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岭光电 |
释义 | 岭光电(1913—1989),生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胜利乡,暖带田坝土千户后裔,是民国时期凉山彝族的杰出人物。在南京中央军校读书期间,加入了军统组织。1936年军校毕业后,被任命为民国政府的官员的同时,又恢复了自己的土司(土千户)职务,1947年被选为立法委员,1950年凉山解放前夕,被委以二十七军副军长之职。解放后担任过四川省政协委员。岭光电热爱彝族文化,有强烈的彝族意识,同时又有着中华民族情怀。一生写了大量关于彝族的论著,其子尔布什哈与中山大学历史系温春来教授共同搜集、整理、出版了《岭光电文集》。 个人简介岭光电,1913—1989年2月15日,彝族,彝名牛牛慕理,生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胜利乡,是斯补兹莫—暖带田坝土千户后裔。 斯补土司,统有7支百姓,占地60多平方公里,父辈有三兄弟,大伯、二伯早死,父亲年轻时已鸦片毒烟浸身,36岁即病逝。二伯父无后,按土司家规矩,其产业应由岭光电继承。伯父、父亲死后,因产业之事,妯娌时起事端,家势衰弱。1926年,因偶然事件引起彝汉纠纷,汉民诉于官府,官府以土司办理“夷务”不力,派地方军阀刘济南办理。刘见斯补土司家势衰弱,就以“改土归流”之名,实施民族压迫,敲诈岭家钱财,并将所属百姓强辩为“汉团”,强制改变习俗、衣着,把岭光电的堂兄扣押,岭光电因年龄尚小,又有汉民出面保护,才得幸免。 1927年,岭光电出走富林,求川边军司令官羊仁安保护,羊为岭光电父辈好友,岭痛定思痛,用功学习,得羊的三姨太喜爱,认为干儿子(三姨太死时,直到岭赶到并将其抱在怀中才闭眼),即有羊家出资在西昌、成都读书。 1933年考入国民政府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十期。3年后黄埔十期毕业后,分派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办公厅任职,同时加入中国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局。是年行营组织“边民调查团”到凉山调查,岭为该团少尉翻译。 1937年回家。岭光电常记羊仁安“无知识的土司,就是一个连长都要欺辱他”之说,又视彝民在文化知识等方面的落后,决定动员内外力量兴办彝民学校,以“土司”之名硬要斯补土司辖区的学龄百姓小孩到校学习,在私宅里办起“私立斯补边民小学”。小学兴办的13年中,培养了200多名学生,有的升入中学、大学读书,很多人后来成为解放凉山的骨干干部,其中县一级干部10多人,省级干部1人,还有一批学术人才。 岭光电回凉山后,利用中央行营、刘文辉、羊仁安、“土司”等的特殊关系和地位,出面帮助普格、盐源、冕宁、西昌等地的少数民族协调民族关系,使之避免了一些民族纠纷,免受一些杀戮和迫害。 1939年,岭任西康省政府中校参议,1942年到西康省宁属屯垦委员会(驻西昌)任边民训练所教育长,1944年任夷田特别政治指导区(直属西康省)区长,西康省彝族文化促进会理事长,1947年任西康省政府边务专员,1948年被选为国民立法委员,1950年,加入“国民革命同志会”并任国民革命军第27军少将副军长。 岭光电在从政、从军之时,也常回家,面对当时的彝族社会,岭用自己所学、所见,在自己能管辖的范围内进行一系列改革。