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岭头节 |
释义 | 岭头节是桂西南钦州一带壮族、汉族民间传统节庆习俗,又称“跳岭头”。为当地仅次于春节的节庆活动,因其活动多在村边岭上举行而得名。据民国三年《灵山县志》卷二十二《风俗志》记载:“八、九月各村多延巫师鬼童于社前,跳跃以编,始入室驱邪疫瘴,亦乃乡傩之遗意也。”这说明“跳岭头”与古代的乡傩有血亲关系。这种带有古傩特征的“跳岭头”习俗,其最早文献见于明嘉靖版《钦州志》卷一《风俗》中:“八月中秋,假名祭报。装扮鬼像于岭头,跳舞,谓之跳岭头。男女聚观,唱歌互答,因而淫乐,遂假夫妇,父母兄弟恬不为怪。”今已由原来的宗教酬神祭仪演变为民间娱乐活动。 “岭头节”多在中秋节前后十余天内举行,即农历八月,个别地方在农历三月或十月间。一般以自然村为单位,每条村固定在农历的某天举行,比如有一村在八月十三举行,而邻村有的在八月十二,八月十五的……一般每条村每年只有一个领头节,但有些村一年有两个。届时,各村屯竭塘捕鱼,家家户户宰鸭设筵,祭祖敬神。 同时还请“岭头队”(师公)到村边岭上进行舞祭活动。师公戴着面具,表演“抛偈”(舞蹈)和“唱格”(歌舞);一些地方还兼有武术和“斗法”(民间魔术)表演。表演程序为安坛、请神、收禁、歌舞等,歌舞过程均有鼓乐伴奏。 “岭头节”中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是“跳岭头”,是一种为村屯辟邪收妖除瘟、祈求庄稼丰收、人畜平安、保护村屯清吉所进行的一种宗教活动,其多在村边缓坡岭头上举行。祭祀过程中一人击象鼓指挥全局,二人敲锣配合鼓声,老道公跟随音乐节奏,有次序地完成每一个程序。从现在还跳的几个舞蹈的特征动作一一击掌转身装山字头等舞姿看来,它与广西壮族花山壁画中的“乐舞”相同。据1983年中国舞蹈研究所的人员到钦州对该舞蹈进行录像时说:“这种舞蹈传说产生于尧舜时,现在全国已不多见。” 2006年,“跳岭头”被确定为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