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两性对话:20世纪中国女性与文学
释义

图书信息

书名:两性对话:20世纪中国女性与文学

图书编号:1547142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定价:20.0

ISBN:750593861

作者:荒林,王光明/国别:中国大陆

出版日期:2001-06-01

版次:1

开本:32开

简介:

王光明:中国的女性解放的问题和女性主义文学的问题,的确和现代中国或者说20世纪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密切相关。不过牵涉到现代这样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应可以分别从形态上面看,也可以从结构上面看。如果从现代形态方面来看,现代现象确实是人类有史以来在社会经济制度,在知识理念体系和个体的、群体的心灵结构以及相应的文化制度方面意味着对传统社会秩序的告别,甚至是一种秩序的崭新排列。如果从结构方面来看,现代问题还有三个方面的领域:第一个领域,可以说是——种现代化的领域。我们使用“现代化”这样一种概念,其实它意味着更多地与政治、经济制度的转型有关,就是从过去的农业社会转到现代的工业和商业社会。第二个领域是属于文化方而的现代主义领域。在这个领域,人们的整个知识和人们感受世界的方式,已经出现了重要的变化调整,比如,像毕加索感受世界的方式,凡·高感受世界的方式,卡夫卡感受世界的方式,就跟19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和浪漫主义作家感受世界的方式不一样,更不用说像贝克特、加缪等一些现代主义作家,他们感受世界的方式已经变化了,这是从现代主义的领域来讲。另外,如果从现代性的领域来讲,那么现代性的领域更多地涉及到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一种心灵的或心理结构,还有文化制度的、文化的性质和形态的一些变化及其文化传播方式、文化生产方式等。它通向一个方而,就是现代性进程当中不断唤醒人对世界的一种观念性上的变化,唤醒对自身在社会中存在的意识的变化。但是我觉得我们还必须注意区分一点,就是西方的现代性行程。或者现代性的性质跟我们中国的现代性的性质是不完全相同的。比如说对西方来讲,它主要是以一种工业、商业的气质取代过去对神学的信仰。而在中国,它主要是以人道取代了天道。不知道你是不是这样看的?

荒林:由西方发源的工业生产带来城市的极致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使人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使西方的人从神学的巨大黑暗之中解放出来,走向了世俗的、人的世界。中国社会的工业化受西方社会工业化的推动而发展,因此我觉得中国社会的现代进程所面临的问题本身跟西方有很大的区别,这样就使中国人的现代经验也不同于西方。这样一种被动的现代进程使中国人面临的,首先是西方现代话语影响。我们是在遭遇西方现代话语,同时参照西方现代话语的过程之中来实现自己的现代化,所以面临着既要从封建社会解脱出来,同时又要在承受外来的侵犯感、压迫感中完成自身社会的转型。20世纪中国人的解放不同于西方人从神性黑暗中出来,它同时面临一个民族从另一些民族的强势阴影之下解放出来,又面临着个体的人从封建的压制和天道、神权、族权、父权等一些金字塔的压力和结构中走出来的复杂状态。中国这样一种世俗社会的形成,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而且至今仍呈现一种多元化的、多规模的、多状态的现象。因此中国的现代性体验,既是多层次的,也是多状态的。至于谈论中国人的现代性,我想它是一个让人感到非常复杂和棘手的问题。

王光明:谈论现代现象和现代性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谈到现代现象的时候,它是分层面的。在文化现象中,现代性又还可以分出其他几个方面的层面,比如说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作为一种精英话语,就是作为一种文人、学者和艺术家圈内的一个话语世界。比如从尼采到福柯,从萨特一直到米兰·昆德拉,当然也包括画家凡·高、音乐家辛柏格等等。作为一种精英话语,他们的现代性体现在他们对于工业社会是一种反抗的姿态。作为现代性的另外一重表现形态,还在整个现代以来的普遍性的、不断高涨的群众文化的造反运动。这样的群众运动,甚至包括中国的许多社会运动,包括“文化大革命”,也是现代性中一些非常重要的事件。在社会现实当中,它构成人的生活行为、感受方式的形态上的变化。甚至我们现在讨论的女性主义,

或者说女性主义文学这样一些事件,都跟精英话语,跟群众性的造反运动有关联,所以现代性的现象是非常复杂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0: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