首先兴办教育,成立斯补边民小学,利用电影、模型、图片和彝族原有文化教育百姓,提倡体育锻炼,利用本地能用的实物、古器械进行操练。提倡医药治病,用各种形式解除迷信之说、之事,1949年建成小型的斯补医院(只有一些药品和简单器械)。鼓励农耕,兴修水堰,改变彝民不积人肥、厩肥的习惯,改进耕作和育种技术。奖励植树,自己亲种桐树上百亩,引进桉树,嫁接梨树等。改变彝人住房不开窗、不见亮的习惯。规定:1、严禁吸食鸦片烟;2、禁止酗酒闹事;3、减轻案费;4、不准杀牛宰羊招待上司和其亲信;5、限收婚嫁彩礼;6、祭礼时减少所杀牲畜。 岭光电在社会活动中,认识结交了一些进步人士和共产党人,在所办小学毕业后的学生中就有从事地下工作的共产党员。岭出于民族感情、朋友义气,曾营救或掩护过这些人士。 岭光电在从军从政之时,对彝族文化进行了一些研究和介绍, 1936年就和彝族同仁一起编纂《新彝族》一书, 1942年发表初译彝族《倮倮经典选译》在《西康青年》上发表,后来陆续发表《圣母的故事》、《倮倮的怅恨歌》等译著和论文,1943年整理12篇彝族历史、文化、故事编辑成《倮情概述》,引起朱光潜、马长寿、马学良等学者的重视,后来他们彼此在学术上常有交往。 1950年,岭光电为应付各方关系在成都停留彷徨,最后回汉源同顾保裕的的124军到海棠,当夜又转回田坝,静观态势。在此期间,胡宗南、刘孟廉、谈荣章、杨砥中多次捎信传电催促岭到西昌任副军长职,王济民从西昌到越西邀约上任。岭曾三次晋见过蒋介石,有师生之情,也有忠君之想。同年2月中旬到西昌任27军副军长,见胡宗南后,胡发给黄金、银元要求组建彝族新四军,先组成基干团、警卫营。民国政权在西南也势至末日,惶惶不可终日。3月初岭带领27军警卫营去昭觉,到昭觉不久岭光电接到随解放军到西昌的好友毛筠如信,述说解放军政策,欢迎岭带部队回西昌。4月8日毛筠如、罗正洪、孙学周到昭觉,捎给岭解放军首长信,又听友人讲解了共产党的民族政策,4月10日岭率领人马回到西昌,接受解放军整编,受到政府欢迎。 解放后,彝区需要建设,需要教育,需要人才,军管会与西昌地委招收一批彝族和另邻彝族地区的汉族青年,进行各方面的学习训练,组织了西昌民族干部训练班,岭光电担任主任,为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培训了各种人才。 1951年岭光电到雅安,1954年土改后调芦山县文教科。1957年,参加社科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4工作队,从事彝语调查、研究工作。同年底,调四川省民族出版社。 1962年调四川省民族委员会参事室。“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红卫兵纠回家乡,受到不公正待遇,被迫长时期参加各种老人体力不及的劳动。 978年至1988年,党和政府为岭落实了了各项政策,实事求是地否定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 1978年调四川省民委彝文组工作,岭光电无羁无绊地、专心致志地再整理再从事彝族文化的研究、出版工作。 1981年应邀赴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古籍编目整理,并受聘至中央民族学院彝文专修班任教,编写、整理了大量的古彝文经典书籍——《雪族》、《古侯传》、《跋玛特依》、《教育经》和《凉山彝族习俗》、《彝族尔比尔吉》等书,还解释了很多彝族古老语言和彝汉文化关系等。