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林玉兴 |
释义 | 林玉兴(1905~1985年),又名林清发,罗源县飞竹村人。另有同名爱国华侨。 中文名:林玉兴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1905 逝世日期:1985 革命委员会委员林玉兴(1905~1985年),又名林清发,罗源县飞竹村人。民国19年(1930年)11月随中共连江县委书记杨而菖参加革命。民国20年参加飞竹农民暴动。随后,加入连罗工农游击队,任交通员、宣传员和短枪队队长等职。民国21年任闽东工农游击第13支队、闽东工农红军第13独立团副班长、班长等职。民国23年底,国民党军队围剿罗源苏区,林等转移到古田、闽清一带活动。民国25年林转入闽东独立师任班长。民国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7年1月,转入新四军第3支队6团,2月,随军北上抗日,任团部电台保卫班副班长。民国28年1月至30年6月,先后任新四军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连长等职。民国30年7月调任1团3营机枪连连长。民国31年6月任3团团部特务连连长。民国32年1月至民国38年4月,先后任新四军1师师部兵站站长、2旅供给部粮秣股长、1师师部后勤采购股股长、1纵队后方留守处总务科长、军部特务营副营长、军部后方留守处归管大队大队长等职。 林参加革命后,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曾两次负伤,为3等残废。1950年转业地方,任闽侯县大队大队长,后调任福建省民政厅荣军局行政科长。1951年4月,调罗源县工作,先后任县人民政府建设科长、区农会主席。1954年到省委干部文化学校脱产学习3年。1957年任中共罗源县委监委副书记,1959年任县委农工部副部长。1960年下放到刘洋综合农场任党支部书记,1961年调任县总工会主席。1978年3月,任县革命委员会委员。1981年10月,选为县政协常委。1982年12月离休。1985年9月18日病逝,终年80岁。 爱国华侨林玉兴(1870—1947),又名德,旅泰国后,一向承办泰国拉玛五世、六世以至七世三代皇朝之铁路总工程,历数十年之久,声誉之隆,老少咸识,故泰人统称之为廊主(总经理)德,以其办政府业务,为政府之廊主也。 林玉兴,原籍广东普宁洪阳水吼乡,生于同治九年间,世务农,生性慧敏,体格魁梧奇伟,性情倔强爽直。虽少文化,而临事机智果决,明辨是非,有长者风度。 林生值清朝末年,朝政腐败,夷洋侵凌,加之年荒饥馑,生活艰难,被迫远渡重洋,飘流抵泰国。初至泰境,人地生疏,为种植园主当佣工,继营小贩,后入火砻(机器碾米厂)当工人,再入筑路局工作。不久即见知于皇族陆军总司令,在其辖下管理筑路工程。 是时潮汕人民迫于生计,逃往泰国谋生者甚众,多投靠廊主德。因入德之门,食宿安定,工作妥稳,而且此辈新唐上谷埠(曼谷)后,在廊主德领导下肯于卖力,不敢偷工减料。筑路工程特别坚固,玉兴策划有方,成绩卓著。 年三十,在泰京已著声誉,加之风度翩翩,为泰国亲王之女所倾慕,异国情侣,遂成伉俪之好。自兹飞黄腾达,步步高升,总揽工程,辟石山(碾石厂),置舟车,建车廊(公路),凡所应需,无不完备,当日泰京大部份马路街道、桥梁、市场、戏院、佛寺等,多出其承建者。如方理石寺,仑披尼公园(即乐园),由火车头至北揽之电车路,均为其承建之佼佼者。 由于林玉兴在泰国筑路功勋彪炳,受到五世皇所器重,御赐手杖,以备觐见之需。是时,三皇弟亲王及宰相戎亚叻,均与林友好,故政府部门直达畅通,深得殊荣。 1910年之后,华侨旅泰者日众,派别分歧,各树一帜,争占地盘,不相示弱,每因小故,纠众殴斗。泰警现场无力制止,林玉兴每挺身而出,约束双方,然后进行调处,平息纠纷,伤者送医院调治,死者进行抚恤,或出资予其家属回国安业。有被警察拘禁者,则为之保释,使其外出工作以谋生。但此项斗争,积习已久,难以善后。