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颂 |
释义 | 古代司法官人物生平刘颂,四川眉山尚义人,(?~300) 西晋时司法官。字子雅,广陵(当时郡治在今江苏淮阴县)人。西晋初期历任尚书三公郎、议郎守廷尉、三公尚书等司法官,秉公执法,时人把他比作西汉张释之。他强调必须严格按照法律判案,断罪应以法律条文为依据,没有法律条文,就应根据刑名和法例,法律和名例都用不上,就不能定罪。他极力反对司法官吏迎合君主意志,迁就社会舆论,借口具体情况,“看人设教”、 “随时之宜”,以致撇开法律条文不用,量刑畸轻畸重。他说,如果认为法律条文不尽妥当,可以修改;如果认为法律条文完善,就必须严格执行,不许枉法。 司法观点但是刘颂只主张司法官吏要严格按照法律判案;而地位比他们高的“大臣”,却有权解释有疑滞的条文,并且可以根据这种解释判决“事无正据,名例不及”的案子。刘颂特别强调“人主”超越法律之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凭个人意志决定赏罚。这些就给君主大臣践踏法律、专横武断、草菅人命开了方便之门。刘颂认为御史等监司纠举非法行为,只应追究严重危害封建统治和秩序的大罪,至于“贤人君子”的“小过”,则应放过不纠,因为这是人情之常;如果大小犯罪行为都要追究,朝野就没有完人,会造成“欲理而反乱”,引起动乱。刘颂这种主张,又是为贵族、官僚欺压平民开脱罪责。 执政观点刘颂主张恢复肉刑,理由是西晋废除肉刑后,除了死刑,就是徒刑,死刑太重,罪犯死的太多;徒刑太轻,又禁止不了犯罪行为,只有肉刑是有效手段。逃跑的人砍掉他的脚,就没法再逃跑;偷盗的人砍掉他的手,就没法再偷盗;□淫妇女的人,割掉他的生殖器,也就没法再干这种坏事。别人看到罪犯受肉刑的痛苦,也可引以为戒,不敢犯罪。同时,除了宫刑,受其他肉刑的人,可以照常生育后代。所以刘颂说,杜绝犯罪行为,没有比肉刑更好的了。西晋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刘颂的主张,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一个矛盾:一方面,为了巩固统治,要求加重惩罚;另一方面,为了增加剥削收入,又希望少杀人,以便繁殖人口,增加劳动力。 教授个人简介刘颂,女,陕西耀县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学士学位。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金陵老年大学特约研究员、特聘教授。研究方向:管理心理学、老年心理学。讲授课程: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学。自1988年进入科研领域以来,共计出版专著3部、译著1部、主编著作3部、参著2部、副主编著作2部。发表论文91篇,译文11篇、其他研究文章20余篇。承担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基金项目“城市老年人群精神需求状况的调查与研究”课题、多个南京市软科学重点课题、以及校级课题研究,获有国家、省市和校级科研奖励。 发表论文1、“关于领导经验的心理探讨” 《南京党校论坛》第1期(1988.1) 2、“探索内心世界的第三条道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哲学” 《西方最新哲学流派20讲》(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1987.9) 3、“从无意识到‘看不见的手’——现代西方精神分析哲学” 《西方最新哲学流派20讲》(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1987.9) 4、“科恩与〈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合作) 《国外社会科学》第1期(1988.1) 5、“‘理论热’中的青年文化心态调查” 《南京社联》第2期(1988.2) 6、“对当前‘物价热’的心理调查与思考” 《南京党校论坛》第2期(1988.2) 7、“埃尔斯及其〈理解马克思〉”(合作) 《哲学探讨》第4期(1988.8) 8、“理解马克思”(合作) 《国外社会科学》第9期(1988.9) 9、“皮亚杰认识发生论对认识客观性的启示” 《南京社联学刊》第5期(1989.5) 10、“心理测验——科学的心理测量与诊断技术” 《教学资料》第8期(1989.8) 11、“经济心理学概述” 《国外社会科学》第1期(1990.1) *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90年第3期全文转载 12、“麦克法德恩与《经济心理学:理论与应用》” 《社科信息》第3期(1990.3) * 该刊物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 江苏省优秀期刊 13、“当代西方功能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评述”(合作) 《青岛大学学报》第1、2期(1990.4) 14、“个体时间知觉差异性的实验研究” 《南京社会科学》第4期(1990.4) * 该刊物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江苏省优秀期刊 * 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大学认定的核心期刊 15、“近十年国内外有关Muller_Lyer错觉研究概况” 《心理学动态》第2期(1990.6) 16、“影响时间知觉差异性的一些因素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第2期(1991.4) *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91年第6期全文转载 17、“魁格的人格悲剧” 《南京日报》第三版(1991.4.19) 18、“色词干扰效应的年龄差异实验研究”(合作) 《心理学动态》第1期(1991.1) *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91年第2期全文转载 19、“博物馆视知觉与格式塔建构” 《文博》第3期(1991.6),8600字 20、“两种价格评估类型的心理——数学标定” 《南京社会科学》第5期(1991.5),10,000字 21、“影响孩子个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南京日报》第二版(1992.7.26) 22、“棍棒之下难成材” 《南京日报》第二版(1992.8.21) 23、“关于老干部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老干部工作论文选编》江苏省委老干部局编(1992.5) * 江苏省老干部工作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1992) 24、“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学科透视》(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年) 25、“对党员违纪情况的分析与思考” 《南京纪检》第1期(1993.1) 26、“马斯洛整体方法的内在逻辑探索” 《南京社会科学》第3期(1993.6) 27、“关于企业职工积极性的调查与思考” 《南京政工研究》第3期(1993.6) 28、“评价中心:评定和选拔管理人员的新方法” 《学习纵横》第2期(1994.2) 29、“CI:企业步入市场的通行证” 《学习纵横》第5期(1994.5) 30、“两个文明的内结构特征” 《南京政工研究》第6期(1994.12) 31、“亨迁顿其人其事” 《学习纵横》第8期(1994.8) 32、“制度理性从形式走向实质的现实难点” 《学习纵横》第7期(1995.7) 33、“党校学员学习行为的心理特征研究” 《南京成人教育》第3期(1995.6) 34、“人情关系:企业发展的文化障碍” 《南京社会科学》第8期(1995.8) 35、“党建工作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学习纵横》第11期(1995.11) 36、“公务员选拔必须强调人格因素” 《河洛论坛》第3 期(1996.3) 37、“老年评估体系科学化辨析” 《南京社会科学》第4期(1996.4) 38、“航运事故人员的MMPI测查比较”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第10卷(1996.5) * 该刊物为R74B84双核心期刊 39、“老年评估体系:老年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科信息》第5期(1996.5) 