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两栖作战 |
释义 | 海上输送兵力古已有之,但专门用于运载登陆作战部队的人员、物资、装备,并能在海滩登陆的两栖战舰艇则是在二战中出现的。此后,两栖作战就成为现代战争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两栖战舰艇在两栖作战中则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历史十六世纪前 早在西元前55年,凯萨就曾领军穿越英吉利海峡,登陆不列颠群岛。 十六到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美国与墨西哥发生坦皮科事件,导致军事冲突,当时就曾有过登陆韦拉克鲁斯的两栖攻击行动。在日俄战争中日军也登陆朝鲜半岛的仁川、元山与俄军作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两栖作战仍处于起步阶段,登陆使用的通常是简陋的船只与不完善的作战计划。 一战中最著名的登陆行动是1915年的加里波利之战,在其行动中由于协约国登陆士兵相关训练不足、地形不佳和登陆纵深进展慢,导致鄂图曼帝国反攻,造成39万人的惨重伤亡。 战间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到了二战,两栖战的装备与战术已逐渐成型,配合轰炸机、空降兵、装甲部队与强力后勤的使用,得以进行战略性的两栖作战,包括使用大量船艇进行的撤退行动:敦刻尔克大撤退(发电机行动)、德军预计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未实行)、1942年的两栖突袭:迪耶普突击,虽然迪耶普突击是一个惨痛的失败行动,但它为了往后的登陆行动立下非常重要的基础。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的诺曼底登陆可说是二战最知名的两栖攻击行动,英国、美国、加拿大的士兵在犹他、奥马哈、黄金与宝剑海滩等行动中登陆法国北岸。 其他在欧洲战场的大型两栖作战行动: 威瑟堡行动火炬行动鹅卵石行动西西里岛登陆战役雪崩作战龙骑兵行动在太平洋战场上,战初日军以南方作战对英美荷各属地纷纷登陆占领,美军反攻时对日军大量使用跳岛战术,只攻取重要的岛屿以获得少人伤亡但最大战略成效的结果,双方主要登陆战役有: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冲绳岛登陆 2003年的美军两栖演习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塔拉瓦战役塞班岛战役菲律宾战役贝里琉岛战役硫磺岛战役冲绳岛战役吕宋岛战役 二次大战后1950年亚洲爆发了韩战,美军麦克阿瑟指挥美国第10军(由第1海军陆战师和第7步兵师组成)进行著名的仁川登陆,拦腰截断朝鲜人民军的主力,使得战局直转而下,朝鲜军节节败退。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中也曾有过两栖登陆,特别是规模最大的卡马格行动(Operation Camargue)。 在1956年的第二次中东战争里,英国在火枪手行动(Operation Musketeer)中联合皇家海军陆战队与空降兵登陆苏伊士运河,这也是第一次有直升机参与的两栖登陆行动。 1982年的福克兰群岛战争中,阿根廷于4月2日以第一海军陆战旅登陆福克兰群岛的鲱鱼湾,英国出动特遣舰队(Task force)与皇家海军陆战队第3突击旅和伞兵于5月21日登陆圣卡洛斯港。 在1983年至2009年的斯里兰卡内战中斯里兰卡政府军进行了多次成功的两栖攻击,对抗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其中规模较大有海风行动(Operation Sea Breeze)和巴拉维歌亚行动(Operation Balavegaya)。 1990年8月2日,联合国军出兵伊拉克,爆发波斯湾战争,联军出动既仁川登陆后最大规模的两栖攻击舰队。