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鳞毛粉蠹
释义

鳞毛粉蠹(学名:Minthea rugicollis)属于鞘翅目粉蠹科,由F. Walker于1858发现并命名。该虫体长不足3mm,极其微小,但是对于植物危害严重,而求广泛分布于世界的众多地区。为农业害虫。

中文学名:鳞毛粉蠹

拉丁学名:Minthea rugicollis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门:有颚亚门

纲:昆虫纲

亚纲:有翅亚纲

目:鞘翅目

科:粉蠹科

种:鳞毛粉蠹

分布区域:东、南亚、美国、澳大利亚及非洲

生殖方式:卵生

形态特征

成虫

稍扁平,赤褐色有光泽。体长2.3-2.8mm。头部、触角、前胸背板、足及鞘翅均具有直立的灰白色鳞毛。身体腹面具稀疏的倒伏细毛。头部伸出于前胸背板前方。触角11节,末端2节膨大,呈球棍状。前胸背板密布小颗粒状突起,中央有1个浅窝。鞘翅末端圆形,每个路翅上有6行鳞毛,行间有倒伏的细毛。腹部可见5节,第一节最长。雄虫臀饭后缘弧形,密被短细毛;雌虫臀板后缘有一缺刻,呈倒“V”字形,具有较长的细毛。

光滑,长0.56-0.66mm,直径约9mm,一端缢缩成预状,顶端较平,中央有突起;乳白色。

幼虫

椭圆形,老熟幼虫体长2.4-3.2mm,乳白色。1龄约呈棍棒状,脱皮后变为蟒赠型。胸部较发达。腹部10节,朱端2节甚小。触角3节,有刚毛。足可见3节,爪尖锐而透明;前足较中、后足发达,都有刚毛。前胸气孔较窄,卵形,腹部气孔以最末节较清楚。

体长2.8-4.0mm,白色。腹部背面可见8节。腹面第一至第二节合并,仅一盯见7节。尾端两节甚小。

生活习性

在海南1年发生3代。生活周期长短与温度有关,在平均温度为27.2℃的春、夏季需71-105天,在平均温度为23℃季节需166-199天。成虫在全年内均可活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活动最盛,12月至次年2月则活动较少。羽化孔圆形,直径0.5-1.0mm。成虫取食木材薄壁组织作为补充营养,寿命最长可达92天,雄虫子均27.6天,雌虫平均22.8天。产卵盛期在羽化后6-15天。卵产在木材导管内,一般不在木材表面或缝隙中产卵,平均1个雌虫产卵25.5粒。卵期约一周。

幼虫最初取食导管周围的薄壁组织,坑道与木材纹理平行。老熟前移向表层,在坑道的末端化蛹,蛹期12天左右。羽化后新成虫钻出前,在坑道中稍有活动,并排出粉状木屑,约10天后从羽化孔钻出。成虫喜在干燥或半干燥木材中产卵。幼虫能在干木材(含水率8%以上)中生存。木材窑干时高温(5soC以上)有灭虫效果,但预防效果不大。

主要天敌

鳞毛粉囊的天敌昆虫已知3种:

(1)环足猎蜡,成虫体长5.5-7.5mm,身体表面覆盖粉状木屑,行动迅速。若虫及成虫均能捕食鳞毛粉合的成虫。饥饿后10多分钟内可连续捕获粉合3-4头,但不吃死虫。耐饥力很强,有饥饿几个星期而不死的。成虫寿命约8个月,平均每个月捕食鳞毛粉蠢成虫24.4个。

(2)玉带郭公虫,体长3.6-5.2mm,暗褐至黑色,鞘翅中央有一条玉白色横带。在木材表面或钻进坑道内捕食猎物,一天可捕食3-4个。

(3)虽蜂,已知2种(学名待定)均寄生幼虫。饲养鳞毛粉合时,如不小心,常有被这两种寄生蜂大量寄生的情形。

地理分布

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美国、澳大利亚的部分地区和及非洲地区。

防治方法

1、旨在防止粉垂危害,可借助于减少木材中的可溶性糖、淀粉和氨基酸的方法:(1)冬季伐树。(2)环状剥皮,采伐前约0.5年在树干上部环状剥皮以阻止树冠部光合作用的产物向下输送,同时在树干基部作一环状切口,切断根部的水分向上输送,让树木自然枯死。(3)伐倒水干燥,树木砍伐后不打枝,让其自然干枯。(4)成虫大量出现时,利用春伐奇主树的梢头,粗枝去皮诱集成虫产卵,随后进行处理。(5)水浸或水煮,树木砍伐后趁湿浸泡在水里,或锯成极方材后用水煮。

2、木器和家具发现粉亟危害,可涂刷0.1%氯氰菊酯溶液,掺加适量虫胶片和防霉剂方法,歼灭初羽化成虫,兼可防范重复感染。鉴于粉合羽化期较长,通常需涂药3次以上,每次间隔1个月左右;每次徐药量100-150g/m2。

3、成批木料防蛀处理方法、熏蒸剂灭虫方法及加热灭虫方法。

(图片地址:图1、图2、图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