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领催 |
释义 | 词语·领催【拼音】:lǐng cuī 【注音】:ㄌㄧㄥˇ ㄘㄨㄟ 【解释】:清代官名。满语“拨什库”的汉语意译。司佐领内的文书俸饷。 【出处】: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一:“至于八旗禁旅,虽分隶八都统,然惟骁骑营之马甲、领催、匠役隶之。”自注:“马甲之优者选为领催,以司册籍、俸饷。” 【示例】: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某领催》:“内务府领催某甲,家在阜城门外某庄。”《清史稿·食货志一》:“有隐匿壮丁入官,伊主及佐领、领催各罚责有差。” 官名清朝八旗军下级军官。满语“拨什库”。顺治元年(1644),定满、蒙八旗每佐领下六人,汉军八旗每佐领下设四人。由“马甲”(即八旗骁骑营之士兵)内选充,满、蒙八旗兼于本佐领识字护军内挑补。康熙四十三年(1705),满、蒙每佐领下裁一人。掌登记档册、支领官兵俸饷。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