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凌云山风景区
释义

凌云山风景区位于南充市高坪区境内,景区面积为20平方公里,总投资为3亿元人民币。风景区以凌云山、白山、图山为主体,包括了老君镇、青莲镇、小佛乡、万家乡四乡边沿的十一个村。景区内万亩松柏苍翠葱茏,凌云群峰云涌雾绕;山下湖水碧波荡漾,山中时传古刹钟声。山水秀美,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更为独特的是凌云山自然景观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与中国古代风水天文所称的“四象五行”玄机契合,混然天成,形成中国传统风水模式中的景物奇观,堪称东方风水地理堪舆术研究领域中十分难得的地貌形态活标本。

概述

凌云山石窟艺术所体现的传统文化,被誉为代表东方文化神韵的精髓杰作。集儒、释、道、文化为一体的凌云山,与人们寻根问祖,探索中华文化源头的精神十分吻合。打造凌云山文化生态景观,把凌云山建设成为展现民族凝聚力和进行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这是无愧于祖先,功利于当代的千秋伟业,是展现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世界舞台。

凌云山风景区自从开发以来,南充市和高坪区政府就将此景区作为振兴全市旅游业,提高旅游经济指数的主导工程。要求“高品位、大手笔”地把该景区打造成南充嘉陵江文化旅游线上的精品。

地理位置

凌云山风景区位于南充市高坪区境内,跨老君、小佛、青莲、万家四乡镇共有十一村。地处东经106°10′20″—106°15′00″北纬30°42′50″—30°47′12″之间,总面积近20平方公里。景区距南充市区10公里,距南充新机场4公里,南充至重庆、成都、广安三条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以及直达市区的机场大道交汇于凌云山下,构成景区交通便捷的突出区位优势。

地质地貌

凌云山属大巴山脉,华蓥山支脉之余脉。凌云山风景区在大地构造上隶属川中盆地褶皱带的南充背斜和西山向斜,出露岩层为侏罗系遂宁组和上沙溪庙组。其岩性为下部泥岩、上部泥岩夹砂岩和泥岩砂岩互层。在地貌单元上属于中丘中谷和低山深谷地貌,海拔高度介于330米—600米之间。景区以凌云山、白山、图山为主体,其中最高山为凌云山,海拔562.3米。

水文条件

凌云山风景区的水体主要为地下水即裂隙潜水,其水源系大气降水以垂直形式补给,以降泉形式排泄于沟谷中,补给区与排泄区一致,交替条件好,循环周期短。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水质属重碳酸钙型淡水,矿化度小于1克/公斤,以0.3至0.5克/公斤为最多。景区内现有湖泊一座即白山湖,凌云湖、小西湖、玄武湖、图山湖正在规划建设中,届时将形成林海、花海、云海 、竹海的优美自然景观。另外景区还将有水井两口,水塔两座,日供水量15吨。

土地资源

凌云山风景区现有面积20平方公里,折合3万余亩,其中林地2万亩,荒地1千亩,耕地9千亩,在退耕还林7千亩后,林地面积将达2万7千亩。土壤母质以遂宁组为主,山顶有少量蓬莱镇组母质,海拔多在500米以上,气温较低,宜于林业生产和发展草食牲畜。

气候条件

凌云山风景区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温度低于河谷平坝,一般在17℃左右。一年内8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28℃左右,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6.5℃。夏季温度变化小,相对温差一般在6℃至8℃之间,春秋季变化比较大,相对温差在8℃至14℃之间。日照时数最多是在8月,其值为219.7小时,最小是12月,其值为43.2小时。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其中夏半年5至10月降雨较多,冬半年11至4月降雨少。在农业区划上属低山温暖水足区,适宜植树造林,发展水果、蚕桑。

生物资源

凌云山风景区内植被保存和恢复较好,主要为亚热带针叶林、亚热带山地阔叶林、灌丛和山地草甸。现有成片的土柏树林,桤柏混交林、松树林、灌木林,主要分布在凌云山、九节龙山、黄龙山、马岩山等处。其中常见树竹有柏树、马尾松、桤木、旱莲木、油桐、香樟、梨树、桃树、核桃树、枣树、慈竹、楠竹、黄桷兰树、夏枯草等。野生果菌类有三月泡、高梁泡、地瓜、豆鸡股、三团菌、马皮包、桐子菌、木耳、地耳等。动物类有牛蛙、中华大蟾蜍、赤练蛇、黑眉锦蛇、乌梢蛇、啄木鸟、布谷鸟、鹰、白鹭、野鸡、赤狐、松鼠、穿山甲等,有部分动植物为省重点保护动物。

名胜景点

凌云山三清殿

三清殿是道教标志性建筑,因内塑有道家三清真人而得名。原殿初建时间不可考,明清均有修缮记载,解放初建老君学校、政府时拆毁,现大殿为2001年旧址重修建筑,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大门为云南双层雕花镂空青苹木;前殿正中塑有高9米的上清灵宝天真、玉清元始天真、太清道德天真,左右各塑有高5米的12金仙,殿内壁画、壁饰均为道家经典故事、文化背景图案;后殿塑有高5米的后三清真人塑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三清殿右侧湖面耸立的一块巨石上刻有明朝太极宗师张三丰游凌云山所咏诗句:蜀山灵秀属凌云,水木清华远俗氛。九鼎烟中鸾凤啸,仙音不与世间闻。由此可见凌云山当年的极盛地位。

