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盛亚 |
释义 | 刘盛亚,重庆人。民盟成员。1938年毕业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历任四川省立戏剧学校导师,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成都文协理事,群众出版社总编辑,《西方日报》周末文艺主编,《大公报》文艺主编等。 简介刘盛亚(1915~1960)著名作家。笔名轼俞、成敏亚等。重庆人。民盟成员。少年时随父刘运筹(北平农学院院长)旅居北平,曾就读于北平私立文治中学,在学期间与老师黄现璠和同学李石锋、张天授共同创办蓓蕾学社,以出版进步书籍和创办进步刊物为媒介来达到弘扬新文化、新文艺、新史学、新教育的“四新”宗旨。蓓蕾学社创立不久即相继创办了进步文艺旬刊《菡萏》、《蓓蕾》,由李石锋任主编,刘盛亚任主笔,旬刊重点放在新文艺创作和评论上,作为主笔的刘盛亚以锐利的文笔累出杰作,成为“蓓蕾学社四杰”之一。1935年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留学,1938年回国后被聘为四川大学与内迁乐山的武汉大学教授,同时由戏剧家熊佛西聘为四川省立戏剧学校导师,时与江安执教国立剧专的吴祖光同被誉为南北神童。后返重庆,一度担任过《新民报》副刊主编,还由郭沫若聘为属下群益出版社总编辑。后历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成都文协理事,群众出版社总编辑,《西方日报》周末文艺主编,《大公报》文艺主编,重庆戏协执委兼创作部长,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重庆文联执委,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理事、主席团成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送劳动改造。1960年饿死于服苦役的峨边沙坪劳教营。1980年,当年错划右派问题得到平反昭雪。 作品193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夜雾》、《彩虹曲》、《水浒外传》,传记文学《木工黄荣昌》,译著戏剧剧本《巴黎圣母院》、《浮士德》,诗集《尼伯龙根歌》、《少年游》、《歌德诗选》、《海涅诗选》,短篇小说集《萝茜娜》,《蔡特金传》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