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临淄城遗迹
释义

临淄城包括临淄齐国故城和临淄旧县城两部分。临淄齐国故城,自公元前9世纪50年代美氏第七代国君献公由薄姑(今博兴境内)迁都于此,至公元前221年秦灭齐为止,临淄作为齐国的都城长达630余年之久。1961年国务院将“临淄齐国故城”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临淄,是我国历史上周代齐国的国都,以后也长期为“海内名郡”。曾为京为城的城的临淄城,虽然历尽沧桑,几经回折,延续的时间很长,但总的说,仍是保存较好的古代中国的一座重要城市。故城内外,地上地下,浩繁的文物古迹,既充分反映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又为我国古代历史研究提供了颇有价值的资料。它是著名的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伟大祖国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见证。

古城构成

前几年,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考察认为:“自从献公迁都临淄之后,又经过历代的缔造经营,至迟至春秋晚期,已经成为一座规模宏伟的大城。”侯教授所说的宏伟大城包括大城和小城两部分。小城在大城的西南方,其东北部伸过大城的西南隅,两城巧相连接。大城的南北近9华里,东西7华里余,是官吏、平民及商人居住的郭城;小城南北4华里余,东西3华里,是国君居住的宫城。两城总面积达60余平方华里,正所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故城的城墙残垣尚存,夯筑痕迹依稀可辨。据文物部门探测,故城城墙有的呈直线,有的沿河岸蜿蜒曲折,有城墙拐角24处。小城墙宽一般在二十至三十米,最宽处达五十五米至六十七米。大城墙基均在二十米以上,最宽处达四十三米。大小城周长约计四十二华里。在城垣遗迹中,保留较好的一段是大城西墙南端与小城北墙交接的地方,位于小城北门以西一百米处。城墙残高约五米,全部用泥土分层夯筑而成。一九八二年国家建有拐角型墙壁式砖房保护。据民国九年《临淄县志》记载,齐城有十三门,即:雍门、申门、杨门、稷门、鹿门、章华门、东闾门、广门等。因未记确切方位,后人说法不一,比较肯定的是:申门、雍门为西门,广门为大城的东门。现已探明十一座城门遗址。

从城垣遗址东去不远,在庄稼盈畴的锦绣原野上突立着两座上山,土山上树木杂生郁郁葱葱。这就是城内有名的桓公台和晏婴冢。

晏婴冢

高二十余米,方圆四百一十米。墓前有明代万历年间立的“齐相晏平仲之墓”的石碑。晏婴,字仲,溢平,故后人称其晏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世称晏子,春秋时著名政治家。他担任齐国的卿相经历了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个国君,是齐国的“三朝元老。”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畅,但足智多谋,做官廉洁,为国为民办了很多有益的事情。人们所熟知的“晏子使楚”和“二桃杀三上”就表现了他很高的韬略和智谋。晏婴之所以名垂青史还在于他“以节俭力行重于齐”。他当了宰相后,仍“食不重肉,妾不衣帛。”这在当时不能不算是节俭、廉洁的楷模。“景公三赐而不受”更表现了晏婴的美德。如齐景公看到晏婴“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要为他修造僻静宽敞的新宅院。晏婴回绝说,我先人久居此处,若我因不满足而舍旧宅更新居,未免过于奢侈。另外晏婴上朝总是“乘敞车,驾驾马”,齐景公知道后,使派人送去新车骏马,但连送三趟晏婴都未接受。景公很不高兴,问他为什么不收。晏婴说,您让我统辖百官,我要求他们节衣缩食,以减轻齐国百姓的负担。老君臣奢侈腐化上行下效,歪风则难禁止。还有一次景公到晏婴家饮酒,见其妻老而丑陋,打算把年轻貌美的爱女送与晏婴为妻,曼婴谢绝说,我与妻生活多年,但不忘她年轻时的美貌,人要在壮年时想到老年,在年轻貌美时想到老时变得丑陋。我决不喜新厌旧舍弃年老的妻子。晏婴的这些言行,对劝说齐国国君起了一定的作用,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

“荒台故址吊桓公”

