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林汝楠
释义

林汝楠(1914年~1974年),性别:男,籍贯:莆田。林汝楠是福建抗日游击队闽中司令部政治部主任,闽中游击队直属支队政委、闽中地委副书记、游击队副政委、天章中心县委书记、闽浙赣人民游击队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副政委。

简介

(今莆田市秀屿区东峤镇珠江村)。林汝楠15岁时,离家到“莆中”、“莆师”求学后,积极参加党的外围组织“抗日十人团”,投入抗日救亡活动,共产主义信念在他心中扎了根。

1939年,他在厦门大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后,根据党的指示,返回家乡闹革命。在莆田中山中学,林汝楠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在校内外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在地下党的安排下,他毅然投笔从戎,进入山区,参加闽中游击队,直接投身于血与火的战斗。

在抗日斗争中,林汝楠的足迹遍及闽中的山山水水。在与伪军占领的岛屿仅一水之隔的鹭鹚岛,他和张伯庭、翁鸿镗一起,跨进小土寮,与贫苦渔民交朋友,与群众建立了可靠的鱼水关系,使鹭鹚岛成为党和游击队活动的一个牢固的基地。1943年12月,福建省委、闽中特委决定领导机关进驻永泰青溪,省委、特委派林汝楠等带领武工队到青溪周围数十里内的村庄发动、组织群众。他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团结了广大群众,从而打开了工作局面,青溪成为省委、特委领导革命斗争的中心。

经历

1944年10月,省委和特委决定成立“福建人民抗日游击队闽中司令部”,黄国璋任司令员兼政委,林汝楠任政治部主任。第二年5月,林汝楠任闽中游击队直属支队政委。

1946年11月,林汝楠奉命到遭受敌人严重破坏的莆田开辟工作。他带领武工队,和县委书记杨杞松一起,深入北高、东峤等地贫苦群众中,组织群众抗丁,反对征粮,建立游击据点,沿海各地的党组织恢复起来。

1947年2月,林汝楠任闽中地委副书记、游击队副政委。

5月,他和闽中地委其他领导人一起,率领刚组建的戴云纵队,挺进戴云山,开辟新区。戴云纵队遭到敌人围追堵截,损失惨重,参谋长罗迎祥牺牲。黄国璋、林汝楠率领部分战士冲出重围,回到莆田。

1948年6月初,闽中地委在闽侯南阳顶召开扩大会议。在这次会上,林汝楠被选为地委副书记兼任天章中心县委书记,负责长乐、林森、福清、莆田、惠安等地工作。

8月,在黄国璋治伤离开闽中后,他主持地委工作。他和其他领导一起,带领工作队,进驻福清东张、渔溪和莆田大洋、新县等地建立和扩大游击根据地。到1949年初,整个闽中革命斗争又蓬勃发展起来,游击队活动遍及全区各个县。

林汝楠与地委其他领导一起,坚持“放手发展,大胆进攻”的方针,带领共产党员和游击队员战斗在敌人后方地区。经省委批准,闽中成立统一的指挥机构——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黄国璋任司令员兼政委,陈亨源任副司令员,林汝楠任副政委。

1949年5月,为了配合解放军解放闽中,林汝楠在莆田大洋主持闽中地委扩大会议。摧毁敌人基层政权,开展筹粮工作,迎接解放大军解放闽中地区。

闽中解放后,林汝楠征尘未洗,又跨鞍奋进,先后任晋江行署副专员、省统计局局长、教育厅厅长,以及华侨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和副校长。为了培养人才、建设福建,他倾注了全部心血和精力。

1974年4月8日,林汝楠在福州与世长辞。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