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柳河 |
释义 | 吉林省柳河县历史悠久,地理环境得天独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野生动植物资源达700多种,其中中药材植物522种。改革开放以来,柳河农业发展迅速,工业稳步发展,全县工业企业156家,年度工业总产值达到4.96亿元。另有河南省许昌襄城县紫云镇柳河以及韩国导演柳河。 1、吉林省柳河县一、柳河县位于吉林东南部,位于东经125°17′~126°35′,北纬41°54′~42°35′。东北与辉南县接壤,东与白山市八道江区、江源县、靖宇县相连,北与梅河口市毗邻,南与通化县相依,西与辽宁省清原县、新宾县交界。全境东西长107公里,南北宽76.5公里,幅员3348.3平方公里。全县土地总面积5023686.9亩;其中,农业用地4443003.2亩,建设用地174178.8亩,未利用地406504.9亩。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95298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63258公顷。县境内有一统河、三统河、哈泥河和窝集河四大水系,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1.2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8.4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8亿立方米。2010年,全县辖12镇3乡,219个行政村;122669户,总人口37456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8042;人口自然增长率1.6‰ 。县人民政府驻柳河镇,隶属通化市。 柳河镇 三源浦镇 驼腰岭镇 向阳镇 安口镇 圣水镇 红石镇 亨通镇 孤山子镇 五道沟镇 凉水河子镇 罗通山镇 时家店乡 柳南乡 姜家店乡柳河历史悠久。在距今4000年前的西周时期为肃慎氏南界,经千年朝代更迭,历史沧桑,至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建县,距今已近百年。 柳河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属长山系的龙岗山脉横亘柳河全境,构成了山地、丘陵和沟谷平原互为交错的自然地貌。多样的土壤类型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全县林地总面积为335万亩,占幅员面积的66.69%,森林覆盖率为55.6%;耕地面积98万亩,其中旱田68万亩,水田30万亩,占幅员面积的13.5%。全县水源较为充足,水域面积9.45万亩,主要河流有一统河、三统河、窝集沟河和哈泥河,总长度250.2公里。全县平均海拔400米,属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5℃,平均降水750毫米,平均日照255l小时,无霜期126——138天左右。 柳河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全县野生动植物资源达700多种,其中中药材植物522种。被誉为“东北新三宝”的人参、林蛙、鹿茸驰名中外并有可观的产量,以人参、细辛、天麻、贝母、五味子为代表的中药材数量众多;以山葡萄、山野菜、黑木耳、元蘑为代表的果品山珍质量上乘;以林蛙、山鸡、鹿、狍为代表的山区特有珍稀野生动物十分珍贵。所有这些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柳河土特产品系列,倍受中外客商赞誉。柳河地下矿藏极为丰富,全县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达25种,黄金、铁矿石有较高的品位,煤、石膏、铜、铬、泥炭、白岩、大理岩、钾长岩、石灰石、硅石、矿泉水等有极为丰富的储量。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柳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显著,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000年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l8.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2.3亿元,农业总产值6.7亿元。 柳河农业发展迅速。全县以生产水稻、玉米、大豆为主,正常年粮豆总产量35万吨,提供商品粮18万吨,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之一。近年来,围绕建设效益农业,坚持科教兴农战略,以发展鸡、猪、烤烟、葡萄和林业五大产业为重点,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基地产业建设步伐,建立了6个科技示范区,经济作物面积已达到旱田面积的40%,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498元。生态林业建设成果显著。全县林木蓄积量达1313万立方米,每年可产红松、落叶松、柞、榆、杨、楸、椴、桦和黄菠罗等优质木材6万立方米。畜牧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以华龙公司、凯帝公司为龙头的养鸡、养猪业得到较快发展,产品远销日本、朝鲜、俄罗斯等国家。 