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燎花 |
释义 | 简介之一燎花(又作蓼花)乃安阳市(旧称彰德府)传统点心,久负盛名,而以锦泰店制作的最为优良。据清嘉庆《安阳县志》载:“锦泰、钢泰之燎花均甚驰名”。 自从明朝万历年间“燎花”问世后,远近知晓,供不应求。后由当地的“锦泰”字号大量生产,成为人们馈赠亲友的佳品。清乾隆26年,皇帝途经彰德府(今河南安阳市),燎花被进献给皇帝,乾隆吃后大悦,钦定为贡品。自此,“锦泰燎花”驰名省内外。 燎花,属南方糕点。据传清代时,浙江一位吴姓糕点师傅上京谋生途中,因病滞留安阳,经当地人悉心调理得以康复。他有感于安阳民风淳厚,便定居于此。并把制作燎花的技艺传出来。燎花一出,深受欢迎,使南点在北方扎了根,历经二百余年不衰。 简介之二一,燎花(又作蓼花)相传是明朝所创食物,故李开先说该曲“在元人下,有燎花气味”后,王渼陂答以“此元末国初临清人也”。 二,燎花是江南汉人所创甜品,故与元曲固有之所谓“蛤蜊味”和“蒜酱味”不同。 三,燎花上有碎花和青红丝,此即“燎花头”,丝对于蓼花主体而言,只起装饰作用,故是“帮闲”。 所需原料原料配方(成品50千克):坯子20千克、白糖20千克、糖稀10千克、食油7.5千克、桂花250克、青红丝500克 制作方法1.把纯净的江米浸泡7~10天,捞入筛内用清水冲净控干,碾成米粉。 2.用开水烫面,蒸熟后取出晾凉(搅拌散热),加少量食油,揉搓均匀,和成面团;切成长7厘米、宽、厚1厘米的条,晾干后便成燎花坯。 3.把适量坯子放温油锅内,随着油温升高,坯子膨起成型,再捞入热油锅内炸熟。 4.拣出大小一致的熟坯,将次者碾碎作花;熟坯挂浆帖花,再撒上青红丝即成燎花。 食品特点成品燎花,造型美观、面色金黄、剖面洁白、状如蜂巢、外撒对丝、浪似蓼花,故又叫蓼花。落口香甜酥脆、软绵易消化,营养丰富,老少皆宜,被视为节日聚餐珍馐,馈赠亲友佳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