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灵峰小学 |
释义 | 灵峰小学简史地区实验小学李勇 灵峰小学周国银 合著 灵峰小学处于三板桥办事处,灵峰村,326国道右旁上,巍峨的灵峰半山之中,距城中心五公里,与灵峰古刹、神杉、玉兰为畔,是灵峰仙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道亮景,其办学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 一、解放前的教育1930—1932年灵峰寺和尚月明先生在此开办私塾。学生自费,有十余人,学习的教材主要是《三字经》、《千家诗》、《百家姓》等,一共开办了两年。 1933年由项校长(名字不清)承办了白云短期小学。由于僧月明开办了私塾,使旧政府看到了灵峰可以开办学校,于是在1933年派项校长和僧月明两人继续办学,教师工资、办公用费以及购买教材的钱由旧政府供给。白云短期小学有学生30余人,教材是旧教育部普及文化的专用书,共分4册。学生分为甲乙两组,两年制教程。教学科目分为语数两科,项校长竭力想搞好百云短期小学,但是,由于旧政府腐朽无能,拖欠学校各种用费,项校长在灵峰呆了一年便不辞而别。 1934—1935年县政府派田校长、李校长(名字不清)继承办百云短期小学。 1934—1935年县政府分别派了田、李二位校长继续开办白云短期小学。两年中,学生、教师、办公经费、校舍都没有增多。田、李两人都只各在一年而无奈离去。 1936年县教育局派欧阳家域担任白云短期小学校长,达到了旧中国灵峰办学的高峰。 据学生回忆,欧阳家域是一个知识渊博、兴趣广泛、穿着朴实、举止彬彬有礼的校长。他刚任职时,所招学生仅40余人,仍分甲乙两组。按旧教育局规定,教师校长只由他一人担任。他是一名精通教学的校长,聘任私塾教师僧月明担任语文教师,他自己担任数学教师。学校所开科目打破了过去的格局,增开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欧阳家域治校有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常规教育,校纪十分严格,校风非常纯正。星期六、星期天欧阳家域总是要进行家访,并根据家访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欧阳家域要求学生每天升降国旗,唱国歌,做早操,教育学生对家长有礼,尊老爱幼,不损坏农民的一草一木,在羊肠小道上要礼让别人。这种教育使学生学到知识,为人有礼。欧阳家域这个名字传遍了各地。第二学期招生,学生迅速上升到200人左右,教室仍是两间厢房,凳子仍由学生自带。两年后,他的学生凡是到城里参加考试都升入了高一级学校。但是,由于时代的黑暗,社会的动荡,旧政府的不重视,再加上灵峰条件的艰苦,欧阳家域终于带着不安、遗憾离开了灵峰。灵峰百姓十里相送,依依不舍。欧阳家域的离开,使灵峰断了办学魂,在此之后八年里再也没有听到一点读书声。 1948—1949年由民族自然领袖杨炳南、李国安在灵峰创办了民族边胞小学——中华小学,由张承尧任校长。 1946年初,旧政府专员周希廉到灵峰游赏,看到灵峰文化落后,风景秀丽,想在灵峰办学,于是找到民族自然领袖杨炳南、李国安商量。杨炳南、李国安趁此机会找到族中有文化的张承尧。并备酒席与专员会谈,得到了专员批准,于1946年8月在灵峰开办了民族边胞小学,面向9个县招生,校长教师一人,工资、办公用品由行署负责,学生48人,学生除来自9个县之外,有的还来自云南的镇雄、威信、彝凉等地。一年后由于生员不足,张承尧上报行署迁校,得到批准。1948年7月该校迁往燕子口区、小哨乡大南山,灵峰办学又处于停滞状态。在办学短暂的一年里,为苗族地区培养了不少的苗族干部。 