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秋菊
释义

1、刘秋菊,女,1974年生,台湾人。本科毕业于台湾大学,哈佛博士毕业。毕业后留美任教,目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西北大学都已聘任她做副教授。 2、刘秋菊(1899年-1949年),海南琼山人。曾任中共琼崖特委委员、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委员、琼崖特委妇委书记、琼崖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主任。1949年8月在白沙病逝。

台湾刘秋菊

个人简介

出生年月:1974年

籍贯:台湾

家庭情况:家有一对父母和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弟弟

毕业学校:本科毕业于台湾大学,哈佛博士毕业。毕业后留美任教,目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西北大学都已聘任她做副教授。

优点:真,毫无掩饰。漂亮城市女人身上最少见的东西。

缺点:说话有点拖,永远慢条斯理,永远在思考的样子。不适合猴急男。

爱好:数学和物理。 特别是广义相对论、弦论、微分几何、复几何。

社会评价

秋菊是丘成桐的得意女弟子。最近获得了第四届晨兴数学奖。

采访资料

她从小就喜欢理科,尤其喜欢数学和物理,她最喜欢的是数学的“真”:“只有数学有绝对的对,绝对的错。”

对了,这就是她的个性,她说话也这样!比如夸她漂亮,她慢悠悠地说:“那是因为这次获奖打扮了一下!平时也不这样。牛仔裤破了一个洞我也不高兴上街买。就算去了也就直奔商店买到东西转头就走。”问她为什么还没找男朋友,她说:“我没有时间啊,博士毕业就怕找不到工作,拼命努力。现在工作定了,我接下来是要考虑了。”问她想找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她说:“还没想过,有人要我就行了!”至于学历,她不怕人家比她低,就担心人家怕她学历太高。

现在圈内外最流行中性美

过来人台湾大学数学系教授李莹英说,大家对数学家都有太多的误解,“我们也一样喜欢大自然,喜欢文学,喜欢看电影,只不过更喜欢数学而已。”

刘秋菊除了数学之外,最大的爱好就是阅读中国的古典小说,比如《三言二拍》。她遗憾的是没有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因为很多师兄师弟们会常引用一些经典的话来逗她,但她却浑然不知,有空的时候准备补上。

女数学家也养儿育女,不亦乐乎。昨天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数学女教授李文卿就表白她有两个女儿,老大哈佛博士毕业,老二现在麻省理工读书,教育这两个女儿她可费了不少心思。

混在女数学家堆里,并且同样娶了个“数学老婆”的主持人季理真很专业地评价说:“我老婆很漂亮的,比刘克峰老婆还漂亮!现在圈内外最流行中性美,男人打扮往女性上靠,女人打扮也很中性。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在数学上投入多一点,在其它地方投入就会少一点。不过这也许最合那些怕逛街、怕口啰嗦、怕女人太麻烦的男人的口味。”

至于怎么找刘秋菊?不难!以数学家的简单,她这两天基本会穿这一套衣服:黑色收腰小西装,搭配一条黄绿相间的丝巾!

海南琼山刘秋菊

人物简介

刘秋菊(1899年-1949年),海南琼山人。1899年,刘秋菊出生在琼山县演丰乡(现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福云村。幼年丧失双亲的她,给地主当过长工,饱尝了人生的辛酸。大革命时期,当革命烽火在其家乡燃起的时候,刘秋菊毅然报名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农会,此后走村串户,宣传发动群众跟土豪劣绅作斗争。

1926年从事农民运动,任乡农民协会委员。1927年参加赤卫队,不久在琼崖革命先辈林克泽的介绍下,刘秋菊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任琼崖苏维埃政府委员。1933年任中共琼(山)文(昌)县文北区委委员,次年任文南区委书记。1936年受中共琼崖特委派遣,任中共琼崖西南临委委员,负责陵(水)崖(县)地区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工作。1938年10月琼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到国民党琼崖守备司令部党政处工作,宣传团结抗日。1940年任中共琼崖特委委员兼妇女部部长、妇委书记。1941年任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委员。1945年任中共琼崖特委民运部副部长。1949年任琼崖妇女联合会筹委会主任。1949年8月在白沙病逝。

1942年,丈夫林茂松牺牲后,刘秋菊的精神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加上环境恶劣和战事频繁,她的身体越来越差,变得骨瘦如柴,脸色苍白。

当时,刘秋菊身边的战友都劝她找机会好好休息,珍重身体。但她表现得很镇静和克制,丧夫的伤痛并不能摧毁坚定的革命毅力,她一如既往地为革命工作而操劳。

1949年8月,由于积劳成疾,医治无效,刘秋菊在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据地病逝,年仅50岁。

