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灵口镇 |
释义 | 自然情况灵口镇位于洛南县城东45公里处,系秦豫两省结合部。东与洛南县王岭乡、河南省卢氏县为邻,南与三要镇、寺坡乡、古城镇接壤,西与柏峪寺乡、石坡镇交界。2011年由灵口镇、上寺店乡、庙台乡合并组建而成。撤上寺店乡、庙台乡并入灵口镇。现有行政事业单位32个,在岗人数460人。企业32个,辖28个行政村、172个村民小组、5580户、22430人,其中农业人口21215人。总面积196.8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3.2万亩。境内地势呈西高东低的盆形结构,洛河横穿中心。平均海拨760米,年均气温13.4℃,年平均降雨量为450mm。 自然资源情况灵口镇资源十分丰富。农作物主要盛产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主要有烟、药、棉、麻。全镇有林业用地面积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9%,其中有7.7万亩油松被列入国家重点天保工程,是一个典型的深山区林业大镇。以野生连翘、五味子、二花、丹参、板蓝等为主的中药材产量超过20万公斤,率先建立中药材产业合作组织。这里是陕南优质烤烟生产基地,目前面积突破 10000亩,多年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和重视。钾长石、赤铁矿、铅矿、海泡石、洛河沙金等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超过50亿元。其中钾长石储量达870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亚州第二。洛河水质清冽、流量稳定,资源前景广阔,是水利发电、天然浴场、垂钓、漂流、大鲵、甲鱼等特种养殖的理想场所。特色农产品以核桃、柿子为主,年产量超过60万公斤。 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近年来,灵口镇党委、政府立足乡镇实际,加大农业结构调度力度,做大扶强农业特色经济,形成了“ 烟、牧、果、药、蚕、劳务”六大主导产业;狠抓资源开发,努力提高工业经济的速度和效益,形成了水泥预制品厂、砖厂、面粉厂、矿粉厂和采矿等一批骨干工业企业。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 ,欢迎各地来客在灵口共同开发,实现互赢。 基础设施概况灵口镇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境内公路米字型,井字形骨架形成,网状公路连成一体,其中有8条主干线公路同外界相连,2009年10月全镇28个村有25个村通了柏油路或水泥路,架设了4座洛河大桥,41个便民桥,8座洛河吊桥。进行了21个村农网改造工程,18个村吃上了自来水,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电视,修建、改建中小学校8所。建立了28所村级甲级卫生院(室)的医疗条件。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加快,辐射和带动作用效果非常明显。 历史文化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远在1万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焦村生产、生活,新挖掘的焦村遗址中石器、陶器、骨器等出土文物陈列在省、县博物馆。《策海·大书》载有:“仓颉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仓帝受之,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河图玉版》曰:“仓颉为帝(又一说仓颉为黄帝史官,并有“史皇”之称),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援之”。《外记》云:“颉有圣德,生而能书。及长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之水,灵龟负图出于水中,仓帝受之,遂究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园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之灵,指掌而创文字,造为六书。书成龙藏鬼哭,以有文字恐人书之故也。天为雨粟雨金,以其浅天地之秘也”。相传灵龟它就是从美丽的灵口龙河与洛河河畔如水,至洛阳出水,以至于形成中国河洛文化组成部分。焦村遗址、沟滩遗址、大慈悲寺、龙泉观等一系历史遗迹等待世人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灵口是革命老区,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在上寺店建立卢灵洛自治县政府,曾挥戈崇山峻岭,浴血转战洛水。1928年春天许权中旅在灵口铺设了青石街道,充分见证了当年革命先驱在这里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