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烈风 |
释义 | 1 日本新型海军战斗机◎ 发展简史A7M“烈风”,是日本打算用来代替零战的新型海军战斗机,盟军代号“SAM”。“烈风”由零式战斗机的设计师堀越二郎主持设计,是日本海军在二战末期开发的全金属结构单座舰载/基地战斗机(A7M1、A7M2和A7M3)及基地拦截机(A7M3-J)。日本在整个二战期间只生产了10架:其中2架A7M1样机,7架A7M2样机及服役验证机,只有1架是A7M2生产机。所有这些飞机都未投入实战。 早在1940年,掘越二郎就已经充分认识到应该开始“零”式后继机型的研究工作,尽管当时“零”式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他设计的新机型总体布局与“零”式相近,计划安装的动力装置是当时正在研究中的更强力的三菱MK9A 18缸空冷星型发动机。1942年7月6日,日本海军提出了对新战斗机——“17试”舰战的性能要求,即在6,000m高空的最大速度必须达到610km/h,而机动性能至少要和A6M3“零”战32型相等。 1942年9月,日本海军坚持新机型必须设计安装出力较小的中岛NK9K“誉”22星型发动机。由于相关研发费用均由海军承担,掘越二郎不得不勉强同意了这一要求。 首架原型机被确定编号为A7M1。由于必须优先考虑A6M和J2M的后期型号的生产,因此在三菱重工进行的A7M1的制造进程相对比较缓慢。中岛NK9K“誉”22星型发动机在起飞时功率为2,000马力,在6,700m高空功率为1,570马力。武器是安装在机翼中的2挺13.2mm机枪和2门20mm机炮。还有诸如自封闭式油箱、装甲座舱以及防弹风挡等革新设计均被运用。为了追求更好的机动性能,新机型上还安装了类似于川西N1K1-J“紫电”(盟军代号为“George”)的空战襟翼。A7M1比A6M5“零”战52型大得多也重得多,翼展14m,机翼面积30.84m2,满载荷重量达到4,720kg。 1944年5月6日,A7M1原型机进行了首次试飞。试飞员报告说,A7M1的操纵性能非常优秀,而空战襟翼的使用也使其机动性能与“零”式相当。同时,试飞员也指出了A7M1的不足之处——相对于A7M1的重量,发动机功率明显不足。在6,000m高空,“誉”22发动机的理论功率应该有1,700马力,但实际输出功率却只有1,300马力。事实证明掘越二郎当初的设计思路是完全正确的。由于A7M1的高空性能令人失望,1944年7月30日,日本海军下令在第二架原型机下线后,暂停A7M1的研发工作。 不久,日本海军又重新授权掘越二郎进行A7M2的开发。该型安装了掘越二郎一直坚持运用的三菱MK9A 18缸空冷星型发动机。由于MK9A发动机的直径大于“誉”22,因此必须对前部机身进行重新设计。第一架A7M2的原型机于1944年10月13日首飞,最初的测试报告表明,A7M2的高空性能大大改善,在6,600m高空的最大速度达到了627km/h,实用升限达到10,900m,6分零7秒就能爬升至6,000m高空。武器也强化为翼内的4门20mm机炮。 海军对于掘越二郎设计的新机型的卓越性能非常满意,计划在大版的三菱重工立刻将A7M2投入生产,作为海军舰载战斗机“烈风”22型(盟军代号为“Sam”)。量产机型的武装是4门20mm 99式2型机炮或是2门20mm 99式2型机炮和2挺13.2mm 3式机枪。翼下可外挂2枚250kg炸弹或2个350升油箱。 然而,当时日本的航空工业已经在战争中陷入了绝境。三菱MK9A发动机的生产因为1944年12月名古屋大地震的毁灭性打击而延误。随后而来的大规模B-29空袭又导致了其生产的进一步延误。A7M2的第二架原型机在一次着陆事故中坠毁,另有3架原型机在美机空袭时被炸毁于地面。在总共制造的7架A7M2原型机中,只有3架以良好的可供飞行的状态保留到太平洋战争结束时。而量产型只完成了1架。