柳河工业稳步发展,全县工业企业156家,其中,国有企业29家、集体企企45家、股份制企业23家、私营企业55家、合资企业4家。近年来,全县坚持工业富县指导思想,以医药、食品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特别是全县12户医药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预计到2001年末,全县医药企 业可投入“GMP”改造资金1.5亿元,通化紫金药业有限公司、长白山制药有限公司将率先通过“GMP”改造认证。目前,医药、食品两大支柱产业的总资产已达8.67亿元,固定资产3.96亿元,年度工业总产值达到4.96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质量均有大幅度提高。华龙公司“高酸浓缩山葡萄汁系列开发”项目被列为国家级星火项目,致明阻燃公司“新型耐火手套及布料产品开发”被列为省级星火项目,化工总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汽车车箱底板”已通过省级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此外,华龙牌鸡系列产品、葡萄酒系列产品、红石牌石棉制品、明珠牌玻璃钢制品以及孚舒达、维V、复心片等名牌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有很高知名度;胆利欣、新咳喘灵、醒脑再造丸、高效节能风机等19个新产品已投入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个体私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以香雪兰葡萄酒有限公司、梦思特葡萄食品有限公司、酏园食品酒业有限公司、古源保健品厂为代表的一批新兴私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其税收占财政收入的27.8%。 柳河城乡环境建设成果显著。县城柳河镇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镇内共有道路30条,总长34公里,总面积39万平方米,铺装率达到79%,人均道路5.5平方米。全长5.36公里的柳河大街平坦笔直,横贯全城;镇内绿地面积达2224亩,人均绿地4.72平方米;管道煤气进入千家万户,供气用户达6960户;城乡居住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城镇人均居住面积6.68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8.l平方米。全县文化体育设施齐备,卫生、广播电视、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以县医院、中医院为主体的三级医疗网络已经形成,医疗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县医院现有固定资产2416万元,其规模、设备和技术水平均达到省内县级医院一流水平,医疗服务半径不断扩大,现拥有全身滑环式螺旋CT机、核磁共振显像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透析仪和数字减影等先进医疗设备,可成功开展胸、腹、脑外科等高难手术及各种辅助诊断检查。全县有线电视网发展迅速,城乡用户达到3.8万户,乡镇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的目标,可收看40余个频道的有线节目。全县有中小学校263所,学生6万余人,教职工5000余人,校舍面积达29.3万平方米。柳河一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通化地区名列前茅,自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以来,全县共考入大专以上院校5000余人,考入幼师、中专6000余人。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柳河县在校舍建设、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等方面被评为先进县,特别是“普九”教育和学校卫生工作已成为国家合格县和试点县。柳河交通四通八达,快捷方便。梅集铁路纵贯柳河全镇,每天均有直达北京、青岛、天津、大连、沈阳、长春的直(特)快列车;县城至省会长春234公里,驱车可当天往返;县内公路成框成网,梅通一级路建设在即,长白线横穿柳河东部,六朝线、柳样线水泥路已建成通车,两纵两横“井”字型公路主框架已基本形成;全县现有水泥路180公里,已有68%的乡镇通了水泥路或油路。电信事业发展较快,程控电话直拨国内外各大城市,城乡电话占有率达到12.31部/百人;移动电话提供了更为方便的通信服务。全县移动用户达到88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达到500户,使柳河与外界联系更加紧密。 土地资源:柳河县总土地面积320560公顷。土壤分为7个类型,其中主要有灰棕土壤221 452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69.1%,土壤母质较粗,腐植质较多,肥力较高适于发展林业生产;白浆土壤52013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6.2%,表土流失过多,肥力不高;水稻土和冲积土33395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0.4%,保水保肥,宜栽植水稻。