其中联军以多数两栖攻击船只布署于科威特东海岸,侯赛因以为联军即将于此登陆,于是修建大量反登陆设施以及抽调5个师前来防守,使得联军于他处成功登陆,包围了南翼与海防的伊拉克军队。 类型两栖作战的7种类型 两栖佯攻牵制并迷惑敌方。己方使用舰炮火力,将登陆舰艇放入水中并驶向敌方滩头阵地,出动直升机模拟登陆。但己方部队不在滩头或登陆场登陆,而是返回舰队或在其他地区登陆。美国海军陆战队在二战期间几次使用过这种两栖作战方式。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该军种也部分采用了这种战法,以牵制伊拉克的岸防力量。 两栖包围不需要出动任何舰艇的侧翼行动。登陆舰艇将部队输送上岸,并将部队部署于距敌数公里之外的地区,对敌形成包围之势。美国海军陆战队可运用其两栖装备实施这种战术。关键因素是己方登陆舰艇必须在距海洋或湖泊岸边较远的地方机动,以避免遭受敌方岸防炮火的攻击。这种作战可能要与大规模陆上进攻配合实施,登陆部队可能要依靠己方的岸基战机和火炮提供火力支援。在二战期间的太平洋战场上几次采用了这种作战方式。伊拉克曾试图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使用这种战术,但这种富有创意的战法在美军的空中优势面前无法展示出丝毫威力。 两栖袭击由乘坐登陆舰船或直升机上陆的部队从海上实施的攻击。这种战术主要用于迅速摧毁敌陆上设施和收集情报。袭击部队可由40人的排级直至5000人的旅级部队组成,并在敌方组织反击之前撤退。 两栖夺占夺取一个孤立于敌主要增援力量的小型目标。这种作战的目标通常是一座岛屿,但有时也可能是一座与外界分离的机场或船舶锚地,如二战时期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由于被攻击目标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因此进攻方没有必要迅速向目标纵深地带推进,或攻占一个港口用于大型运输舰船卸载重装地面部队。 两栖试探攻占敌防御较薄弱的地区并测试敌军反应。这是袭击、佯攻或攻占战法的结合,它主要取决于敌方如何做出反应。这种战术通常由一个轻装营的部队实施,从而能够在敌军发动反击的情况下迅速撤退。 两栖进攻打开港口通道,确保部队的迅速到达以及支援更大规模后续部队。这是规模最大且复杂程度最高的两栖作战方式,在这种战法中,进攻速度是关键因素,它可让迅速部署的大规模后续部队充分发挥战略作战的突然性效果。 两栖撤退由海路撤出地面部队。最著名的战例是英国陆军在敦刻尔克以及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朝鲜兴南的撤退。 对于绝大多数军官而言,上述七种两栖作战战术是合乎逻辑的。然而,一些两栖作战理论的“卫道士”们可能会被上述划分所激怒,因为他们从不承认有“两栖包围”战术。由于这种战术未被列入官方的正统观点,因此许多军官将不会考虑该问题。即使一些明智的军官建议使用舰船迂回包围敌陆上作战集团,但军方高级官员也可能会对那些他们从未在院校中学过或在实战中尝试过的作战思想不屑一顾。这种两栖包围战术不应与旨在迂回至侧翼包围敌军的大规模两栖进攻(如盟军在安齐奥实施的登陆战役)相混淆,后者是由舰船运载的大规模作战力量实施的主要进攻行动,它要求进行大量的相关准备和协同工作。而“两栖包围”则是指一种非常单纯的小规模作战行动,它仅要求由小型登陆舰船运载的陆军或海军陆战队士兵实施侧翼进攻行动。 另一种不被承认的战术是“两栖试探”,这种战术主要是利用由直升机和现代化战机的精确打击能力而具备的更强机动能力。敌军通常会发现它们无法防御整条海岸线,因此会组建具有较强作战能力的机动反应部队。如果两栖进攻力量具备较强的空中优势,防御方将会在确认进攻方的两栖攻击和实施反击之前一直处于隐蔽状态。因此,两栖进攻计划可能包括运用试探手段的有关内容,即出动规模适当的部队夺取敌方防御力量较薄弱的登陆点,以此试探敌方的反应。如果敌方实施机动反击,它会遭到己方空中力量的攻击,己方试探行动也将变为佯攻。如果这种试探行动被敌方所忽略,则己方更大规模的两栖作战力量可能会实施后续登陆。 在很多情况下,两栖进攻部队的规模过小就无法实施进攻行动,因此试探行动主要用于分散敌军的注意力,并吸引其部署于其他防御地区的力量。