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咏
释义

教授刘咏

刘咏,1973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学者。1999年在中南工业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获材料学博士学位,2001年在中南大学冶金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完成博士后工作,2003年晋升为材料学教授,2004年在中南大学和自贡硬质合金公司联合博士后流动站完成企业博士后工作,同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7月-2006年7月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田纳西大学从事高级访问学者研究工作。2009年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从事“洪堡基金”资助的访问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863项目—“高性能纳米晶-准晶Al基合金材料制备技术”,“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低氧钛粉及高性能钛粉末冶金制品制备技术”;承担国家“十一五”863项目—“粉末冶金TiAl合金板材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粉末冶金材料超微结构控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孔非晶室温变形机理研究”。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高性能TiAl合金研究”,1999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粉末近型成形塑变与流变理论研究”,2003年)。目前已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被SCI检索42篇,EI检索47篇;出版专著1本。

个人简介

详情

1946 年,他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在学习期间,他用笔来倾诉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先后发表了几篇反映渔工和矿工生活的小说。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的不满和谴责。然而,小说中的主人公也和作者本人一样,还没有找到摆脱苦难的出路。在此期间,刘咏还参加了进步学生组织的北大剧艺社。在急遽的斗争激流中,他创作了配合“反迫害、反内战、反饥饿”运动的活报剧,在学校、街头演出。幼年的刘咏被《三国演义》 、 《隋唐演义》这类情节生动、生活气息浓郁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唱本所吸引,从而对文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成长经历

当他进入高中时,就尝试写了一篇名叫《小王和张大个子》的小说,描写两个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被劳累和苦闷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矿工,由苦闷转向借酒浇愁、宿娼的沉沦道路。反映了刘咏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第一步就把目光投向受压迫、被剥削的劳动人民,同情他们的苦难。高中毕业后,刘咏当过乡村小学教员和煤矿职员,又接触了渔工和矿工的生活,他们的辛酸和眼泪使刘咏深深地陷入了沉思。

生平历程

具体情况

1951年又随四野歌舞团去朝鲜慰问志愿军,创作了歌颂支前民工的快板剧《田老汉》。1952年9月,党从军队中抽调了一批文艺骨干充实到电影厂。刘咏转业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科教片组(即现今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的前身),从事编剧、编辑工作,以后又兼任导演,一直工作至今。科教片是一门边缘艺术,而科学技术知识在创作中又是占主导地位的。科教影片的创作既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又必须掌握和运用电影的各种手段。这与刘咏长期从事以形象思维方法为主,塑造人物为中心的文学、戏剧活动是有很大差异的。刚转业时,他仿佛从一个广阔的天地进入了一个窄小的院子,处处感到陌生和别扭,于是他开始学习电影。他阅读大量的电影剧本,对翻译的各种科教片创作探讨文章,也反复阅读、钻研。1949年,北京解放后,他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出路。对革命的向往超越了他从少年时代就萌生的献身文艺创作的理想,他中止了大学生活,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后又转入中南部队艺术学院实验剧团。在部队这个革命的大熔炉里,他在思想上、文艺修养方面都有了飞跃。除了写剧本,还登台演戏,饰过战士、干部等各种角色。

出版作品

1954年,他写了第一个科教片剧本《探取尖标山矿藏》 (由方徨导演),后来又创作了《新式农具好处多》 (蒋伟摄影兼导演)等本。从这几部科教片的创作中,他感到内容具体、实在。在科教片的创作中究竟能不能发挥他从事文学、戏剧创作的特长呢?他思索着,犹豫着。

1956年,党提出了“双百”方针,文艺界思想比较活跃,在这种气氛的熏染下,刘咏开始尝试把自己在文学、戏剧创作中积累的经验运用到科教片创作中去。他选了《荣宝斋的木版水印画》这个题目,结合我国传统的木版水印工艺,重点写出了这些工艺与名画的笔情墨趣,使科技知识的介绍与文艺欣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影片由杜生华导演,拍得层次分明,文理并茂,深受观众赞赏,并参加1958年南斯拉夫尼古拉代斯拉科学技术影片会映,获得了磁奖牌。这一尝试的成功,使刘咏坚定了把科学与文艺结合起来的信心,他意识到,自己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多搞一点文学性强的题材。但是,客观形势的变化已不容许他向这方面努力了。

1958年,在一种浮夸的浪潮中,刘咏也创作了《跃进号货车队》 、《上游无止境》之类的作品。

直到1962年,党中央有关领导部门又重申了“双百”方针,贯彻了文艺八条,恢复和提倡创作自由和创作民主,给文艺界带来了一股春风,电影界人士在酝酿创新,故事片、美术片的创作都出现了一些使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创作生涯