,登上桓公台人们便会自然地想到春秋时的五霸之首齐桓公。齐桓公知人善任,不计前仇,拜管仲为相,还启用了一大批名人贤士,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奋发图强,致国势大振而称霸诸侯。桓公台是过去齐国故城内宫殿建筑的中心,也是当时全城的制高点。据说,齐桓公就在这一高台上会见各国诸侯或者遇到围城战役的时候指挥兵马。现台高十四来,地下夯土基呈长方形,南北长八十六米,东西宽七十米。台项有两层,东、西、北三面陡峭,南坡稍缓。秦汉时称“环台”,唐长庆间建齐桓公和管子庙于其上,故名桓公台。关于桓公台之称传说颇多。有的说此台是齐桓公的“拜将台”、“点将台”;还有的说是齐桓公为六名宠妾修建的“梳洗楼”、“梳妆台”等等。众说不一,但多属牵强附会均不可考。一九八一年市政府拨款对桓公台进行了维修,台前立石质标志一座,由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书“桓公台建筑遗址。”

城墙排水道口

顺桓公台西边的大路北去约三华里便是享有盛誉的城墙排水道口。据钻探得知,故城内主要有三大排水系统,四处城墙排水道口,设计周密、安排科学,排水道与城壕、河流沟通形成一个完整的排水网。一九七九年发掘的这处排水道口,东西长四十二米,南北宽七米,深三米,用天然巨石砌垒而成。水口分上下三层,每层五个方形水孔,孔内石块交错排列,水经孔内间隙上下跌荡而出,人却不能通过。如此既能排水又能御敌的科学建筑,为世界同时代古城排水系统建筑上所仅见。

“稷下学宫”

沿排水道口前的公路南去不远,据说就是著名的“稷下学宫”故址。至于“稷下”的来历有的说,因齐都南隅有稷山,临淄在其北侧而得名;也有的说齐都临淄西门原有稷门,学宫营造其外,故称稷下。“稷下学宫”的建筑现已荡然无存,其地理位置说法不一。大城西墙外的邵家村,一九四六年修建学校时,曾于河(系水)中挖出石碑一块,上书“像下”二字,今碑已无下落。据目睹者回忆,该碑为双线阴刻。另外在那家村北排水道口以南曾发现过战国时的瓦当等建筑遗迹,是否即为“稷下学宫”之处,存疑候考。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研究蔚成风气。当年各国许多不同学术观点的学者,不远千里到“稷下学宫”来讲学,进行自由辩论,人们称这些人为“稷下先生”。他们各自所集的门徒称为“稷下学士”。他们的思想学说被后人称为“稷下学派”。历史上“百家争鸣”之说源于此时。穆下学派的历史较长,据有关资料介绍,在齐威王的父亲桓公午,就是那个不听扁鹊劝告,致使病人膏育的田午,他在位的时候就有“养士”的习惯,开始设立学宫。到了齐宣王的时候,齐国强盛,“临淄甚富而实”,稷下学派随之兴盛,规模很大,“达千有余人”,见于史册的主要有宋钅开 、尹文、慎到、彭蒙、田马并、环渊、邹衍、驺奭、淳于髡、貌说、田道和鲁仲连、接子等七十六人,这就是通常说的稷下学派的代表人物。另外,先后到稷下学宫讲学和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还有儒家的正统继承人孟轲和我国战国末期的进步思想家荀况等。汉代被誉为圣人的叔孙通,由布衣而至卿相的公孙弘,号称“汉代孔子”的董仲舒都是属于稷下学派的,可见稷下学宫影响之深远。齐国建立稷下学宫,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现在在传说“稷下学宫”的故址,就是新建的“齐都镇稷下中学。”

殉马坑

登上桓公台向东北望去,隐约看到一处古朴典雅的古式建筑,那便是举世罕见的殉马坑。殉马坑东、西、北三面相连,北面长七十五米,东西两面各长七十余米,南面二十米,总长二百一十五米,宽约为五米。全部殉马当在六百匹上下,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空前所见。经初步鉴定殉马全系战马,是被处死后,人工排列而成。马分两行,井然有序;马头向外,昂首侧卧作奔走状。排列在最前的五匹,颈系有铜铃,个个呈临战威姿。马,是商周时期国家的重要战备资源,也是奴隶主贵族的重要财富。因为当时军队的主体是车兵。战斗开始,甲兵纵横,驰骋冲击,以决胜负,步兵跟从车后,只起辅助作用。所以马匹的多寡,是国家强弱的标志之一。当时战车由四马驾挽,两服两骖,每辆配备甲士三名,称为一乘。春秋时期“千乘之国’即为大国,六百匹马可装备一百五十乘,相当或超过一般小诸侯国的实力。据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证认为其墓主人为景公杵臼。齐虽为大国,君主死后殉葬如此众多的壮马,也不能不使人惊讶。

