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林锡星 |
释义 | 林锡星 男,汉族,1944年3月14日出生于缅甸卑谬,祖籍福建厦门,广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副教授、云南省德宏州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民主同盟广东省委员会暨南大学总支副主委、民盟广东省委委员,广东缅甸归侨联谊会理事、广东统战研究会理事、广东华侨历史学会理事。1991年3月,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盟员。1963年缅甸仰光华侨中学高中毕业,同年英缅制九年制毕业,1964年十年级毕业,加入“缅甸华侨教师联合会”,由该会介绍到蔡文优华侨学校教书,任英缅文主任。1965年1月回国,经昆明华侨补校考入北京外国语专科学校(学制3年),1968年9月毕业。1968年底到1970年底,在湖南省沅江县6950部队农场接受劳动锻炼。1970年底分配到广州外国语学院东语系。1966年至1980年间,先后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广东省外经局外国实习生培训办公室当过翻译,在北京大学东语系缅甸语专业、广州外国语学院东语系当过助教。1980年底从广州外国语学院外事处调到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从事对东南亚政治、经济、文教和华侨华人的研究。迄今已公开发表了论文和译文300多篇,安数逾二百万字。在“八五”期间,完成了由国家教委下达的《中缅经济与边贸关系》课题,参与由北京大学牵头、山龚诗贮基金赞助的《华侨华人百科全书》缅甸部分的撰写工作,还参加了由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和原国家计划农业区划局下达的“国外落后地区农业的开发”课题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课题缅甸部分的撰写工作;在”九五”期间,承担了由教育部赞助的《缅甸华人经济史》课题。在“八五”和”九五”期间,协助广州公安局和深圳公安局边防部门处理了十多起涉外武装走私汽车、电器、烟酒大案要案,经济效益达数亿元,受到深圳市公安局边防分局的奖励。此外,协助广州市公安部门审讯涉外毒品走私大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