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临歧
释义
1 汉语词汇

临歧:lin qi 如何临歧,心之殷殷:临歧:歧路,岔路也,古人送别常在岔路口处分手,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

电影Crossroads翻译而来,有时光隧道,十字路口或转折的意味, 另有临歧地名

2 1983年香港电影

刘德华,周星驰,梁朝伟,三位影帝,三种味道,今日影坛各领风骚,当年竟曾走在一途,为无邪,无悔,无添加的青春烙下记号。 《临歧》是条时光隧道,让我们回到他们崭露头角的80年代,看他们揣摩少年的复杂心理,演绎混沌的成长故事,别处难得一见!

影片信息

译 名 临歧

片 名 Crossroads

年 代 1983

国家/地区 香港

类 别 剧情

语 言 粤语

字 幕 中文

文件格式 XviD + MP3

视频尺寸 512x384

文件大小 1CD 49 x 15MB

片 长 71 mins

导 演 施洁玲

主 演 刘德华, 周星驰, 梁朝伟

简 介

刘德华,周星驰,梁朝伟,三位影帝,三种味道,今日影坛各领风骚,当年竟曾走在一途,为无邪,无悔,无添加的青春

烙下记号. 《临歧》是条时光隧道,让我们回到他们崭露头角的80年代,看他们揣摩少年的复杂心理,演绎混沌的

成长故事,别处难得一见!

故事一《决》

《决》(23分钟) -刘德华

「我想做好人!」这个题材,原来早在《无间道》面世前20年,便由刘德华亲自演绎,年幼时的马骝(刘德华饰)与好友朱女(刘一君饰)当童工,因被克扣工钱而到地盘捣乱泄忿,岂料不慎引起火灾更致人死亡.此事之后,马骝决定改过自身,向警方坦白。可惜朱女仍然不知悔改。随后两人被送到工读学校念书,马骝一心希望两人能认真读书,换回大好前程,但朱女将自己的遭遇全部怪罪于马骝,并与其他劣友过往密切,两个知心好友从此踏上黑白两途。若干年后重遇之时,马骝已成为“马警官”,而马警官上任第一天,却看到好久不见的好友朱女成了自己看守的人犯...

故事二《零用钱》

《零用钱》(23分钟) -周星驰

沉沦毒海的苍郁学生哥,竟是喜剧之王周星驰?一个字,绝!富家子阿邦(周星驰饰),因父母关系冷淡,家庭缺少温暖而染上毒瘾,同学阿健(林俊贤饰)家境一般,但对电脑情有独钟,经常自学电脑知识,但苦于无钱买电脑。阿邦得悉阿健渴望拥有电脑,便豪爽地将自己的廉价转让给他,然后用得来的钱来买毒品...阿健目睹好友吸毒,但却无法劝其回头,阿健父母最后告诫,远离毒品,远离这样的朋友,一定要洁身自好!周星驰早期少演剧集,参与的港台制作更只此一集,绝对罕有!

故事三《歧途》

《歧途》(23分钟) -梁朝伟

孝顺的高中生阿文(梁朝伟饰),正为患病的母亲和学业操心,一次与同学到球场打篮球,遇上飞仔多番出言挑衅,阿文的同学沉不住气,结果两班人互相殴斗酿成命案,警方于是四出寻凶......看阿文于「逃」与「不逃」中挣扎,

仿如看到困在无间地狱的陈永仁.

精彩影评

这是八十年代香港电台为了青少年边缘教育制作的系列电视单元剧,题如其名--面临歧途,讲述的是青少年在社会是非黑白面前所作出的自我抉择。” 看到“临歧”很偶然,但感觉幸运。因为在燥热夏日里怀旧感觉很好。三个单元分别由刘德华、周星驰、梁朝伟等出演,可见当时香港电台当时眼光非凡,早对日后大红大紫的三个影帝的前途有所预见了。

三个都还初出茅庐的演员,演技自是不能说完美,但是从他们的表演路数,造型特点,都几乎决定了现在他们的戏路。刘德华正面阳光的警察造型,周星驰无厘头古怪放浪的表现,梁朝伟内心世界复杂矛盾的演绎都看得到现在的影子。难怪制作方在去年推出这三个单元合辑的时候,宣传说这是一部时光机呢。

不过,除此明星号召力外,这部“时光机”还真切的带我回到了八十年代。虽然那是香港,但是里面的画面,香港街市当年的情景,演员的服装造型,语言风格,还有电影的配曲,甚至字幕,都实实在在的定格在八十年代。而在那个时候,我正守在14寸的黑白电视前面,津津有味的看着港台新加坡的电视剧集。

于是脑海迅速的回转往昔的映像。暑期争鸣的知了,中午的太阳,傍晚的西瓜,冰凉的竹床,重复的游戏和清晰的夜空星座。当这个岁月在茫然的现在逐渐模糊无暇触及的时候,“临歧”很巧妙的带我及时的回去,融入在时间的感动之中。

3 杭州市淳安县地名

景点介绍

临歧镇位于杭州市淳安县北部山区秋源溪、进贤溪汇流之处,以盛产临歧三宝(即山核桃、山茱萸和临歧茶)而闻名,享有“中国山核桃之乡”和“中国山茱萸之乡”的美誉。千百年来,临歧形成了自己浓郁的地方文化和风俗,舞竹马、唱睦剧在这里非常盛行,每到农历春节各村会舞龙和举办各种庙会,其中最有名的是与临歧镇隔溪相望的临歧村元宵庙会。 当地民俗风情

民俗风情

跳竹马

最早的竹马,竹篾编,糊彩纸,腹中点蜡烛,只是祭具。后不断改进翻新,搬上舞台。道具用红绿黄白黑五色布缠身,分前后两段,吊扎在人的腰间,像人骑着马,自由地翻腾跳跃,表演跳竹马,分生、旦、丑等角色。正衣骑红马,青衣骑黄马,小生骑绿马,花旦骑白马,小丑骑黑马。跳竹马讲究阵式,以“五梅花形”为主,后来发展了“开四门”,“五马盘柱”,“一字阵”,“铁索环”等多达108种。但离不开退一进二,三角交叉,四边兼顾,梅花五点的基本跳法。 跳竹马,早时只突出“跳”,表演者不念不唱,是单纯的舞蹈,后来发展到讲彩话,又叫“利是话”。如“跳马跳归堂,福寿万年长”,“跳马跳三圈,个个都健康”,每当这时,看戏的百姓一边放鞭炮,一边撒果子,喝彩助兴。

睦剧

睦剧流行于浙江淳安、常山、开化一带,因为淳安一带当时归属睦州,因此得名。它由江西、安徽传入的采茶戏,与当地流行的民间歌舞“竹马班”相结合逐步形成,原来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个角色,故群众称之为“三脚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