曲调难学,她们一时难以学会,所以这个戏班既演柳子戏,又演四平调,后改为四平调剧团。当时全团有57名柳子戏老艺人,不愿改变剧种,就脱离四平调剧团转去郓城,成立了郓城县工农剧社,1959年调到省里,成立了山东省柳子剧团。 在曾家班出科较有影响的演员有花脸张春雷,红脸杨洪善,武生何方善,小生张兴城,青衣李保安等,主要上演的剧目有《孙安动本》、《大河北》、《虎牢关》、《改金牌》、《张飞闯辕门》等。 清丰柳子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山东普进和尚首先把柳子戏传到濮州(今范县濮城镇,解放前属于山东)北关,并收徒传艺成立“玩友班”,演出《三义碑》、 《黄秀娘游寺》等。 同治四年,山东鄄城马家沟李姓,逃荒至南乐县杨村乡程庄,在好友李德恭、张望斗支持下,收徒教戏,演出《秦英挂帅》、 《张达德游寺》、 《鞭打芦花》、 《赵匡胤坐监》、《改金牌》等三十余目。 同治十年左右,普进病逝,其弟子丁新志等分别授徒创班。升把柳子传到黑龙江。 同治十二年,清丰洪秀以郭伟清为主组建洪家柳子班并任管主。 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濮州“春夏大旱,秋飞蝗,牛病瘟,黄河决堤” (见濮州志),艺人为求生计,四散谋生。丁新志弟子又分别到山东鱼台、曹州、曹县组班。光绪 五年,柳子由山东曲阜传入台前县桥北张,古贤人张公艺后世族孙张兴善组建张家柳子班,演出《窦娥冤》、《火焰山》、《韩骷髅抢亲》、《鲤鱼精》、《蝌蚌精》、《相游车》、《姜老背姜婆》等,闲时聚演昼夜不散。 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濮州时世好转,丁新志重组三十人众的柳子班,演出《小指路》、《郭巨埋儿》、《马前泼水分》、《大香山》、《对金砖》、《孙安动本》等一百余出。 ; .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9年),清丰白马杨、范石村,班营、夏固,杨桥、官路边,西杨町相继组建柳子班,于春节农闲作会友联合演出。后白马杨聘洪家班王玉良、秦希安组建窝班,与洪家班同台演出,称“白马杨新班”。 1921年,南乐县南关组建柳子班,于春节,上元作娱乐性演出,观者如潮,数日皆然。 1937年日本侵华,时局动荡,服装道具被日军焚烧破坏,濮州诸班解体,清丰、南乐、台前班等亦偃旗息鼓, 1949年,清丰白马杨班在杨春田倡导下重新恢复。1951年该班杨兆禹、杨洪泽参加濮阳专署召开的少数剧种座谈会,回班后,演员每人献麦三斗,自制棉花头箱,正式对开营业演出。1953年被清丰县政关接收为专业剧团,1955年正式命名为“清丰县光明剧社第七团”。1956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剧目《李三娘》获演出奖和演员奖。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清丰柳子剧团三次被砍传五世的台前县桥北张张家班也逼使解体。1978年,清丰柳子艺人数次进京上访,获准恢复,为濮阳市唯一幸存的柳子剧种。 文献介绍山东戏曲音乐概论/高鼎铸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400页.--(戏曲音乐研究丛书) 山东地方戏曲唱段欣赏/张大经,高鼎铸编.--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762页 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李赵璧,纪根垠主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382页 二夹弦唱腔音乐初探/尼树仁编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521页.--(《山东地方戏曲音乐丛书》 ;2) 山东三十年戏剧选:1949-1979/山东人民出版社编辑.--济南:编者,1979年.--502页 山东革命小戏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6年.--160页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