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氏刺熨疗法 |
释义 | 刘氏刺熨疗法,其传承脉络一直可以追溯到300年前的“湖广填四川”时期。当年原籍湖北麻城的刘氏家族,随清初移民潮来到川中定居,入蜀第一代先祖即在遂宁开始行医,是为刘氏中医谱系在巴蜀传承的肇始。清咸丰元年(1851年),第十代传人刘玉亭在遂宁创办遂安堂医馆,成为川中名医。清光绪年间,遂安堂传人把刘氏医术分别带到了成都和重庆。到刘少林这一代,以针灸、火熨、滚石等绝技为特征的刘氏刺熨疗法完全成型。 刘少林生于民国十年(1921年),从小跟从祖父刘宗元、伯父刘紫荣学习中医,先后在成都、遂宁、重庆、湖北武汉、贵州遵义等地开设诊所。上世纪40年代,刘少林到重庆宽仁医院短期工作,兼习西医。新中国建立后,刘少林先在九龙坡黄家码头开堂行医,后因药房失火被毁而成为走方郎中,在云、贵、川、陕、鄂等省行医,江湖称之为“老海”。上世纪70年代以后,刘少林回到重庆,在渝中区中兴路口开办了个体诊所少林堂。刘少林传承的刘氏针灸刺熨疗法,为众多疑难病症患者解除了痛苦,少林堂遂成为重庆民间医药界的一个知名品牌。2002年,刘少林去世,少林堂中医传统由其子刘光瑞继承,为刘氏刺熨疗法第十四代传人。 与父辈和祖父辈的命运不同,红旗下长大的刘光瑞受过良好的现代教育,在继承少林堂中医传统的同时,更善于将其与西医进行对比,从中探寻传统中医治疗术的科学规律。刘光瑞在行医实践中对传统的刺熨疗法加以改进,尤其对针灸术和火熨术的功用作出了科学的解释,使其在治疗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颈腰椎病,头痛失眠等重庆地区常见疑难病症方面更加稳定有效。 与此同时,刘光瑞还把少林堂从单纯的治疗行医扩展到医学教育和研究领域,创办了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和岐黄中医药职业专科学校,并在美国、德国等国家举办培训班。近年来,刘光瑞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总结,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出版了十多部中医药学著作。由少林堂研发的中医药产品获得38项国家专利、4项国际大奖。2008年6月,刘氏刺熨疗法作为针灸扩展项目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刘氏刺熨疗法的第十五代传人已经成长起来,三人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项历史悠久的民间医药绝技有望在巴蜀大地继续传承。 刘氏刺熨疗法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变化发展,形成了刘氏刺熨自成一体的疗法。刘氏刺熨疗法包括刺血术和火熨术两大类别。其基本特征是:理论依据性强,专科疗效性好,有各民族医疗的共通性,有临床针对性,操作隐秘性,药材地源性等显著特征。 刘氏刺熨疗法传承口诀既有核心传承疗法,又有临床指导理论。该疗法是中国传统民间医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巴渝大地世代相传的民间医术绝活之一。很多名人也慕名而来请刘光瑞看病。毛泽东的女儿李讷曾经在重庆停留了半个月。对历史颇为了解的李讷对中医和历史很感兴趣,那段时间她几乎天天都到博物馆同刘光瑞探讨中医文化历史。 电影《双食记》在重庆拍摄的时候,给香港演员吴镇宇摸脉的那场戏就是在这个博物馆进行的,其中有个镜头是吴镇宇身上扎着银针,就是刘光瑞给扎上去的。香港亚洲电视台曾经拍摄过四集电视专题片《寻找隐世医术》,介绍刘氏刺熨疗法;《黄帝内经》系列片中的文物展示,也有一部分是刘氏父子的家传藏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