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恢 |
释义 | 1 西汉赵王刘恢(?一前181年),汉高祖刘邦的儿子,公元前196年高祖诛梁王彭越后,立为梁王。16年后,因赵幽王刘友幽死,便被改封为赵王,被迫娶吕产的女儿,而刘恢的宠妃被迫自杀(有书写是被吕后毒死),刘恢因此闷闷不乐,前181年,六月,刘恢殉情自杀。死后废其嗣,文帝时追谥为“赵恭王”。 2 《三国演义》的代郡太守《三国演义》的人物,东汉末代郡太守,刘备鞭都邮后投奔他,他保护刘备不被追查,并推荐他给刘虞。 ◎ 原著描写玄德乃取印绶,挂于督邮之颈,责之曰:据汝害民,本当杀却;今姑饶汝命。吾缴还印绶,从此去矣。”督邮归告定州太守,太守申文省府,差人捕捉。玄德、关、张三人往代州投刘恢。恢见玄德乃汉室宗亲,留匿在家不题。 代州刘恢以书荐玄德见虞。虞大喜,令玄德为都尉,引兵直抵贼巢,与贼大战数日,挫动锐气。 3 东晋官吏刘恢,字道生,渍国(今安徽宿县)人。为车骑司马,赠前将军。工书,张怀瓘书估列刘恢书入第三等。《宋明帝文章志、法书要录》 4 南朝宋宗室刘恢,字景度,南郡王刘义宣子。既嫡长,少而辩慧,义宣甚爱重之。年十一,拜南谯王世子,除给事中。义宣为荆州,常停都邑。太祖欲令还西,乃以为河东太守,加宁朔将军。顷之,征为黄门侍郎。元凶弑立刘劭,恢为侍中。 义宣起义,劭收恢及弟恺、忄炎、凄、憬、忄矣系于外,散骑郎沈焕防守之。焕密有归顺意,谓恢等曰:“祸福与诸郎同之,愿勿忧。”及臧质自白下上趋广莫门,劭令焕杀恢等。焕乃解其桎梏,率所领数十人与恢等向广莫门欲出。门者拒之,焕曰:“臧公已至,凶人走矣。此司空诸郎,并能为诸君得富贵,非徒免祸而已,勿相留。”亦值质至,因以得出。恢至新亭,即除侍中。俄迁侍中、散骑常侍、西中郎将、湘州刺史。 义宣并领湘州,转恢侍中,领卫尉。晋氏过江,不置城门校尉及卫尉官,世祖欲重城禁,故复置卫尉卿。卫尉之置,自恢始也。转右卫将军,侍中如故。义宣举兵反,恢与兄弟姊妹一时逃亡。恢藏江宁民陈铣家,有告之者,录付廷尉。恢子善藏,与恢俱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