40、“城市政府与城区政府之关系” 《淮海学刊》第2期(1997.2) 41、“经济心理:透视现代经济的微观窗口” 《南京社会科学》第4期(1997.4) *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97年第5期全文转载 * 获南京市委党校9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997年) 42、“关于市区两级政府事权划分问题的思考” 《理论阵地》第2期(1997.2) 43、“经济心理学:现代经济学的行为革命” 《社科信息》第3期(1997.3) 44、“现代经济研究的心理探点及其提示” 《长白论丛》第4期(1997.8) 45、“关于现代激励理论发展困境的几点分析” 《南京社会科学》第4期(1998.4) *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98年第4期全文转载 * 南京市党校系统1996—1998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 江苏省党校系统1996—1998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46、“经济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学动态》第10期(1998.10) * 该刊物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指定的“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期刊” * 该刊物名列全国政治经济学类核心期刊第一名 47、“关于老龄化的几个问题” 《老龄问题研究》第8期(1998.8) 48、“关于公务员培训需求的调查” 《南京人事》第42、43期合刊(1998.9) 49、“人口老龄化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新挑战” 《南京师大学报》增刊(1998.12) 50、“南京市防灾减灾工作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软科学通报》第126/98—26(1998.12) 51、“从跨文化研究看我国现行教育中的几个问题” 《南京社会科学》第2期(1999.2) * 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99年第5期全文转载 * 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11,南京市人民政府) 52、“有效激励” 《基层干部必备知识讲座》人民出版社(1999.1) 53、“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解析及其现实适用性质疑” 《南京社会科学》第6期(2000.6) 54、“老年大学教育的社会心理价值探索”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期(2000.4) 55、“我市处级干部科技素质亟待提高” 《情况与建议》第84期(2000.8) 56、“对职工下岗再就业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南京通讯》第11期(2000.11) 57、“老年学子,朝霞满天——关于老年大学学员老年生活与学习情况的调查” 《老年教育》增刊(2000.12) 58、“南京发展民办教育研究” SSRN《科学研究通报》2000年第18期,总第169期,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 1999—2000年度南京市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 ﹡ 南京市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59、“民办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南京社会科学》第3期(2001.3) 注:* 在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获二等奖(2001) 60、“提高领导干部科技素质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唯实》第五期(2001.5) * 该刊物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江苏省一级期刊 * 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61、“老年精神生活:一个亟待关注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群精神生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南京社会科学》第4期(2002.4) * 该刊物为全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 * 江苏省优秀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62、“孩子,错了就改好吗? 《家长报》第3期(2002.5) 63、“关于老年群体精神生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学习与探索》第13期(2002.5) 64、“城市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江苏社科规划要报》总第47期(2002.7) 注:* 2002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项目 65、“城市老年人群精神需求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N2-035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基金项目研究报告》(2002.12), * 2002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项目 ﹡2003年11月经审核准予结项(证书号:2003048) 66、“关于南京市提前离岗退养人群精神生活状况调查及其工作对策研究” SSRN《软科学研究通报》2003年第1期,总第210期,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2003.3) * 南京市2002-2003年度软科学课题重点研究项目 67、“不断完善提前离岗退养政策 重视并做好‘内退’人群的心理疏导工作” 《调研参考》【2003】3号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10,440字(2003.3) * 南京市2002-2003年度软科学课题重点研究项目 68、“不断完善提前离岗退养政策 重视并做好‘内退’人群的心理疏导工作” 《调查与研究》第21期,总第1697期,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7200字(2003.5) ﹡ 南京市2002-2003年度软科学课题重点研究项目 69、“国外私立教育评估:经验与借鉴——兼论南京市民办教育评估体系的构建” 《南京社会科学》第10期(2003.10) * 该刊物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 江苏省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70、“南京民办教育的发展” 《2002南京教育绿皮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8) 71、“如果他抓到一根救命稻草——老年人的危机干预” 《延长生命的另一种方法——老年心理健康漫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 72、“重视市民科学素培养 提高南京市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 SSRN《软科学研究通报》2003年第04期,总第213期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2003.12) ﹡南京市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2003-2004年度)2005.3(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73、“重视市民科学素质培养 提高南京市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 《调研参考》〔2003〕37号,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政策研究室)(2003.12) 74、“城市老年人群精神需求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期(2004.1.) 