“孔子闻韶处”

出殉马坑展厅南去不远便到了“孔子闻韶处。”这里有一个村庄叫韶院村。《临淄县志》载:“相传清嘉庆时,于城东枣园村掘地得古碑,上书:孔子闻韶处。后又于地中得石磬数枚,遂易村名为韶院。至宣统时,古碑已无下落,本村父老恐古迹湮没无传,故另立石碑,仍刻“孔子闻韶处。”现该碑嵌于韶院村大街一侧墙壁上,并加刻韶乐简介与古代乐舞图。公元前517年,鲁国上卿季平子与郈昭伯因为斗鸡发生了争执,得罪了鲁昭公,昭公率师攻打季平子。季平子便约同鲁国的另外两个大家族孟氏和叔孙氏,三家共同攻击鲁昭公,结果,昭公失败,逃奔齐国。因鲁国发生了内乱,也就在这个时候,孔子也投奔了齐国。这期间孔子听到了韶乐。《韶》,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很有名的乐曲,现在的韶院村,就是当时齐国都城内的歌舞、戏剧活动的集中地带。齐国当时是个强国,经济、文化都很发达。据嘉靖《青州府志》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当时国家设有专门的乐队组织,并且编制十分庞大。找国的成语:“滥竿充数”就是说的齐宣王、齐愍王时的故事。据说孔子听到的韶乐曲子是古时期的虞舜所作,在春秋时期能演奏此曲的国家已经很少了。齐国演奏韶乐有百多人的队伍,以古管乐器排萧承担主旋律,听来委婉动人,致使大名鼎鼎的孔子也“三月不知肉味”,并且连连称赞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

临淄旧县城

在临淄古城漫步,还可看到冶铁遗址6处、冶铜遗址2处、铸钱场1处、制骨场4处。从这些遗址中不断发出了巨型铁渣和铜渣、炉渣以及大量齐刀币、钱范等。面对这些古迹,人们仿佛看到,2000多年前无数劳动人民凭着简单的粗苯工具在忙碌、在创造,是他们创造了知识的渊海,是他们创造了历史的宏伟画卷。

望着这些历历在目的文物、古迹,不知不觉就能进入临淄旧县城。

史料记载

临淄旧县城据清咸丰《青州府志》载:“临淄县城在古临淄城西南,跨其南部故址,不及古城之半,元末,达鲁花赤李仲明筑,周六里,高三丈……。”城垣略呈长方形,唯东南一角稍亏。外环有宽二大余的城壕(护城河),城墙均以三合上粘合夯筑而成。明成化二年即公元1466年,蒋凤再筑,并于四门建敌楼,上嵌石刻篆书楹匾东曰“朝阳”,上嵌“淄流斜抱”;西曰“通画”,上置“愚岭遥盘”;南曰“迎恩”,上镶“牛峰翠霭”;北日:“望京”,上著“渑池衿带”。正德、万历、崇帧年间,不断重修加固成为元、明、清以来的县署治地。

临淄尽管从西汉末年开始衰落,但一直没县,相沿不废。因此临淄旧城街道之上,店铺齐全,人来车往,颇为繁闹。有一条东西大街直通东门和西门,路面宽六七米,是这所县城的主要街道。旧县衙就坐落在东西大街路北。据民国9年《临淄县志》载:“县衙原在城西北隅,元至元十五年建,明洪武四年知县欧阳铭移建城中。正德六年,毁于流贼。知县马罹复修。”县衙的主建筑是大堂,前出厦,青砖灰瓦,稍出飞檐,硬山顶,前面为木雕槅扇,布局协调,建筑风格庄重朴实。大堂两翼各建有曹吏房。堂前建有戒石亭。东边建有土地祠,西边是监狱。狱墙为砖石结构高约5米,略向里倾。旁边盖有马厩。县衙大门上建有樵楼。大门外在边建申明、旗善二亭,右边建惠民药局。大堂后有追思亭。再往里去是知县住宅。

知县宅左边是县丞宅,右边是主簿宅、典史宅等。崇祯末年县衙毁于兵乱,清顺治十八年,知县于芳又重建大堂,后经康熙、光绪年间不断重修,基本保持原建筑风格。解放前后旧县衙一直为临淄县县治地,1974年县治移往辛店后改建为淄博色织布厂。