刘秋菊同志曾任中共琼崖特委委员、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委员、琼崖特委妇委书记、琼崖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尽管身居要职,但是交通联络、向导带路、挑水做饭和护理伤病这类事情,刘秋菊样样都做,从不计较职位高低和个人得失。

刘秋菊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之心,超出常人的想象;她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朴实的农民本色,给身边的战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战斗故事

她一向以智勇双全著称,是海南各族人民熟知的女英雄,在东南亚华侨中享有盛誉。她一生戎马倥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艰辛的革命环境让刘秋菊身经百战,也屡屡遇险,但几乎每次都让她以其平民本色顺利脱险,叫敌人识别不了,奈何不得。

1928年春节期间,刘秋菊、林克泽等人在演丰乡迈聘村共产党员林太川家里开会,由于探子告密,敌人派出民团20多名团丁,把村子包围了起来,情况万分危急。刘秋菊坚决让林克泽等人先从后门撤退,自己决计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

刚好此时林太川的妻子正在给双胞胎喂奶,刘秋菊急中生智,立即把身上的一件衣服脱掉,将枪藏好,给林大嫂使了一个眼色,然后从她怀里抱过一个婴儿,佯装给孩子喂奶。不久,敌人冲入林家,刘秋菊暗暗拧了一下婴儿的屁股,孩子顿时哇哇大哭。于是,她搂住婴孩一边摇动,一边喃喃自语:“哦哦哦,侬别哭,不用怕,老总是过路的。”

“看见一个穿黑衣服的‘共产婆’没有?”敌人对她这对“母子”未起疑心,只是恶狠狠地向她问话。

“他们刚跑出去了。”刘秋菊指着林克泽撤离的相反方向答道。

还有一次,刘秋菊到云龙执行任务时,被敌人追赶,进入一个村庄时,看到几个妇女忙着舂米,于是脱去黑色外衣(她经常穿着黑色外衣,但身上穿了两三件衣服,以应付紧急情况),凑上前去,跟她们一边舂米,一边嘻嘻哈哈地拉家常。当敌人靠近时,她故意撞倒旁边的一位村妇,假装为争着拿簸萁而吵起架来,旁边的几个姐妹连忙劝和,假戏真做,敌人就是看不出破绽来。

1930年7月的一个傍晚,刘秋菊和神枪手林茂松(后来成为她丈夫)执行任务回来,经过琼山苏寻三乡的一个山涧时,依稀看见有100多个敌人黑压压地包围过来,她们赶紧躲进山林,敌人便开枪射击。乘着刚刚降临的夜雾,刘秋菊和林茂松也开枪还击,双方枪声密集,敌人不知道刘秋菊他们人数的多寡,不敢贸然冲锋。

刘秋菊感到寡不敌众,不能久战,于是跟林茂松商量后采取东打一阵、西打一通的策略,让敌人判断错误,互相火并。

果然,他们向东边开火,敌人便速速向东边应战;他们往西边丢了两枚手榴弹,西面的敌人紧张起来,全线开火,枪声大作。两边的敌人渐渐向中间地带靠拢,竟然对打起来。刘秋菊和林茂松则在敌人对战之际,向枪声稀落的北面突围。而敌人却火并到深夜才发现自己人打自己人,于是才懊恼地收兵。

1932年春节前夕,为了打击文昌县潭牛墟敌人的嚣张气焰,中共琼文县委决定突袭敌人,派出陈英为袭击小队长,由刘秋菊当向导,并协助歼敌。小队仅10多人,一切按计划行事。

陈英和刘秋菊先派一名侦察兵挑着豆腐花在敌人炮楼附近叫卖,其余战士则乔装成挑米挑菜的赶集群众,三三五五地进入潭牛墟,他们靠拢过去买豆腐花,然后故意争吵,并动手打起架来。.

刘秋菊赶来呵斥道:“不成体统,光天化日之下,在官府衙门前打架,去去去,到炮楼找长官理论去!”这句话是刘秋菊发出的行动信号。于是,这群“民众”你推我搡,向敌人的炮楼奔去,一窝蜂地冲上了炮楼。陈英一枪就击毙了敌人的乡长,刘秋菊也毙掉了文书和哨兵。战士们迅速背上敌人的枪支弹药,然后放火焚烧炮楼,胜利撤退。

敌人做梦都想不到,此次突袭的人员中,就有他们悬赏5000块大洋缉拿的刘秋菊。

名扬海外

刘秋菊的名字不但在海南广为传颂,还远播到了海外。

抗战时期,新加坡《星洲日报》报道琼崖抗日消息时,曾写到:“……其后尤以独立队冯白驹与刘秋菊二位,英勇卓越,在琼山、文昌、定安各地战役,建功殊大,留下不朽的荣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1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