75、“关于当代市民科技素质的实证研究” 《南京社会科学》第3期(2004.3) * 该刊物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 江苏省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76、“南京市民办教育评估体系研究” SSRN《软科学研究通报》2004年第03期,总第217期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2004.1) 77、“老年人的自尊与他尊” 《健康指南》第6期(2004.6) ﹡ 该刊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主办 78、从老年科技素质谈老年大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实践与探索》第15期(2004.7) ﹡ 该刊为年刊 79、老年群体社会参与高意愿低能力现象及其对策思考 《金陵老年大学学报》第1期(2005.5) 80、南京城区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3期(2005.7) 81、老年社会参与同自我和谐的相关性 《南京人口干部管理学院学报》第2期(2006.4) 82、关于农民工社会角色边缘化的心理分析 《南京社会科学》第5期(2006.5) 83、关于老年自我和谐与社会参与的相关研究 《金陵老年大学学报》第1期(2006.5) ﹡ 获中国老年学奖: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优秀论文奖(2006.9,北京,中国老年学会) 84、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高意愿和低能力现象 《上海老年教育研究》第3、4期合刊(2006.8) 85、提升老年素质 完善老年教育 《老年教育》第9期(2006.9) 86、积极老龄化框架下老年社会参与的难点及其对策 《南京人口干部管理学院学报》第4期(2006.11) 87、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需求与能力 《乐龄时尚》总第4期(2006.10) 88、南京锁金社区老年心理健康调查 《上海老年教育研究》第1、2期合刊(2007.2) 89、重视老年生涯规划教育 《老年教育》第5期(2007.5) 90、充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建构广阔的社会参与平台——锁金社区老年心理健康调查 《社区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初探》,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11770字 ﹡江苏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心理健康科普教育在社区的系统实施”课题 91、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调查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2007.8) 译文: 1、“陈列要素” 《博物馆研究》第4期(1985.4) 2、“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研究》第4期(1986.4) 3、“什么是博物馆——博物馆的概念” 《文博》第2期(1987.2) 4、“博物馆的研究功能” 《博物馆研究》第1期(1988.1) 5、“南海沉船和南京货” 《南京史志》第3期(1988.1) 6、“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关于外地观众研究的报告” 《博物馆研究》第4期(1988.4) 7、“论博物馆收藏” 《博物馆研究》第4期(1989.4) 8、“博物馆的解释功能” 《东南文化》第4期(1990.8) 9、“博物馆的社会中心化” 《文博》第8期(1995.8) 10、“论博物馆的展览功能” 《秦陵秦俑研究动态》第2期(1998.4) * 该刊为陕西省内部一级刊物 11、“科技博物馆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秦陵秦俑研究动态》第4期(2000.11) 出版著作1、《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专著) (南京出版社,1992年) * 本书为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1992年软科学研究立项课题 * 南京市委党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992) * 江苏省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993) 2、《超越生命之路——心理健康:人类长寿的最终奥秘》(专著) (台湾浩园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年) * 江苏省党校、行政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996) * 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7) 3、《老年心理健康指南》(专著)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4、《现代领导心理学》(主编) (南京出版社,1990年) 5、《通往健康长寿的路——老干部心理研究》(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 本书为南京市“八五”规划课题研究项目 * 江苏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996) * 江苏省心理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995) * 南京市党校系统第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 6、《走出心理的迷宫》(著作)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 * 该书在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委托全国版协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优秀青 年读物评选中,获优秀图书二等奖(1999.8) * 南京市党校系统第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特别奖(1995) 7、《实践的学习——案例教学的理论与操作》(主编) (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 注:* 该项目为南京市委党校2000年科研立项课题 8、《民办教育论》(副主编) (南京出版社,2001年) * 该项目为2000年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软科学研究重点调研课题 * 南京市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12,南京市人民政府) 9、《老年心理卫生》(参著) (金陵老年大学出版,2003年) ﹡ 2004年再版 10、《社区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初探》(副主编)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 ﹡江苏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心理健康科普教育在社区的系统实施”课题 ﹡长江学人作品集 出版译著 1、《旁通思维》(海天出版社,1993.1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