凌云山天然睡佛

遥望凌云山白山、马岩山方向,我们看到的是由山脊绵延而成的两尊天然睡佛,白山睡佛长约2公里,马岩山睡佛长约1.5公里,逶迤相连,面北脚南,相传为佛陀显化而成,方位与释伽佛祖当年圆寂方向一致。比之乐山睡佛,更为神态安详,浑然天成。更为神奇的是,唐宋以来,高僧大德便在两睡佛头部建有庙宇参禅悟道。

凌云山四相五行

像负重前行的乌龟,这龟纹、龟头、龟眼、龟背、鳞甲斑斑,寿纹清晰,与象征长寿、吉祥的乌龟酷似。看,龟背中间还有沟槽、水泥填补的洞穴,这就是九十年代初山民欲开采此石建屋,放炮炸石留下的,当时竟奇妙的全成了哑炮,才留下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龟石,够神奇的吧!

打子洞系大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所凿的一座和尚墓窟,是灵龟的头部,真武官就在灵龟的背部,上山公路左侧两座山梁就是灵龟奋力向前蹬起的后腿,因此这座山就叫玄武山。前面左侧山是青龙山,整座山最长处330米,最宽处33米,四周悬崖峭壁,形如一条向灵龟朝拜的青龙。山中多巨石,有的像盘龙、有的像卧龙、有的像龙吐须,千态万状,准妙惟肖,也暗含着三月三朝凌云山的玄机。前面右侧山就是白虎山,在虎山下前方观看,但见一尊卧虎雄踞于莽莽苍苍的松林之中,一阵松风吹来,犹如虎啸声声。前面正前方就是朱雀山,全山长约2公里,山形如大鹏居高临下,雄视远山,有展翅欲飞之势。

研究风水的专家学者说,凌云山其山形地貌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相俱全(中国古代地理学认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俱全之地为风水宝地)。西华师范大学教授王明元考察凌云山后,著文《天下风水第一景观》中说:以古代地理学堪舆术而论,凌云山有腾龙卧虎之雄,朱雀玄武之俏,对称适度,各居本位。数千年来理想的风水模式,竟是眼前的现实,更妙还在四相之中心以聚气(三清殿前300米处有五行中央后土无极能量场,是四相五行的中心部位,在这里向四周喊话都有回音,在四周没有高山深谷之地,有此奇妙现象,极为罕见,现准备建天籁八卦台),自然合四为一,化一为四,令人惊叹!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马正平、李晓波说:以前研究风水学以四相五行为最理想的风水模式,但都是传说中的,抽象中的,理想中的,书本中的,今天看到的凌云山四相五行是形神兼备的,将成为大专院校研究东方建筑风水学、古代地理学地理堪舆术的活标本。已故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傅元天大师亲临凌云山视察后说:凌云山四相五行举世罕见,建议把凌云山建成道教城。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水学说,博大精深,异常深澳,请大家慢慢琢磨、研究。凌云山这一独特的风水宝地,大概就是“凌云天下灵”的最好诠释吧!

凌云山真武宫 真武官为清代建筑,木匾上“真武官”三字为已故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傅元天亲临手书。正殿中塑全副武装、身披铠甲、手执宝剑,雄视前方的真武祖师像,左右两廊为十大元帅,正殿背面与真武祖师一墙之隔的是慈航真人。最上面的小山上建有老君阁,以八卦造型,雕梁画栋,古朴典雅,亭中石像演绎老子骑青牛西去化胡的故事,亭外八根石柱,均为滚龙抱柱浮雕,工艺精湛。

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凌云山道观均要举行盛大的道家结幡仪式,规模宏大,场面壮观,数十万信众竞相朝拜,人流如织,摩肩接踵,民间称为“三月三,朝灵山”。结幡时,将盐、茶、米等五谷杂粮装成五小袋,用经点化的纸包住,然后系于幡幅下五根长绳头,升至天际云端,10余得道高道在通过沐浴、焚香、净口数日后,排阵升坛祭天,叩念真武祖师,朝斗超度解厄,得天地感应,长绳翻卷,缠绕成一解不开的,能预测年景的奇特幡结。

白山凌云大佛

在碧波荡漾的凌云湖边,在大树参天,绿草覆盖,花团锦簇的接引广场尽头,依马尾坡峭壁凿造而成的石窟大佛,就是凌云大佛,为阿弥陀佛像,是凌云山最著名的景观。僧尼、信徒一见面,往往便双手双十,口念“阿弥陀佛”,算是祈福,祝愿,打招呼。为什么呢,据说是因为阿弥陀佛是接引佛,是佛中之佛、佛中之王。佛像高99米,比号称世界第一大佛的无锡88米高灵山大佛铜像高出11米。大佛肩、头部有30余米,相当于10层楼高,可以说佛是一座山,山即一尊佛。