林玉兴鉴于华侨为生活远渡重洋,因无所谓事故,而自相残杀,牺牲生命,实不应该,乃同培英学校校长郑省一、校董王步先等协商,会集各华侨帮派首领,晓以大义,敦促其团结和平共处。经一致赞同,十八帮盟团体,遂而成立,并公推林玉兴为首领。自此侨社安定,无复帮派斗殴事件,各安所业。 林玉兴性情豪爽,仗义疏财。在泰凡侨胞有生活困难而求助者,慷慨接济,或代寄家批,或收容为工友,一生所赚钱银赠与贫困侨胞,不知凡几,当其办船务行,载客航行于泰国汕头之间时,逢轮船航汕之期,必亲自下船巡视,有贫侨拟回国而无川资者,悉为代付,每期均达10余人之多。后搭客换旧衣,冒充贫侨而求助者,亦复不少,终至中止巡船之举。 宣统年间,年荒岁歉、饥民遍野,林捐资给普宁县知县,办理赈济灾民事宜,知县特赠“卜式遗风”四字牌匾,以彰其德。它如捐资回国内修桥造路,有揭阳仙桥、京溪园新溪桥以及普宁贡山桥等等。 林玉兴深具爱国观念,每遇国难,奔走呼号,积极行动。如昔年济南惨案、沙基惨案,均曾发动组织锄奸团,抵制日货,以及筹款援助国家。30年代黄声在泰京开办南洋中学吸收进步青年,林玉兴毅然应任为该校董事主席。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林玉兴与爱国侨胞一道,同仇敌忾,积极推动抗日爱国运动。率帮盟头领陈辉、林镇波、沈裕兴、陈大雄、李子升、郑驼等组织锄奸团,以非常手段,打击在泰汉奸及亲日分子。又会同教育界许侠、许煜、伍退思、许一新、吴琳曼、李百克,医务界江晓初、贝子端、卢肇鹤等组织“泰国华侨筹款赈济祖国难民委员会”,发动泰国学校进步师生开展抵制日货运动,一时风起云涌,声势浩大。日驻泰国大使为之寒心,向当时亲日的泰国政府施以压力,要求加以取缔。 1938年春节,崇实、启明、启蒙三侨校爱国学生组织舞狮队向各华侨商店献瑞,借机宣传抗日并募捐。泰国政府遂以扰乱治安罪为由拘捕侨胞300余人,包括林玉兴在内。不久,一律被驱逐出境,惟以林玉兴对暹政府做过功绩,准其出境6月,便可回泰,余不援例。1938年夏历2日初,一干人等离开泰国,时虽军警严密监视,侨民送行仍万人空巷,依依惜别。侨领蚁光炎、陈守明还为众人送来了川资及生活用品。 抵汕之后,林与归国侨领再组织旅泰华侨抗敌同志会,自任会长。同时联系汕头青年抗敌同志会,继续抗敌工作。嗣后林乡居原籍普宁县水吼村,适归国华侨爱国人士黄声等创办西山公学于揭阳石牛埔(即今之揭西金和镇),以爱国抗日为宗旨,招收学生。一般进步青年争相向学,但该校久未得到揭阳县教育局批准立案,黄声商诸林玉兴,以泰国华侨抗敌同志会创办南侨中学名义,呈请立案,林以校董会主席身份,保证南侨中学校抗日爱国、思想纯洁,始准立案。因此该校得以延续办学,培养了大批进步青年,为国效劳。其间林玉兴亦曾莅临该校,向学生训话,备受欢迎。又其时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八区统率委员会(会址在普宁县城德安里外)主任委员翁照恒、副主任委员陈卓凡,在广场开团员大会时,特邀林玉兴莅会讲话,俾资鼓动抗日情绪。林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慷慨陈词唤起民众,同心抗日,受到群众热烈拥护。 1938年底,泰国政府警察总监銮亚仑行文给林玉兴,准其回返泰国,于是林于1939年初重行返泰。居于泰京铁路桥头万禄迈故寓。经营其位于耀华力路的“杭州戏园”事业。 1947年旅泰普宁同乡乡亲,为谋同乡福利,增进乡谊,特发起组织旅泰普宁同乡会,林为发起人之一。方期为家乡贡献力量,奈天不假年,于1947年9月卒子泰京,终年77岁。一代侨贤,遽迩云亡,曷胜哀悼。 1957年林玉兴灵柩由美上美轮运回祖国原籍普宁水吼安葬,各界人士诸亲戚友送别极众。当抵达汕头海关前时,受到汕头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及各界人士迎候,极尽哀荣,摄影曾刊登于泰京《光华日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