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爱农 |
释义 | 人物简介刘爱农原名刘和耕,曾用名刘国栋,1894年农历二月出生,湖南省衡山县城关镇人。有兄弟姐妹八人,靠祖传十余亩地和父亲教蒙学馆维持一家生计,家境一般。 学业经历刘幼时随父读四书五经,1909年入衡山县立中学读书,1912年中学毕业后进入湖南广益中学学习,曾习外文,1914年毕业。 主要贡献在家闲居两年,刘爱农于1917年开始教书生涯,先后受聘于衡山县立第一高小、衡山中学、安源煤矿学校。1922年安源煤矿工人大罢工爆发后,刘参与驱逐安源煤矿学校英籍校长运动,因遭资本家忌恨被迫离校返乡,不久投身革命工作。1925年由李维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衡山县组织领导农民运动,先后任国民党县党部农民部长、县农民协会委员长兼农民自卫军大队长。1927年1月毛泽东到衡山考察农民运动时曾与刘见过面。同年5月马日事变爆发后,刘参加安源武装起义,曾一度与组织失去联系,辗转于长沙、武汉、萍乡、广州、衡山等地。其间参加过广州起义,又被打散,1928年抵沪接触柳直荀、李维汉后找到组织。 1929年3月起,刘爱农一直在上海从事中共地下党工作,和江苏省委、上海区委、中央组织部联络较多。1935年夏上海党组织遭到破坏,至此完全失去与组织的联系。之后为生活奔波于各地,曾做苦力、教师、国民党军队的连部文书。1939去西安找林伯渠请求赴延安未获批准,1940年去重庆找董必武不遇,回乡途中被抓,被迫向国民党自首,在衡山监狱坐牢四个月。1941年到辰溪十一兵工厂技工学校教课。1943年集体加入国民党,任该厂国民党第五区部常委兼宣传委员。1946年返乡途中于烟溪子建中学教课一年。1947年回到家乡,1949年5月开办“大众文化合作社”,发行进步书报。 新中国成立后,刘爱农致力于民主建政与教育工作。1950年任衡山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委会副主席,同年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后任衡山县工商联主任兼印刷厂经理等职。1954年筹建湘潭私立和平中学并任校长。1957年作为党外民主人士任湘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在文教卫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在教育界颇有名望。“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受到迫害,下放“五七干校”学习,虽年高体弱,身心备受摧残,但信念坚定,对党始终忠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