这样,三菱重工在战时总共生产了包括A7M1和A7M2在内的10架“烈风”,但没有一架参加过实战。 A7M3是设计中的进一步改良型号,计划采用三菱MK9C 18缸空冷星型发动机,起飞时功率为2,250马力,在1,800m时功率为2,000马力,在5,000m高空功率为1,800马力。由于理论上推算MK9C发动机在8,700m高空仍有1,660马力的功率,因而估计A7M3在此高度上的最大速度将达到642km/h。同时,A7M3在13分零6秒内就能爬升至10,000m高空,其实用升限达到11,300m。武装方面,机翼中的20mm 99式2型机炮增加到6门。 A7M3-J是计划中的截击战斗机,动力部分计划采用三菱[Ha-43] 11 Ru 18缸空冷星型发动机,起飞时功率为2,200马力,在6,800m高空功率为2,130马力,在10,300m高空功率可达1,920马力。由此估计,A7M3-J在10,000m高空的最大速度将达到647.5km/h。武装强化为机体中安装2门斜向上开火的30mm 5式机炮,机翼中安装4门30mm 5式机炮。由于最大起飞重量增至5,732kg,故爬升至10,000m高空须用15分钟,实用升限为11,500m。 ◎ 日本“烈风”战斗机-研制过程早在1940年,掘越二郎就已经充分认识到应该开始“零”式后继机型的研究工作,尽管当时“零”式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他设计的新机型总体布局与“零”式相近,计划 “烈风”战斗机 安装的动力装置是当时正在研究中的更强力的三菱MK9A 18缸空冷星型发动机。1942年7月6日,日本海军提出了对新战斗机——“17试”舰战的性能要求,即在6,000m高空的最大速度必须达到610km/h,而机动性能至少要和A6M3“零”战32型相等。 ??1942年9月,日本海军坚持新机型必须设计安装出力较小的中岛NK9K“誉”22星型发动机。由于相关研发费用均由海军承担,掘越二郎不得不勉强同意了这一要求。 ??首架原型机被确定编号为A7M1。由于必须优先考虑A6M和J2M的后期型号的生产,因此在三菱重工进行的A7M1的制造进程相对比较缓慢。中岛NK9K“誉”22星型发动机在起飞时功率为2,000马力,在6,700m高空功率为1,570马力。武器是安装在机翼中的2挺13.2mm机枪和2门20mm机炮。还有诸如自封闭式油箱、装甲座舱以及防弹风挡等革新设计均被运用。为了追求更好的机动性能,新机型上还安装了类似于川西N1K1-J“紫电”(盟军代号为“George”)的空战襟翼。A7M1比A6M5“零”战52型大得多也重得多,翼展14m,机翼面积30.84m2,满载荷重量达到4,720kg。 1944年5月6日,A7M1原型机进行了首次试飞。试飞员报告说,A7M1的操纵性能非常优秀,而空战襟翼的使用也使其机动性能与“零”式相当。同时,试飞员也指出了A7M1的不足之处——相对于A7M1的重量,发动机功率明显不足。在6,000m高空,“誉”22发动机的理论功率应该有1,700马力,但实际输出功率却只有1,300马力。事实证明掘越二郎当初的设计思路是完全正确的。由于A7M1的高空性能令人失望,1944年7月30日,日本海军下令在第二架原型机下线后,暂停A7M1的研发工作。 ??不久,日本海军又重新授权掘越二郎进行A7M2的开发。该型安装了掘越二郎一直坚持运用的三菱MK9A 18缸空冷星型发动机。由于MK9A发动机的直径大于“誉”22,因此必须对前部机身进行重新设计。第一架A7M2的原型机于1944年10月13日首飞,最初的测试报告表明,A7M2的高空性能大大改善,在6,600m高空的最大速度达到了627km/h,实用升限达到10,900m,6分零7秒就能爬升至6,000m高空。武器也强化为翼内的4门20mm机炮。 ??海军对于掘越二郎设计的新机型的卓越性能非常满意,计划在大版的三菱重工立刻将A7M2投入生产,作为海军舰载战斗机“烈风”22型(盟军代号为“Sam”)。