1985年着手整理《忆往昔》,经多次修改,1988年出版。岭光电落实政策后被选为四川省政协委员、凉山州政协常委、云南省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顾问等职。 1989年2月15日因病在西昌逝世。 论著目录目 录 插图: 1. 青年岭光电 2. 南京中央军校时期的岭光电 3. 1947年8月,西康省彝族参政请愿团在南京期间,岭光电、罗正洪在金陵大学与该校教师合影 4. 《新康报》所登西康夷族参政请愿团合影照 5. 晚年岭光电 6. 岭光电与太太曲哈嫫(四川省政协委员)合影 7. 岭光电的干爸、曾任川边各军总司令的羊仁安 8. 岭光电所著《倮情述论》封面 9. 岭光电所著《彝族民间故事》封面 10. 岭光电编辑的《新康报》“边风”栏目 11. 岭光电手迹 12. 岭光电故居 “夷族”意识、“夷务”实践与彝族文化——写在《岭光电文集》出版之际 温春来 编辑凡例 1949年前撰写的论著 一、书稿 1.《倮情述论》(1943年出版) 自序 第一篇 若干年来倮民之活动 第二篇 川康倮族青年训练之囘顾 第三篇 某次改土归流之经过与教训 第四篇 国难期中夷胞应有认识与努力 第五篇 谈谈汉夷通婚问题 第六篇 改革夷民生活应从何处着手 第七篇 火把节与边民应有的认识 第八篇 边民起诉问题 第九篇 改进西康宁属边教之意见 第十篇 石达开在宁属之失败经过 第十一篇夷民习俗研究二则 第十二篇 越嶲田坝夷民社会建设工作概况 2.彝族民间故事(写於1945年,1950年出版) 自序 圣母 六月二十四日 诳者日记 大神阿里比日 一 集市 二 杀卜吉田的智慧 三 浩劫兴安木裏耶里土司之家 四 插曲 五 阿里比日的祈祷 六 板桥河 七 汉官的诡计 八 天菩萨火葬及其死 梦——阿木哈哦的故事 蜘蛛 小相山麓的悲剧 天帝的审判 二、“夷族”历史与文化研究 1. 西南夷族史 1936年 2. 夷族中阶级之名词与其特俗 1936年 3. 关於夷文 1942年 4. 夷人过年 1946年 5. 黑夷和白夷 1947年 6. 倮蘇概述 1947年 7. 以语音看汉夷关系 1948年 三、“夷区”治理与建设 1. 如何推进边务 1942年 2. 我在夷区实施建设的经验 1943年 3. 建设川康夷区计划书 1943年 4. 对於边教的一点意见 1943年 5. 如何接近夷人 1943年 6. 教育与三化政策 1944年 7. 边区需要的干部 1945年 8. 边教难 1945年 9. 论边民教育 1946年 10. 夷人急需生计教育 1946年 11. 治理边务常有的错误 1946年 12. 边地青年应有的一点认识 ——驳经济金钱为事业之母论 1946年 13. 西康省参会应成一个全省人民的议会 1947年 14. 边疆民族新生命 1947年 15. 我对雷波夷人的观感 1947年 16. 夷人要求参政的呼吁 1947年 17. 越嶲田坝之饥荒 1948年 四、编译民间文学 1. 夷番汉的再生 1936年 2. 锅荘舞 1937年 3. 倮罗经典选译 1942年 4. 战歌 1945年 5. 倮儸出嫁歌 1945年 五、其它 1. 《边风》编後话 1942年 2. 以个人立场看从军 1944年 3. 美军在华之理想登陆地 1945年 1949年後的论著 一、书稿:凉山彝族习俗点滴 过年与过节 婚事点滴 试用谚语谈谈过去的凉山彝族妇女 禁止妇女作的事 丧葬 占卜 走阴 园梦 对这些事物的认识与处理 他们小吊包裏装些什麼 十种习俗 二、作者自分类文章(按作者未刊手稿的分类处理) (一)毕摩·蘇尼 1. 