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光义
释义
1 北宋开国名将

人物简介

刘光义(929—987),宋太宗即位后赐名廷让。北宋重要将领。

祖籍涿州范阳(今河北涿州),曾祖刘仁恭,唐卢龙军(幽州,今北京)节度使,唐末割据者;祖刘守文,为唐横海军(沧州,今河北沧州东南)节度使,为弟刘守光所杀,父刘延进携家避难南逃。后汉枢密使郭威镇守邺都时,刘光义入麾下,后周太祖时,任至侍卫司龙捷右厢都指挥使。

英勇善战

宋建隆元年(960)三月,从征潞州李筠时任行营先锋使。次年升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宁江军(夔州,时为后蜀辖区)节度使。乾德二年(964)四月,率军赴潞州守边以防北汉侵扰。同年十一月,宋军进攻后蜀,王全斌任西川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率主力从陕西南下;刘光义任副都部署与都监曹彬率步骑2万,自归州(今湖北兴山南)沿长江西上,在距夔州30里处舍舟登陆,先夺城东过江浮桥,然后乘舟而上,一举攻占江防重镇夔州,击破后蜀川东防御体系的枢纽。刘光义军纪严明,后蜀万(今重庆万县)、施(今湖北恩施)、开(今重庆开县)、忠(今忠县)四州刺史皆迎降,刘光义军遂迅速占领峡中的所有州县。乾德三年正月,刘光义率军西进至遂州(今四川遂宁),后蜀遂州知州迎降。此时,宋军北路王全斌军已进至成都附近,后蜀降。

同年三月,后蜀降将全师雄叛乱,迅速占领川西除成都以外的许多州县,全师雄叛军至成都西北新繁,刘光义率部击败全师雄,俘万余人。同年十二月宋军平定全师雄。次年正月,刘光义以功改领镇安军节度使。开宝六年(973),刘光义被罢军职,出为镇宁军节度使。

开宝九年(太平兴国元年)十月,皇弟赵光义夺位,是为宋太宗。刘光义因与赵光义同名,被赐名廷(一作庭)让。

2 山东日照市书法家

日照市书法家

人物简介

刘光义,山东省莒县人,2001年从莒县文化馆文艺创作室到日照市艺术馆,任综艺部主任、《日照书画》主编、全国书画考级日照考区办公室主任,现为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主席,日照市华艺书画院院长,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日照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日照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当代文学院院务委员,山东省《当代文苑》书画院副院长。

刻苦临帖

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笔耕不辍,其书法初学颜,继学赵,后又临八大山人书帖,继得“莒县六老”指教,练有深厚的书法功底,八十年代就小有名气,书体自成一派,甚得世人赏识。他还是一位篆刻家,而且对莒县地域文化有着深层次的研究。

1990年春被莒县文化局聘为文艺创作室创作员,开始对书法艺术进行深入探究。用左手写反字,右手写正字。后来又进行双手同时运笔的高难度磨练。纸用了一刀又一刀,墨干了一瓶又一瓶。他认为:双手书法反正字,是现实生活的体现,也是人生做人处事的反照,左右手同时运笔,展现的是正与反,形与影,即相对,又相背。联想的是阴与阳,男与女,对与错,是与非,是矛盾的,又统一的。进一步延伸到真与假,有与无,富与穷,美与丑,实与虚,明与暗,即双方对立,又相辅相成。观看两手书法,体悟人间事理,概括宇宙之大,剖析微妙细节,蕴藏着一种玄机 。

主要成就

刘光义双手书法艺术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中国人民政协《画界》刊物2006年第五期对其做了专题报道,誉为“中国著名双手书法艺术家”。2007年应邀赴延安表演。应邀去西柏坡书法艺术交流,作品被西柏坡纪念馆收藏。近年来,他多次去济南、北京、上海、南京、西安、青岛等大都市进行展览与交流,所到之处无不拍手称奇道妙。作品在美国、日本、韩国、法国等众多国家展销。被中国毛泽东诗词书画艺术国际研究院任命为副院长。

中国毛泽东诗词书画艺术国际研究院院长张林东先生赞曰:“两手运笔,写正见反。阴阳推进,对立统一。反道一动,浑然一体。体悟天道,赏书明理。有虚有实,虚实结合。去奢去泰,不争之争。和光同尘,致虚守静。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调整心态,提升艺境。协调人我,构建和谐。真艺术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