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庄镇 |
释义 | 刘庄镇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东南部,费县、苍山、兰山三县区交界处,北靠探沂镇,南接苍山县,东邻兰山区,西与马庄镇相连。总面积为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000亩。 简介辖31个村民委员会,33个自然村,29137人。其中回族310人,余皆汉族。为费县回族主要聚居地之一。人口密度为470人/平方公里。驻地刘庄村4个村民小组,人口1100人。境内石灰石、页岩、金星石储量丰富。用金星石生产的金星砚以古雅润泽、磨墨无声,涩不损毫著称,故又称“羲之砚”。该镇交通便利,北靠327国道,南临岚济公路,兖石铁路自北部边境穿过,枣南路和229省道在驻地交汇。 历史沿革刘庄镇以驻地村命名。刘庄村,明洪武年间,刘、纪两姓立村,称刘纪村,清光绪初年,纪姓绝嗣改称今名。镇境1945年属费县二区。1948年属费县马庄区。1958年春置刘庄乡,同年秋成立刘庄人民公社,同年冬并入马庄公社。1976年3月复置刘庄人民公社。1984年成立刘庄区。1985年建刘庄乡。2000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撤乡设镇。镇境略呈长方形分布。 刘庄镇-经济发展刘庄镇境山地、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涑河贯穿境内。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地瓜、水稻、黄烟等,2002年人均纯收入2407元。刘庄镇民营经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现已培植6个专业村,形成四个工业园区。企业有纺织厂、甲醛厂、纯净水厂、砚台厂、板材厂等20余家,个体工商户1800余家,砚台厂生产的“金星砚”,也称“羲之砚”,工艺精良,畅销国内外。西土单“烘炉”专业村生产的刀具,远近闻名,销往临沂批发市场及南韩等国。该镇有初级中学1处,小学(联小)6处,卫生院1处。交通便利,兖石铁路穿过北部边界,沂邳公路、枣南公路在镇驻地交汇。有班车通费城。古迹有春秋时期古台遗迹和鲁郎城故址,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农历四、九逢集,三月初九、十月初四逢会。 刘庄镇经济发展较快。工业,初步形成了纺织、建材、板材、化工等几大优势产业,从业人员18000多人。尤以板材业发展最快,板材加工企业已达740多家,年产值7000多万元,成为刘庄镇的特色支柱产业。农业,重点抓结构调整,2002年种植黄烟1500亩,发展杨树丰产林10000亩,培植以养殖业为主的大户120多户。名胜古迹主要有春秋时期古台遗迹和鲁郎城故址,属县级保护单位。西部箕山,山水相间,风景优美,以水质好,盛产金星砚闻名。 刘庄镇——江苏省大丰市刘庄镇刘庄镇地处江苏沿海中部,是全国重点镇、江苏省文明镇、盐城市新型小城镇、盐城市社会治安安全镇、盐城市环境优美镇,是大丰市的西大门。全镇总人口4.8万人,总面积96.2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现有定报企业21家。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71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亿元,固定资产投入3.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7930元。 刘庄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立体交通枢纽的节点。东距国家一类口岸大丰港30公里,北距盐城机场20分钟车程、西距宁靖盐高速公路半小时车程。境内沿海高速公路、204国道、新长铁路、通榆运河并行而过,是江苏沿海立体交通蓬勃发展的第一镇。刘庄镇具有丰富独物的资源优势。刘庄盛产棉花、油脂、粮食、畜禽、蚕茧、水产品、特经蔬菜,为发展纺织和绿色食品工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刘庄镇具有前景广阔的“三产”优势。由于刘庄区位优势独特,周边地区民众纷纷前来购房置业,房地产开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刘庄交通优势明显,辐射能力强,人气旺,大丰市委、市政府已将刘庄规划为大丰重要的三大物流中心之一。 刘庄镇具有相当宽阔的产业领域优势。纺织、机械、轻工、化工、建材、玩具等六大产业初具规模。土盐出口量全国前列,羽绒制品、玩具等出口量盐城领先,自行车配件、汽车离合器总成、海绵、棉条桶、旋耕机等产品市场占有份额较大。现有东风“二汽”、广东恒兴集团、上海、浙江等地客商到刘庄创办和重组企业。 刘庄镇具有潜力巨大的项目载体优势。从2008年开始在大丰火车站与204国道之间高起点新建工业园区,长期规划5000亩,第一期工程2000亩,已基本实现“七通一平”。是最具潜力,最具魅力,最具优惠的投资宝地,重大项目“一事一议”。纺织行业是大丰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充分利用大丰纺织业和劳动力优势,以技术进步为核心,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努力提升刘庄条桶业的技术装备和产品档次,利用大企业、大集团的资金、管理、技术、市场、信息、品牌等优势资源,形成优势互补,迅速做大做强企业规模,全力打造自主品牌,努力提高大丰市场及国内市场覆盖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刘庄镇-干部工作刘庄镇立足农村干部的实际需要,本着“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分层次、多渠道地做好新支部班子的培训工作。