城隍庙遗址

城里四隅有百余亩空地。居民区矗立着几处古建筑群,辉煌壮丽,使这座古城更加古朴典雅。出县衙顺东西大街东去约300米,便是城隍庙街,顺街北去便是城隍庙遗址。城隍,是迷信传说中主管某个城市的神。城隍庙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即公元1618年迁建于此。此庙原在县城西隅,洪武二年建。据说万历年间临淄一连几年旱情严重,居民求雨不得,乡绅上书说据测东北方有水,求将城隍庙迁往城东北隅。事也凑巧,是年农历五月二十八日恰在庙成时,普降喜雨。因此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八日,全城官民结队随“城隍爷出巡’减为当时每年的盛典,关于“城隍爷出巡”的传说很多,且多属迷信、臆说。然“城隍爷出巡”却年复一年延续下来,直至“七·七”事变前用庙办学为止。城隍庙占地近十亩,庙院前面三个门,中间大门三间供人出入,两边各一小门,内有泥塑马各一匹,雕塑精细,形态生动,用栅栏圈着。再往里去是二门,门上挂一大算盘,下面写着“不由人算。”四字。进二门院内东西两廊房各十间,廊房内塑有各种形象的小鬼,以小鬼形象体现各种刑罚。如锯解、磨研、刀山、火海等等,阴森怕人,展示善恶报应。正大殿九间,用木柱作架,周围砌墙建成。殿内中间正面有泥塑城隍爷像,塑像两侧各有一石碑,一个外“肃”字,一个刻“静”字均为阳字(凸起),殿内一角另有木制城隍爷像一尊,以备农历五月二十八日由八人抬着木橡串街“出巡”用。民国25年,县教育局因办学校把大殿及廊房内所有塑像拆除,将临淄县县立中学迁此。民国27年秋后,抗日游击部队领导人李人凤等为不给日本侵略者留下有用设施,将城隍庙烧毁。解放后将庙基辟为苗圃,后改为临淄区果园。

文庙街

距县衙不远路南是几经迁徙,最后在万历四十六年即公元1618年由知县李长春重建的文庙(孔庙、儒学)后经清顺治间知县毛永龄、康熙间知县高 、乾隆间知县汤钅宏、民国八年知县舒孝先重修,遂成一布局完整、巍峨雄伟的建筑。文庙前有条东西街叫文庙街。街两头各有木制红牌坊一座,叫下马坊,上写“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牌坊底部用巨石护脚,外用铁箍加固。坊上面分别题日“崇正学”、“育真才”。文庙大门称“棂星门”,两旁各有一小门,门额题“德配天地”、“且贯古今”。进门是泮池。向北为大成门,大成门东侧是名宦祠,祠内把临淄历代名宦鲍叔牙、管仲、晏婴、隆有常、司件可、周致、袁懋功、赵申季、曹摅九位。大成门西侧是乡贤们和忠义孝悌词。其乡贤祠祀夷逸、王烛、左思、房玄龄等八位临淄乡贤。忠义孝悌祠中祀逢丑父、华周等43位忠孝义上。进大成门,东西列两庑。中间是甬路,甬路北端登石台阶至大成殿。大成殿是文庙的核心建筑,坐北朝南,巍峨壮观,楣极悬有题“万世师表”、“生民未有”、“与天地参”、“圣协时中”、“德齐帱载”、“圣德天纵”、“斯文在兹”的匾额。殿内正面塑有孔子及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的偶像。闵损等12位先贤的塑像列殿内东西两侧。院内的两庑中陈列着153名贤儒的牌位。整个院内古柏参天,大殿台阶下巨碑东西排列,其中列有康熙御制的“至圣先师赞”和“四配赞”。大成殿后是明伦堂,堂后是藏经阁和崇圣祠。后来临淄县的教育行政机关学署就设在文庙中。在明伦堂东侧有教谕署和训导署二宅。民国二十七年即公元1938年秋后李人凤等为抗日将官房烧毁。

“魁星楼”

文庙东头有一楼式建筑,是“魁星阁”又名“魁星楼”。魁星,是我国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此楼相传清乾隆年间建,初为坐北朝南的独间庙堂,后扩建为楼阁武庙宇。阁下为门洞可以通行,阁为木制,呈六棱,每面皆有木格窗扇,刻有各种图案。阁内有木制魁星象,其头部象鬼,毗牙裂嘴,眼珠凸出,发竖耳垂,身穿长袍,一手执笔,一手捧斗,一脚站地,一脚向后翘起。在当时文庙和魁星楼很受临淄文人的重视。民国27年李人凤为防日军占领,将木阁毁坏。