量产机型的武装是4门20mm 99式2型机炮或是2门20mm 99式2型机炮和2挺13.2mm 3式机枪。翼下可外挂2枚250kg炸弹或2个350升油箱。 ??然而,当时日本的航空工业已经在战争中陷入了绝境。三菱MK9A发动机的生产因为1944年12月名古屋大地震的毁灭性打击而延误。随后而来的大规模B-29空袭又导致了其生产的进一步延误。A7M2的第二架原型机在一次着陆事故中坠毁,另有3架原型机在美机空袭时被炸毁于地面。在总共制造的7架A7M2原型机中,只有3架以良好的可供飞行的状态保留到太平洋战争结束时。而量产型只完成了1架。这样,三菱重工在战时总共生产了包括A7M1和A7M2在内的10架“烈风”,但没有一架参加过实战。 ??A7M3是设计中的进一步改良型号,计划采用三菱MK9C 18缸空冷星型发动机,起飞时功率为2,250马力,在1,800m时功率为2,000马力,在5,000m高空功率为1,800马力。由于理论上推算MK9C发动机在8,700m高空仍有1,660马力的功率,因而估计A7M3在此高度上的最大速度将达到642km/h。同时,A7M3在13分零6秒内就能爬升至10,000m高空,其实用升限达到11,300m。武装方面,机翼中的20mm 99式2型机炮增加到6门。 ??A7M3-J是计划中的截击战斗机,动力部分计划采用三菱“Ha-43”11 Ru 18缸空冷星型发动机,起飞时功率为2,200马力,在6,800m高空功率为2,130马力,在10,300m高空功率可达1,920马力。由此估计,A7M3-J在10,000m高空的最大速度将达到647.5km/h。武装强化为机体中安装2门斜向上开火的30mm 5式机炮,机翼中安装4门30mm 5式机炮。由于最大起飞重量增至5,732kg,故爬升至10,000m高空须用15分钟,实用升限为11,500m。 ◎ 性能诸元型 号 A7M1 A7M2 A7M3 A7M3-J翼 展 14.00 m 14.00 m 14.00 m 14.00 m 长 度 11.00 m 11.00 m 11.00 m 11.96 m 高 度 4.28 m 4.28 m 4.28 m 4.28 m 空 重 3,110 kg 3,226 kg 3,392 kg 3,955 kg 起飞重量 4,410 kg 4,720 kg 5,040 kg 5,732 kg 最大速度 310t(6,190m)、339kt(6,600m)、347t(8,700m)、350t(10,000m) 巡航速度 Unknown 225 kt at 4,000 m Unknown Unknown 爬升耗时 9m 54s6,000 m) 6m 7s(6,000 m) 13m 6s10,000 m) 15m10,000 m) 服役高度 Unknown 10,900 m 11,300 m 11,500 m 飞行时间 Unknown 2.5h航、30m战斗 Unknown Unknown 2 词语解释烈风:剧猛的风;暴风。《灵枢·五变》:“遇春霜烈风,则花落而叶萎。” 3 《死神》中的烈风烈风 持有者:贵船理 【始解】 肆虐咆哮吧,烈风 【始解登场】第172话「贵船出阵!吹き荒れる烈风」「贵船上阵! 大作的狂风」VS 吉良依鹤 4 DNF中的裂风全称:卡路亚的教导-裂风(Teaching of Gora-Swiftness) 重量:3.1KG 短剑 Lv40级以上可以使用 快速的攻击速度 稀有度:粉色装备(神器) 适用角色:鬼剑士(推荐阿修罗) 攻击速度+5% 攻击时,有3%的几率使自身进入加速状态 攻击速度不同于普通短剑,一般短剑为普通攻击速度,而该短剑与“碎风乱波剑”、”传承 复仇天使之剑“共同成为短剑中攻速的另类,都为快速攻击速度,等同普通太刀的攻速. 因此都比较珍贵. 因该短剑在速度上的表现比较杰出,而成为PK中的利器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