全县耕地面积63294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8.9%,其中水田22732公顷。 动植物资源:柳河县森林资源丰富,系长白山林区组成部分,由天然针阔混交林、次生阔叶林和人工林构成。200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56.8%,林木蓄积量1313万立方米。由于境内植被较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动物有黑熊、野猪、狍子、马鹿、狐狸、棒鸡、丹顶鹤、野鸭、林蛙等。珍稀野生植物有人参、天麻、平贝母等。珍贵的树种有紫椴、红松、长白侧柏、长白松、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等。矿产资源: 柳河县地质古老,发育齐全,矿产资源丰富。非金属矿藏主要有石灰石,储量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北龙岗山脉;钾长石,主要矿点在向阳镇池大地,已探明储量100万吨,孤山子、姜家店、时家店、凉水河子等乡镇也有分布;煤,有无烟煤和柴煤两种,现开采的有仙人沟、半截河、向阳镇四道沟煤矿3处;石膏,主要分布在时家店乡,已探明储量2000万吨,现已开采矿点有3处,年产石膏石23万吨;矿泉水,主要分布在凉水河子镇,现建有矿泉水厂1处。金属矿主要有铁矿,全县已探明有矿点30处,正在开采的有安口镇后林子、向阳镇谢家沟、二道沟乡中和铁矿3处;铜矿,全县已探明有矿点13处,均未开采;金矿,全县已探明有矿点4处,凉水河子镇回头沟、向阳镇金厂沟正在开采。 水 资 源: 柳河县境内有一统河、三统河、哈泥河、窝集河4条主要河流,总长389.8公里,流域面积3348.3平方公里,地表水径流年均总量11.07亿立方米,可开发水能资源总量49 450千瓦。全县有中型水库3座,小(Ⅰ)型水库19座,小(Ⅱ)型水库78座,塘坝1444个,自然泡泽109处。 旅游资源: 柳河县地处长白山区,森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主要旅游景点有三仙夹国家森林公园和罗通山旅游风景区。三仙夹国家森林公园是集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与旅游开发区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占有山林近万亩,游览路线8公里。园内有寺庙、亭台楼阁9处,其中福兴寺占地8 000平方米,寺内有大雄宝殿、观音殿等建筑面积860平方米。罗通山旅游风景区占地6 267公顷,海拔1 090米,集古城、峻峰、奇洞、幽林于一体。区内有古城遗址1座,是吉林省境内较大古城遗址,1981年、2001年分别被吉林省和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资源:距县城35公里的罗通山以其神秘的古迹传说与隽美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距县城7.5公里的三仙峡国家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长白山森林特征和气势恢弘的福兴寺庙宇吸引众多游客,身居罗通山和三仙峡,确有回归大自然之感受。 柳河住宿购物十分方便。镇内以柳河宾馆、华龙宾馆、金源宾馆为代表的众多宾馆以其完善的服务设施、热情周到的服务,使人流连忘返;以洋铖商业中心、工商大厦、星河大厦和农贸大厅为代表的商业贸易区,可以满足各界朋友的购物需求。 柳河 山区河流,是十里河的支流,源于柳河子镇红旗沟村的八盘岭下。流经柳河子的棉花、八家子、老达沟等村,于小堡村流入十里河,河长22.5公里,流域面积180.4平方公里,流经山区,落差大,流水急,属于季节性河流。 历史沿革 所属地区:吉林省通化市辖县 地区概述: 柳河县因驻地柳树河子屯得名。柳树河子屯因位于柳树河子而得名(此河早年两岸遍生柳丛,也可以认为柳河县与县驻地柳树河子屯皆因柳树河子河而得名)。柳河县地处吉林省东南部、通化市西北部。 柳河县地域最早为肃慎族居住地。 战国时属燕国领地。 秦时为辽东所属。 汉武帝时为玄菟郡辖地。 汉末,扶余族兴起,建立高句丽地方政权,柳河之地为其辖境。 唐朝时,隶属于安东都护府。 渤海时,一部分属渤海鸭绿府正州,一部分属长岭府河州。 辽时,隶属东京道。 金时,隶属咸平路咸平府。 元朝时,隶属辽阳行中书省开元路咸平府。 明朝时,隶属建州卫。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朝入主中原后为盛京将军辖地,清初为盛京围场中的鲜围场,属封禁重地,设兵巡守。不准入境拓垦、打柴、放牧,只许为皇家采掘参茸、山珍、猎牲等做为“贡鲜”。因进此山采参必须先“到部领票”放行,此地故又名票山。 清咸丰年间,因流民进入私垦,已渐弛禁。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起,经盛京将军崇实奏准,在本境设地局,丈放荒地,招民开垦。从此,正式开禁,流民渐增,从事农耕。 清光绪二年(1876年),招民开垦。 清光绪三年(1877年),盛京将军崇实奏请“鲜围场”弛禁,同年旨准,设通化、怀仁、宽甸3县。本境属其北境养字路共20保。 清光绪四年(1878年)设柳树河子分防,置县丞缺。强令围场内的垦户,迁往一统河和三统河两岸,加速了柳河地域的开发。 聚落始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一统河从镇西北流过,柳树河从镇东北流过,三道沟河从镇西南流过,该镇街区几乎被天然河流从四面包围。