凌云大佛为依岩摩崖石窟像,像离窟沿还有12米,能科学的排水、隔湿、通风,可防止大佛的侵蚀性风化。在广场仰望大佛,会有仰云弥高的感觉。佛像左右两侧山体及附近山头均设有若干观测点,以方便游人敬仰朝拜。

白山朱雀山

朱雀山位于凌云山前案,形如展翅欲飞的大鹏。山势四周,分别雕凿有卧佛(释伽牟尼涅磐像)、观音三十三化身、五百罗汉(部分)石刻艺术像。

凌云卧佛,又称释伽牟尼涅磐像。释伽牟尼降生于公元前623年,相传出生后即能周行七步,脚踏之处,现出七朵莲花,且举目四顾,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自言自语的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后不满不平等社会现象,离开王宫,35岁时悟道,圣号就是释伽牟尼佛,他从成道到80岁涅磐一直宣说佛法。石窟全长72米,为世界最长石刻艺术像。雕刻内容为释伽佛祖圆寂的故事,由三部份组成,左边是释伽牟尼涅磐,进入最高不生不灭境界,面容慈祥,神情自然;稍偏黄金分割点处是一株巨大的菩提树连通上下窟沿,树叶点缀整个画面,并把画面一分为二,既起到了丰富画面内容的作用,又很好的解决了支撑窟顶的力学难题;右边是释伽佛祖八大弟子虔心称颂师傅经过三个解脱门,神态庄严,心诚至极。

观音三十三化身石窟艺术像,每一个化身就是一个经典的佛经故事。佛教有各种名称的佛和菩萨,其中老百姓映象最深的是观音菩萨了。观音菩萨在佛教中是大慈大悲的代表,观音刚传进中国来时是男性,后逐渐演变成女性。她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主要任务是协助阿弥陀佛接度众生,在婆娑世界,即现实世界辅助释伽牟尼推行教化。观音菩萨能化出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所现妙容,所念神咒,能使众生无畏。她的主体是圆融清净宝觉观音,应众生机缘有32化身。每一尊石刻像高3—5米,比例匀称,体态丰盈,雍容典雅,颇有盛唐遗风。

五百罗汉石刻艺术像(部分),分布于朱雀山南侧,窟高3—5米,像高2—4米。罗汉是小乘佛教里最理想的最高果位。有三义,一是杀贼,二是供应,三是无生。众罗汉各自独立,又相互照应,动静交融,浑然一体。有的显出严厉而又慈悲的性格;有的透着圣洁和智慧;有的风神浪漫;有的神态安详;有的朴实可爱;有的内蕴深沉;有的哭笑不得。似乎告诉人们,罗汉虽超凡脱俗,没有生死轮回之苦,但也有喜怒哀乐,西天也并非完全的极乐世界。

白山寺

凌云山白山寺,距今有1800余年历史,周边及顶上建有大小寺庙数座,香火旺盛,民间传颂谓“小西天”,现存汉、唐、宋古岩墓、舍利塔、碑刻三十余处。白山可以说是一座奇山:在凌云山远望白山寺、马岩山似两尊睡佛;在白山湖上观如两头雄狮;在朱雀山下观白山恰似一个侧面人像,正是“步移景换”,游客们惊喜的叫他“狮身人面像”。明朝宰相陈以勤(高坪青居人,其父子二人均为文渊阁大学士、当朝宰相)曾游白山寺,并写下诗句:迢绕梵宇隔凡烟,春日闲游思独玄。天地此山元万古,汉唐有偈几千年。数峰啼鸟钟声外,满径飞花寺影边。欲向寰中除苦恼,无如此处可安禅。

金光如来殿,为近年重修建筑,飞脊翘檐,歇山斗拱,气势雄伟,佛灵香旺,殿中供奉着两尊从缅甸迎请来的金光如来玉佛、韦陀菩萨,分别高3米余,重达5吨左右。

白山寺三面均为悬崖,在崖壁上,密布着一排排古石崖墓群,舍利塔,考证为汉唐以来,历代高僧大德圆寂禅定之净地。洞口刻有“我在这塔来,他向那里去”的对句,句中含藏着无限禅机。

白山马岩山石窟艺术城

马岩山曾经是白山香火最旺,庙宇最雄伟、密集的地方,可惜现在已荡然无存,但从附近出土的瓦砾、础石、碑刻、香炉均可察考当年的盛况,现正着手筹备恢复大雄宝殿。在马岩山北面的峭岩上雕刻有气势恢宏的石窟艺术像。窟高9—20米,像高7—16米,分别为东方三圣石窟艺术像、西方三圣石窟艺术像、金光如来石窟艺术像、化光如来石窟艺术像、骑狮的文殊菩萨、骑象的普贤菩萨、手持锡杖莲花的出家之僧地藏菩萨以及观音菩萨石窟艺术像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2: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