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辽宁职业学院 |
释义 | 辽宁职业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集农林牧渔类、电子信息类、制造类、文化教育类、财经类、旅游类专业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等职业学院。坐落在辽宁文化名城铁岭市,隶属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创办于1956年。是全国高职院校中首家开办高尔夫职业教育;2006年10月由铁岭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辽宁职业学院;2010年11月,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院是辽宁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是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是辽宁省教育援藏、援疆基地,是铁岭市“一村一名大学生” 培养基地。 中文名:辽宁职业学院 外文名:Liaoning Vocational College 简称:辽职院、辽职 校训:厚德博学 尚志克勤 创办时间:1956年 类别:公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类型:农业 主管部门: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 学校属性: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现任校长:张立华 所属地区:辽宁省铁岭市 主要院系: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农艺学院、高尔夫学院等 现任书记:王丽桥 辽宁职业学院学院简介辽宁职业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在辽宁文化名城铁岭市,隶属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创办于1956年。2005年5月,学院与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成功实现教育资源整合,成为一所集农林牧渔类、电子信息类、制造类、文化教育类、财经类、旅游类专业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等职业学院;2006年2月,学院与韩国酷伦开发株式会社合作办学,在全国高职院校中首家开办高尔夫职业教育,由韩方投资建设了占地面积2000亩的18洞国际标准高尔夫专业实训基地;同年10月由铁岭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辽宁职业学院;2007年10月,学院通过了辽宁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08年12月,学院被确定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0年11月,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院占地3678亩,建筑面积16.17万平方米,实验实训室65个,实训基地45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358万元,图书馆藏书38万册,固定资产总值1.80亿元。学院是辽宁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是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是辽宁省教育援藏、援疆基地,是铁岭市“一村一名大学生” 培养基地。建校以来,培养各类人才30000余人。培训各类人员100000余人;为铁岭市培养“一村一名大学生”929多人;为西藏那曲培养畜牧兽医专业学生33人。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院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跨区域共享优势教育资源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不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与省内外34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通过毕业生就业应聘洽谈会的形式,把人才市场搬进校园,每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多年来,学院办学受到了各级领导、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教科文卫先进工会组织、全国农业援藏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花园式单位、辽宁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安全文明校园等各级各类荣誉200多项。 专业设置现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农艺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信息科技学院、商贸学院、高尔夫学院。开设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园艺技术专业、园林技术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作物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农村行政与经济管理、饲料与动物营养、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畜牧兽医、兽医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商务英语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高尔夫运动技术与管理、高尔夫俱乐部商务管理、高尔夫球场服务与管理、观光农业(高尔夫草坪养护与管理)等35个高职专业。其中园艺技术、畜牧兽医、商务英语、高尔夫俱乐部商务管理为辽宁省品牌专业。 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319名,其中有硕士研究生学位52人,具备高级技术职称教师131人,“双师素质”教师215人;具有企业一线工作经历教师56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3名,省级专业带头人5名,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名。现有在校生6000人。 办学理念学院紧紧锁定沈阳经济区和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了“跳出教育搞教育,跳出学校办学校,跳出教学抓教学”的开放式办学理念,提出了“坚持三跳,提升内涵,创新特色,打造三名”的办学思路,树立了“培养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打造国际化高职教育名校”的办学目标。围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积极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联系,特别是直接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对接,与国际交流合作。围绕“开放式”的办学理念和“国际化”的办学目标,学院就人才培养方向做出了定位,那就是“校企合作为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技术、管理、服务人才”;就人才培养模式做出了定位,那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德才并重、知技并举”;就专业建设做出了定位,那就是“适应需求、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就师资队伍建设做出了定位,那就是“能力过硬、素质全面、双师为重、专兼结合”。一系列超前创新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对学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对外交流学院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先后派教师到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国内知名院校、企业考察、学习;先后聘请德国、法国、美国、韩国、荷兰、俄罗斯、日本等国的专家和学者来校授课或讲学。与韩国企业合作建设了高尔夫专业实训基地,开办了高尔夫职业教育;与荷兰两大集团交流合作,开拓了BTEC3级农艺技术、畜牧兽医专业职业资格证书项目;与英国布鲁克斯比米尔顿学院、澳大利亚北墨尔本高职学院等4所国(境)外大学和机构签订合作交流协议。 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单位2010年11月,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园艺技术专业、畜牧兽医、高尔夫俱乐部商务管理、物流管理专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校容校貌地理位置学院坐落在辽宁省铁岭市龙首山脚下,柴河东岸,风景优美,交通便利。 基础设施1997年以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按照人才培养的需求,学院进行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新建了18000平方米的教学楼、10400平方米的食堂、六栋合计230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9500平方米的高尔夫培训中心、3000平方米的高尔夫教学中心等。改造翻新了10000平方米的办公楼、三栋合计80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4000平方米的图书馆、1100平方米的体育馆等。新建了校门、广场、停车场等。总建筑面积超过了学校前47年的建筑总和。为了塑造优良的办学形象,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学院先后修建了16处极具国学思想内涵的校园文化景观,打造了70余处、3000多字的启智明慧的园林碑刻,成为名符其实的“校园中的园林,园林中的校园”。学院被铁岭市政府列为“首批环境教育基地”;被省绿化委员会评为“辽宁省绿化模范单位”;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校园文化概述学院努力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以通过浓郁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启迪学生智慧,充分发挥了“文化育人”的功能。学院通过净绿美慧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心灵、情操;通过开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讲座》、《音乐欣赏》、《美术欣赏》等课程,使学生掌握了必备的国学与艺术知识;通过有线电视台、校园网、校报、校刊、宣传橱窗等载体,建立了强有力的宣传阵地,形成了正确的文化导向;通过确定校训、谱写校歌、设计校标等形式,增强了学生热爱母校的情感和报效祖国的责任感、使命感;通过在各个公共场所布置格言警句、名家书画等做法,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修为;通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文化建设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 校训厚德博学 尚志克勤 学院精神众木成林的团结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一丝不苟的求实精神;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 学院杂志辽宁职业学院教学简报是辽宁职业学院教学简报编辑部主办,利用iebook超级精灵制作的一本教学简报期刊。简报期刊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学校的工作回报及学校的相关事件动态。让学校师生以看电子书、电子杂志的形式了解学校的发展。 历史沿革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创办于1956年,原名辽宁省凤城蚕业学校。 1980年搬迁到铁岭,更名为辽宁省铁岭农业学校; 1994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1999年,学校在全国重点中专办学水平评估复评中从全省的第16名跃升至第1名; 2003年1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独立晋升为铁岭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我省办学史上第一个独立升格的中专学校; 2005年5月,学院与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成功实现教育资源整合,成为一所文理结合、农工互补的综合性高职学院; 2006年2月,学院与韩国酷伦开发株式会社联合办学,在全国高职院校中首家开办高尔夫职业教育,向打造国际化高职教育名校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06年10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学院正式更名为辽宁职业学院,晋升到我省高职院校的第一梯队; 2007年10月,学院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为争创省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12月,学院被确定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2010年11月,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