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撤销通化县驻柳树河子的县丞,析通化县北境置柳河县,将南龙岗山脉以北,原通化县属北境养字路共20保辖地,划归柳河县领属。隶属海龙府。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为县直辖,后更名柳河镇。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柳河县隶属奉天省海龙府。 清宣统元年(1909年),隶属奉天省东边道海龙府。 民国二年(1913年),属奉天省东边道。 民国九年(1920年),直属奉天省。 民国十七年(1928年),张作霖于此设东边道镇守衙门,领10县。 1929年(民国十八年),直隶于辽宁省,为三等县。 1931年(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日伪政权成立后,伪柳河县隶属伪奉天省。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实行“集家并屯”后,改为街村制,称县城为柳河街。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改属伪通化省,直至日伪政权垮台。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年)10月15日,成立柳河县民主政府。隶属安东省通化专员公署。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5月18日,柳河县改属辽宁省通化专员公署。同年7月21日,改为辽宁省第四专员公署所属。同年10月 14日,国民党军队占领柳河县城后,成立柳河县政府。归国民党的安东省管辖。柳河县民主政府转移到山区开展游击活动,仍属辽宁省第四专员公署。同年12月,组建海柳清联合县,管辖海龙县的山城镇、大荒沟、吉乐三个区,清源县的南山城子、南杂木等地。 1947年2月28日,东北民主联军收复柳河县城,县民主政府从游击区迁回柳河镇。仍属辽宁省第四专员公署。 1947年5月撤销海柳清联合县,恢复原三县建制。同年7月20日,柳河县归安属安东省。 1948年9月 4日,改属安东省通化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5月18日,划归辽东省通化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属辽东省。 1952年6月,归辽东省直辖。 1954年8月21日,划归吉林省通化地区行政公署管辖,属通化专区。 1985年4月13日,撤销通化专区后,改属吉林省梅河口市,属梅河口市管辖。 1986年1月改属通化市。 中国共产党在柳河县的活动始于1926年. 2、河南省许昌襄城县紫云镇柳河柳河是襄城县著名的观光游憩河段,在襄城县西南部紫云镇境内,全长13公里,流域面积47.7平方公里,河道自北向南有六王湖、龙泉湖、仙女湖、仙翁湖、紫云湖,另有书院山上明镜湖、卧龙湖湖水亦注入柳河仙女湖段。七个湖潭就像点缀在柳河上的七颗明珠。 3、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柳河黄冈市英山县城东北郊一英山县东河支流,当地人们古时候也称作“柳河”。 黄冈市英山县温泉镇东北郊,坐落在城关东门口南北绵延秀丽的莲花山东麓三角区域;位于城乡结合部,是温泉城关镇区连接英山东河流域经济的咽喉,处在温泉度假区和318国道、武汉合肥高速汇聚的黄金地段,具备明显的地理位置显著区位优势! 自然地理概况: 柳林河,黄冈市英山县温泉镇东河下游一支流小河;自北向南呈竖弯钩状;发源于英山县温泉镇黄柏山中水库遍布的深林区,流经跃5杨树沟村、跃4马家坳村、跃3蛇龙尖村三个生产大队,最终于跃2斗米畈村生产大队下辖的陶家湾第五生产小队(组)边缘处注入英山县东河,形成东河下游流域除城关区外的独特冲击河谷平原三角地貌;畈区水源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柳林小河养育着跃进管理区的人民。 历史行政沿袭: 土地改革以后柳林河互助组得到广泛发展。 在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中,发展成为柳林河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按经营业务的不同,当时可以分为生产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时至今日,上述合作社中仅供销社发展为个体承包工商户经营与柳林河信用社迁址到河东G318国道旁存在并一度壮大; 柳林河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由柳林河初级社发展而成,规模较初级社大 成立之初为1950年代后期至1984年,设柳林河生产大队; 鼎盛时期:1958年柳林河生产大队进一步发展为柳林河农村人民公社,即今天人们俗称之“柳林河跃进管理区”,另下辖跃2斗米畈、跃3蛇龙尖、跃4马家坳和跃5杨树沟生产大队,同跃1柳林河并称“柳林河农村人民公社”。 社会经济发展:2000年-2004年,进入新世纪时代,随着G318国道的贯通,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着外资的大势日趋浓厚,以柳林河生产大队为主要经济中心,斗米畈、蛇龙尖为次要经济中心,兼之马家坳、杨树沟为第三经济区域的开放格局日益形成! 4、河南省方城县柳河乡这里物华天宝、地灵人杰; 这里民风淳朴、人民勤劳; 这里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这里蕴含商机、是商家必争之地; 这里是南阳盆地北方的一颗明珠----柳河乡。 