刘咏蓄积已久的创作激情又开始得到了迸发的机会。他干脆摆脱了传统的科教片创作公式的束缚,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科学童话影片的剧本《知识老人》 (上集)。影片由杜生华导演。塑造了一个有学问而又喜欢帮助爱动脑筋的小朋友的知识老人的形象,以及四个爱科学、爱思索,勇于实践的小朋友形象。影片运用动画形象地介绍了大气层的组成。又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配上儿歌,载歌载舞地介绍了“空气的成份”、“天有多高”、“天空中究竟有什么”等等抽象的问题,把抽象而枯燥的基础知识寓于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之中。

影片问世后,受到了青少年热烈的欢迎。同行们也觉得耳目一新,誉为科教片的创新工作,以致在1963年举办的第二届电影“百花奖”评选活动中赢得了最佳科教片奖。此后,刘咏精力旺盛地投入了《知识老人》(下集)的创作。又写了《小地老虎》 、 《送瘟神》等科教片剧本。

然而,十年浩劫,在科教片创作上勤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刘咏,被剥夺了为人民工作的权利。他的创新之作《知识老人》(上集)也被“四人帮”列为科教电影中的修正主义黑样板,在全国范围内点名批判。1972年,他被允许重新工作,编导了影片《蓖麻用处大》 、《巧节煤》、 《土圆仓》等。但是,在这千篇一律,百花凋零的日子里,根本不容许他进行创新的尝试。连《蓖麻用处大》一片中用了演员也遭到非难。

1976 年 10 月,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大大激发了刘咏向人民宣传科技知识的热情。他拍摄了《管好粪便除病害》、《节育手术》以及《遗传工程初探》、《生的好一点》等影片。其中《管好粪便除病害》一片印行一千多个拷贝,在广大农村上映时,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节育手术》刚一问世,就得到医务界的好评,认为影片科学内容准确,介绍手术过程清楚明瞭,是一部培训医务人员的好教材,对提高城乡医疗机构节育手术的医疗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该片被评为上海科影1978年度优秀影片之一。

成就

刘咏并因而参加了国务院计划生育规划和宣传教育考察团赴日本、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等国考察访问。

《生的好一点》则是宣传防治遗传病,提高我国人口质量的科教影片,该片在电视台播映后获得了较好的反应。《遗传工程初探》一片则是他首次尝试运用科教片形式宣传新兴科学知识的新作,深受科普工作者的欢迎。该片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1980年度优秀影片奖。

此外,他在拍摄上述科教影片的同时还创作了两个童话剧本: 《指南针的故事》 、《火药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历史老人的形象,向少年儿童普及祖国历史知识。

生活纪实

三十多年来,刘咏共编写了三十九个科教电影剧本,导演了十六部科教影片。他创作的科教影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有头有尾,有矛盾,有情节,艺术形式多样,科学内容充实。他尤其擅长于运用文学、戏剧的创作手段艺术地处理科学题材,将科学内容融化于人物、情节之中。

刘咏非常好学,肯钻研。他为了写好、拍好宣传遗传工程这门七十年代才问世的新兴科学知识影片《遗传工程初探》,硬是啃了许多分子生物学的专业知识,遍访名师求教,终于弄通了道理,并找到了深入浅出地表现形式。其次,也由于他在创作中刻苦求精,不断创新,总想有所创造。他从不满足于沿用已有的表现手段,而总想寻求到这一题材特有的表现形式,不断地追求“这一个”题材的个性,因此,他的作品形式多样,各具风貌。

刘咏除了以主要精力从事科教影片的创作之外,还从事有关科教片创作理论的探讨,相继发表过《谈谈科学普及片的艺术处理》、《科学普及片的特点及创作上的几个问题》等理论文章。近年来又在上海科学会堂以及上海计划生育宣传中心的电视、电影创作培训班讲授科教影片的编导常识。此外,他还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五十年代他就以刘二水的笔名出版了少儿文艺作品《贝壳》 、 《勇敢的二锁》以及其它作品。六十年代又写了不少散文。近年来,随着科学文艺的崛起,他还陆续发表了《玫瑰猎户三号》、 《狼女王》等科学幻想小说。

刘咏是中国影协上海分会的理事,上海科影厂创作办公室负责人之一。他已年过半百,繁忙的行政工作又占去了他绝大部分精力,但他还想为科教片创作作出新的贡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2: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