刘庄镇首先组织了一次为期3天的集中培训,91个村党支部成员全部参加,重点学习十七大精神和强化改革、发展意识,增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重点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在镇委党校举办了为期3天的培训班,重点抓好为民服务的宗旨、群众观念和廉洁勤政教育,着力解决好服务意识不强、不公不廉的问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农村实用技术等,抓好农村政策、法律知识和村务管理知识的学习,解决好执行政策随意性大、法制观念淡薄的问题,同时,加强对市场经济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的学习,提高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水平。 刘庄镇-远程教育大丰市刘庄镇党委高度重视远程教育网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的作用,努力把远程教育接受点建成公共信息的发布点、实用技术的示范点和农民增收的支撑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把远教接收点建成公共信息的“发布点”。组织党员干部收看远教节目,浏览相关的网站,直接、快捷地了解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农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安排部署,及时掌握各地农产品价格行情,发布本地农副产品资源,加快产品销售。龙心村农民经纪人陈萍通过远教网络,准确掌握禽蛋市场的价格信息,提高了应对市场风险能力,现拥有4辆货车,年收入达10万元。新桥村农民经纪人党支部及时组织农民经纪人定时收看市场信息,掌握粮食市场行情,年成交量达3000万吨,推动了“农”字号加工企业的蓬勃发展,部分企业成为国内知名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二是把远教接收点建成实用技术的“示范点”。 科技示范新局面刘庄镇已形成了“党员当头雁,远教做红线”的科技示范新局面。建成村党员季顺德通过远程网络收看炕孵技术课件后,年炕孵的鸡、鸭、鹅等家禽在十万只以上,成为炕孵能手。云溪居委会退休老支部书记陆潮元通过收看远程教育节目,有效解决了黄瓜秧根部容易受病的问题,使每个黄瓜大棚增收7000多元。在他的传授下,该村160户蔬菜种植户都掌握了这种新技术,年增收150多万元,并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320户农户加入合作社,实现了蔬菜产品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三是把远教接收点建成农民增收的“支撑点”。为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致富能力,刘庄镇根据各村发展“一村一品”需求及时组织种养方面的科技片,下载相关的教学课件供党员群众学习,同时利用远教平台加强对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的网络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利用互联网致富能力。竞赛村养蚕大户束必江年养蚕达85张,年收入达7万元,成为养蚕专业能手,他的养蚕经验还被南农大研究所专门调研并在全国推广。 刘庄镇-污染普查工作在刘庄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4月份以来,江苏省大丰市刘庄镇按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要求,扎实抓好该镇的污染源普查工作,到目前为止,刘庄镇共完成工业污染源普查表188份,三产污染源普查表22份,按照时序进度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了该镇污染源普查工作任务。 刘庄镇的做法是:一是领导重视,成立组织。市污染源普查工作推进会结束以后,镇长王国平同志专题听取了分管领导的汇报,在全镇召开了污染源普查工作专题会办会议和污染源普查工作动员大会,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镇长为副组长的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从各有关部门抽调了工作责任心强的21名普查员,落实到村、街道办和居委会,由于领导重视,为该镇污染源普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为提高全镇广大企业负责人配合污染源普查工作的意识,该镇通过会议宣传、镇广播站自办节目宣传、深入企业宣传,由于宣传到位,做到了所有普查对象都能积极参与,如实填报,促进了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措施扎实,保证质量。为保证该镇污染源普查工作的质量,刘庄镇参加市培训班的4名同志集中两天时间进行了业务研讨,分6个不同的企业类型先进行试填表,填好后送市污染源普查办初审,解决了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难点问题。刘庄镇还将抽调的21名普查员集中到镇政府进行了短期培训,21名普查员深入到全镇12个村、5个居委会的有关企业填表。由于普查登记前的基础工作做得扎实,做到了应普查对象全部普查到位,保证了全镇工业污染源、三产污染源按时保质的登记到位,并顺利通过了市污染源普查办的审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