据不完全统计,旧中国的灵峰毕业生有以下一些人成为建设新中国的骨干,樊林曾任黔西县委副书记,吴学瑜曾任云南彝良县副县长,周纯曾任毕节养护总段段长,李大明曾任毕节市民委主任,苏尧阶曾任毕节军分区中心教员,赵朴曾任毕节县法院院长,赵瑜曾任威宁县交通局干事,龙万益曾任水城县公安局局长,王志华曾任大桥公社社长,王志光曾任大桥公社秘书,唐家声曾在水城县小学任教,吴学诗曾在毕节四小任教,刘小雄曾任金沙县财政局局长,王正威曾任黔西商业局局长。 二、解放后的教育1951年9月再度办起,招生两个班,因为生员不足,此校没多久又停办了。随后由灵峰生产队出面,用粮食当工资招聘了路承权、廖生福、王玉君上课。因生产队粮食太少,发给教师的待遇微薄,灵峰的办学也就断断续续。 1974年,茶亭青年樊毓章高中毕业后,在玉兰树旁借用一户苗族的牛棚做教室,办起了民办班,学生数约80人,其中苗族占一半以上,教师只是他一人。他采用复式教学,开设的课程也只有语、数两科,课桌凳是简单的木板、树桩,工资由国家给,一直延续到1981年。当时,樊毓章被当地誉为“苗寨的园丁”。 1981年秋,教育局调徐帮凤任校长。连自己在内三个教师,其他二位分别为邱明、樊毓章。这一年招生数为110人,学生来自联合、堰塘、大坡、大地角、殷官、灵峰等地,分3个年级,由3个教师分别包班。教室是由民委和有关单位拨款在灵峰寺旧址修建的平房一层三间,桌凳基本齐备,没有教师办公室。1982年邱明到进校学习,学校增加了肖朝英、陶正文、李先武3个教师。招生扩大,学生增多,灵峰小学成了完小。从这一年起一直到88年学生人数每年都在160人左右,教室又借用村里的民房两间。这年徐帮凤组织苗族学生跳芦笙舞,参加长春区的“六一”活动,受到区党政和教育局的好评。同年推荐参加全县的庆祝活动。活动结束后,受到地县民委、教育局、妇联的表彰,获得大奖。83—84年教师邱明从进校毕业回校,县教育局派关清道负责修建学校,由民委拨款。这年省电视台来灵峰小学录了《偏僻山乡优秀学校》的专访录像。85年李先武辞职,学校又增加了熊祥应、王素成两个教师。同年由关清道负责修建的教室竣工,由县民委李大明主任及区有关部门领导验收,85年开始投入使用。85年学校开展农教扫盲工作,先后办了3期共170余人,由副县长周长琦亲自带队现场验收,受到表彰。87年8月熊祥应、王素成调离灵峰。88年3月徐帮凤调出灵峰,灵峰小学由樊毓章负责。 1988—1995年由樊毓章担任灵峰小学负责人。 1988—1995年这一段时间里,学生人数约230人,苗族学生同样占一半左右,教师有9人。其中2个公办教师,3个民办教师,4个代课教师。期间,有两个公办教师调出灵峰,1个民办教师到进校学习,毕业生人数有明显提高。 95年4月,从十四小调樊焕先担任灵峰小学校长。 樊焕先93年6月由地区师范毕业,分到十四小学任教。95年4月被办事处调任灵峰小学校长。上任以后,改变了以往只上语、数的单科教学,开起了两操一课,严格按课程标准安排课时量。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办学,不惜一切到各单位呼吁,这种无私奉献办学精神,得到了各单位的认可,纷纷捐物捐钱赞助学校。95年4月,教育学院赠衣物,并救助10个学生;95年8月,地区公路养护总段救助学生4人;95年12月六小赠办公桌、衣物,市农行赠办公桌、与现金对学生救助;96年地区邮政局对7名学生救助等。这样,学生猛增,远至长春的青丰、大新桥的大坡村,共有275人,苗族学生123人。 95年4月—97年10月教室仍是6间(4间学校平房,2间民房),这段时间,公办教师1人、民办2人、代课7人,课桌凳基本齐全。1995年12月在樊焕先的努力下,灵峰小学和六小结成姊妹学校。 1996年,樊焕先看到学生在民房里上课,白天是教室,晚上是农户放农具、关鸡、鸭的地方,真是急人所急,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学生真是苦啊!于是,四处呼吁,功夫不负苦心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肖云湘亲临灵峰调研。年底,教育局和办事处拨款11万修建灵峰小学,占地面积250平方米,两层、六间教室,两小间教师休息室。整个校园4.9亩,于1997年11月初竣工,11月底由教育局、办事处、中心校领导验收。