柳河乡位于方城县西北部,属浅山丘陵区,系三县五乡结合部。全乡辖25个行政村,368个村民小组,4.5万人,总积139平方公里。 柳河乡党委、政府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思维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为突破口,强力实施“工业强乡、木瓜名乡、烟叶大乡、生态良乡”战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支柱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平安建设等大项重点工作,全乡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电力、通迅较为便利。 省道S331线穿境20公里,东距许平南高速公路方城站15公里,北距焦枝铁路南召火车站15公里,南距亚州最大1000千伏特高压南阳开关站3公里,西距国家级大型鸭河口电厂15公里,境内有35千伏输变电站1座,10千伏配电线路2条。全乡村村通电网、路网、通讯网全部建成。 农业产业特色化,群众走上致富路。 柳河乡是农业大乡,以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山区小气候造就了木瓜、烟叶、花生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2009年,木瓜面积突破4万亩大关,木瓜年产量在15万吨以上,总产值2.7亿元,并且种植面积和产量呈逐年快速增加的趋势,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木瓜第一乡”、“中国木瓜名乡”和“中国木瓜生态旅游第一乡”;烟叶种植面积8000亩,产值2000万元,是“河南省优质烟叶基地”;花生种植面积4万亩,产值2000万元,是“河南省花生生产大乡”。 矿产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现已发现全乡有16个矿种,探明储量的有10种:金、银、铁、锰、铅、锌、镁、金红石、煤矸石、石灰石。其中金红石矿属世界级富矿,且均属裸露矿藏,易开采,储量达5000万吨,属亚洲之冠;境内裸露于地表的大规模煤矸石是生产现代生物有机肥和新型建筑材料的主要原料。 旅游资源丰富,产业化格局形成。 柳河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古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境内龙凤山、老栗垛、娘娘庙、宝山寺、刀劈山都传记着王莽撵刘秀的历史故事。红三军石门战斗遗址是方城县红色教育基地。龙风山上的道观,是光武帝刘秀于公元三十九年所建,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龙风山上的万亩木瓜林,是柳河有机木瓜基地之一,览汉史、拜圣贤、忆先烈、观生态林、闻木瓜香、吃农家饭、体验田园生活乃是柳河旅游业的一大特色。 优化环境,放宽政策,借力发展。 柳河乡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优化环境、诚信立乡、强工活商、富乡富民”为实施“工业强乡”发展思路,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农民增收、乡村财力增强为目标,全方位扩大开放,各领域筑巢引凤,大跨度借力发展。 柳河人民诚信、睿智、勤劳、纯朴,柳河人民以开放的意识、宽广的胸怀、良好的道德和文化素质,营造出一个有序的经济发展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柳河人民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发展、观光旅游,共谋伟业,共创辉煌! 5、韩国导演柳河成名作:暴力三部曲之《卑劣的街头》 经典语录: 「藉由『违背原则』的问题,来实现戏剧的极大值。」 「历史剧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 如果一部历史剧没有添加现实生活的元素,那么就只不过是一部描述过去故事的戏剧而已。《霜花店:朕的男人》这部电影里蕴含了爱情、背叛、执着、惩罚、复仇、政治欲望等多重元素,历史剧将人与人之间所有的关系原型(archetype)透过现代化的借镜,赋予重新诠释的意义。」—— 柳河 柳河导演多才多艺,拥有诗人、编剧家、演员等多重身份,他以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实现了完成度极高的多部戏剧作品。2001年《结婚是疯狂的》突破性地推翻了过去既定的结婚制度;2004年藉《马粥街残酷史》这部戏,一针见血地批判校园里绝对服从和无止尽的竞争制度;2006年在《卑劣的街头》里,他把被暴力玷污的粗暴世界当作游戏来消费,以锐利的视角来看待残忍的欲望。 柳河导演将因承受社会各种考验障碍而受到压迫、不得不做出极端选择的人们,当成故事的主人翁,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以及具真实性的背景来描写,因而获得影坛和观众的好评。《霜花店:朕的男人》这部电影是柳河导演睽违两年所完成的力作,初次挑战历史剧体裁的他,将他锐利独到的视角和戏剧性的故事衔接在一起,令所有影迷都充满了高度期待。 作品包括 《霜花店:朕的男人》(2008) 《卑劣的街头》(2006) 《马粥街残酷史》(2004) 《结婚是疯狂的》(2001) 《去狎鸥亭洞吹吹风》(199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