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两瞽相诟 |
释义 | 原文:新市有齐瞽者,行乞衢中,人弗避道,辄忿骂曰:“汝眼瞎耶?”市人以其瞽,多不较。 嗣有梁瞽者,性尤戾,亦行乞衢中。遭之,相触而踬。梁瞽故不知彼亦瞽也,乃起亦忿骂曰:“汝眼亦瞎耶?”两瞽哄然相诟。市子姗笑。 噫!以迷导迷,诘难无已者,何以异于是? 译文新市上有个齐国的瞎子,在大街上乞讨,行人来不及避让,被他撞着,必定破口大骂:“你眼瞎呀?”因为他是盲人,集市上的人大多都不跟他计较。 不久有个梁国的瞎子,性格更加暴戾,也在大街上乞讨。两人相遇了,碰在一起都跌倒了。梁国的瞎子不知道对方也是瞎子,于是爬起来气愤的骂:“你也眼瞎啊?”两个瞎子大声互相诟骂。集市上的人都嘲笑他们。 哎,那些自己也搞不明白的人去指责他人,还要责怪不休,同他们有什么区别啊。 加点字解释: 瞽:眼睛瞎 踬:绊倒 嗣:接着、后来 衢:大路 弗:副词,不 辄:总是 尤:格外 故:通“固”,本来 戾:凶暴,猛烈 触:碰撞 诟:骂 以:因为 讪:讥笑 较:计较 作者简介刘元卿字调甫,号旋宇,一号泸潇,明代著名教育家。他从小发奋读书,隆庆四年(1570年)在江西乡试中夺魁,后来在他人的推荐下,带着向朝廷的上书和文卷参加会试,但因“五策伤时,忏张居正”,未获取录,还险遭杀身之祸。隆庆六年(1572年)他创立复礼书院。万历二年(1574年)再次参加考试,又没有被取录,于是绝意功名,回到家乡,研究理学,收徒讲学。 万历七年(1579年)神宗诏毁书院,全国大多数书院被迫停办,而刘元卿把复礼书院改名为“五谷神祠”,仍聚众讲学如故。后来学禁解除,复礼书院又恢复原名,此后名声更大,“道日益隆,誉日益广”。复礼书院有严密的学规,且教育质量好,以致湖南、湖北等省的有志之士都不远千里来此求学,海内学者对刘元卿的学识非常钦佩,誉他为“泰山北斗”。刘元卿还创办了识仁、中道、一德等书院,至此,他与当时省内名流吴康斋、邓潜谷、章本清齐名,被人们称为“江右四君子”。 揭示道理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生活中,有些人“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为了掩盖自己的弱点,专门把大道理挂在刀尖上去对付别人是不对的。 让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因为自己不明白事情的真相,而去指责别人也不明白。 写作目的 讽喻那些自己不明白,反而去指责他人,不懂的自省的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