12月新教学楼投入使用。 1997年9月,从十四小调李勇到灵峰小学任副校长。此时,从师范双语班分来一人(周国银),从教师进修学校分来一人(樊旭章),公办教师为4人,民办教师2人,代课教师4人。7个班级,263人,苗族学生112人。 1998年3月,对学校操场进行平整,请胡余块女士对校园进行绿化。 樊焕先管理学校严格,她对学生品德教育、常规教育、素质教育尤其重视。他要求学生做早操、课间操。课外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组织教师听课、评课,每周进行政治学习,要求教师进行家访。灵峰小学在樊焕先任职的几年中统考都获得了优异成绩。 1998年9月,樊焕先调到十二小学任副校长,灵峰小学由李勇担任校长,主持全盘工作。樊焕先临走时,村民、师生洒泪惜别,十里相送,恋恋不舍。 李勇在任期间,严格要求自己,从不乱花一分钱,而是把钱用在刀刃上,用在学校、教师、学生身上,投资美化校园,增添教学设备。深抓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在全办的学年统考中,名列前茅。 1999年7月由于工作需要,李勇调到三板桥办事处任团委书记。周国银担任灵峰小学校长,主持全盘工作至今。 在此期间,周国银以人为本,运用新的理念,在教学管理上尝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德育工作管理上他能够处于高屋建瓴的势态,强调要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实效性。在学校管理上,周国银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同时他又积极向外求援。 2000年修建一间70平方米的教师食堂,解决了教师的午餐问题。 2003年3月中心校拨款1万元,学校自筹5仟元,修建教学教学楼门前斜面草坪、堡坎。6月,地市妇联亲临灵峰考察,与美国恒丰集团董事长联系,由其出资于2003年9月在灵峰小学开办“春蕾”女童教学点,对50名女童实行救助。同时地区文化局也救助了10名贫困儿童。同年灵峰小学又与毕节十小结成姊妹学校,十小捐赠灵峰小学桌椅板凳25套,500本图书。 2004年在办事处,市团委的牵线搭桥下,“温哥华祗桓讲堂”对灵峰小学捐资6万元,办事处匹配3万元,硬化了操场,修建围墙,贴教学楼正面瓷砖。6月,又争取到了毕节市唯一的项目: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捐赠的一个“安康教室”设施。9月,地区税务局对10名贫困儿童实行书本杂费救助。 2005年3月地区畜牧局对10名贫困生实行救助。同时在地区畜牧局成员陈勇同志的倡导下,有35名同学分别得到了“中国兰花网站”、中国人民银行、江苏南通分行的赞助。 2005年4月,办事处任命杨兴华为灵峰小学教导主任。 2006年争取到了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捐赠的“安康亲情图书站”,弥补了灵峰小学无图书的困境。 2007年在中心校校长陈华同志与市团委的牵线搭桥下,“温哥华祗桓讲堂”再一次捐资3万元,学校自筹2万9仟元,建起了图书室和实验室。同年,地区地方税务局为学校增添了体育设施,购置一副篮球板,三张乒乓球桌。 2008年,在中心校的帮助下,由樊焕先联系胡余块女士再一次对学校绿化进一步的规范。 学校尊重学生个性,注重教师发展,积极开办特长班,发扬民族文化。在2003年毕节市“翠屏杯”中小学生才艺大赛中,灵峰小学以豪迈、刚劲的芦笙舞夺得了第三名;在2005年毕节市第二届中华诗词创作大赛小学组比赛中,灵峰小学组织参赛,其作品获得了第一名;在2007年,灵峰小学代表三板桥组队参加毕节多彩贵州海选赛,获得了优异成绩,得到了多家单位的赞誉。 灵峰小学地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