例如,当越共军队13个陆军师中的12个奉命于1975年进攻南越时,美国军方曾建议派遣1个海军陆战旅在越南海岸登陆。对于向越南首都河内推进的任务而言,1个旅的兵力显得过于单薄,但它可以威胁越共军队的补给线,并打乱后者的整体作战计划。 因此,两栖包围和试探战术必须在作战手册中得到承认,并在和平时期军事院校的课程中进行教授,在实战演习中进行演练,从而使军官们熟悉这些作战战术。 陷入误区的理论由于美国海军担心敌方水雷和岸基导弹的威胁,因此海军陆战队接受了在“海平线”以外(距海岸约40公里)卸下进攻人员和装备的作战思想。这种作战原则寻求从较为安全的海上与敌交战,无需攻占敌方港口用于输送更大规模部队或后勤补给上岸。在反暴乱作战中,在敌人以小规模部队四下分散的情况下,这是一种有效的作战方式。然而,出于几个方面的原因,这种作战方式对于“两栖进攻”而言仍然显得缺乏现实性。美国海军现役的127毫米口径舰炮射程不足27公里,该军种计划使用单价五万美元的GPS制导的炮射导弹,从而能将8.62公斤的子弹药投射至64公里远处,而该计划的最终射程目标是100公里,这无疑显得十分荒唐。美国海军还提出了建造射程为160公里的155毫米舰炮的建议,这无疑是另一种无法实现的幻想。此外,自身未配备武器的扫雷舰艇在清理近岸航道时,如果没有驱逐舰为其护航,将极易遭受攻击,但没有人能解释为何同样未配备武器的大型气垫船在采取穿梭式运输方式,将海上处于安全区域的舰船上的物资输送上岸时,就不会被敌方击沉。另一个问题是油料输送,这种物资占需输送上岸物资总量的一半。在过去的两栖进攻行动中,输油管从油船上直接接到岸边,并采取泵压方式将油料排到岸上的储油囊中。而要铺设一条长度为40公里的输油管显然是不可能,但有关方面却忽视了这一问题。最后,虽然通信联系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岸上的海军陆战队仍依赖小型无线电台,这种电台的通信距离非常有限,很难与“海平线”之外的海军舰船保持可靠的通信联络。 有几项研究都证明,“海平线”之外的两栖进攻不切合作战实际。“海平线”之外开始实施的登陆可用于规模较小的“两栖攻占”行动,但对于规模较大的“两栖进攻”而言,则是一种灾难性的战术。两栖作战力量在进攻行动中担负的任务是,在敌方对突袭行动做出反应之前,“迅速”为己方大规模后续部队夺取港口。这种作战要求提前清除敌方布设的水雷并迅速打哑敌方的岸防火力。“海平线”以外的两栖登陆非常适合于袭击作战;在两栖进攻中的初期登陆阶段,采用这种战术识别和摧毁敌岸炮和导弹阵地也很有效。然而,一旦这种战术任务完成,已方舰船必须尽可能靠近岸边,迅速卸下登陆部队,并对实施纵深攻击的轻装海军陆战队提供舰炮火力支援。 这意味着海军水面舰艇必须靠近敌方海岸,并与构成威胁的敌方力量“交战”。在两栖作战中,无法确保第一波次登陆后,所有水雷都被清除,敌方所有导弹和岸炮阵地都被摧毁。在某些情况下,轻装的海军陆战队无法清除所有敌岸上的威胁,己方驱逐舰不得不赶来营救并直接与敌岸防火力交战。敌方小型舰艇和潜艇也可能会突然出现,并向靠近敌方海岸的舰船实施攻击。在易受攻击的扫雷舰艇、两栖舰船、油船和运输船靠近敌岸之前,海军必须像以往任何两栖进攻行动一样,派出“强有力”的护航力量。 由于拥有重型装甲防护能力的战列舰能够承受敌方的重炮轰击,并能以406毫米口径舰炮回击,因此它们是执行上述任务的理想武器。不幸的是,美国海军的所有战列舰均已退役,因此该军种不得不派遣没有装甲防护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并希望取得最佳战果。这意味着美军水兵可能会遭受伤亡,舰艇可能被击沉,但这本身就是战争的组成部分。如果登陆部队每周遭受上千人的伤亡,那么在为赢得一场战争而实施的两栖进攻行动中,损失一些水兵也是必须承受的现实。如果陆战行动无法攻入某个地区,那么艰难的两栖进攻将成为惟一选择,二战期间这种情况经常出现。1945年,盟军军事计划人员断定,由于无法从陆路进攻日本本土,因此必须攻占冲绳岛。冲绳岛战役成为美国海军历史上伤亡最为惨重的战役行动,在遭受日军数千架“神风”飞机实施的“精确制导”攻击后,有5000名美国水兵丧生,38艘舰船被击沉。美国海军的几艘战列舰也被击中,但它们没有遭受严重损坏。