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林光村 |
释义 | 林光村,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飞云江南岸,625省道公路横穿村前,东距瑞安市城区7.60公里。因以林、贾两大姓聚族居住而得名,瑞安方言中"贾"、"光"读音相近,后谐作林光村。明嘉靖时(1522-1566)属涨西乡二十二都,时称林家村。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属集广乡二十二都,1931年属仙乐镇,1946年属仙降乡,1949年称林光村,1961年称仙降人民公社林光大队,1984年复称林光村,隶属仙降镇。1992年,全村总人口537人,耕地面积395.3亩。 林光村特色1980年前,林光村民基本以务农为主,小部分村民在农闲时外出修补胶鞋,贩运络麻和水果。 1980年初,仙降村老鞋匠徐朝林的徒弟翁阿春、陶珠两人,在林光村亲戚家开办手工烙烫塑革鞋工场。塑革鞋生产技术很快传遍全村,几乎家家户户生产塑革鞋,全村变成一个制鞋工场。1984年下半年,横街村使用机械压模制鞋技术后,林光村也引进塑革鞋成套机械生产设备,产量、产值增长,产品进入全国主要鞋类市场。 1988年,贾友松等人投资40多万元创办瑞安市塑胶鞋三厂,1990年有从业人员165人,总产值224万元,销售收入225万元,上缴税金1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5万元。1991年获瑞安市明星乡镇企业称号。1992年从业人员增至320多人,其中固定职工160人,拥有3条布底胶鞋生产流水线,固定资产总值170万元,开始和上海市三联橡胶制品厂联营,年产布面胶底鞋100万余双,总产值达729.3万元。目前,"三联牌"布面胶底鞋称雄武汉、湛江、洛阳、开封、西安等鞋类市场。 1991年,林进聚等人集资创办瑞安市永利胶鞋厂。1992年底有固定职工130人,年总产值266万元。1992年春,林锦河等人集资100多万元,创办瑞安市福利胶鞋厂,当年产值约200万元。此外,村内成型企业尚有校办企业--瑞安市兴育胶鞋厂。 林光村村貌1926年有中共党员来村从事革命活动,发动农民参加农会,组织农民投入抗暴斗争。村内田林中的纯一堂是浙南中共党组织经常聚会的场所之一。1992年秋,投资、集资5万多元全面修复。现为瑞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9年始,贾友松、贾碎财等一批办厂能人进入村决策层,村貌随之发生明显变化。1989年,村委会投资1万多元建造长12米,宽3米的宫桥。1991年夏,投资5.50万元,铺浇1条平均宽7米左右,长300多米的混凝土村道。同时,投资3万多元建造长18米,宽5.20米的林贾新桥。1992年秋,集资、投资7万多元,建造二层凉亭1座。凉亭边1300多平方米土地,辟为林贾袖珍公园,购进价值1.26万元的雪松、翠柏、茶花、黄杨等花木植于其间。村有三层以上楼房89间,其中五层30间,四层54间,村民住房条件大为改善。 村党支部、村委会十分重视农业生产,1992年拨出补农款37681元,全村粮食总产量291.60万公斤,其中早稻产量146.30万公斤,晚稻产量145.30万公斤。全村农村经济收入72.11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7.49万元,牧业收入4850元,服务业收入35.47万元,其他收入8.67万元。上报全年人均农业收入1102元。 林光村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林光村已有百万元户5家,50万元户8家。全村70%以上村民家庭有彩电和液化石油气,共有进口高档摩托车11辆,程控电话机13部、无线寻呼机3只。村党支部获瑞安市1992年度先进党支部称号。全村共涌现五好家庭、双文明户、遵纪守法户90多户。村党支部书记贾友松在带头发家致富的同时,积极带领全村党员和群众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1990年当选中共瑞安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