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逊 |
释义 | 1.摄影师刘逊男,汉族,摄影师。1977年至1980年空军航空兵第四十一师导弹中队军械员,1981年至1984年国家文物局摄影,1985年中国文物研究所从理摄影工作。 2.画家刘逊一九五八年出生于北京的中青辈画家刘逊,以汲古开今的创作思维,在中国传统绘画的氛围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绘画语汇,用心体悟中国水墨高峰盛期的美学,追摹山水绘画空蒙苍郁的气息,成为少数再造中国绘画传统新生命的杰出艺术家,当代水墨似乎因此也留了一席之地,让传统得以整装重新挥洒。 刘逊曾任职中国文物研究所专业摄影师,工作中对物象的专注,养成静、定的能耐,孕育出敏锐的观察力,也对于心灵层次的探求不曾或减,因此他走进艺术的世界,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绘画艺术的创造之中,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刘逊开始自学绘画,潜心山水,因为谦抑自持的个性,淡泊明静的修为,让他直通古人画理的幽微精妙处,融会、悠游于传统笔墨间,虽曰取法宋元,却以“新”出之,开创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刘逊以“精笔山水”在国际间获得高度的评价,也屡屡创下拍卖佳绩,纵观其画中的山林树石集各家之法,皴擦点染变化多端,气韵生动,望之令人俗虑尽涤,仿如置身桃源。画面中大山大水的格局、写境构景率皆师法北宗,气势磅礴古意盎然,且笔墨清新、格调高雅、笔法秀逸、细而不腻、意境深远、风格严谨而不失灵动,将自然造化形诸笔端,千岩竞秀,宛若身置氲氤雾霭中,天地人合一有了最完美的邂逅。 远望刘逊的精笔山水,越发觉得充塞在天地间的崇山峻岭,虽不见刚健遒劲的笔力,也没有北方山水的霸气,却自有一份慑人的力量隐于云蒸霞蔚的回汤山岚之间,神秘的、崇敬的心油然而生;近观刘逊的精心杰作,才会发现即使是巨幅作品里的每一个小细节,他都以最虔谨的态度仔细处理,笔笔精到,峻秀中透出迭宕有致的气韵,令人惊叹不已。除了对笔墨皴擦烘染堆叠的山势肌理的掌握,刘逊对于“赋彩”的体悟必然极为深刻。他最常运用赭石、藤黄、花青等各种颜料,加以充分的水融合墨色,层层堆积渲染融入画里江山,益增画面柔软的调性,深深浅浅,展现光与影的视觉效果,营造出一种玄秘含蓄的基调;另外,他也善于运用白粉,不以传统的“留白”为尚,在以笔墨为主的画面中,黑色与白色能有这么巧妙的自然交融,非要有极为精准的功力不可。 刘逊的精笔山水无论是宏篇巨构,或是诗意盎然的抒情小品,都闪烁着画家对大自然感悟的能量,传达了传统水墨艺术特有的精神丰采,或典雅工致,或奇特迷蒙,宁静致远的境界让人陶然忘机,真可谓画如其人。古人评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今人评画“继承传统出新意”,今喜见刘逊一直勇于尝试各种表现的可能,文人画新境在不断的激汤下,一定会开展更宽广的路。 此次首度在海外举行个展,近三十件作品将于台北羲之堂发表,无论规模及数量都是最可观的一次,相信必定精彩可期。 3.官员刘逊男,1968年8月生,山东成武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黑龙江逊克农发行办公室副主任。1990年开始创作,诗歌《童年》1992年获“新世纪”杯诗歌大赛一等奖,创作的格言入选《凡人名言》一书并在“名言墨迹大展”中展出,诗歌入选多部诗集,被多家刊物及新闻单位聘为“特约记者”、“特约编辑”,被“当代改革发展理论研究中心”聘为特邀研究员。个人传记被载入《中国当代技术人才荟萃》、《中华文学人才名录》、《中国文房四宝专家及艺术家专集》、《跨世纪中华文艺人才大典》、《中外名人辞典》(第四卷)等八部传记性辞书中。主要著述有《试论银行在乡镇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实用诗作《信用社记帐口诀》等;文学作品上百篇。 4.记者刘 逊4.1简介1963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在19年的工作中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爱好文学、艺术、影视、医学,系多家新闻单位特邀记者、特邀编辑、学术组织会员。 4.2作品在省级理论刊物发表文章17篇,发表文学作品百余首(篇),部分作品入选多种作品集,创作的诗歌曾获全国大赛一等奖,创作的格言入选《凡人格言》一书,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中,勇于创新,探索出很多新思路、新方法,使单位被铡中央文明委首批命名为全国创建先进单位。在药学;领域中,对某些疾病的业余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研制的药物疗程短、治愈效果佳。传略入选《世界名人录》、《中外名人辞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13部典籍中。同时被香港世界名人传记中心聘为“主任编审”及“名人认定委员会高级专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