损失的绝大部分都是驱逐舰,它们为登陆部队形成防护屏障,靠它们的战斗和牺牲才最终赢得了这次战役。 1950年美军在朝鲜仁川取得巨大成功的登陆行动成为迅速实施两栖进攻的极好范例。“联合国军”在仁川港实施了扫雷行动,美国海军的六艘驱逐舰在月尾岛之外抛锚,对位于该地以及仁川沿岸的目标进行了舰炮轰击,这次舰炮轰击持续了约一小时,之后美军又用巡洋舰的重炮和空中力量对同一地区实施了重型火力攻击。朝鲜军队的火力还击击伤了三艘驱逐舰并使一名军官丧生。美军于次日又对月尾岛及其他目标进行了攻击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此后又在9月15日早晨开始登陆之前再次进行了炮击。美国海军陆战队在登陆首日就夺取了仁川港,从而使运输舰船能够输送后续登陆部队。这使美国陆军第10军能够迅速向朝鲜内陆地区推进,并在绝大部分朝鲜军队北撤之前将其歼灭。这是一场经典的突袭式两栖进攻,确保美军能从后方摧毁朝鲜军队。 如果要按“海平线”以外的两栖进攻战术在仁川港实施类似登陆行动,由于缺乏己方舰炮火力支援,加上要等待装甲车辆和补给从遥远的军舰运至海岸,美国海军陆战队要经过数日苦战才能攻占目标区域。数艘大型气垫船、扫雷舰艇及大量登陆艇都会被敌岸防火力摧毁,直到己方战机能够压制这种威胁为止。而只有驱逐舰能在近岸海域安全巡航。与此同时,第10军将需等待一周以上时间才能实施岸上机动,而此时朝鲜军队将能够从容北撤并压制美军的登陆。 按照这样的作战原则,美国海军舰船将怯懦地隐蔽在远离海岸的海域。在过去的战争中,没有其他任何武器能够取代舰炮的直接轰击。在缺乏驱逐舰舰炮火力掩护的情况下,海军陆战队的两栖登陆舰艇在靠近敌方海岸时,将沦为敌军岸防炮火射击的靶子。在一本名为《德国将军访谈录》书中,在谈到1944年诺曼底登陆战时,德国陆军元帅冯·隆德施泰特指出:“除了空中力量的干预外,盟军战列舰的舰炮火力是制约我方反击的主要因素。这种武器的火力射程和威力都令我们大吃一惊。”未来作战中,在没有舰炮火力的支援下,由于扫雷舰艇无法冒险靠近海岸进行扫雷,因此大量登陆舰艇和气垫船将被敌方水雷所摧毁。 在从离岸40公里外军舰上向海岸输送物资时,实施穿梭式输送的运输舰船(即使是航速为40节的气垫船)所需的时间将至少是正常状态下的五倍。此外,在海况较差的情况下,将难以实施甲板装卸,气垫船也无法正常航行。然而,舰船在驶入能提供防护的港湾后,即使是在较差的海况下遇到的问题也较少,其装卸速度也会提高四倍,从而能够更快地撤离离开危险的作战区域。此外,也很难征集到足够数量的运输舰船,一次性将所有登陆部队和所需补给送上岸,因此两栖和运输舰船必须要迅速卸下物资,并回到补给点装载更多部队、装备和补给。 “海上基地化后勤”的保障思想是指在确实存在需求时输送物资,但由于受天气因素、敌情不明,以及敌军行动可能会破坏近岸补给链等因素的影响,这种保障思想将会使海上运输和陆上部队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现代重型空运直升机的性能令人印象深刻,但向那些正与敌方现代化作战力量激烈交战的己方部队空运补给的做法无疑极其愚蠢,尤其是在敌军部队包围了登陆点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就像在南越战场上发生的情况一样,运输直升机无法在装备精良的敌人面前连续数日安全地实施空运,采用机外装载方式以50节的速度向敌占内陆地区输送物资将是一种自杀行为。 如今,这种错误的作战原则已导致了一些灾难性的决策。在两栖进攻作战中效能最好的舰船之一是坦克登陆舰,它能够实施抢滩登陆,并能使所装载的坦克在几分钟内沿斜面式坡道上岸。不幸的是,在过去10年间被广泛忽视的情况下,美国海军的27艘“纽波特”级坦克登陆舰中,有26艘在使用寿命还差一半的情况下即退出了现役。 美军在二战期间曾实施过十多次大规模两栖进攻,但这种状况已逐步成为历史。如今的美国两栖作战力量由于采用了只适用于小规模袭击和小型攻占行动的作战原则,因此已无法实施两栖进攻。两栖作战行动有7种类型,在二战中经过实战检验的两栖进攻作战原则仍未过时,美国的两栖作战力量在理解这一点之前,其作战能力仍将受到制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