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流涧 |
释义 | 流涧 山间的流水。 晋 张协 《杂诗》之六:“流涧万馀丈,围木数千寻。”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翔禽歌啭,流涧弦喧。” 流涧村在流涧村老年人中有“先有六祖寺,后有流涧村”的传说。据明嘉靖《太原县志》记载:“六祖寺”在县东十五里刘监村,金大定四年(1164)僧明真建,元至元元年(1264)僧桂堂重修,至正十八年(1358)废,国朝(明朝)洪武十七年(1385)僧惠空重建,此寺已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拆毁。2009年开始在原址扩大再建,现已初具规模。 流涧村得名,是和涧河有关,从榆次北山而来的涧河,经小店西入汾河,约在元末明初小店村在红寺道筑涧河坝把涧河逼向南流,经流涧这个地方到北格附近入潇河,流涧村建村于明代修通京西官道后,位在涧河流经的河道或附近而得名流涧村。京西官道并把六祖寺与戏台隔开为寺在西,戏台在东。戏台毁于寺之前。 流涧村在清代为太原县“分汛设防”地之一。派兵三名,走递公文。有清同治六年修筑的烽火台一座,北望小店,南望北格。已毁。 流涧村现存一座创建于清朝的古建筑真武庙。战役中为排除人民病痛,为抗日战役办事,结业于"山新医学传授学习所"的何永顺,在村办起了私人经营仁爱病院,占房十七间,病床只有三支,住院以土坑为主,设内科、外科、妇产科、花柳科、戒烟部。医疗事务职员有五人,除为老黎平易近治病外,还负担为吸大烟的人戒毒,几年代里在该院戒毒部戒了吸毒恶习的人达半百余人,同时,该院还秘密为抗日兵士治病疗伤,住宿疗养,为抗日后方采办输送药品。这个病院到一九四六年停办。 流涧村现还存一座2007年在原址重建观音堂一座。 流涧村是有名的“流涧葱”的产地,这里生产的大葱,刀一切就绷成丝,味美、味长、远近闻名,可惜现已绝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