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裂叶垂头菊 |
释义 | 基本内容种中文名:裂叶垂头菊 种拉丁名:Cremanthodium pinnatisectum (Ludlow) Y. L. Chen et S. W. Liu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属中文名:垂头菊属 属拉丁名:Cremanthodium 国内分布:产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约4200米的山坡草地。模式标本采自我国西藏和缅甸交界地。 海 拔:4200 命名来源:[高原生物学集刊 3: 65. 1984] 中国植物志:77(2):122 系中文名:钟花系 系拉丁名:Ser.I.Campanulata Ling 组中文名:垂头菊组 组拉丁名:Sect.I.Cremanthodium 亚族中文名:千里光亚族 亚族拉丁名:Subtrib,SENECIONINAE Dumort. 族中文名:千里光族 族拉丁名:SENECIONEAE CaSS. 亚科中文名:管状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肉质,多数。茎单生,直立,高6—13厘米,被黄褐色有节柔毛。丛生叶与茎基部叶具柄,柄长2—5厘米,光滑,叶片轮廓近肾形,长1.5—4厘米,宽2—4.5厘米,通常为二回三出掌状分裂,有时呈羽状深裂,小裂片披针形,长4—6毫米,先端急尖,有小尖头,两面光滑;茎中部叶较小,羽状分裂;茎上部叶线形,全缘或有齿;茎最上部叶线形,全缘,苞叶状。头状花序单生,下垂,盘状,总苞钟形,长12—17毫米,宽1.5一3.5厘米,总苞片8—12,2层,黑紫色,花瓣状,近膜质,长圆形或近圆形,宽5—15毫米,先端圆形或钝,背部被紫色有节柔毛。小花多数,全部管状,紫色,长约6毫米,管部长约1.5毫米,檐部狭筒形,冠毛淡褐色,与花冠等长。瘦果(未熟)光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