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玄初
释义

刘玄初,名茂遐字玄初,四川人,起初在蜀王刘文秀帐下为幕客,曾任刘文秀中书(掌管文书工作的文职),时刘文秀所统南明军将吴三桂与李国翰的清军逐至川北保宁一带,并列阵围之,由于轻敌被清军突袭惨败,刘文秀率残兵退回贵州。也许是此时刘玄初转为吴三桂部下,而此前在刘文秀行军的历史记载中,不见刘玄初的身影,恐怕那时他在刘文秀帐下也是被忽视的。《广阳杂记》说:“蜀平,平西王复罗置幕中”可见刘玄初确实有些名声。但是刘玄初还是没有找到真正发挥才干的地方。吴三桂平云贵过程中由于史料的记载匮乏还是不见刘玄初的活动。直到康熙有意撤藩的时候,刘玄初又站了出来。“癸丑,闽粤二王皆上书,请解职东归,吴世子应熊使人启平西曰:‘朝廷久疑王,今二王皆有辞职疏,而王独无,朝廷之疑愈深。速拜疏发使来,犹可及也。’”吴应熊态度比较急躁,他要吴三桂急速上疏请撤。此时,吴三桂命刘玄初具稿拟疏,可见刘不仅有谋略,也擅长文笔。刘玄初劝告吴三桂不要自己陷自己于被动的境地,“上久思调王,特难启口,王疏朝上而夕调矣。彼二王辞者自辞,王永镇云南,胡为效之耶?不可。”吴三桂怒曰:“予疏即上,上必不敢调予;具疏,所以释其疑也。”怒刘,出为盐井提举。未几,有贵州之变,三桂思玄初言,以之留守学士。吴三桂可能更记挂在京质子的安全,故而急着上书释疑。然而康熙最终有意逼反,吴三桂只得仓促起兵。起兵之初,吴三桂群集众谋士问计,刘玄初说道:“明亡未久,人心思奋,宜立明后,奉以东征,老臣宿将,无不愿为前驱矣!”而方光琛,胡国柱等却以擒杀永历事不可开解,劝三桂宜自立名号,号令天下。吴三桂起兵后自立为“周王”,显无恢复明室之图,失人望于天下,前明反清势力便不愿与其合作,视其为篡逆。

既而吴三桂起兵,兵至长江时,“至夷陵,驻兵松滋,三月不进。”吴三桂打算逼迫清廷放还世子吴应熊,与他议和划江而治。而刘玄初正确地指出了当时的形势,写信劝告吴三桂, “愚计此时当直捣黄龙而痛饮矣,乃阻兵不进,河上消摇,坐失机宜,以待四方之兵集,愚不知其为何说也。意者王特送诸大臣入朝为王请乎?诸大臣辱国之臣,救死不暇,乌能为王请也!若曰待世子归乎?愚以为朝廷宁失四海,决不令世子返国也。夫弱者与强者斗,弱者利乘捷,而强者利于角力;富者与贫者讼,贫者乐于速结,而富者乐于持久。今云南一隅之地,不足当东南一郡;而吴越之财货,山陕之武勇,皆云翔猬集于荆、襄、江、汉之间,乃案兵不举,思与久持,是何异弱者与强者角力,而贫者与富者竞财也?噫!惟望天早生圣人以靖中华耳。” 他终于道出了心中一直以来最大的抑郁,汉族没能有一个他所希望的“圣人”来恢复汉家天下。信中直接点出了当时的形势和吴三桂的顾虑,依然没能打动吴三桂,“未几,玄初亦死”。

虽然在文学作品中,刘玄初被塑造成吴三桂军中第一谋士的形象,也只能说智谋第一而吴三桂对其的信赖绝不是第一。自玄初死后,无人再敢在吴三桂面前提出北进的异议,直至吴三桂死后,帐下勇将吴国贵才敢于指出吴三桂此前的战略失误。“从前所为皆大误也”“宁进而死,不退而生。”然而,这样的声音很快便被其他将领眷恋云贵基业的保守声音所湮没。

二月河《康熙大帝》书中刘玄初在辽东时劝谏吴三桂勿引清兵入关被拒而气愤吐血是文学虚构,或许是为了突出此人的远见卓识而吴三桂有时面对大局目光短浅的一面。不过这段情节倒也不是完全脱离现实的,在撤藩和吴三桂起兵后,刘玄初曾三次在关键时刻的谏言都没有被采纳,因此郁郁而死确是史实。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7:5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