花牌坊

在南门大街中段矗立着一座横跨街两边的花牌坊。此牌坊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五年。造型宏伟,四条盘龙石柱直径近一米,两高两低,支撑整个石坊。在柱底部均以刻有云朵的巨石护持。整个造型古朴大方,石刻精细,雕龙如生。全牌坊雕刻着十三条龙,杂以恰到好处的云朵。上方正中刻有“圣旨”二字,两侧各有一石匾。乾隆皇帝御笔题字,一侧曰:“保赤钟祥”、一侧曰:“七叶衍祥”。此牌坊为御赐齐佳士坊。相传清乾隆皇帝为了嘉奖年高有德。勤于王事的老臣,下旨各省调查呈报七品以上在职老臣。当时临淄县南门村齐佳士任甘肃省直隶州——泰州的知州,时年已逾八旬,身体健壮仍居官谋政,即由甘肃省总督奏朝廷。乾隆帝召集所有老臣赐宴招待。名曰:“千叟宴”。齐佳上奉旨进京,乾隆帝敕建牌坊一座以资表彰。1966年七月以破“四旧”为由,将此牌坊拆除。

“西大寺”

著名的古建筑“西大寺”(三元阁)建于北魏初期,建筑规模较大,北起石佛像,南至五塔群(塔洼)约三华里。全寺主建筑建在高阁之上有大殿三座,各三间,砖石结构,称为三元殿,即“天元”、“地元”、“人元”。所以此阁也称“三元阁”。阁下有门洞可以通行。所以远远望去似建在云雾之中。在高阁东侧路北建庙门坐北朝南,内建僧房与高阁浑为一体。寺院宽敞,筑有钟楼,内有一人多高的一顶铁钟,每当破晓之时,在方圆三四里的去处,能听到浑厚响亮的钟声,有“暮鼓晨钟”之说,流传已久的“西寺楼头听晓钟”诗句,就是当时古刹钟声的写照。高阁西侧场地上建有戏楼,每年庙会香火极盛。寺南端所立石塔群实为和尚的墓地,每个塔的下端有石龛,里边有石佛,也用于存放去世和尚的骨灰。其中有两个较大的塔,一个是“千佛塔”,一个是“六合塔”。“千佛塔”塔身刻有一千个佛像,个个栩栩如生。塔顶上有“舍利子”夜能放光。传说此“舍利子”成珠状是德行较高的和尚死后烧剩的骨头所成。“六和塔”也叫“洗脸盆”。此塔塔顶上建有“露盘”,用于接露水,故称“洗脸盆”。现在区文物管理所有一块六棱石就是六和塔上的。

其他建筑

其他古建筑如“文昌阁”、“娘娘庙”、“关帝庙”;通体均是质地坚硬的青石方柱构成的“谢氏节孝坊”、“王氏节孝坊”、“韩氏牌坊”等古迹散建于城内。这些古老的建筑不仅表示临淄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更为这一古老的城池增光添彩。

探讨齐文化渊源

为考证龙山文化时期临淄地区古文化中心,探讨齐文化的渊源,9月16日,北京大学、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临淄区文化局联合开始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桐林田旺遗址”展开挖掘。这是自1965年发现遗址后,第一次大规模重新发掘。

临淄区文物考古队的王队长告诉记者,该遗址为原始社会龙山文化遗址,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复查中发现环绕遗址的夯土遗迹,城址呈不规则状,东西最宽处达400米,南北最宽处为450米,面积达18万平方米。因这里距离齐国古城临淄不足10公里,从遗址的规模、文化内涵及出土器物的特征观察,该遗址在龙山文化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绝非一处普通村落居址。

现今地位

临淄旧城现在是齐都镇政府所在地,城周围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自古有粮仓之称。登城南望重峦迭嶂、绵亘不断;城西紧依系水;城东毗临淄河,山水交融把这座古城景色装点得分外明媚秀丽。古代赞美临淄的诗句:“南对牛山千古秀,东临淄水万年清,”久传不衰。近几年来旧城周围兴建和扩建了花进厂、印染厂、农机厂、车辆厂、食品加工厂、冷藏厂等多家工厂,城堡式博物馆、文管所、影剧院等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临淄城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城内柏油路面开阔、市容整洁,市场繁荣,呈现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临淄城山灵水秀,经济发达,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正以崭新的姿态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美好未来迈进。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5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