彝族毕摩 2. 毕的谚语 3. 毕摩献祖经 4. 毕摩为啥用禄枝插神座 5. 彝番人为啥用牲畜来治病 6. 古人相残 7. 毕阿什拉则的裏金法器 8. 试谈毕摩和蘇尼 (二)土司事迹 1.试释兹耄(土司)涵义 2. 百回千不还 3. 勾心斗角 4. 马假惹以 5. 邓秀廷对待几家土司 (三)土司·等级 1.四件事实 2.禄安佑之死 3.曲若的含意 4.百户史主用人作牲 5.五道娃子及有关习惯法 6.糊涂黑彝解决婚姻案 (四)婚俗·丧葬 1. 四个多妻人的情况 2. 彝族古代葬法 3. 彝族奴隶社会无人殉葬之事 (五)古规·习俗 1. 凉山彝族古规 2. 惩治五个凶彝的事例 3. 不打丫头、娃子的规矩 4. 养羊上千,需要滚木筒 (六)烟、酒、马 1. 酒的谚语 2. 偷的谚语 3. 拉惹买名马 (七)冤家相斗 1.必者拉觉子孙相残结局 2.不者蜀夫与者不二妮相残 3.伍几补哈与足助洒禾之斗 4.争夺遗产与招请汉兵 5.冤家械斗影响生态的结果 6.季氏阿禄的三件事 7.荒唐的案件 8.惊惶失误 9.瘟疫也被利用 10.行刺遭反击 11.耿受拉切之言行(本篇在作者自编目录中遗漏,在此补上) 12.阿侯液堵赤哈之死 13.和都举者的评语 14.政协委员反复叛乱 15.乌斯人相残,峨边黑彝乘机而入 16.为顿豆花死了一百人 17.武德垦社窥视下土司属地 18.射杀野牛 19.妄结冤仇 20.卢占鼇父子 (八)汉军在凉山 1.清军来打後出现的事 2. 冕甯罗洪与果基仇起始与结局 3.李德吾被打死的经过 4. 红军经过後邓秀廷所勒索的款与挑拨 5.冕宁抗捐军 6.邓秀廷临死前对普雄的阴谋 7.刘文辉与邓秀廷间的一些情况 (九)邓秀廷剿彝 1. 邓秀廷打伐彝人的事迹 2. 一打伤一片 3. 母洛改子的行刺 4. 四个罗洪人被杀 5. 迁怒於瓦渣人 6. 打伐瓦渣人的始末 7. 迁怒於双角人 8. 毛省只剩七人了 9. 死里逃生 10. 邓秀廷的一次间接打击 11. 邓秀廷捉卖四十八家人 12. 邓秀廷所任用的彝人 (十)我所知道的羊仁安 1. 早年的羊仁安 2. 任军职的羊仁安 3. 扶持我入学时的羊仁安 4. 我在羊家生活的经历 我亲眼见到的几件事 5. 羊仁安的习惯与爱好 6. 羊仁安与刘文辉关系的变化 7. 家庭财产 8. 崇尚迷信 9. 在矛盾中生存 10. 养父养母的最後岁月 (十一)羊仁安与凉山诸彝的关系 1. 评论几姓土司家的人 2. 杀岭安氏 3. 相禄安佑 4. 打彭乌甲 5. 彝人是不好打的 6. 打彝後的紧张 7. 对剿办普雄 8. 利用彝人、爱护彝人 9. 解救果基阿月、沙特人 10. 讲情送礼 11. 杀两个彝人 12. 视察两盐归来 13. 营救洋人 14. 剥老皮子 (十二)羊仁安与刘文辉的关系 (十三)彝文·政论·见闻 1.凉山彝族教育问题 2.酗酒问题 3.对现实社会我是满意的 4.在凉山火车上的见闻 5.楚雄州庆的印象 6.政协上层委员应给级别待遇 7.甘洛气候变化的预兆 三、西南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与评论 1.对古代南中爨姓的看法 2.谈“阳苴咩城”含义 3.凉山彝族的原始宗教信仰 4. 彝文好象不能拼音字那麼用 5. 对彝族文字的看法 6.彝族聚居区人民群众需要彝文 7.成立四川省彝文学校使我想到了什麼 8.对一些彝汉词的猜想 9.能攻心则反侧自消——我对诸葛亮的看法 10.多播放点民族音乐 四、西康人、事闻见 1. 靖边部改组及其对布拖彝人的屠杀 2.羊仁安在雅安行政检讨会上的表现 3.我所知道的羊仁安与邓秀廷的关系 4.邓秀廷进剿会理蔡三老虎和八且家围攻昭觉县城经过 5.忆“乐西公路”北段边民筑路队 6.雷波长官司相姓 7. 蒋如珍之死 8. 凉山鸦片的兴灭 9.解放前麻疹对彝人生命的严重危害 10. 岭承恩的轶事 11. 大凉山上的阿侯人 五、个人经历点滴 1.忆往昔——改土归流及我再任土司期间的改革 2. 忆往昔——求学时代 3. 忆往昔——回忆舅舅 4. 难忘羊仁安对我的培养 5.当土司的时候 6. 我在腴田特别政治指导区工作的经历 7.在十三年中干了些什麼 8.私立斯补边民小学 9.斯补医院诞生的前前後後 10. 走向新前途的经过 11.三见蒋介石 12.我与刘文辉的交往 13.对龙云及其儿子的印象 14.我与张冲的一次谈话 15.忆李天明 六、社会评论 1. 医院卫生秩序应以改进 2. 部队应加强纪律 七、信函 岭光电致李仕安(1983年3月12日) 岭光电致李仕安(1983年3月18日) 岭光电致李仕安(1983年4月5日) 岭光电致李仕安(1983年5月26日) 岭光电致李仕安(1984年1月2日) 岭光电致李仕安(1984年3月20日) 岭光电致李仕安(1984年11月15日) 岭光电致李仕安(1985年1月17日) 岭光电致李仕安(1985年4月18日) 岭光电致李仕安(1988年1月7日) 岭光电简明年谱 尔布什哈 岭光电先生著作目录 温春来 尔布什哈 附录一 时人眼中的岭光电 1、马学良 听倮胞代表岭光电氏谈话後 2、庄学本 介绍越嶲暖带密土司岭光电 3、任乃强 我所知道的夷族土司岭光电先生 4、文韬 青年领袖岭光电 5、蒋汉安 岭光电热心教育 6、顾彼得(Pote Gullart) 彝人首领 附录三 写给岭光电的信 岭邦正致王奋飞与岭光电(1936年) 沈伍几致岭光电(1958年3月23日) 陈宗祥致岭光电(1977年12月30日) 陈宗祥致岭光电(1978年7月9日) 蒙默致岭光电(1978年9月3日) 王家祐致岭光电(1979年8月9日) 吴瑶阶致岭光电(1979年8月28日) 李德君致岭光电(1979年11月20日) 何耀华致岭光电(1980年2月1日) 李维品致岭光电(1980年7月12日) 马学良致岭光电(1980年11月22日) 邓少琴致岭光电(1980年12月16日) 余宏模致岭光电(1982年3月16日) 高加乐致岭光电(1983年4月10日) 胡庆钧致岭光电(1983年?年5月12日) 王家祐致岭光电(1985年8月13日) 刘尧汉致岭光电(1985年10月14日) 刘尧汉致岭光电(1986年2月19日) 刘尧汉致岭光电(1986年7月6日) 刘尧汉致岭光电(1986年12月11日) 韦清风致岭光电(1987年7月28日) 刘尧汉致岭光电(1988年1月23日) 韦清风致岭光电(1988年10月17日) 刘尧汉致岭光电(1989年1月15日) 附录三、追思与回忆 尔布什哈 回忆父亲岭光电 尔布什哈 岭光电与昭觉和平解放 岭 惹 感念祖父岭光电 刘尧汉 悼念岭光电先生(原载《彝族文化》1989年之刊) 阿扎木呷 回忆开明土司岭光电(原载《凉山民族研究》) 马林英 尔布 彝族土司岭光电(原载《凉山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1992年) 罗德华 张全昌《彝族土司岭光电先生二三事》(原载《武侯文史》第五辑,1996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